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5)
2023(9057)
2022(7590)
2021(6933)
2020(5470)
2019(12599)
2018(12708)
2017(24660)
2016(13231)
2015(15185)
2014(15283)
2013(15389)
2012(14985)
2011(13923)
2010(14401)
2009(13508)
2008(13345)
2007(12423)
2006(11578)
2005(10499)
作者
(39324)
(32517)
(32251)
(30684)
(20672)
(15339)
(14926)
(12505)
(12491)
(11823)
(11115)
(10744)
(10594)
(10206)
(10083)
(9883)
(9538)
(9469)
(9336)
(9286)
(8323)
(7943)
(7872)
(7472)
(7469)
(7434)
(7340)
(7275)
(6590)
(6463)
学科
(65365)
经济(65204)
管理(32740)
(29634)
中国(27753)
地方(22370)
(21171)
企业(21171)
(20173)
方法(19676)
业经(16299)
数学(15259)
数学方法(15180)
(13205)
农业(13076)
(12548)
(12336)
银行(12326)
(12071)
(11638)
(11442)
金融(11441)
地方经济(11382)
(11275)
(10747)
环境(10742)
贸易(10732)
(10328)
(10291)
理论(9927)
机构
学院(196194)
大学(194844)
(82941)
经济(80781)
研究(73190)
管理(69816)
理学(57350)
中国(56695)
理学院(56562)
管理学(55755)
管理学院(55355)
(44402)
科学(41820)
(40865)
(36761)
中心(32798)
研究所(32353)
(32107)
财经(30676)
(30111)
师范(29896)
(29737)
北京(29384)
(27519)
(26606)
(26423)
经济学(25349)
业大(24519)
师范大学(23969)
经济学院(22662)
基金
项目(116030)
研究(91551)
科学(90922)
基金(80258)
(67850)
国家(67137)
社会(59553)
科学基金(56817)
社会科(55214)
社会科学(55196)
(46301)
基金项目(42461)
教育(41490)
编号(39184)
(38689)
成果(33718)
自然(32292)
资助(31826)
(31634)
自然科(31426)
自然科学(31419)
自然科学基金(30807)
课题(28827)
发展(26327)
重点(26103)
(25873)
(25534)
(23583)
国家社会(23380)
(23292)
期刊
(108518)
经济(108518)
研究(70156)
中国(48803)
(29646)
教育(29383)
(28375)
管理(27229)
科学(24820)
学报(24459)
(23718)
金融(23718)
农业(20267)
大学(19506)
业经(19360)
技术(17843)
学学(17551)
经济研究(16766)
问题(16321)
财经(15325)
(13287)
图书(11914)
(11102)
(11088)
商业(10327)
现代(10244)
(9861)
论坛(9861)
理论(9707)
技术经济(9477)
共检索到329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汤正刚  
近几年来不断涌现的“文明城市”、“先进乡镇”和各种模范街区或乡村的工作实绩表明。社区建设的好坏是决定两个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能否真正落实、公民素质能否全面提高的重要环节,社区建设是决定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能否发挥和社会秩序能否稳定的一项基础建设。一、社区与社会假定可以把“社区”看成“由占据同一地域并享有共同文化的相互作用的许多人组成的群体”,所谓“社会”则是一个以社会化的人为主体,以特定地域为生存发展空间、以一定的文化为共同特征、以社区为具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春曙  
大城市社会发展预警研究及应用初探张春曙(上海市智力开发研究所200040)1引言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史表明,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波动和社会的失衡都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严重的经济波动就是经济发展中的警情,其含义是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必要的水平(甚至负增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敏华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 ,建立一评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 ,并对 1 1个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综合比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华晟  魏佳丽  徐雪雅  李伟  
创意产业园已经成为不少城市新的投资增长区。文章通过对京沪等地的实地调查,分析了我国大城市创意产业园的开发模式与集聚动力,指出了园区发展在产业定位、引资方式、地产经济与土地产权等方面普遍存在的若干问题,并从市场、政府和开发商三方探讨其成因,继而提出创意产业园的改进策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2012年9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市政府签署协议,共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王伟光,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教工委书记赵凤桐,副市长洪峰出席了仪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蒋萍   李婷  
一、几点说明(一)指标的筛选思路社会发展是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的范围广,选择什么样的指标是评价的关键。社会发展的广泛性要求选择尽可能多的指标,本文的目的——综合比较又要求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指标。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社会统计指标体系方案包括1000多个指标,我们根据专家意见、参考国内外此项研究设计思路之精华,考虑统计资料的可提供性,从中选取了24个指标,分为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亚平  
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目标内涵的基础上 ,总结了近现代城市规划中蕴涵的社会思想 ,分析了城市空间环境建设与城市社会发展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提出了与城市规划建设相关的社会发展目标 ,并探讨了有助于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城市规划调控与改革的方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致远  
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城市(包括特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包括建制镇)自跨世纪以来的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论述今后我国城市发展的走势应当是大城市集约发展,中小城市蓄势发展和重点发展,以便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使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迈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弘  赵燕霞  张西玲  
发展设计服务业对提升我国产业综合竞争力、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近年来北京设计服务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服饰设计、平面设计等若干重点领域,但还有待提升。北京要通过加强宏观引导和政策扶持、促进产学研合作、促进产业国际化发展等措施,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推动设计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爱民  
本文借鉴了前人的点轴发展理论和圈层式空间结构理论,探讨了大城市旅游圈的内涵与范围,并对大城市旅游圈的形成条件和发展机制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构建我国八大城市旅游圈的构想。与此同时,还对我国大城市旅游圈发展的特征进行了总结。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守红  宁越敏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大城市发展迅速 ,出现了都市区这种新的城市空间形态。都市区将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地域空间形式 ,同时也对传统的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分析了中国大城市的发展趋势和空间演变特征 ,阐述了中国都市区现象的出现及其发展前景 ,并对中国都市区的概念、界定标准以及都市区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洪奎  
城市现代化建设是充分发挥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加强城市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善余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春天巡视南方时谈到了许多问题,其中指出要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各种经验和做法;还谈到当初没有在上海搞经济特区是一个失误。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城市化问题上,能给予我们许多启发。 要借鉴外国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各种经验;那么,已搞了200年城市化的资本主义国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亦楠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生活垃圾产生量急速增长,许多城市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正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困扰,而关于垃圾处理项目新建、扩建的群体性抗议事件频频发生,垃圾处理特别是垃圾焚烧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大问题。针对国内垃圾焚烧的现状以及对垃圾焚烧的争议,本着客观公允、实事求是的原则,本文在大量调研基础上,对我国垃圾焚烧困境的症结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鲜明地指出垃圾焚烧的关键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府有没有监管水平、监管力度和监管决心的问题,并对垃圾焚烧在我国如何健康发展提出了四点具有建设性的思考和举措建议,为政府研究制定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