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82)
- 2023(4987)
- 2022(4081)
- 2021(4048)
- 2020(3535)
- 2019(8000)
- 2018(8205)
- 2017(16011)
- 2016(9018)
- 2015(10957)
- 2014(10839)
- 2013(10449)
- 2012(9969)
- 2011(9324)
- 2010(9458)
- 2009(9113)
- 2008(8990)
- 2007(8399)
- 2006(7773)
- 2005(7348)
- 学科
- 济(32682)
- 经济(32632)
- 管理(22163)
- 业(20800)
- 企(15796)
- 企业(15796)
- 方法(14535)
- 中国(14436)
- 数学(12634)
- 数学方法(12517)
- 农(10241)
- 制(9151)
- 教育(8392)
- 贸(8326)
- 贸易(8320)
- 易(8141)
- 财(7875)
- 学(7788)
- 业经(7554)
- 银(7217)
- 银行(7195)
- 行(6966)
- 理论(6717)
- 农业(6340)
- 融(5808)
- 金融(5807)
- 体(5784)
- 和(5730)
- 策(5138)
- 税(4858)
- 机构
- 大学(141701)
- 学院(133668)
- 济(52362)
- 经济(51082)
- 研究(49056)
- 管理(46010)
- 理学(38619)
- 理学院(38114)
- 管理学(37322)
- 管理学院(37084)
- 中国(36460)
- 京(31733)
- 科学(29863)
- 财(26895)
- 所(25667)
- 农(23668)
- 研究所(23076)
- 北京(21093)
- 江(21051)
- 中心(20838)
- 财经(20827)
- 范(20259)
- 师范(20015)
- 业大(19753)
- 农业(19033)
- 经(18837)
- 院(17651)
- 州(16802)
- 经济学(16218)
- 师范大学(16142)
- 基金
- 项目(79600)
- 科学(61592)
- 研究(58943)
- 基金(56102)
- 家(49380)
- 国家(48971)
- 科学基金(40103)
- 社会(35894)
- 社会科(33681)
- 社会科学(33669)
- 省(30524)
- 教育(29390)
- 基金项目(28627)
- 划(27217)
- 自然(25644)
- 自然科(25015)
- 自然科学(25002)
- 编号(24882)
- 自然科学基金(24551)
- 资助(23932)
- 成果(22783)
- 课题(18504)
- 部(18474)
- 重点(18322)
- 大学(17095)
- 发(17055)
- 创(16515)
- 教育部(15701)
- 项目编号(15427)
- 创新(15228)
共检索到217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学德
一个时代的大众之于大学的感受和心态既是大学发展状况的记录,也是全面理解大学及大学问题的重要依据。作为这一认知、表象和感受的结果的大学信任,对其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纵向思考,对于理解大学形象和大学组织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大学信任既源于儒家思想中的教育传统和延续数千年的科举制度以及传统民族国家下的大学意象,也体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因计划经济盛行而出现的以单位制和再分配为核心建构起来的集体情感,同时也是伴随市场化发展而产生的以理性计算为核心建构起来的形象认知。明晰大学信任资源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
关键词:
大学信任 民族国家 单位制 市场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肖正德
通过对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行溯源性追寻,我们可以发现其发展历程经过萌芽、形成、发展和多元变革四个基本阶段。考察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于当今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所需的和谐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促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谐地发展,设置全面和谐的课程;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创设安全自由的和谐课堂,构建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西方 和谐教育 和谐社会 和谐发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肖瑞峰
时至今日,"中国梦"早已超越了概念阐发的阶段,而成为一种凝聚民心、振奋斗志的全新理念和民族复兴大业必将告成的坚定信念。但畅谈"中国梦"的国人未必都了解,"中国梦"其来有自,并非凭空产生。唯其如此,梳理一下其历史脉络、考察一下其前世今生,似乎既不无学术价值,亦富于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世玮
从宗教民族文化视角探讨回族崇商思想的内涵、形成机制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对于回族学和中国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研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关键词:
回族 崇商思想 宗教民俗文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志强 邓一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奋斗历程,党的干部教育伴随着这一奋斗历程的每一个阶段。党的干部教育史是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百年党史中党的干部教育理论,特别是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在实践中的不断丰富和创新发展,对党的干部教育理论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期说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离不开干部教育,干部教育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本研究内容对干部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对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具有基础性价值。
关键词:
党的干部教育 理论教育 党性教育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贾雷 周星 朱晓倩
