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786)
2022(2528)
2021(2391)
2020(2188)
2019(5225)
2018(5444)
2017(11737)
2016(6019)
2015(7280)
2014(7482)
2013(7740)
2012(7576)
2011(7185)
2010(7406)
2009(7295)
2008(7452)
2007(6784)
2006(6498)
2005(6037)
2004(5343)
作者
(18864)
(15598)
(15355)
(14733)
(9819)
(7297)
(7231)
(6074)
(5662)
(5547)
(5111)
(5034)
(4967)
(4892)
(4776)
(4576)
(4564)
(4510)
(4506)
(4435)
(3999)
(3801)
(3738)
(3507)
(3461)
(3461)
(3411)
(3391)
(3078)
(3011)
学科
(29985)
经济(29956)
(18771)
贸易(18762)
(18256)
管理(14935)
(14797)
方法(13530)
数学(11382)
数学方法(11350)
中国(10366)
(10327)
企业(10327)
(8683)
(7500)
(7380)
(6670)
银行(6666)
(6490)
(6392)
(6215)
出口(6213)
出口贸易(6213)
关系(6079)
(5548)
金融(5548)
业经(5535)
地方(5387)
农业(4846)
(4592)
机构
大学(101082)
学院(101057)
(51015)
经济(50064)
研究(36183)
管理(36038)
理学(29849)
中国(29590)
理学院(29570)
管理学(29311)
管理学院(29136)
(24395)
(21977)
财经(19037)
(18815)
科学(18058)
(17085)
研究所(16414)
经济学(16261)
中心(15355)
经济学院(14946)
北京(14906)
(14798)
(14686)
财经大学(13891)
(12948)
(12743)
(12497)
师范(12444)
(12117)
基金
项目(53192)
研究(42407)
科学(40623)
基金(37906)
(31590)
国家(31365)
社会(26831)
社会科(25530)
社会科学(25524)
科学基金(25308)
基金项目(19621)
(19052)
教育(18884)
编号(18532)
资助(16610)
成果(16311)
(16091)
自然(13910)
自然科(13492)
自然科学(13488)
自然科学基金(13237)
(13188)
(12424)
课题(12311)
重点(11826)
(11654)
社科(11447)
教育部(11422)
人文(11266)
国家社会(10986)
期刊
(59263)
经济(59263)
研究(36117)
中国(17287)
(15748)
(14413)
管理(13968)
(13201)
金融(13201)
国际(13001)
(12124)
经济研究(11290)
学报(10616)
科学(10318)
问题(10240)
业经(10011)
财经(9243)
农业(8580)
大学(8512)
教育(8250)
(8011)
学学(7878)
技术(7393)
商业(7201)
(7144)
贸易(7144)
世界(6938)
理论(6292)
国际贸易(6245)
实践(5577)
共检索到164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吕林星  
近几年来,我国进口贸易增速持续超过出口增速,贸易顺差呈缩减之势。本文从世界经济贸易环境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与外贸制度改革等方面入手,指出了这种趋势出现的4大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外贸流动变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子先  杨正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朱志明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外贸顺差规模连上新台阶并在2008年达到历史高点,2009、2010年持续下降,顺差结构也在发生一些积极变化。从目前来看,我国外贸发展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仍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一定规模的顺差,促进外贸平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邓秀珍  
一、我国外贸顺差及国际比较1994年至今,我国外贸持续顺差,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1.外贸顺差规模持续扩大的阶段(1994年~2008年)。从1994年开始,我国外贸进入持续顺差阶段,由该年度的54亿美元,扩大到2004年的321亿美元;2005年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1020亿美元;2007年超过2000亿美元,达到2643亿美元;2008年进一步扩大到2981亿美元,为迄今为止我国外贸顺差的最高峰值。2.外贸顺差规模逐渐缩小的阶段(2009年~至今)。从2009年开始,我国外贸顺差规模逐步缩小。当年外贸顺差1957亿美元,比2008年锐减了1024亿美元;2010年缩小到18...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邱国鑫  
