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38)
- 2023(9597)
- 2022(7951)
- 2021(7377)
- 2020(6337)
- 2019(14093)
- 2018(14251)
- 2017(28005)
- 2016(14824)
- 2015(16681)
- 2014(16725)
- 2013(16897)
- 2012(15598)
- 2011(13662)
- 2010(14288)
- 2009(13863)
- 2008(14228)
- 2007(13254)
- 2006(12101)
- 2005(11443)
- 学科
- 业(82036)
- 企(76210)
- 企业(76210)
- 济(68688)
- 经济(68597)
- 管理(65621)
- 方法(28414)
- 业经(27572)
- 财(25380)
- 农(24095)
- 技术(22776)
- 数学(20302)
- 数学方法(20130)
- 中国(19715)
- 务(19221)
- 财务(19196)
- 财务管理(19175)
- 企业财务(18113)
- 制(17920)
- 农业(17119)
- 策(14993)
- 技术管理(14439)
- 划(13877)
- 理论(13477)
- 和(13336)
- 体(13091)
- 贸(12986)
- 贸易(12974)
- 易(12673)
- 银(12254)
- 机构
- 学院(226131)
- 大学(219167)
- 济(100906)
- 经济(99009)
- 管理(94931)
- 理学(79851)
- 理学院(79202)
- 管理学(78474)
- 管理学院(78036)
- 研究(67646)
- 中国(58149)
- 财(50619)
- 京(46205)
- 财经(38961)
- 江(36447)
- 科学(36212)
- 经(35011)
- 所(33573)
- 农(32279)
- 中心(31586)
- 北京(29931)
- 经济学(29626)
- 研究所(29105)
- 州(28999)
- 财经大学(28282)
- 商学(27792)
- 业大(27704)
- 商学院(27569)
- 经济学院(26840)
- 经济管理(25656)
- 基金
- 项目(131664)
- 科学(106035)
- 研究(103903)
- 基金(95063)
- 家(79483)
- 国家(78686)
- 科学基金(69825)
- 社会(67598)
- 社会科(64226)
- 社会科学(64211)
- 省(53445)
- 基金项目(50209)
- 教育(46597)
- 划(42530)
- 编号(42461)
- 自然(42098)
- 自然科(41161)
- 自然科学(41151)
- 自然科学基金(40513)
- 资助(37704)
- 创(34654)
- 成果(34291)
- 业(33567)
- 创新(31223)
- 部(29709)
- 发(29312)
- 课题(29071)
- 重点(28822)
- 制(28354)
- 国家社会(27409)
- 期刊
- 济(122162)
- 经济(122162)
- 研究(72980)
- 中国(46051)
- 管理(43746)
- 财(42964)
- 农(31557)
- 科学(25769)
- 融(25497)
- 金融(25497)
- 技术(25056)
- 教育(23204)
- 学报(22986)
- 业经(22772)
- 农业(21697)
- 财经(20276)
- 大学(19246)
- 经济研究(18665)
- 学学(17959)
- 经(17611)
- 问题(16354)
- 技术经济(16167)
- 贸(13747)
- 业(13710)
- 现代(12604)
- 商业(12600)
- 科技(12301)
- 财会(12249)
- 经济管理(11633)
- 国际(11258)
共检索到359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文杰
技术创新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本质的定义应认为创新是一个“过程”,这种“过程”不仅是一个纵向的链条,而横向上一个创新与另一个创新之间也是一个因果的链条。所以创新既有它的过程性,也有它的社会性。技术创新意味着整个社会,即从每一个社会细胞到整个社会躯体都有一个蓬勃向上,刻意求新的内在机制和作为。技术创新既包括技术本身的创新;又包括“组织创新”、“体制创新”。就目前来讲,最主要的还是组织创新,体制创新。如同我国目前存在着很多弊病,要治病,管理治不了,科学技术同样也治不了,出路应从体制上解决。搞技术创新也是如此,应从社会经济细胞入手,首先应该有一种对技术的需求。所谓体制创新就是说,我们所要创造的体制不同于今天的体制,而今天的体制追求的是在原有结构基础上的扩张,甚至是在原有基础上的重复增长,即越来越小型化,风格化。我们要追求的体制创新特征是,建立以经济效益为核心,追求效益、追求技术进步,整个社会是一种集约化经营的新的道路。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吕文慧
目前 ,我国家族企业发展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 ,其中 ,技术创新因素至关重要。制约我国家族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有 :对技术创新重视不够 ,技术创新型人才不足 ,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慢 ,市场竞争不规范。家族企业要走出困境 ,就必须重视技术创新 ,努力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建立技术人才的激励机制 ,确立研究开发与生产销售紧密结合的运作机制 ,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
家族企业 技术创新 制约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大杰
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持续为市场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已经成为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创新以及如何提高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对很多小微企业管理者来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已有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梳理;其次,对影响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外部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这些内外部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并得到了相关结论,以期能够帮助小微企业管理者提高对技术创新效率的认识。
关键词:
小微企业 技术创新 创新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闫耀民
本文在分析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研究了目前中关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关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中关村 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王治国
