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06)
2023(12145)
2022(10809)
2021(10247)
2020(8756)
2019(20542)
2018(20553)
2017(41308)
2016(22071)
2015(24989)
2014(25091)
2013(25093)
2012(23284)
2011(21126)
2010(21194)
2009(19581)
2008(19476)
2007(17122)
2006(15341)
2005(13815)
作者
(64532)
(53195)
(52913)
(50484)
(33917)
(25414)
(24165)
(20886)
(20120)
(19113)
(18211)
(17807)
(16799)
(16770)
(16441)
(16233)
(15815)
(15761)
(15300)
(15160)
(13175)
(13086)
(12897)
(12031)
(11846)
(11749)
(11745)
(11729)
(10709)
(10379)
学科
(93296)
经济(93185)
管理(64089)
(61702)
(50226)
企业(50226)
方法(45783)
数学(39966)
数学方法(39566)
(25681)
贸易(25669)
中国(25506)
(25087)
(24896)
(24622)
业经(19461)
(19145)
地方(18368)
(18234)
农业(16107)
(15441)
银行(15403)
(15301)
财务(15235)
财务管理(15197)
(14658)
理论(14385)
企业财务(14357)
(14336)
金融(14335)
机构
大学(326001)
学院(323141)
(135744)
经济(132919)
管理(129444)
理学(112026)
理学院(110848)
管理学(109151)
管理学院(108576)
研究(105630)
中国(79754)
(69189)
(63856)
科学(62816)
(52750)
财经(51465)
(47469)
研究所(47397)
中心(47208)
(46662)
(46178)
业大(45501)
北京(44386)
(41629)
经济学(41305)
师范(41293)
(38514)
财经大学(38308)
(37831)
经济学院(37619)
基金
项目(213386)
科学(167581)
研究(158977)
基金(155232)
(133472)
国家(132393)
科学基金(113694)
社会(99975)
社会科(94857)
社会科学(94832)
基金项目(82585)
(81805)
自然(73024)
教育(72720)
自然科(71266)
自然科学(71251)
自然科学基金(69991)
(68778)
编号(65559)
资助(65478)
成果(53941)
(48419)
重点(47206)
(45221)
课题(44412)
(43693)
教育部(41943)
人文(41202)
科研(40770)
创新(40744)
期刊
(147140)
经济(147140)
研究(100515)
中国(53831)
学报(47078)
管理(46819)
(46093)
科学(43091)
(42660)
大学(36056)
学学(33795)
教育(33230)
(30440)
金融(30440)
农业(29670)
技术(26340)
财经(25247)
业经(24428)
经济研究(24284)
(21458)
问题(21213)
(20702)
理论(17480)
国际(16825)
图书(16820)
技术经济(15958)
实践(15838)
(15838)
商业(15833)
现代(14714)
共检索到474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黄锡光  
改革开放26年来,我国外贸已有巨大发展:对外贸易额从1978年的206.38亿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8512.1亿美元,外贸依存度从1978年的9.8%,跃至2003年的60.2%,在世界贸易中排名从1978年的第32位上升到2002年的第5位,出口商品占世界市场份额从1978年的0.75%上升到2002年的5.1%。在外贸规模迅速扩大时,其内在质量如何?如何解决其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关系到我国能否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也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国中  杜云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共同推动下,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不断变化,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良机。认识并把握这个机遇,理清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外贸商品结构间的关系,在努力提升我国产业结构的同时,优化我国外贸商品结构,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丽华  
在明晰外贸商品结构合理性经济内涵的前提下,文章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在比较现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择投入产出分析法,运用改进的推动力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重构了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及其调整指数,同时根据1997、2002、2007三个在中国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年度中,对年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进行了计算,并以此来分析我国近10年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性,找出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发展趋势,发现其先扬后抑的发展体现出的不合理性暴露了很多问题。文章最后根据分析计算结果,相应地给出了能够使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回归合理的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继军  张二震  
基于一般均衡模型,本文分析了生产率的结构性变动对我国外贸顺差的影响。从国内来看,我国制造业(出口行业)的生产率增速要高于服务业(进口竞争行业),在"放大效应"的作用下,出口行业产出增速较快,出口规模急剧扩张;从国际来看,我国在制造业方面的生产率增速要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而在服务业方面彼此相差不大,由此引发了人民币实际汇率上升,要素贸易条件改善。上述因素的相互叠加,致使我国出口额超常增长,成为外贸顺差的主要来源。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黄石松  郭建民  陈红梅  
研究住宅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以及特征、成因和根源,是解决住宅市场结构性问题的关键。解决住房市场绐构性问题,要调整好三个比例关系:保障类住房建设和商品房建设之间的比例关系;经济适用房建设与廉租房建设之间的比例关系;经济适用房建设和消费中"租"与"借"的比例关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云  刘国和  
