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46)
- 2023(5962)
- 2022(5097)
- 2021(5037)
- 2020(4361)
- 2019(10050)
- 2018(10431)
- 2017(18606)
- 2016(11725)
- 2015(14050)
- 2014(14182)
- 2013(13018)
- 2012(12250)
- 2011(11475)
- 2010(11845)
- 2009(10690)
- 2008(10562)
- 2007(9765)
- 2006(8970)
- 2005(8260)
- 学科
- 济(32561)
- 经济(32531)
- 管理(25524)
- 教育(22873)
- 业(22101)
- 中国(18995)
- 方法(16259)
- 企(16254)
- 企业(16254)
- 数学(14653)
- 数学方法(14483)
- 理论(11946)
- 教学(10874)
- 农(10388)
- 财(9755)
- 学(9001)
- 制(7987)
- 贸(7244)
- 贸易(7240)
- 业经(7167)
- 易(7104)
- 银(6713)
- 银行(6691)
- 发(6687)
- 行(6449)
- 研究(6431)
- 技术(6353)
- 农业(6334)
- 学法(5934)
- 教学法(5934)
- 机构
- 大学(167092)
- 学院(157546)
- 研究(55092)
- 济(53584)
- 管理(52441)
- 经济(52064)
- 理学(44340)
- 理学院(43714)
- 管理学(42721)
- 管理学院(42395)
- 京(37739)
- 中国(34835)
- 教育(34739)
- 范(33019)
- 师范(32828)
- 科学(31684)
- 财(27993)
- 所(27200)
- 师范大学(26841)
- 江(25602)
- 北京(25227)
- 研究所(24455)
- 中心(23854)
- 农(23134)
- 财经(22080)
- 技术(21755)
- 业大(21709)
- 州(20351)
- 经(19890)
- 院(19298)
- 基金
- 项目(93649)
- 研究(78746)
- 科学(73721)
- 基金(61883)
- 家(51977)
- 国家(51381)
- 教育(47076)
- 社会(45098)
- 科学基金(42595)
- 社会科(42350)
- 社会科学(42338)
- 省(38752)
- 编号(37313)
- 成果(35341)
- 划(34680)
- 基金项目(32118)
- 课题(29036)
- 资助(25390)
- 自然(24773)
- 年(24608)
- 自然科(24150)
- 自然科学(24141)
- 自然科学基金(23729)
- 部(23028)
- 项目编号(22957)
- 重点(22539)
- 规划(21616)
- 大学(20793)
- 发(20753)
- 教育部(20605)
共检索到253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游清泉
大学教育应把“信息素养”的教育和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在强化提高其认识的基础上,将有关“信息素养”的课程列入教学计划,成为必修的基础课。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凌征强
结合我国大学生数字素养的实际展开讨论,研究大学生数字素养的教育路径。在国内外数字素养概念及数字素养框架研究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高校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借鉴国外经验并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实际,提出加强研究,提升战略高度、制定框架,确定教育内容、打造环境,建设资源中心、培养馆员,提升师资水平、多方联动,建立教育机制等五方面的教育方法与路径。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蒋葵
对2000-2008年公开发表的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相关文献进行年代分布、主题分布、各年研究热点分布和期刊分布等的文献计量分析,以探究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研究的发展轨迹和研究热点,探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展望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
大学生 信息素养 评价 文献计量分析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卜冰华
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法,剖析国内数据素养教育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对大数据环境下大学生数据素养教育的教育内涵、教育模式、教学评价进行归纳与总结,为推动我国高校大学生数据素养教育提供参考。通过反思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谢娟 刘成新 张婷
为超越目前我国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专注于技术批判或技术拥护的单向思维,充实并完善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教育技术伦理理应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并着力探索的学术领域。本研究直面我国教育技术研究中伦理向度的缺失问题,从技术伦理、教育伦理、教育技术等学科视角分析其原因,并理清我国教育技术伦理的研究思路: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既有研究的分析与比较,发现国外在教育技术行业伦理规范、教育技术实践中伦理及相关问题的理论分析方面取得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而我国却表现出明显的伦理缺位;其次,从技术伦理、教育伦理和教育技术三个学科领域,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中伦理缺位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指出技术伦理研究对教育关照的缺失、教育伦理研究对教...
关键词:
教育技术 伦理研究 伦理缺位 问题分析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长海
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创造力是21世纪大学生必需掌握的核心技能,研究并揭示三者的内在影响机制,对于促进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教育观念的转变,制订信息素养标准,进而优化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取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状况的基本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发现: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对创造力影响显著,批判性思维在信息素养对创造力的影响中存在显著中介效应。通过路径分析发现:信息评估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通过批判性思维的中介作用更能促进创造力,信息素养通过分析能力和系统化能力更能够激发创造力,信息搜索能力通过系统化能力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创造力;信息搜索能力、信息...