民营科技企业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为实现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相结合,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经营机制。现在民营科技企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它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从一开始就比较重视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并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实践也表明,技术创新是民营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只有坚持技术创新,才能赢得未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天军 侯军岐 赵凯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加入 WTO,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资金短缺、人才缺乏、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 ,激励机制欠缺、中介服务薄弱等因素也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此 ,应拓宽融资渠道 ,完善人才资源管理机制 ,国家对中小企业应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联盟和完善的创新服务网络 ,达到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融资 创新人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耿明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及其生存和发展的市场环境,决定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但在信息化时代,中小企业在生存发展中要找到一个不能被他人所取代的位置,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在“专、精、特、新”的前提下进行技术创新。云南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中,寻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与突破口,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新路子。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障碍 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邵雷
根据各国的经验和产业组织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大企业是一国技术创新主要力量的观点。我国在未来经济发展进程中,如何推进自主创新和我国大企业发展,具有了同一个核心。自主创新必须依赖于大企业发展,大企业发展必须来源于自主创新。因此,文中重点分析了我国大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认为动力不足是大企业技术创新的最大障碍,进而指出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是推动大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
关键词:
大企业 技术创新 特点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佟岩 王云
以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政企双主体动态博弈模型,研究政府与中小企业创新激励之间的理论关系。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政府的利益偏好、中小企业创新行为的不确定性以及道德风险等因素对激励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影响,从而得出政府在激励中小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时,要努力降低中小企业的边际成本,保证其经济效益;同时还要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降低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等结论。最后综合上述博弈模型的分析,提出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激励约束 博弈模型 中小企业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曹秀兰 韩豫 陆如霞 冯志达 孙昊
技术创新是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整体现状尚不理想。选取19家代表性企业,以发明专利为切入点分析大型施工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以国家级工法为切入点分析大型施工企业的实践创新能力,并分析我国大型施工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我国大型施工企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呈上升趋势,但原始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实践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施工企业 技术创新 发明专利 国家级工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敏丽 张隽
本文根据我国2009年31个省市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统计资料,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对各地区的企业创新能力进行了探索分析,并用聚类的方法对各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按照创新能力强、中等、弱进行了分类。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强弱不一,省份和省份之间的差别较大,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对科技创新越重视,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多;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受到经费等各方面的制约,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范明
本文针对民营科技企业内、外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管理创新的必要性;论述了“转化”、“进化”、“深化”的管理创新的思路和“主体+ 机制”的管理创新的保障;扼要阐述了管理创新的内容。
关键词:
民营科技企业,管理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罗楠
文章通过对融资制约因素的分析,全面剖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并从政府、金融机构、担保体系、法律体系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素质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及缓解融资困难的创新方式,以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创新 方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粟国敏
本文在阐述企业自主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地位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企业自主创新 问题 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卫寰
十五大以后,民营经济由“拾遗补缺”而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所未有的宽松环境为民营经济创造出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民营经济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转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日益临近,如何抓住机遇,实现民营经济二次创新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创新 产权 机遇 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