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60)
- 2023(17603)
- 2022(15128)
- 2021(14020)
- 2020(11917)
- 2019(27435)
- 2018(27266)
- 2017(53255)
- 2016(28647)
- 2015(32364)
- 2014(32084)
- 2013(31907)
- 2012(29161)
- 2011(25990)
- 2010(26013)
- 2009(24347)
- 2008(24278)
- 2007(21599)
- 2006(18977)
- 2005(17032)
- 学科
- 济(123081)
- 经济(122947)
- 业(103870)
- 管理(95945)
- 企(91952)
- 企业(91952)
- 方法(57640)
- 数学(47649)
- 数学方法(47041)
- 农(36140)
- 财(36098)
- 业经(34994)
- 中国(31068)
- 务(25576)
- 财务(25504)
- 财务管理(25466)
- 制(24694)
- 农业(24511)
- 企业财务(24086)
- 贸(22483)
- 贸易(22469)
- 技术(22151)
- 易(21840)
- 地方(21305)
- 理论(21222)
- 学(21082)
- 和(20826)
- 划(19392)
- 银(18906)
- 策(18882)
- 机构
- 学院(415744)
- 大学(413457)
- 济(173426)
- 管理(170652)
- 经济(169932)
- 理学(146809)
- 理学院(145343)
- 管理学(142970)
- 管理学院(142208)
- 研究(132718)
- 中国(104183)
- 京(87654)
- 财(81890)
- 科学(78679)
- 财经(65675)
- 所(65637)
- 农(64708)
- 江(60887)
- 中心(60829)
- 经(59645)
- 业大(59315)
- 研究所(58954)
- 北京(55451)
- 经济学(51638)
- 范(50777)
- 农业(50644)
- 师范(50320)
- 州(49043)
- 财经大学(48758)
- 院(48503)
- 基金
- 项目(274603)
- 科学(217449)
- 研究(202841)
- 基金(200795)
- 家(173171)
- 国家(171688)
- 科学基金(149634)
- 社会(128844)
- 社会科(122239)
- 社会科学(122209)
- 省(106517)
- 基金项目(106308)
- 自然(97070)
- 自然科(94867)
- 自然科学(94844)
- 自然科学基金(93139)
- 教育(92549)
- 划(88759)
- 资助(83343)
- 编号(82814)
- 成果(65954)
- 部(61039)
- 重点(60529)
- 创(58567)
- 发(58168)
- 课题(55733)
- 创新(54155)
- 国家社会(52947)
- 教育部(52737)
- 科研(52257)
- 期刊
- 济(192243)
- 经济(192243)
- 研究(124022)
- 中国(73799)
- 管理(68130)
- 财(64964)
- 学报(58729)
- 农(58655)
- 科学(56381)
- 大学(45850)
- 学学(43309)
- 农业(40710)
- 教育(40025)
- 技术(38807)
- 融(38693)
- 金融(38693)
- 业经(33223)
- 财经(32726)
- 经济研究(30076)
- 经(28068)
- 问题(25528)
- 业(23185)
- 技术经济(23007)
- 理论(21162)
- 现代(20106)
- 商业(20083)
- 统计(20033)
- 贸(19972)
- 实践(19014)
- 践(19014)
共检索到615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秦伟广
垄断管制及相关产业组织政策制定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对企业市场势力的科学准确的测度。而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通过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拉大生产经营成本,则可能掩盖其真实的市场势力。采用企业单位工资产出率与行业单位工资产出率的比值对勒纳指数进行修正,解决已有的市场势力测度方法不能测度企业通过提高工资待遇的方式掩盖其市场势力的问题。运用修正的勒纳指数对我国大型工业企业市场势力进行实际测算,结果表明:我国不同行业大型工业企业都使用了显性市场势力和隐性市场势力;其中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隐性市场势力大于市场化程度低的行业,而市场化程度低的行业显性市场势力则大于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市场势力测度的更深层意义在于分析政府与垄断企业之间的博弈以调整当前政策制定与管制方法,解决市场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应依据测算结果,继续深化市场体制改革,完善垄断监管政策措施。
关键词:
市场势力 勒纳指数 工业企业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秦伟广
垄断管制及相关产业组织政策制定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对企业市场势力的科学准确的测度。而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通过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拉大生产经营成本,则可能掩盖其真实的市场势力。采用企业单位工资产出率与行业单位工资产出率的比值对勒纳指数进行修正,解决已有的市场势力测度方法不能测度企业通过提高工资待遇的方式掩盖其市场势力的问题。运用修正的勒纳指数对我国大型工业企业市场势力进行实际测算,结果表明:我国不同行业大型工业企业都使用了显性市场势力和隐性市场势力;其中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隐性市场势力大于市场化程度低的行业,而市场化
