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23)
- 2023(15602)
- 2022(13294)
- 2021(12553)
- 2020(10464)
- 2019(23651)
- 2018(23533)
- 2017(44185)
- 2016(24836)
- 2015(28293)
- 2014(28042)
- 2013(27022)
- 2012(25453)
- 2011(23244)
- 2010(24030)
- 2009(22423)
- 2008(22332)
- 2007(20625)
- 2006(18724)
- 2005(17346)
- 学科
- 济(94654)
- 经济(94539)
- 管理(76354)
- 业(72305)
- 企(61369)
- 企业(61369)
- 方法(34088)
- 中国(33820)
- 数学(28779)
- 数学方法(28378)
- 农(27091)
- 财(26742)
- 制(25884)
- 教育(24201)
- 业经(23253)
- 技术(22064)
- 地方(19999)
- 学(18764)
- 银(18576)
- 银行(18545)
- 理论(18392)
- 贸(18196)
- 贸易(18181)
- 体(17977)
- 行(17876)
- 易(17692)
- 策(17216)
- 农业(17119)
- 融(16449)
- 金融(16447)
- 机构
- 大学(352920)
- 学院(346746)
- 济(143573)
- 经济(140361)
- 管理(128758)
- 研究(124165)
- 理学(109033)
- 理学院(107770)
- 管理学(105995)
- 管理学院(105289)
- 中国(91233)
- 京(76237)
- 财(71840)
- 科学(69690)
- 所(61800)
- 江(56481)
- 研究所(55010)
- 财经(54598)
- 中心(54528)
- 范(52783)
- 师范(52344)
- 农(51833)
- 北京(49640)
- 经(49304)
- 业大(45393)
- 院(45202)
- 州(44176)
- 经济学(43323)
- 教育(42370)
- 师范大学(42133)
- 基金
- 项目(215670)
- 科学(172116)
- 研究(168210)
- 基金(152673)
- 家(130858)
- 国家(129618)
- 科学基金(110913)
- 社会(105953)
- 社会科(100305)
- 社会科学(100281)
- 省(86164)
- 教育(83792)
- 基金项目(78709)
- 划(73710)
- 编号(69559)
- 自然(67781)
- 自然科(66175)
- 自然科学(66155)
- 自然科学基金(65050)
- 资助(62522)
- 成果(61201)
- 课题(53085)
- 重点(50012)
- 部(49855)
- 创(49068)
- 发(48814)
- 创新(45011)
- 制(44882)
- 性(43796)
- 教育部(43777)
- 期刊
- 济(169131)
- 经济(169131)
- 研究(122787)
- 中国(85807)
- 教育(71664)
- 财(55070)
- 管理(54021)
- 农(48181)
- 学报(47296)
- 科学(45623)
- 大学(39118)
- 融(37583)
- 金融(37583)
- 学学(34277)
- 技术(33636)
- 农业(32282)
- 财经(27984)
- 业经(27751)
- 经济研究(27085)
- 经(24319)
- 问题(21954)
- 贸(19339)
- 职业(18197)
- 坛(18026)
- 论坛(18026)
- 国际(17524)
- 技术经济(17242)
- 业(17031)
- 科技(17030)
- 图书(16034)
共检索到562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我国大学的科学研究以理论研究和学科研究为主,对实践研究和技术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把学术创新作为最高的追求目标。大学和产业合作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划分和协调机制尚未建立,企业、大学、政府的协作不够,科技中介机构、风险投资发展滞后,信息不对称。为此,要明确大学和产业合作科研成果权利归属,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增强大学和产业合作动力和合作积极性,建立利益协调机制;设立大学和产业合作组织管理协调机构,建立利益保障机制;积极推进科技中介和风险投资机构发展,建立外围发展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潘懋元
上世纪90年代初,党的十四大系统总结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2年11月,国家教委召开第四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遵循党的十四大精神,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此形势下,时任国家教委高教司司长及后任国家教委副主任的周远清同志领导组织了一项重大课题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简称"理论要点")。这项研究从1993年启动,1997年结题,历时5年,动员了全国一大批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沈庆鸣 石第清
本文以人民银行柳州市中心支行辖区为实证分析典型,认为制度自身性约束及宏观经济政策不协调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支农再贷款政策效应未能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并由此提出建议:一是完善支农再贷款制度设计,包括降低利率、扩大发放范围和简化管理等;二是通过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制、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完善农业产业调控机制等措施,协调国家农业政策,减少支农再贷款的风险,优化其政策效应。
关键词:
支农再贷款 货币政策效应 经济欠发达地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东平
对于创造型人才生长而言,培养能孕育创造力的土壤是一项更为重要的基本建设。为此,必须进行深刻的观念变革和制度创新。教师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第一位因素,因此必须重建现代大学制度——建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制度,恢复大学作为学术机构之本义。
关键词:
创新人才 观念变革 制度创新 教师为本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东航
