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463)
- 2023(22119)
- 2022(18897)
- 2021(17619)
- 2020(14916)
- 2019(34243)
- 2018(33743)
- 2017(63914)
- 2016(35291)
- 2015(39678)
- 2014(39623)
- 2013(39654)
- 2012(36901)
- 2011(33546)
- 2010(33911)
- 2009(31816)
- 2008(31948)
- 2007(28575)
- 2006(25499)
- 2005(23381)
- 学科
- 济(150128)
- 经济(149958)
- 业(113333)
- 管理(108079)
- 企(97459)
- 企业(97459)
- 方法(64718)
- 数学(53512)
- 数学方法(52991)
- 农(43244)
- 财(42863)
- 中国(42116)
- 业经(39227)
- 地方(32061)
- 学(30883)
- 贸(30147)
- 贸易(30128)
- 制(30112)
- 农业(29429)
- 易(29252)
- 务(28134)
- 财务(28051)
- 财务管理(27994)
- 企业财务(26533)
- 技术(24732)
- 和(24688)
- 银(24321)
- 银行(24226)
- 理论(24208)
- 融(23224)
- 机构
- 大学(513774)
- 学院(513182)
- 济(208655)
- 经济(204222)
- 管理(197396)
- 研究(178695)
- 理学(168637)
- 理学院(166669)
- 管理学(163907)
- 管理学院(162970)
- 中国(136766)
- 科学(111613)
- 京(111318)
- 财(98952)
- 农(95483)
- 所(92931)
- 研究所(84028)
- 中心(80780)
- 业大(80092)
- 江(78782)
- 财经(77797)
- 农业(75319)
- 北京(70887)
- 经(70609)
- 范(66473)
- 师范(65716)
- 院(64100)
- 州(63181)
- 经济学(62467)
- 财经大学(57424)
- 基金
- 项目(336949)
- 科学(262654)
- 基金(242681)
- 研究(241575)
- 家(213945)
- 国家(212080)
- 科学基金(179850)
- 社会(151210)
- 社会科(143240)
- 社会科学(143201)
- 省(132447)
- 基金项目(128323)
- 自然(118234)
- 自然科(115446)
- 自然科学(115410)
- 自然科学基金(113356)
- 划(111940)
- 教育(110203)
- 资助(100329)
- 编号(98190)
- 成果(80114)
- 重点(76228)
- 发(74199)
- 部(73619)
- 创(70650)
- 课题(68023)
- 创新(65680)
- 科研(64952)
- 教育部(62165)
- 计划(62139)
- 期刊
- 济(237527)
- 经济(237527)
- 研究(153896)
- 中国(103971)
- 学报(87531)
- 农(87447)
- 财(78310)
- 科学(77406)
- 管理(75891)
- 大学(64630)
- 学学(60831)
- 农业(59380)
- 教育(54716)
- 融(49699)
- 金融(49699)
- 技术(44447)
- 业经(39724)
- 财经(38815)
- 经济研究(37375)
- 业(33504)
- 经(33330)
- 问题(31419)
- 技术经济(26751)
- 贸(26639)
- 图书(26076)
- 版(24853)
- 科技(24619)
- 理论(24253)
- 商业(23652)
- 现代(23411)
共检索到784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何玮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能力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其研究与开发费用支出对产出的影响是反映研发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利用 Cobb- Douglas生产函数对其作实证分析 ,检验当年以及滞后几年的研发投入对企业产出产生的影响 ,分析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费用的投入对企业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研究与开发费用 产出弹性 滞后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文聪 叶阳平 李小转 廖建聪
本文基于我国2009—2014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在检验政府直接补贴资助、直接税收优惠和间接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产出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产权、产权类型、企业规模、R&D资本存量和知识存量等变量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直接补贴资助对企业新产品产出有显著负向影响,对企业专利产出无显著影响;直接税收优惠对企业新产品和专利产出均有显著促进作用;间接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均不显著。并且三种资助方式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在不同特征企业上呈现出一定差异。在知识产权保护越好的区域,三种资助方式对企业专利产出的促进作用都越大。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考虑企业的规模、性质、生命周期、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逐步完善以税收优惠为主、直接补贴资助为辅,多种资助方式协同的政策工具组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上官敬芝
本文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1990~2001年的有关统计资料,对其科技创新活动进行了总体情况分析,对均量指标通过建立科技投入产出模型并运用Eviews3.1软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中型工业企业 科技创新 实证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彭建平 张建华
本文以1999-2005年我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为样本,在对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途径细分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不同科技活动支出对其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对产品销售收入影响显著且产出弹性大;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对产品销售收入影响显著但产出弹性小;消化吸收支出有正向作用但不显著;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存在一定程度的负效应。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活动 自主创新 大中型工业企业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傅东平 钟成林 巢文
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2006~2011年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活动效率进行了动态测度,并运用Barro的经济收敛性分析框架对东中西三大地带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的收敛性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活动效率大幅提升,且是依靠"追赶效应"和"移动效应"双轮驱动,其中中部地区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增长最快,东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最慢。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存在收敛现象,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收敛性现象显著,且东部地区局部收敛速度最快,但中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收敛现象不明显。提出了要抓住当前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文涛
采用向量自回归方法,建立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产出与国内、国外技术引进之间关系的VAR实证模型,并进一步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探索影响系数大小和时期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产出对国内、国外技术引进的冲击反映十分敏感;各变量影响系数在短期和长期存在差异;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协整检验发现他们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最后,总结并提出促进我国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产出之路的对策。
关键词:
创新产出 向量自回归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隋秀芹