关键词:
市场势力 勒纳指数 工业企业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秦伟广
垄断管制及相关产业组织政策制定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对企业市场势力的科学准确的测度。而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通过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拉大生产经营成本,则可能掩盖其真实的市场势力。采用企业单位工资产出率与行业单位工资产出率的比值对勒纳指数进行修正,解决已有的市场势力测度方法不能测度企业通过提高工资待遇的方式掩盖其市场势力的问题。运用修正的勒纳指数对我国大型工业企业市场势力进行实际测算,结果表明:我国不同行业大型工业企业都使用了显性市场势力和隐性市场势力;其中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隐性市场势力大于市场化程度低的行业,而市场化
关键词:
市场势力 勒纳指数 工业企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林峰
勒纳指数被学界广泛应用于市场势力的测度,但是,其取值可能存在着悖论。为验证该悖论,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航空运输业市场势力的测度为例,以2005-2011年国内4大航空公司和行业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假定利润最大化间接推导模型测得各公司和行业勒纳指数,并且运用直接计量方法得到Hall模型的调整模型,测得4大寡头作为一个团体的市场势力值,最后,通过比较分析验证了"勒纳指数悖论"的存在性,并尝试探究了2008年和2009年勒纳指数与"勒纳指数悖论"不合常理的情况。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海澜
本文以中化总公司和首钢公司为个案,就我国大型工业企业与外贸企业在发展跨国经营中的海外投资动因、多元化经营战略、跨国经营的优势等重大问题作了深入的比较研究,提出商品经济诱使论的观点,认为两者多元化经营战略基本相同,各具优势,同时又都缺乏高质索的跨国经营人材。今后,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主、外贸专业总公司及其他金融性、服务性大型公司为辅较为适合国情。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春光
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是当代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大型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集团,如何抓住有利时机进行跨国经营,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市场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这对于增强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博文 钟钰 刘佳
本文运用剩余需求弹性模型,并结合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等检验方法,分析了我国大米进口市场上各主要出口国的市场势力。分析结果表明:越南、巴基斯坦在我国大米进口市场上拥有相对较强的市场势力,而泰国的市场势力则相对较弱;且双边相关重大贸易政策的调整可能对出口国的市场势力有所影响。寡头之间的市场势力差异说明我国大米进口市场的结构仍不具备稳定性;中国可适当加强与泰国间的大米贸易合作,并通过"分散化进口"策略抑制个别出口大国的完全性垄断。
关键词:
市场势力 剩余需求弹性模型 寡头垄断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维今 李伟 李凯
在产业合作和"互联网+"的背景下,充分提炼了我国零售市场的特征,构建了垄断寡头的纵向市场结构模型,研究了买方势力的经济效应和反垄断规制问题。结果表明,大型连锁零售商买方势力的增强降低了自身的批发价格和平均购买成本。而且买方势力具有传导效应,影响了没有买方势力的当地零售商的支付条件,使得当地零售商的批发价格降低,固定费用上升。但是当地零售商的平均成本下降,出现了"反水床效应"。从消费者福利角度来说,买方势力的增强降低了零售价格,提高了消费者福利。最后,将本文的模型应用到技术授权交易的案例中,分析了技术授权交易中买方势力的影响,并根据模型得出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贵东 周京奎
本文在系统性整理199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LP法测算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垄断势力。测算结果显示:整体上,国家控股企业垄断势力低于外商、集体、法人、个人、港澳台控股企业;但从时间维度来看,国家控股企业垄断势力有所上升,而外商、集体、个人、港澳台控股企业垄断势力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也就是不同控股类型企业的垄断势力呈一定收敛趋势。另外,垄断势力还存在上下游集聚现象,且与上游行业的关系更为密切,这说明行业垄断势力更容易受上游行业传导。最后,利用垄断势力与HHI的特殊关系,本文还初步估测了不同行业的市场边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贵东 周京奎
本文在系统性整理199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LP法测算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垄断势力。测算结果显示:整体上,国家控股企业垄断势力低于外商、集体、法人、个人、港澳台控股企业;但从时间维度来看,国家控股企业垄断势力有所上升,而外商、集体、个人、港澳台控股企业垄断势力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也就是不同控股类型企业的垄断势力呈一定收敛趋势。另外,垄断势力还存在上下游集聚现象,且与上游行业的关系更为密切,这说明行业垄断势力更容易受上游行业传导。最后,利用垄断势力与HHI的特殊关系,本文还初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凯 赵球
