- 年份
- 2024(4676)
- 2023(6943)
- 2022(5835)
- 2021(5440)
- 2020(4406)
- 2019(10083)
- 2018(10227)
- 2017(19690)
- 2016(11133)
- 2015(12978)
- 2014(13167)
- 2013(12987)
- 2012(12815)
- 2011(12004)
- 2010(12393)
- 2009(11746)
- 2008(11562)
- 2007(10649)
- 2006(10026)
- 2005(9497)
- 学科
- 济(51329)
- 经济(51279)
- 管理(25696)
- 业(25080)
- 中国(21934)
- 地方(17540)
- 企(16631)
- 企业(16631)
- 农(16177)
- 方法(14478)
- 数学(12678)
- 数学方法(12615)
- 业经(11776)
- 银(11682)
- 银行(11672)
- 行(11447)
- 制(11349)
- 农业(10728)
- 融(10630)
- 金融(10630)
- 贸(10308)
- 贸易(10295)
- 发(10280)
- 地方经济(9986)
- 易(9936)
- 财(9723)
- 教育(9301)
- 环境(8103)
- 学(7721)
- 发展(7616)
- 机构
- 大学(163512)
- 学院(160769)
- 济(69090)
- 经济(67446)
- 研究(61544)
- 管理(55026)
- 中国(48182)
- 理学(44925)
- 理学院(44306)
- 管理学(43576)
- 管理学院(43266)
- 京(37086)
- 科学(34591)
- 财(34578)
- 所(31645)
- 研究所(27767)
- 中心(27121)
- 江(26784)
- 财经(25645)
- 农(25544)
- 范(25523)
- 师范(25344)
- 北京(25209)
- 经(22999)
- 州(22058)
- 院(22050)
- 经济学(20993)
- 业大(20190)
- 师范大学(20100)
- 农业(19512)
- 基金
- 项目(90005)
- 研究(72884)
- 科学(69674)
- 基金(60442)
- 家(50606)
- 国家(50065)
- 社会(44690)
- 社会科(42230)
- 社会科学(42222)
- 科学基金(41400)
- 省(36838)
- 教育(34375)
- 编号(31758)
- 基金项目(31222)
- 划(30816)
- 成果(28672)
- 发(26174)
- 资助(25040)
- 课题(24070)
- 自然(22765)
- 自然科(22119)
- 自然科学(22112)
- 发展(21822)
- 自然科学基金(21664)
- 展(21438)
- 重点(20537)
- 部(20151)
- 年(19916)
- 性(18886)
- 创(18718)
共检索到279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希胜 章仁彪 白庆华
中国的大学城建设出现种种问题,以致引人深思其种种原因。与大学的服务和交往功能相适应的创业型大学则是未来大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或目标,而实行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互动协作是其发展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大学城 创业型大学 可持续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顾建民 王爱国
近几年来我国部分发达地区出现的大学城现象 ,是政府、高校、社会等多种力量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的产物。大学城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多重意义 ,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规划、投入、管理等问题也不容忽视。为此 ,大学城的建设应当遵循协调发展、规划先行、体制创新、科学管理等原则
关键词:
大学城 高等教育大众化 结构调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叶茂乐 李艳艳
通过对厦门市集美大学城周边区域各因素进行调研、数据分析和总结,依托大学城的先天优势并合理利用区域内不同特点的高校资源,提出"一校一特点,一村一文化"的发展理念,探索有效规划和统筹大学城周边村镇文化的发展途径与改善策略,旨在改变中国大学城与周边区域"有关系、少联系"的普遍局面,提升大学城周边村镇发展潜力,形成"同城化"效应,从而构建大学城和周边村镇协调发展的双赢新模式。
关键词:
大学城 区域发展 双赢 新模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元青 薛东前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郊区化和乡村城市化共同作用的地区,也是城乡矛盾凸显的地区。大城市边缘区作为国内大学城的主要地域载体,大学城的开发建设对其健康、有序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以城市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分析法,对西安西部大学城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城对城市边缘区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2)大学城与城市边缘区之间存在用地矛盾、交通问题以及"城中村"隐患等不协调音符。最后,对大学城与城市边缘区的协调发展对策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大学城 城市边缘区 协调发展 西安市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津
本文论述了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模式、运行机制、合作内容等,阐述了我国大学城图书馆联盟与国外图书馆联盟的主要差距,提出了大学城图书馆需要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
大学城高校 图书馆联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山 王静梅
中国高等教育在全球语境下要占据有利位置,就应该要求各高校加强内涵建设,扩大办学规模。大学城建设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建设过程中却存在着土地资源浪费严重、金融风险巨大、“空壳化”隐患和无法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等问题。为此,推动大学城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建立股份制学校等对保证大学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内涵建设 大学城 资源共享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拴豹 张志国 高文杰
为提升城市竞争力,一些城市建设了大学城(高教园区);有些原来没有大学教育基础的城市也"邯郸学步",规划专门文教区、高校区。一些位于市中心的高校,出于各种原因考虑搬迁。实践证明,有些大学城确实发挥了应有作用,但有些却经营不善。在这个大背景下研究高校位置选择、变迁以及高校选址、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明确高校区位变迁影响因素,阐明大学城区位变迁对城市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和空间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大学城 区位变迁 城市发展 驱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爱华 张黎
探讨我国大学城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并介绍了我国几个较为典型的大学城的基本情况和建设特色,研究了各地大学城在规划、投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大学城 高等教育大众化 体制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成超 黄民生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大学城发展日渐成熟,其空间布局也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由此而导致大学城不同的空间模式。在分析我国大学城的概况以及空间模式类型的基础上,对大学城空间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城市的规模及城市地域形态、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城市的发展战略、政府和政策的引导、大学城的形成基础、高科技产业的布局、旅游资源的分布等八项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下一步我国大学城的研究方向。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沈丽萍
我国目前的大学城普遍存在各种文化缺失现象,主要表现在文化底蕴、文化共享与整合、文化创新与转换以及文化传播与涵化等方面;在大学城建设的初期,应着重处理好文化功能和其他功能之间的关系,解决好独立和共享的矛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坚
在我国,大学城是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与现有高校相比具有投资体制多元化、后勤保障社会化、教育资源共享性等特征。因此,大学城要健康稳定地发展,必须根据其自身的特殊性建立高校大学城管理体制,同时注意协调大学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利益关系。
关键词:
大学城 管理体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欧雪银 罗能生 王良健
根据超边际分析方法,我国大学城与高新科技园存在四种交易结构,这四种结构是逐渐演进的。产品市场的交易效率与产品的消费弹性、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中间产品劳动市场的交易效率、最终产品劳动市场的交易效率正相关,当产品市场的交易效率达到一定的极限,我国大学城转化为高等教育产业集群。要使产品市场的交易效率达到一定的极限,需要一些对策。
关键词:
大学城 高等教育产业集群 超边际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莎佳 钱文彬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经历了早期的萌芽、中断后的再次兴起、新世纪的全面兴起与迅速发展的曲折过程。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支持环境的改善、相关学术研究的发展以及教学与培训的推进三方面,但也面临着教育观念、学术研究、机制和资源保障等方面相对滞后的挑战。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