不信任是指个体基于对他人缺乏能力、善意或不负责任的预期而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状态。随着不信任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从信任中分离出来,不信任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另一热点问题。本文从不信任的概念演进,不信任的类型、维度及作用机理,不信任的影响因素以及不信任的影响效应等方面对现有不信任研究成果进行了评介,并在分析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的相关研究方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霞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对不同的政治领域有着不同的文化经济发展政策,随着千百年来的发展,不同的省份也就呈现出了精彩纷呈而又各异的文化经济发展状况。南方省份诸如湖南、广东等地率先响应国家创办高新开发区的政策,不拘泥于传统文化,敢于创新,因此凭借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在文化经济的区位变迁中取得了重大进展;而以首都北京为代表的一系列中心城市,则更多地愿意在自身文化的沉淀与积累下,着眼于历史发展自身的文化经济。正因如此,我国的文化经济才在千百年来有着多次的区位变迁,这与我国不同省份的不同发展方针是紧密相连的。
关键词:
文化经济 区位变迁 历史脉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长远 李凯月
美国大学继续教育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初始化时期、专业化时期和多元化时期,并在历史演变中形成了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美国大学继续教育具有完善的教育制度建设、多元的经费来源渠道、嵌入市场的办学结构、“双轨并行”的运行机制、不断更新的教学内容和技术等优势,这对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有鉴于此,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应不断夯实教育制度基础、拓展经费投入渠道、融合多元市场要素、融通“普教”与“继教”、创新教学实践,以提高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治理效能,助推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美国 大学继续教育 高校继续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钱志刚 祝延
大学自治是大学生存发展的根基。从历史向度看,大学自治是一种斗争,使大学生存和发展得以保证;是一种传承,使大学理念和理想不被淹没;是一种平衡,使大学和其他组织妥协相容。从现实向度看,大学自治是一种守护,使大学不迷失对真理的追求;是一种责任,使大学不松懈对公共职能的履行;是一种引领,使大学不放弃对现实社会的超越。揭示和彰显大学自治意蕴,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大学自治的历史轨迹和现实内涵,更好地引导现代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
大学自治 历史向度 现实向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俊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深刻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服务于工业化发展战略,我国城乡关系逐渐形成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发展方式的转变,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逐渐被打破,城乡关系不断走向融合。城乡关系演变贯穿其中的发展规律如下:发展方式是影响城乡关系的根本因素;制度安排是影响城乡关系变化的直接因素;市场化改革取向是破解城乡二元体制的重要手段;通过深化改革向农民赋权是提升城乡发展协调性的重要途径;城乡融合是一个长期、渐进、互动的发展过程。由此提出,新时代下,推进城乡协调发展,需要在进一步改革创新、城乡统筹和农民权益保护上着力,同时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任淑荣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承担的社会责任非常大。目前,非公有制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助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和发展对提高我国经济建设和市场经济影响力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探讨其发展的实践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方绪军
文章以瑞士学徒制的雏形、没落、复兴、形成为纵向逻辑顺序,阐述了瑞士现代学徒制从“二元制”到“三元制”过程中“本土化”话语的特色,并且在此基础上,从建立“多元—灵活”的经费保障机制、构建“多主体—立体化”的教学合作机制、打通“纵向—横向”交织的职业教育体制、充分运用、发挥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四个向度,为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建设提供启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林盼
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优化调整做出科学的研究,需要全面了解国有经济布局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本文回顾国有经济布局的理论脉络和历史经验,认为所有制理论是影响国有经济布局的核心因素。改革开放之前,所有制升级的浪潮导致的“全面国有化”,制约了国有经济的微观活力。1978年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既要明确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走共同富裕道路,又要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因此形成“有进有退”“抓大放小”等各种措施。进入新时代,当所有制问题的争论基本解决之后,国有经济应当明确认清政策责任,找准功能定位,除了提供公共产品、平衡区域布局等方面之外,更应在引领国家科技进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倾斜资源。为了促使国有经济布局趋于合理,相关部门应当在制定法律法规、设计评价体系和估值体系等方面加以完善,促使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实现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景新
本文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建设历史脉络,描述了4个历史时期、9个阶段的特征与成就,认为:"三农"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关键、最繁重的任务,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贯穿始终的工作重心。从苏区和根据地建设,到农业农村经济恢复、农业合作化及"四化"、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建设行动,反映了中国百年乡村建设不同阶段的特征和价值取向,但其本质都是"三农"现代化。
关键词:
乡村建设 百年历史 阶段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