在考虑上游市场结构的情况下,利用2002年、2007年和2012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利用投入产出表中的直接消耗系数构造下游市场势力变量,通过构建计量模型从行业层面考察了买方抗衡势力对上游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并讨论了该影响在不同行业的差异。所得结论如下:从整体回归结果来看,买方抗衡势力对上游企业的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从分行业回归结果来看,买方抗衡势力对采矿业企业、轻纺制造业企业和机械电子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有负向影响,对资源加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对公共生产服务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凯 赵球
在考虑上游市场结构的情况下,利用2002年、2007年和2012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利用投入产出表中的直接消耗系数构造下游市场势力变量,通过构建计量模型从行业层面考察了买方抗衡势力对上游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并讨论了该影响在不同行业的差异。所得结论如下:从整体回归结果来看,买方抗衡势力对上游企业的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从分行业回归结果来看,买方抗衡势力对采矿业企业、轻纺制造业企业和机械电子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有负向影响,对资源加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对公共生产服务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凯 赵球
在考虑上游市场结构的情况下,利用2002年、2007年和2012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利用投入产出表中的直接消耗系数构造下游市场势力变量,通过构建计量模型从行业层面考察了买方抗衡势力对上游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并讨论了该影响在不同行业的差异。所得结论如下:从整体回归结果来看,买方抗衡势力对上游企业的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从分行业回归结果来看,买方抗衡势力对采矿业企业、轻纺制造业企业和机械电子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有负向影响,对资源加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对公共生产服务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艳红 李小平
最新的经济理论发现,适度的市场势力对一国企业和行业的创新及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这里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我国对外反倾销对国内企业的国际市场势力和国内市场势力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反倾销政策对国内企业的国际市场势力没有任何影响,或者说我国国内企业还不具备国际市场势力;而对其国内市场势力有较明显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反倾销 国际市场势力 国内市场势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春阳
将市场势力纳入僵尸企业绩效研究框架,分析了市场势力与僵尸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引入国有企业工资效率因子对Lerner指数进行修正,基于2009—2015年Wind金融数据库企业层面的数据,研究了市场势力与僵尸企业绩效的关系,并采用代理变量、sys-GMM工具变量及细分样本对其稳健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市场势力对僵尸企业绩效具有显著影响,稳健性检验支持两者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的假说,但在不同的所有制属性、所在区域及负债样本下影响存在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市场势力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我国化学药品制造业研究
当代工业型跨国公司与我国大型跨国工业企业高技术战略
并购行为与市场势力:基于中国A股企业的分析
政府采购、流通企业ESG与市场势力关系研究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力水平与经营业绩评价
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基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R&D活动效率变动实证研究——基于PCA-DEA-TOPSIS三步法
标准制订强化了市场势力吗: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全球化中基于企业家创新的市场势力构建研究——以中国汽车产业为例
经济发展、体制转轨、对外开放与中国大型工业企业的成长——1994~1998年中国大型工业企业的发展轨迹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