近年来,我国外贸顺差规模迅速扩大,引起了国内外各方面的极大关注。一方面,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意在抑制顺差过快增长。另一方面,欧美等西方国家不断对我国施压,要求加大人民币升值幅度。本文从外贸顺差的积极意义、负面影响、成因分析以及减少顺差的政策建议等多个视角,对我国贸易顺差进行了分析,并对顺差的未来走势作出初步判断。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卢万青  李庆宇  
考虑到2015年我国外贸收支的异常变化,本文研究我国外贸顺差长期变化趋势以及何时出现拐点。国别比较研究表明,制造业国家外贸收支余额长期趋势拐点的共同决定因素是该国第二产业(或制造业)比重的改变和该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状况。把国别比较的结论运用到中国的研究表明,由于2012年以来我国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以及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整体上并未取得成功,因此,未来若干年内中国的外贸顺差长期趋势将会缓慢上升或逐步下降,我国外贸顺差长期趋势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拐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应振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外部需求严重萎缩,出口增速下滑明显,贸易顺差规模骤减,外贸进出口发展趋于平衡。一、2009年以来我国外贸顺差锐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廖晓淇  
截至2011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超过3.2万亿美元。社会上对这么多的外汇储备有很多议论,一些人认为:外汇储备增长快主要是外贸顺差大造成的,导致外汇占款多,货币流动性大,而且巨额外汇储备存在很大的保值风险等。如何看待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解决外汇储备过多的问题?我的基本看法有以下四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继军  张二震  
基于一般均衡模型,本文分析了生产率的结构性变动对我国外贸顺差的影响。从国内来看,我国制造业(出口行业)的生产率增速要高于服务业(进口竞争行业),在"放大效应"的作用下,出口行业产出增速较快,出口规模急剧扩张;从国际来看,我国在制造业方面的生产率增速要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而在服务业方面彼此相差不大,由此引发了人民币实际汇率上升,要素贸易条件改善。上述因素的相互叠加,致使我国出口额超常增长,成为外贸顺差的主要来源。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毅  
本文的目的在于甄别关于我国贸易顺差成因的"储蓄论"与"产品内分工论"。我们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来验证储蓄和贸易顺差的关系,计量结果并不能支持储蓄论,此外我国贸易顺差的地区结构也是储蓄论无法解释的。文章认为国际产品内分工以及我国特殊的二元经济结构是贸易顺差形成的重要原因,并指出传统的政策工具在调节贸易顺差上的无效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邱嘉锋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高额顺差,2005年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2006年达到1774.6亿美元,增幅高达74%。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继续快速增长,全年顺差达2622亿美元的历史高位,较2006年增长了47.7%,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的顺差呈现特殊的结构特点,2005年以来顺差激增有其一般原因,也有个别顺差国的特殊原因。巨额顺差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何削减顺差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对我国外贸顺差状况和原因进行一些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熊珍琴  
近年来,美国多次要求中国调整人民币汇率,以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文章在探讨对外贸易顺差的本质是节约社会劳动的基础上,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顺差影响甚微,并就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动机进行理性探析,提出了促进我国外贸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施炳展  
外贸顺差的可持续性决定于外贸顺差的来源结构,本文首次提出了外贸顺差的三元分解框架,并利用中国1995-2007年HS92编码的六分位贸易数据,将中国外贸顺差分解为价格顺差、数量顺差与广度顺差,从而研究中国外贸顺差的可持续性。研究发现,数量顺差是中国外贸顺差的唯一来源,价格和广度都是逆差;数量顺差意味着能源和要素的大量投入,价格逆差会招致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摩擦;与中国相对应,德国持续外贸顺差的来源是数量顺差与价格顺差的均衡发展。由此可以判断,中国外贸顺差是不可持续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