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88)
- 2023(11732)
- 2022(9677)
- 2021(8789)
- 2020(7477)
- 2019(16537)
- 2018(16329)
- 2017(31527)
- 2016(17021)
- 2015(19216)
- 2014(18441)
- 2013(18051)
- 2012(16470)
- 2011(14582)
- 2010(14938)
- 2009(14430)
- 2008(14547)
- 2007(13308)
- 2006(11919)
- 2005(10959)
- 学科
- 业(81774)
- 济(76335)
- 经济(76256)
- 企(75975)
- 企业(75975)
- 管理(67662)
- 方法(31910)
- 业经(28472)
- 财(25842)
- 农(24347)
- 数学(23977)
- 数学方法(23852)
- 中国(22337)
- 技术(20311)
- 务(19154)
- 财务(19147)
- 财务管理(19130)
- 企业财务(18092)
- 制(17392)
- 农业(17336)
- 策(14950)
- 划(14597)
- 理论(14343)
- 贸(14008)
- 贸易(13996)
- 技术管理(13856)
- 和(13721)
- 易(13608)
- 地方(13365)
- 体(13153)
- 机构
- 学院(244471)
- 大学(242929)
- 济(108901)
- 经济(106948)
- 管理(101345)
- 理学(86812)
- 理学院(85976)
- 管理学(85013)
- 管理学院(84546)
- 研究(73741)
- 中国(59949)
- 财(53368)
- 京(50188)
- 财经(42108)
- 科学(39656)
- 经(38171)
- 江(37551)
- 所(34614)
- 农(33267)
- 中心(33264)
- 经济学(33246)
- 北京(31720)
- 财经大学(31014)
- 研究所(30467)
- 经济学院(30267)
- 业大(30227)
- 商学(29889)
- 州(29700)
- 商学院(29639)
- 范(29489)
- 基金
- 项目(152281)
- 科学(124254)
- 研究(117788)
- 基金(112426)
- 家(94256)
- 国家(93384)
- 科学基金(83887)
- 社会(79172)
- 社会科(75355)
- 社会科学(75340)
- 省(60972)
- 基金项目(60074)
- 教育(53907)
- 自然(51150)
- 自然科(50098)
- 自然科学(50085)
- 自然科学基金(49267)
- 划(49243)
- 编号(46906)
- 资助(43683)
- 创(38476)
- 成果(37318)
- 业(35118)
- 创新(34832)
- 部(34421)
- 发(33465)
- 重点(33233)
- 国家社会(32776)
- 课题(32428)
- 制(31945)
- 期刊
- 济(124835)
- 经济(124835)
- 研究(80102)
- 中国(49534)
- 管理(44810)
- 财(43842)
- 农(31476)
- 教育(29318)
- 科学(28595)
- 学报(26420)
- 融(24808)
- 金融(24808)
- 技术(23020)
- 大学(22997)
- 业经(22902)
- 农业(21990)
- 财经(21664)
- 学学(20412)
- 经济研究(20224)
- 经(18838)
- 问题(16795)
- 技术经济(15577)
- 业(14403)
- 贸(14236)
- 商业(13816)
- 现代(13562)
- 科技(12393)
- 经济管理(11905)
- 财会(11864)
- 国际(11696)
共检索到377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史烽 陈石斌 蔡翔 高阳
基于添加空间变量的Romer研发模型,从地理邻近性、经济相似性与绩效接近性三个方面构建了空间权重矩阵,利用2006—2014年的省际大学—企业的联合发明专利等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的空间外溢效应。结果表明:经济相似的空间外溢要略高于地理邻近效应;研发资本与人力资本投入在协同创新中产生明显的"空间外溢",其中人力资本投入对周边地区的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绩效水平影响最显著;此外,市场化程度与教育投入力度等因素对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活动存在积极的影响,而金融环境与知识产权保护对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绩效水平的影响不明显。因此,政府还需加大对研发经费、高素质人力资本和教育的投入力度,以促进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绩效和各区域创新均衡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大明 原毅军
本文从空间维度廓清了协同创新对区域产业升级的空间外溢机制和外溢效应边界形成机理。采用中国分省区面板数据,利用地理距离和社会经济特征多种空间权重矩阵设定的空间杜宾(Durbin)模型实证检验了协同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协同创新对产业升级既有区域内溢出效应,也有区域间溢出效应。空间外溢效应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创新要素区际流动来实现,且呈现出地理距离衰减特征。进一步考虑地理区位特征差异发现:空间外溢对产业升级的带动效应在中部地区最强,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弱。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全面认识协同创新作用机制,对推动区域间良性互动,实现产业升级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翔 张海晶 程发新 史烽
文章基于我国2006-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Romer知识生产函数和空间计量面板回归模型,探讨了地理距离约束下产学协同创新空间溢出效应的作用机理,并结合空间权重矩阵阈值调整模型,进一步分析了随地理距离衰减的产学协同创新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产学协同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真实存在,地理距离对产学协同创新的抑制作用在减弱;研发物质资本和研发人力资本均具有强外部性特征,且研发人力资本的空间外部性最为明显;产学协同创新在整体上存在明显的衰减效应,但是存在两个局部集聚区,即局部集聚区Ⅰ(时间距离在150分钟之内)和局部集聚区Ⅱ(时间距离在350到500分钟之间),其中局部集聚区Ⅰ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强。
关键词:
产学协同创新 空间效应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宗晓华 洪银兴
创新范式的现代转型提出了大学与企业参与协同创新并不断提升协同层次的要求。创新协同的关键是大学和企业在创新能力中形成动态互补结构,在驱动产业创新中发挥乘数效应。近期我国大学知识创新能力迅速提升,大学与企业之间出现较大的知识势差。我们应正视我国企业内部研发不足的现实,通过强化创新竞争机制以及政府积极干预,激励企业提升参与协同创新的能力和深化大学体制创新。
关键词:
创新范式 大学 企业 协同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烽 陈石斌 蔡翔
文章选用大学与企业联合发表发明专利数作为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绩效指标,对2006-2014年我国协同创新绩效的空间分布进行讨论,并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对其集聚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国总量来看,我国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活动的联合发表专利数与其增长率均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但弱于一般创新活动的发表专利数的增长情况;从分地区情况来看,我国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活动发展极不均衡,存在着明显的东西差异;从我国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情况来看,协同创新绩效存在比一般创新更高的空间集聚现象,但空间集聚程度正逐年缓慢下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创新绩效 校企合作 创新集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烽 陈石斌 蔡翔
