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70)
- 2023(6221)
- 2022(5668)
- 2021(5227)
- 2020(4810)
- 2019(11539)
- 2018(11661)
- 2017(24416)
- 2016(13404)
- 2015(15496)
- 2014(15887)
- 2013(16148)
- 2012(15523)
- 2011(14051)
- 2010(14363)
- 2009(13914)
- 2008(14025)
- 2007(12896)
- 2006(11441)
- 2005(10600)
- 学科
- 济(62459)
- 经济(62404)
- 业(35222)
- 管理(35082)
- 方法(31067)
- 数学(28457)
- 数学方法(28282)
- 企(25677)
- 企业(25677)
- 中国(17587)
- 农(17504)
- 财(15655)
- 贸(13141)
- 贸易(13135)
- 易(12799)
- 制(12537)
- 地方(11911)
- 学(11744)
- 农业(11316)
- 业经(10801)
- 银(10799)
- 银行(10773)
- 行(10279)
- 融(9541)
- 金融(9539)
- 税(8961)
- 和(8751)
- 务(8703)
- 财务(8688)
- 财务管理(8659)
- 机构
- 大学(205788)
- 学院(203829)
- 济(91517)
- 经济(89698)
- 管理(76316)
- 研究(69949)
- 理学(64958)
- 理学院(64250)
- 管理学(63319)
- 管理学院(62936)
- 中国(54227)
- 京(43736)
- 财(43365)
- 科学(41401)
- 所(36674)
- 农(35173)
- 财经(34320)
- 研究所(32964)
- 中心(31936)
- 经(30933)
- 江(30847)
- 业大(29734)
- 经济学(29430)
- 北京(28073)
- 农业(27998)
- 经济学院(26997)
- 范(25785)
- 师范(25550)
- 财经大学(25222)
- 州(24396)
- 基金
- 项目(124567)
- 科学(96638)
- 研究(91449)
- 基金(89706)
- 家(77514)
- 国家(76905)
- 科学基金(64168)
- 社会(57824)
- 社会科(54815)
- 社会科学(54797)
- 省(48091)
- 基金项目(47488)
- 教育(42210)
- 划(40851)
- 自然(39975)
- 自然科(38946)
- 自然科学(38932)
- 自然科学基金(38244)
- 编号(38003)
- 资助(37997)
- 成果(31931)
- 部(29080)
- 重点(28333)
- 发(27937)
- 课题(25964)
- 创(25065)
- 教育部(24728)
- 科研(24093)
- 人文(23839)
- 国家社会(23757)
- 期刊
- 济(101055)
- 经济(101055)
- 研究(63239)
- 中国(35805)
- 财(33361)
- 农(31363)
- 学报(30730)
- 科学(27681)
- 管理(26375)
- 大学(22766)
- 学学(21365)
- 农业(20855)
- 融(20471)
- 金融(20471)
- 教育(17986)
- 财经(17468)
- 技术(17257)
- 经济研究(17029)
- 业经(16381)
- 经(15048)
- 问题(14884)
- 贸(12712)
- 技术经济(11670)
- 理论(11311)
- 统计(11178)
- 业(10901)
- 商业(10732)
- 国际(10145)
- 实践(10070)
- 践(10070)
共检索到305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涂正革
传统观点文都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是资本的堆集,但是本文采用Malmquist指数和DEA技术,研究中国28个省市地区大中型工业的动因,分析发现1995年-2004年:(1)大中型工业平均增长15.5%,其中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拉动工业增长平均为9.2%,贡献率约60%,而资本和劳动投入增长对产出增长的综合贡献从1996年的13.5%,下降到2004年的0.7%;(2)全要素生产率中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改善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日渐突出,技术进步推动工业经济增长5.2%,规模效率改善推动工业增长3.3%。基于此,本文认为全要素生产率是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动力。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大中型工业企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利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和CDM模型,建立四方程递归模型。首次用近几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测度和分析企业创新驱动过程中创新决策、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最终产出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关键变量设定不同的衡量指标,既分析了企业规模、市场力量、技术机会等传统熊彼特因素的影响,又考虑了政府政策、不同控股类型企业、高新企业等符合中国国情因素的影响。模型估计考虑了选择性偏差对创新的影响,并对相关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
企业创新 创新驱动 递归模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涂正革
传统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是资本的堆集,本文采用Malmquist指数和DEA技术,研究中国28个省市地区大中型工业的动力,分析发现1995—2004年:(1)大中型工业平均增长15.5%,其中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拉动工业增长平均为9.2%,贡献率约60%,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从1996年的-9.6%上升到2003年的18.2%、2004年的10.4%,而资本和劳动投入增长对产出增长的综合贡献从1996年的13.5%,下降到2004年的0.7%;(2)全要素生产率中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改善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日渐突出,技术进步推动工业经济增长5.2%,规模效率改善推动工业增长3.3%。(3)工业企业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涂正革 肖耿
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有效管理是工业转变增长模式的关键。本文借助Malmquist指数思想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技术,构建了面板数据下的非参数成本前沿模型系统,并基于成本前沿模型将成本变化分解为技术效率、要素配置效率、前沿技术进步、产出规模和要素价格五大因素的变化。研究发现1995~2002年,中国大中型工业38个行业的成本降低指数由1996年的-9%上升到2002年的15.4%,集约型增长行业个数由1996年的11个上升到2002年的34个。据此本文得出结论: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融入国际经济竞争的大舞台,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之间的交互作用推动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至少在大中型工业层面...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涂正革
文章采用Malmquist指数和DEA技术,研究中国28个省市地区大中型工业增长的动力以及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分析发现在1995~2004年期间:(1)整体而言,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已经成为中国大中型工业快速增长的核心动力,特别是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改善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日渐突出,相反,要素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逐渐减弱;(2)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依然显著,但无论是人均产出还是增长速度,地区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3)随着中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TFP对缩小地区间工业发展差距的作用越显突出,资本要素的作用并不明显;(4)全要素生产率快速增长的四大因素:竞争、全球化和外商投资、民营化改革,以及经济...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涂正革