文章在梳理我国高等教育职普沟通制度演进历程的基础上,提出职普沟通的单一性、职普沟通的单向性、现有职普沟通制度细节的不完善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职普沟通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职普沟通制度创新的若干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东航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学制沟通的制度主要有职普"专升本"制度和职普联合培养制度两种。职普沟通的单一性、职普沟通的单向性和职普沟通制度细节不完善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职普沟通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可通过构建职普多元沟通渠道、建立职普双向沟通机制、健全已有职普沟通制度等途径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职普沟通制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静 李红艳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协同创新的特点,总结归纳相关指标,构建"创新环境—投入能力—产出能力"评价体系,并形成网络结构。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建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得出评价指标的权重,旨在实现企业对备选对象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估,择优合作,并帮助备选对象依据指标权重有针对性地弥补自身不足,查遗补漏,从源头上提高协同创新合作关系的成功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有效运行奠定基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平
中国2012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几乎是2007年增长平均速度14.2%的一半,可预计"十二五"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大致在8%上下,从GDP平减指数来评价,中国经济已进入通缩,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告别了新世纪十年10.5%的两位数高经济增长时代。中国经济"十二五"期间已开始进入减速发展阶段,"十三五"预计将进一步减速,在预计的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经济基本处于一个减速通道,可理解为是由"结构性"引起的中长期经济减速。因此,常规化的总量宏观政策已经无法对冲结构性减速的调整,需要结构性的改革,以便在基础框架下应对"结构性"减速带来的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建立新的体制机制完成走向"减速增效"的均衡发展道路。
关键词:
结构性减速 通缩 资产购买 体制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詹华
文章认为,供给(技术)、商业模式和需求三个要素中,只要有一个要素还不成熟的产业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据此可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分为七种类型。目前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化正在酝酿,生产方式正在进行快速转变,金融泡沫仍未根本消除。文章指出,需要着力从空间布局、技术线路图、载体功能、金融支持、人才基础、中介服务、行业监管和政策设计等方面,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机制的优化。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涵义 协同创新 策略选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这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新的要求,意义十分重大。政府要根据《科技规划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共同部署,加快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国家和地方政府应通过财税、金融、评估等多种政策手段,多种方式推进协同创新。中央和省级财政要设置"支持协同创新战略联盟计划"。推进协同创新特别是促成战略联盟,既是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也是多方联合行动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深入整合产学研各方及社会其他方面资源,在引导外部需求和刺激内生动力之间实现平衡,不断营造有利于协同创...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创新 战略意义 政策走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钱克明
本文认为 ,加入WTO对政府的影响最大 ,提出在农业发展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必须对农业政策目标进行调整 ,并对制度创新提出了一些观点。
关键词:
WTO 农业政策调整 管理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史烽 陈石斌 蔡翔 高阳
基于添加空间变量的Romer研发模型,从地理邻近性、经济相似性与绩效接近性三个方面构建了空间权重矩阵,利用2006—2014年的省际大学—企业的联合发明专利等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的空间外溢效应。结果表明:经济相似的空间外溢要略高于地理邻近效应;研发资本与人力资本投入在协同创新中产生明显的"空间外溢",其中人力资本投入对周边地区的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绩效水平影响最显著;此外,市场化程度与教育投入力度等因素对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活动存在积极的影响,而金融环境与知识产权保护对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绩效水平的影响不明显。因此,政府还需加大对研发经费、高素质人力资本和教育的投入力度,以促进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绩效和各区域创新均衡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红武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以协同创新促进资源整合,以协同创新推动管理改革。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必须政府、高校、社会三维协同,多方联动。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的宏观背景下,如何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使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使高校办学水平在全国同级、同类、同学科领域中,争创一流,进入前列,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近年来,福建省从政府部门层面发挥协同创新引领作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提高高等教育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常亮
一流大学要有一流文化,中国大学的内涵式发展、"双一流"建设,需要中国大学文化的支撑和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传统高等教育文化精髓与西方现代大学文化精华同为中国大学文化的协同创新源头,并以三螺旋契合方式共生演进。通过构建和分析中国大学文化协同演进三螺旋模型,归纳提出了推动中国大学文化协同创新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中国大学文化 协同创新 三螺旋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