文章选用大学与企业联合发表发明专利数作为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绩效指标,对2006-2014年我国协同创新绩效的空间分布进行讨论,并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对其集聚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国总量来看,我国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活动的联合发表专利数与其增长率均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但弱于一般创新活动的发表专利数的增长情况;从分地区情况来看,我国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活动发展极不均衡,存在着明显的东西差异;从我国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情况来看,协同创新绩效存在比一般创新更高的空间集聚现象,但空间集聚程度正逐年缓慢下降。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创新绩效 校企合作 创新集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烽 陈石斌 蔡翔
文章选用大学与企业联合发表发明专利数作为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绩效指标,对2006-2014年我国协同创新绩效的空间分布进行讨论,并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对其集聚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国总量来看,我国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活动的联合发表专利数与其增长率均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但弱于一般创新活动的发表专利数的增长情况;从分地区情况来看,我国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活动发展极不均衡,存在着明显的东西差异;从我国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情况来看,协同创新绩效存在比一般创新更高的空间集聚现象,但空间集聚程度正逐年缓慢下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创新绩效 校企合作 创新集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巍 张旭梅
由供应商、制造商和销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在具有纵向创新溢出效应的情况下,三方能否协同创新对供应链总收益、创新投入以及产品产量均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三方协同创新情形下,供应链总收益、创新投入以及产品产量均大于三方非协同创新的情形。并且纵向溢出效应越大、创新系数越小,供应链总收益、创新投入以及产品产量越大,反之亦然。
关键词:
供应链 协同创新 纵向溢出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封永平 康立
以2013—2020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万方专利数据库中爬取的企业联合专利申请数量,利用微观企业的数字化指标,运用广义负二项分布模型,探究数字化对我国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显著促进了我国企业协同创新,并对企业协同创新有长期的正向影响。通过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在我国高资本密集型和高技术密集型行业中,数字化对企业协同创新的提升作用更强,但不受行业信息通讯技术(ICT)使用强度高低的影响。政府应大力鼓励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 协同创新 调节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封永平 康立
以2013—2020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万方专利数据库中爬取的企业联合专利申请数量,利用微观企业的数字化指标,运用广义负二项分布模型,探究数字化对我国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显著促进了我国企业协同创新,并对企业协同创新有长期的正向影响。通过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在我国高资本密集型和高技术密集型行业中,数字化对企业协同创新的提升作用更强,但不受行业信息通讯技术(ICT)使用强度高低的影响。政府应大力鼓励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 协同创新 调节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蔡翔 赵娟
通过构建三螺旋强度模型,采用随机前沿方法,运用2011~2015年我国大陆29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大学—企业—政府协同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大学—企业—政府协同创新效率持续稳定上升,但两极分化和区域异质性明显,除湖北、湖南两省外的其他中部省份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中部坍塌现象;研发人力和物资投入共同构成协同创新的双核驱动力量,但研发人力资本驱动作用远大于研发物质资本,成为大学—企业—政府协同创新效率的重要驱动力;三螺旋强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均对大学—企业—政府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空间格局特征尚未根本改善,存在某种程度的锁定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哲
大学与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组织层面的准备性因素、渗透性因素和基础性因素,以及组织间层面的制度性因素、非制度性因素和协同运筹性因素。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校企异质性组织之间的运行机制、协同模式、政策结构体系和管理体制等影响因素尤为重要。校企协同创新的深化途径在于增加制度供给密度,提高文化氛围浓度和提升动力机制效度。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影响因素 指标体系 概念模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增耀 章小波 沈能
基于价值链活动,本文将创新过程划分为两个相互关联的子阶段(知识创新和产品创新),并构建了两阶段非合作博弈的创新效率评价方法,对中国(区域)知识创新效率、产品创新效率及整体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将空间溢出和价值链溢出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中检验中国创新效率的多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创新价值链不同环节之间存在显著主从关联,知识创新效率和产品创新效率之间相互牵制成为制约中国创新的共同因素。两阶段效率失衡问题明显,产品创新效率明显低于知识创新效率。创新价值链中知识创新的前向关联溢出效应显著,而产品创新的后向关联效应缺失。中国创新效率空间依赖性明显,具有地理空间集群特征,这种溢出效应在东部地区显...
关键词:
创新效率 非合作博弈 空间溢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庞洁 韩梦杰 胡宝贵
协同创新作为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正逐渐成为新时期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农业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通过建立PCA回归模型,分析农业企业与政府、科研机构、高校、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强调农业企业进行协同创新的必要性,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企业 技术 协同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应博 周立 何建坤
文章首先对创新能力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阐述,进而提出了协同创新服务中的创新能力转移的内涵,系统地研究了创新能力转移的条件,分析了创新能力转移的组织形式与制度安排方式。最后提出了促进协同创新服务下的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创新能力 转移 制度安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