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78)
- 2023(16890)
- 2022(14387)
- 2021(13625)
- 2020(11726)
- 2019(26925)
- 2018(26573)
- 2017(50686)
- 2016(27478)
- 2015(31056)
- 2014(30517)
- 2013(30142)
- 2012(27808)
- 2011(24905)
- 2010(25072)
- 2009(23729)
- 2008(23831)
- 2007(21302)
- 2006(18571)
- 2005(16954)
- 学科
- 济(118116)
- 经济(117991)
- 业(101431)
- 管理(91588)
- 企(89296)
- 企业(89296)
- 方法(53825)
- 数学(44412)
- 数学方法(43876)
- 财(36743)
- 农(35901)
- 业经(34139)
- 中国(32086)
- 务(24908)
- 财务(24860)
- 财务管理(24813)
- 制(24720)
- 农业(24615)
- 企业财务(23501)
- 技术(23391)
- 贸(22128)
- 贸易(22113)
- 地方(21760)
- 易(21523)
- 和(19945)
- 理论(19810)
- 学(18862)
- 银(18844)
- 银行(18810)
- 策(18631)
- 机构
- 学院(391239)
- 大学(388135)
- 济(167006)
- 经济(163781)
- 管理(157673)
- 理学(135059)
- 理学院(133681)
- 管理学(131652)
- 管理学院(130907)
- 研究(126086)
- 中国(100437)
- 京(81686)
- 财(79109)
- 科学(74119)
- 农(62614)
- 所(62437)
- 财经(62308)
- 中心(59578)
- 江(59513)
- 经(56434)
- 研究所(56040)
- 业大(55018)
- 北京(51381)
- 经济学(50526)
- 农业(49003)
- 范(47920)
- 师范(47466)
- 州(47296)
- 财经大学(45852)
- 经济学院(45751)
- 基金
- 项目(253556)
- 科学(201830)
- 研究(187880)
- 基金(185183)
- 家(159823)
- 国家(158414)
- 科学基金(137922)
- 社会(120671)
- 社会科(114469)
- 社会科学(114438)
- 省(99655)
- 基金项目(97862)
- 自然(88199)
- 教育(86268)
- 自然科(86218)
- 自然科学(86194)
- 自然科学基金(84712)
- 划(83071)
- 编号(76732)
- 资助(74951)
- 成果(61678)
- 创(57176)
- 重点(56616)
- 部(56545)
- 发(54915)
- 创新(52724)
- 课题(51692)
- 国家社会(50212)
- 教育部(48995)
- 科研(48567)
- 期刊
- 济(185827)
- 经济(185827)
- 研究(115433)
- 中国(76524)
- 财(65298)
- 管理(63417)
- 农(57294)
- 学报(54252)
- 科学(52680)
- 大学(42395)
- 学学(39695)
- 教育(39310)
- 农业(38966)
- 技术(37968)
- 融(37515)
- 金融(37515)
- 业经(31932)
- 财经(31419)
- 经济研究(29421)
- 经(27125)
- 问题(24767)
- 业(23585)
- 技术经济(22565)
- 贸(20865)
- 统计(20139)
- 策(19075)
- 理论(18983)
- 商业(18928)
- 现代(18760)
- 财会(18376)
共检索到592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桂黄宝
本文采用1999-2010年我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利用改进的TOPSIS法和锡尔熵分解模型测度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区域差距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就总体而言,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差异性,区域差距显著并呈扩大趋势;从区域内部差异来说,东南地区、大西南地区及大西北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省际差距较大,长三角地区和中部地区省际差距较小;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区域差距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组间差距,而组内差距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思明 侯鹏 赵彦云
利用省际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工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与新产品和专利产出均存在倒U形关系,但超过95%的样本位于拐点左侧,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能够加快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工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知识产权保护对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要显著大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对其影响渠道的进一步研究还表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在激励企业自主研发、提高国外技术引进效果、促进FDI知识溢出等均发挥了正向作用,并且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自主研发的引致作用在发明专利中尤为明显。本文从多个层面证实了知识产权保护在当前我国工业创新能力特别是核心技术能力提升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上官敬芝
本文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1990~2001年的有关统计资料,对其科技创新活动进行了总体情况分析,对均量指标通过建立科技投入产出模型并运用Eviews3.1软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中型工业企业 科技创新 实证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绍双 张文兵
从企业自主创新的决策实施能力及实现能力这两个角度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聚类分析,将各省、区与直辖市分为六大梯队,总结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与特征,并对我国如何进一步提升各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春明 吴会玲 吴昕运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程度各异。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恰恰为研究系统内不同影响因素的非线性因果反馈作用和影响程度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本文以自主创新经费筹集及投入和自主创新活动运行两方面为出发点,对影响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经费筹集与自主创新活动经费支出不同分配比例对自主创新产出绩效有着很大影响。这对其他企业的发展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
大中型工业企业 自主创新系统 影响因素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许绍双 隆定海 张文兵
通过对2005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与直辖市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多项指标进行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区域差异。
关键词:
大中型工业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 区域差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敏丽 张隽