通过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可以发现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多聚集于重工行业,非公经济成为重要骨干力量,大中型工业企业在中西部作用更为突出。目前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与国际大企业比差距较为明显,企业创新能力差,研究开发费用投入不足,吸纳劳动力能力不强。需要把企业做强,坚持自主创新,建立一批收纳就业能力较强的大企业集团。
关键词:
大中型工业企业 现状 问题 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春明 吴会玲 吴昕运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程度各异。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恰恰为研究系统内不同影响因素的非线性因果反馈作用和影响程度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本文以自主创新经费筹集及投入和自主创新活动运行两方面为出发点,对影响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经费筹集与自主创新活动经费支出不同分配比例对自主创新产出绩效有着很大影响。这对其他企业的发展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
大中型工业企业 自主创新系统 影响因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钟苏 曾易
本文在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途径的基础上,细分了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科技活动经费各类支出,并以2004-2004-2008年我国各地区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为样本,运用固定效用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科技活动支出对创新的直接产出——专利申请数和间接产出——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各项R&D经费支出对创新产出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他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具有专利产出导向性;其他各项技术活动经费对产出影响小且不显著。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敏丽 张隽
本文根据我国2009年31个省市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统计资料,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对各地区的企业创新能力进行了探索分析,并用聚类的方法对各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按照创新能力强、中等、弱进行了分类。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强弱不一,省份和省份之间的差别较大,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对科技创新越重视,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多;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受到经费等各方面的制约,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卢方元 焦科研
技术创新能力不仅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本文从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研究开发、制造能力、技术创新产出以及创新环境支持5个方面,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评价,从而揭示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状况以及各地区在不同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关键词:
工业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区域差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利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和CDM模型,建立四方程递归模型。首次用近几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测度和分析企业创新驱动过程中创新决策、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最终产出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关键变量设定不同的衡量指标,既分析了企业规模、市场力量、技术机会等传统熊彼特因素的影响,又考虑了政府政策、不同控股类型企业、高新企业等符合中国国情因素的影响。模型估计考虑了选择性偏差对创新的影响,并对相关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
企业创新 创新驱动 递归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希良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反映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状况和全国技术贸易状况的统计指标体系,这就为我们对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贸易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作出相应的评价,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七五”期末和“六五”期末相比,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在技术开发和技术贸易方面,都取得了哪些进步和成效,还存在哪些问题和差距。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从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贸易有关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中,得到较为明确的答案和评价,并针对性提出“八五”期间应当采取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夏良科
文章研究了研发投入对全要素生成率的影响。结论表明,近年来工业TFP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贡献;2002年之后技术效率反而有所恶化;R&D和人力资本都显著地促进了技术进步,但是过分技术"赶超"的思想却同时阻碍了技术效率的提高。增加基础产业的技术投入,能够促进前向R&D溢出,进而提升整个工业行业的技术效率。人力资本更多的起"同化器"的作用,促进R&D投资的效率进而提升TFP;但是文章没有发现人力资本积累作为TFP增长引擎的证据;相反,如果控制人力资本与R&D的交互项,人力资本变量与TFP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万坤扬 陆文聪
本文采用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形式,研究高校知识溢出对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和新产品开发这两方面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1)Moran’s I指数表明大中型工业企业仅在新产品开发方面的创新具有空间相关的特性;(2)高校对企业创新的贡献取决于校企合作规模,并呈现出对企业专利层次创新的贡献显著大于对企业产品开发层次创新的贡献这样的特点;(3)邻近地区新产品开发会对本区域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产生"替代"和"挤出"的负面效应。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绩效区域异质性研究——基于2000~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的研究
政府资助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来自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证据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地区差距及变迁——基于1999-2010年面板数据的分析
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上海市的实证研究
基础研究与企业技术绩效——来自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力水平与经营业绩评价
我国省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差异的实证分析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
我国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负债问题
影响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因子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