地区间的发展差距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收敛,地区间人均产出的变异系数从1995年的0.4,下降到2004年的0.33,地区间增长速度的变异系数从1996年的3.01,下降到2004年的0.73;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对缩小地区间工业经济发展差距的作用越显突出,对地区工业增长的贡献超过60%,地区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异系数从1996年的1.16,下降到2004年的0.665;要素投入贡献的地区差异非常巨大,而且变化不定,通过要素投入缩小地区间差异的效应逐渐减弱;地区间的技术效率差距不断缩小,地区大中型工业的平均技术效率从1995年的51.6%,增长到2004年的76.5%。全要素生产率,特别...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区域经济 和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涂正革 肖耿
本文运用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 1 995— 2 0 0 2年期间的年度企业数据 ,系统地研究 3. 7个两位数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TFP)增长趋势 ,并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 ,将生产率增长分解为前沿技术进步 (FTP)、相对前沿技术效率 (TE)的变化、配置效率 (AE)以及规模经济性 (SE)四大因素。主要结论 :(一 )TFP的行业加权年均增长率为 6. 8% ,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 )前沿技术进步已经成为TFP增长的最重要动力 ,企业因前沿技术进步平均每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高达 1 4个百分点 ;(三 )企业相对前沿的技术效率差距拉大 ,已经严重阻碍了TFP增长 ,导致TFP平均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上官敬芝
本文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1990~2001年的有关统计资料,对其科技创新活动进行了总体情况分析,对均量指标通过建立科技投入产出模型并运用Eviews3.1软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中型工业企业 科技创新 实证分析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傅东平 钟成林 巢文
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2006~2011年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活动效率进行了动态测度,并运用Barro的经济收敛性分析框架对东中西三大地带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的收敛性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活动效率大幅提升,且是依靠"追赶效应"和"移动效应"双轮驱动,其中中部地区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增长最快,东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最慢。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存在收敛现象,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收敛性现象显著,且东部地区局部收敛速度最快,但中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收敛现象不明显。提出了要抓住当前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殿昆
自 2 0 0 0年以来 ,由于中央前期实施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效应 ,我国经济增长摆脱了去前年的减速趋势 ,开始出现快速增长势头 ,但是作为宏观经济景气指标之一的物价却回升乏力 ,仍处低迷状态。导致经济快速增长与物价低迷并存的原因 ,一方面是 2 0 0 0年上半年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力增强 ,使宏观经济止跌回升 ,另一方面 ,城镇消费需求增长乏力 ,农村市场启而不动 ,启动民间投资难度较大 ,过剩生产能力未得到淘汰等因素阻碍了物价稳定回升。为此 ,政府应合理确定经济增长速度 ;深化改革 ,增加出口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培育富裕的中等收入阶层 ,推动消费层次升级 ,并同时继续开拓农...
关键词:
经济快速增长 物价低迷 回升 农村市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锦虹 周建中
本文就我国信贷资金快速增长的问题进行了正负效应分析,对我国信贷资金快速增长的势头,在总体上作了客观的判断,并认为致使我国信贷资金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现行的融资制度至今还没摆脱以银行信贷融资为核心的融资制度所致,而且对以银行信贷融资为核心的融资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找出了这一融资制度的内在缺陷,提出了治理的措施。
关键词:
信贷资金 经济增长 效应分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何玮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能力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其研究与开发费用支出对产出的影响是反映研发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利用 Cobb- Douglas生产函数对其作实证分析 ,检验当年以及滞后几年的研发投入对企业产出产生的影响 ,分析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费用的投入对企业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研究与开发费用 产出弹性 滞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政
从 2 0 0 2年开始 ,我国工业又进入一轮新的快速增长阶段。工业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投资需求和进出口的高增长拉动的。在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的同时 ,也付出了很高的能源、原材料和资金投入代价。工业发展和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以高投入换来的高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适度增长 ,应当是再生产过程的主要比例关系协调、有效利用生产要素、可持续地快速增长。从 2 0 0 4— 2 0 1 0年 ,GDP和工业较为适度的增长速度应分别为 8%和 1 1 %— 1 2 %。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 ,需要有效地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比例关系以保持在2 5...
关键词:
适度增长 重复建设 开发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绍双 张文兵
从企业自主创新的决策实施能力及实现能力这两个角度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聚类分析,将各省、区与直辖市分为六大梯队,总结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与特征,并对我国如何进一步提升各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卢方元 焦科研
技术创新能力不仅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本文从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研究开发、制造能力、技术创新产出以及创新环境支持5个方面,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评价,从而揭示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状况以及各地区在不同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关键词:
工业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区域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