本文根据我国2009年31个省市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统计资料,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对各地区的企业创新能力进行了探索分析,并用聚类的方法对各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按照创新能力强、中等、弱进行了分类。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强弱不一,省份和省份之间的差别较大,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对科技创新越重视,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多;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受到经费等各方面的制约,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利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和CDM模型,建立四方程递归模型。首次用近几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测度和分析企业创新驱动过程中创新决策、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最终产出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关键变量设定不同的衡量指标,既分析了企业规模、市场力量、技术机会等传统熊彼特因素的影响,又考虑了政府政策、不同控股类型企业、高新企业等符合中国国情因素的影响。模型估计考虑了选择性偏差对创新的影响,并对相关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
企业创新 创新驱动 递归模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何玮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能力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其研究与开发费用支出对产出的影响是反映研发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利用 Cobb- Douglas生产函数对其作实证分析 ,检验当年以及滞后几年的研发投入对企业产出产生的影响 ,分析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费用的投入对企业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研究与开发费用 产出弹性 滞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阚大学
基于1997年—2009年中国省级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发现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制度改进有效地促进了出口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外溢,当控制市场化进程对出口的技术创新外溢效应后,出口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是负面影响;并进一步得到当市场化指数大于8.02,出口才会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带来正效应,我国只有北京、天津等10个省市的出口促进了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从区域角度来看,只有东部地区的出口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的是正效应;其次发现进口和市场化进程也具有显著的互补效应,控制市场化进程对进口的技术创新外溢效应后,进口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的正面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市场化进程 内资企业 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振刚 郑少贤
构建了"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过程—技术创新产出"的理论框架,利用2005—2010年广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采取密切值法对广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技术创新过程,技术创新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的作用更直接;广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对内部R&D、技术引进和购买的大力投入是其技术创新能力得以提高的主要原因;企业中科技机构覆盖面不足、引进-消化吸收比例不当使得广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暂时落后于浙江和上海。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密切值 大中型工业企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卢方元 焦科研
技术创新能力不仅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本文从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研究开发、制造能力、技术创新产出以及创新环境支持5个方面,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评价,从而揭示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状况以及各地区在不同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关键词:
工业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区域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缪根红 陈万明 朱雪春
构建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找出影响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将其归为内部创新因子和外部创新因子,建立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利用2009年国内大中型工业企业R&D及相关活动的主要指标数据,对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办科技机构数量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对内部创新因子的贡献最大;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得分上的排名在各类型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居前三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核成 林晓
为了对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基于聚类分析法,提出了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聚类分析模型。通过对我国29个省市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实证分析,表明该方法科学简便,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聚类分析 大中型工业企业 自主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小勇 欧阳秋珍
本文结合经济增长理论和技术进步理论,运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1990~2011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扩散和模仿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技术扩散的途径中,技术转移能够促进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而且影响最大;其次是来自FDI渠道的技术溢出,然而技术溢出会产生负面的技术进步效应;技术模仿也能促进技术进步,但是其影响不显著;由于制度等原因,本国的技术创新投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上述结论和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基本相同,两者相互佐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