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56)
2023(7637)
2022(6459)
2021(6302)
2020(5148)
2019(12007)
2018(12286)
2017(24602)
2016(13269)
2015(15215)
2014(15385)
2013(15152)
2012(13708)
2011(12420)
2010(12930)
2009(12277)
2008(12095)
2007(10796)
2006(9845)
2005(8783)
作者
(37965)
(31400)
(31090)
(29969)
(20077)
(14698)
(14251)
(12086)
(11830)
(11300)
(10554)
(10473)
(9833)
(9802)
(9676)
(9501)
(9180)
(9143)
(9074)
(8965)
(7787)
(7672)
(7520)
(7125)
(7077)
(7075)
(6979)
(6882)
(6202)
(5988)
学科
(58771)
经济(58721)
管理(38902)
(35635)
(28430)
企业(28430)
方法(28072)
数学(25936)
数学方法(25399)
中国(21251)
(14948)
(14749)
(12525)
业经(11010)
地方(10765)
(10290)
贸易(10281)
(10171)
银行(10166)
(10015)
(9666)
(9486)
财务(9449)
农业(9432)
财务管理(9425)
理论(8910)
企业财务(8880)
(8712)
环境(8394)
(8282)
机构
学院(194259)
大学(193253)
(80050)
经济(78097)
管理(75208)
理学(64450)
理学院(63757)
研究(62956)
管理学(62349)
管理学院(62001)
中国(49593)
(42077)
(39633)
科学(36833)
财经(31328)
(31322)
中心(28591)
(28253)
(28125)
研究所(27855)
北京(27241)
业大(25164)
(25160)
(25052)
师范(24945)
经济学(24628)
(23314)
财经大学(23310)
(23139)
经济学院(22296)
基金
项目(122984)
科学(97252)
研究(91264)
基金(88787)
(76357)
国家(75760)
科学基金(65373)
社会(57775)
社会科(54796)
社会科学(54782)
(47594)
基金项目(46343)
教育(43197)
自然(41875)
自然科(40917)
自然科学(40912)
(40541)
自然科学基金(40089)
编号(38121)
资助(37752)
成果(31149)
重点(27682)
(27491)
课题(26886)
(26400)
(24901)
教育部(23872)
国家社会(23382)
创新(23299)
人文(23178)
期刊
(88048)
经济(88048)
研究(61517)
中国(34966)
(29667)
管理(27812)
科学(24858)
学报(23637)
(22308)
教育(20703)
大学(18972)
(18972)
金融(18972)
技术(18221)
学学(17776)
农业(15134)
业经(15103)
财经(15063)
经济研究(14838)
问题(13828)
(12940)
统计(12794)
(11203)
决策(10355)
技术经济(9946)
商业(9863)
理论(9700)
(9679)
现代(9577)
(8786)
共检索到288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强  周晓津  
目前,人口大规模跨地区流动是我国大城市人口膨胀的主要推动因素。利用城市市辖区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估计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人口规模,结果表明市辖区人口规模在20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62个;以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为例分析非市场手段调控人口规模的效果及其成本,结果表明以地方政府行政手段为主的城市人口规模调控短期内效果明显,但一旦放松调控,城市人口在短期内即迅速回复到其应有的状态;对日本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和增长演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导致人口在不同地区和城市流动的关键因素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晓津  
人口规模的变动与城市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变动的分析表明,对我国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调控应因时因地而动,绝不能一刀切。特大城市转型升级面临一个长期的劳动力供应短缺,大学毕业生和普通劳动力一样也会短缺。地方政府应加大供给而不是抑制需求来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应让市场在人口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人口控制将使一些城市失去发展机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宇琳  
国内学者从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学等多个学科对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的探讨并未形成统一意见,有必要对大城市人口规模能不能控制、该不该控制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本文首先从行政控制、产业置换和空间疏导3个方面对当前我国大城市采取的主要人口调控对策进行梳理,发现并未能取得预期效果。进而从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视角对大城市人口规模应不应该控制进行追问,发现理论层面并不对大城市人口规模构成绝对约束。最后,回归大城市的发展模式,提出人口规模调控是实现社会发展的众多手段之一、城乡差距是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能否实现的关键,以及构建人口发展的"环境-经济-公正"分析框架等建议,为政府制定人口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洁  苏杨  魏方欣  
当前中国超大城市"城市病"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如何进行城市人口的宏观调控,已成为超大城市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区域人口承载力研究入手,认为人口承载力的传统研究与现实情况屡屡相悖的原因在于对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出现误判,提出以就业为主的经济因素是区域人口承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其他因素作为经济因素的成本要素间接影响着区域人口承载力。由此利用生产函数构建了区域人口承载力模型并以北京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超大城市人口调控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进行城市规划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加强城市群建设,疏散中心城区的功能,促使产业集聚与人口聚集协同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俊群  
论证城市人口规模应从何入手?从理论上说,这与城市的经济规模和城市功能大小有关,从实际考察,则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住宅直接相联系。而要论证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虽然可以采取经济分析的办法,但实践证明,用经济去考察人口,有些牵强。主要是各种经济因素与人口的关系不很紧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间接的关系,而用综合的办法分析,各种因素太复杂,且不易理出头绪来。用考察住宅的办法分析人口规模,论证简便,关系密切,实际上,许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锋  黄润龙  丁金宏  段成荣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我国的大城市发展迅速,特大城市①从1997年的34个增长到2007年的63个。近年来,某些特大城市显现出来的一系列交通拥堵、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住房紧张、公共服务失衡等城市问题,引发了各方热议。"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如何调控?如何管理",越来越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以往在优先发展大城市还是优先发展小城镇方面一直存在着分歧,对城市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尹德挺  