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集中表现为"高供给下的招工难"与"高需求下的就业难"同时并存,并在产业、城乡、区域、群体、素质以及劳动力内部等多个维度和层面表现出来。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匹配、转型期经济社会阶段性特征、公共政策与服务不足以及社会观念滞后实践发展等是造成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对就业结构性矛盾,需要建立完善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联动机制,促进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调整教育结构,加快培养大量高质量技能人才;推进城镇化和区域均衡发展,加快市民化进程;实施援助和开发并重的就业政策和公共服务;建立多方参与的促进就业与职业培训合作机制;实施提高就业质量的政策措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闫慧琴  
当前,山西省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这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大量生产自动化时代,结构性就业人员所扮演的不是"工匠",而是"螺丝钉"。这说明结构性工作岗位并不独特,而且容易被替代。就业结构性矛盾是新常态下最突出的矛盾,据此提出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改革户籍制度,改善就业环境,构建新劳动力培育体系等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岳昌君  
本文采用联合国世界贸易数据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宏观表现、市场结构、产品结构和显性比较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与其它一些主要国家的出口进行比较 ,对我国未来外贸出口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贵全  
我国技术的非平衡结构特征必然造成经济的非均衡,结构性短缺在短期内也难以消除,它影响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演变。实现对外贸易的根本性变革关键在于切断技术非平衡结构演变的自我循环倾向。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章良  顾国达  
以对外贸易对一国产业结构的影响为分析对象,在对已有的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别从理论以及模型两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利用OLS进行了定量分析。从分析的结果中得出我国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均有影响,并基于当前的国际环境,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郭辉  
对哈萨克斯坦外贸依存度的结构性问题进行分析,应辩证地看待哈萨克斯坦外贸依存度虽然下降但仍然高于60%的特点,该国较高的外贸依存度实际上是产业结构单一的必然反映。从贸易差额、贸易方式、主要贸易商品依赖度和贸易结算货币等方面梳理发现中国对哈国长期保持贸易逆差、边境贸易为主和人民币结算量非常小等方面的不平衡格局。以往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按照比较优势形成了中国出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换回资源密集型产品,并辅以能源领域投资为主的经贸合作模式。中国若要更好地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哈萨克斯坦是重要节点之一,应调整思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海波  朱华丽  
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从外贸增长、发展动力、外贸结构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构建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以2001-2010年的数据,采用AHP方法对外贸发展方式转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后外贸增长指标持续增长,发展动力指标波动明显,外贸结构指标逐年增加,可持续发展指标具有最强的持续转变趋势。最后提出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娟  刘钻石  
本文基于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我国外贸竞争力、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与实际汇率的月度数据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我国外贸竞争力、外国直接投资与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发现三者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然而只有外贸竞争力是实际汇率的格兰杰原因,实际汇率是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流量水平的格兰杰原因。但是,我国的引资政策和汇率形成机制未能有效提高外贸竞争力,而我国外贸竞争力并不影响实际利用外资的水平,实际利用外资水平也不影响实际汇率的变动。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闫云凤  
建立非竞争进口型投入产出模型,考察国际贸易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并对加工贸易隐含碳进行产业分析,为我国外贸结构低碳转型提供数据基础。结果表明,2007年我国出口隐含碳20.64亿吨,进口隐含碳17.66亿吨,净出口隐含碳2.98亿吨,加工贸易隐含碳0.83亿吨。"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既是进口隐含碳较多的部门,也是出口隐含碳较多的部门,说明这些部门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加工贸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封亚君  
本文借助投入产出模型,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对外贸易、经济发展三方面错综复杂的经济联系进行经验实证的分析。作者认为,我国经济不发达的水平,产业结构非均衡状态和国际市场不利的条件,决定了中国对外贸易“上亦艰难,下无退路”的困难局面。特别是我国产业结构非均衡状态制约着外贸的格局。而这种格局有可能使国际贸易条件变化,并汇合国内产业结构不均衡生产的惯性,引起中国经济的共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