关键词:
信息素养 批判性思维 创造力 教育模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邓胜利 付少雄
基于LIS领域发展的需要与切实的社会需求,本文指出了素养教育从信息素养向多元素养转型的必要性,系统阐释了多元素养的定义,将多元素养划分为核心素养与拓展素养,全面论述了LIS领域多元素养教育的目标。通过对社会需求、政策规划、行业发展与实践探索4个方面的分析,指明了多元素养教育的驱动因素。同时,本文对国外数据素养、健康素养、环保素养与金融素养教育实践进行介绍,然后分析了国内LIS领域多元素养培养的举措,以期优化LIS领域的人才培养,实现LIS素养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同步发展。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晓力
目前,在国外高校中提供信息素养教育主要有四种方式:课外教学、课中教学、课内教学和独立课教学。这些教学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终生学习的能力,以适应现代化信息社会的需求。信息素养的四种教学模式各有其长短,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会并存和发展。
关键词:
信息素养教育 高校教育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盛兴军
以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与大学信息素养教育关系为基础,分析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与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内容的一致性,认为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不仅为大学信息素养教育提供最佳场所,而且实现了信息素养教育与大学生学习、研究的融合,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已成为大学图书馆公共服务的一个有效模型和未来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实践基地。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唐玉溪 何伟光
美国大学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实践经验较为丰富。对美国大学排行榜中前100名大学的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实践情况展开系统调研,总结其数字素养教育中的指导框架、课程体系、线上资源、培训活动、特色项目、实践平台及战略规划,为我国大学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提供参考。我国大学图书馆应从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指导框架,重视通专结合的课程建设,推动线上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培训活动精准性,打造新兴数字技术实践平台及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开展数字素养教育。
关键词:
数字素养教育 美国 大学图书馆 素养教育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丹
采用文献调研方法,对美国图书馆界及教育界的元素养教育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元素养徽章系统、元素养慕课(MOOC)、数字故事讲述、嵌入课程、新生馆员等教学方式进行介绍。美国的元素养教育虽然教育主体相对单一、受众面也还有限,但为我国信息素养教育升级为元素养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我国在引入元素养理念的同时,也应通过坚持图书馆主导,与相关机构广泛合作;以学习者为中心,借助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基于信息素养教育成果,融入元素养核心理念等方式,推动元素养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元素养 信息素养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赵惠芳 卢振波
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法对美国10所大学图书馆研究生出版素养教育现状进行考察,分析其教育内容和合作模式可知,美国大学图书馆研究生出版素养教育呈现以下本质特征:教育内容具有层次性,教育主体具有合作性。美国大学图书馆顺应数字时代学术研究的需要,立足用户需求,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研究生学术出版素养教育,虽然不同的学校之间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总结起来,可供国内图书馆界学习和借鉴的亮点如下:分析用户需求,确定构建多层次的教育框架;加强基础建设,建立学术出版导航;丰富教学形式,增强教学互动;注重效果评价,及时更新修订教学内容;借助校内外各方力量,寻求多方加强合作。
关键词:
美国 大学图书馆 研究生 学术出版素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迨琛 刘欣
<正>作为数字时代的基础能力,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因此,推进信息素养教育是顺应时代潮流、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必然选择。在这一大背景下,大学应整合并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先天优势,积极开拓信息素养教育的新路径,推进人才培养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提升的转变,不断强化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创新能力。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建庆 郭劲赤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布局,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有机融合在信息素养教育中。文章以学术界对“课程思政”概念的研究为切入点,总结不同高校、不同学科的学者从“课程思政”理论建设方面及依托实体/虚拟课堂探索思政课堂显性教育与专业课堂隐性教育结合的路径,并与信息素养教育中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进行比对,探索出课程思政融入信息素养教育的新路径,反思信息素养课程思政教学原则、内容保障性、教师教学方法及学生学习动力等问题。
关键词:
信息素养 课程思政 教学原则 七维度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初景利 刘敬仪 张冬荣 李玲
[目的/意义]信息环境的转变、科研范式的演化为信息素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为此,需要重新认识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的局限,推动从传统信息素养教育向泛信息素养教育的延伸与拓展,加快国内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变革。[方法/过程]通过分析信息、信息素养的概念与内涵及其演化过程,对比信息素养教育与泛信息素养教育两个体系,以中国科学院大学泛信息素养教育为例,剖析信息素养教育正在发生的结构性变化。[结果/结论]从信息素养教育向泛信息素养教育转变的关键是:教育目的需要明确,教育目标需要进阶,教育视角需要转换,教育效果需要体现。从信息素养教育到泛信息素养教育的实现策略是:培养用户从一般能力到高级能力,跨越信息素养教育的学科边界,实现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与体系变革,注重教育教学技术方法应用,建构泛信息素养教育适用场景,加强泛信息素养教育空间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