文章基于中国人口普查、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探讨了超大城市人口调控困境、原因及应对思路。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超大城市人口调控不同程度地面临人口规模、人口分布和人口活力困局。其原因可能在于相关部门尚未充分把握集经济、社会、管理于一体的人口系统思维,尚未充分明晰人口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而且在人口调控问题上存在4个认识误区,即"减人"与"添秤"可同步推进、"拆市场"和"产业升级"即"减人口"、人口调控就是"减规模"、人口调控就是针对个人施策。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建立"条件约束型"人口决策机制,以控制城市开发强度;(2)建立居民基本台账系统,以实现人口管理和服务的统一;(3)建立人口结构的市场调节机制,以确保城市的生机活力;(4)打造人口圈层分布的规划格局,以带动人口向外疏解;(5)树立家庭需求整体谋划的调控理念,以提升人口流出的稳定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冯晓英  
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民工荒”对建国50年来城乡分治的“人口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回顾中国户籍制度下城市人口规模调控的制度变迁,以北京为例反思传统路径依赖下社会政策对城市流动人口区别对待产生的诸多问题,从建立和谐社会的角度,提出政府制度创新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玮  
一、现实问题 《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以下简称《规划方案》),经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原则批准已近三年了。在这三年中,随着蓬勃开展的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北京市人口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它使我们思虑:北京城市人口规模如何控制?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晓津  
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变动极大,运用Kernel密度函数对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分布的分析表明,当前以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为特大城市的划分标准是合理的。从城市人口规模变动的动态历程来看,该变动主要受城市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对中国主要特大城市实有人口规模变动的分析表明,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调控应因时因地而动,不能搞一刀切,而且人口调控政策重点应该从数量控制转向结构优化。特大城市转型升级面临着农民工供给短缺、大学毕业生相对过剩、老年和少儿非劳动力人口持续增长等人口新常态约束。在这种人口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齐明珠  徐芳  
文章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特大城市为例,结合国内外公开数据和对北京市部分街道、乡镇的实地调研信息,探讨中国特大城市人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十三五"期间人口调控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当前中国特大城市人口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总量大而非增长速度快,城区人口密度高而经济聚集优势不足,人口调控将加速人口老龄化,外来人口未改善城市人口聚集度等。"十三五"期间人口调控的主要困境和挑战是人口调控政策目标孤立,与经济增长目标相悖;外来人口仍集中在效率较低的行业,人口调控的市场准备不足;特大城市经济发展增速放缓,人口调控可能进一步弱化其经济增长;产业内部升级不足,与人口调控目标不同步;人口统计数据失灵、滞后,难以满足人口调控的过程管理要求。文章认为,特大城市要从人口目标与经济要素相协调适应、建立都市圈总体产业规划、将资源要素纳入人口调控框架、完善人口信息技术的角度优化人口调控机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媛媛  傅伟  
本文利用2011—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使用双重差分的方法,检验2014年后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的人口调控政策对流动人口子女留守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2014年后特大城市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留守的概率显著增加;(2)机制分析的结果发现,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留守概率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门槛提高导致的,留守概率的增加主要集中在来自低技能低收入家庭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尤其是入学年龄的儿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齐明珠  徐芳  
文章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特大城市为例,结合国内外公开数据和对北京市部分街道、乡镇的实地调研信息,探讨中国特大城市人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十三五"期间人口调控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当前中国特大城市人口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总量大而非增长速度快,城区人口密度高而经济聚集优势不足,人口调控将加速人口老龄化,外来人口未改善城市人口聚集度等。"十三五"期间人口调控的主要困境和挑战是人口调控政策目标孤立,与经济增长目标相悖;外来人口仍集中在效率较低的行业,人口调控的市场准备不足;特大城市经济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健  吴佩林  
基于城市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利用2001-2013年我国21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实证分析了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阐述了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城市人口规模通过聚集经济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这种现象在东部地区较明显,在中、西部地区尚未显现;根据计算的门槛值及最优城市人口规模数值,城市人口规模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崔凤垣  
劳动力参与率(以下简称劳参率)是测度劳动适龄人口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对劳参率的研究有助于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劳动力资源,妥善解决就业问题。大城市由于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人口状况,因此,对大城市人口劳参率的研究,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劳动力供求平衡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