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98)
- 2023(13225)
- 2022(11681)
- 2021(10872)
- 2020(9248)
- 2019(21465)
- 2018(21566)
- 2017(42496)
- 2016(22581)
- 2015(25706)
- 2014(26159)
- 2013(26206)
- 2012(24235)
- 2011(22347)
- 2010(22504)
- 2009(21147)
- 2008(20487)
- 2007(18129)
- 2006(16489)
- 2005(14986)
- 学科
- 济(110861)
- 经济(110727)
- 管理(64373)
- 业(59170)
- 企(47659)
- 企业(47659)
- 方法(44711)
- 数学(38681)
- 数学方法(38326)
- 中国(27575)
- 农(25709)
- 贸(25317)
- 贸易(25302)
- 易(24518)
- 地方(24307)
- 财(23110)
- 学(22089)
- 业经(21576)
- 制(20057)
- 农业(16861)
- 和(16029)
- 银(15833)
- 银行(15795)
- 融(15181)
- 金融(15179)
- 行(15169)
- 理论(15150)
- 环境(15148)
- 地方经济(14722)
- 体(14292)
- 机构
- 大学(340855)
- 学院(337159)
- 济(148457)
- 经济(145461)
- 管理(131720)
- 研究(116341)
- 理学(113192)
- 理学院(111952)
- 管理学(110288)
- 管理学院(109671)
- 中国(86835)
- 京(72428)
- 科学(68171)
- 财(67806)
- 所(58591)
- 财经(53918)
- 研究所(52797)
- 中心(50710)
- 农(49034)
- 经(48756)
- 江(48505)
- 北京(46585)
- 业大(46401)
- 经济学(45792)
- 范(43509)
- 师范(43183)
- 院(41932)
- 经济学院(41062)
- 财经大学(39784)
- 州(39381)
- 基金
- 项目(218327)
- 科学(170575)
- 研究(162703)
- 基金(158199)
- 家(136408)
- 国家(135319)
- 科学基金(115195)
- 社会(103290)
- 社会科(97875)
- 社会科学(97850)
- 基金项目(83938)
- 省(83059)
- 教育(73067)
- 自然(72605)
- 自然科(70775)
- 自然科学(70760)
- 划(69823)
- 自然科学基金(69492)
- 编号(66865)
- 资助(65773)
- 成果(55518)
- 部(49049)
- 重点(48237)
- 发(47256)
- 课题(45303)
- 创(44431)
- 教育部(42338)
- 国家社会(42336)
- 人文(41563)
- 创新(41531)
- 期刊
- 济(170315)
- 经济(170315)
- 研究(108116)
- 中国(59781)
- 管理(49526)
- 学报(49084)
- 财(49038)
- 科学(45513)
- 农(44596)
- 大学(37452)
- 学学(34919)
- 教育(32307)
- 农业(31020)
- 融(30663)
- 金融(30663)
- 经济研究(28615)
- 技术(28156)
- 财经(26921)
- 业经(25875)
- 问题(23303)
- 经(23032)
- 贸(21423)
- 图书(18495)
- 国际(18332)
- 技术经济(17914)
- 理论(17645)
- 商业(16137)
- 实践(15775)
- 践(15775)
- 现代(15774)
共检索到509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郭华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了外贸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得出的结论是外贸没有真正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贸易类产业的结构不够合理.为此,我国应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提升外贸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关键词:
外贸 经济增长贡献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博 刘澜飚
本文在定量考察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的基础上,利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性检验等计量检验方法,对我国1978~2004年的贸易扩张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以验证"出口引导经济增长"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结果发现中国的出口、进口和以出口调整的GDP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无法发现出口和GDP增长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性检验表明出口引导假说成立,但仅仅是对经出口调整的实际GDP而言,这一结论与大多数已有研究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贸易扩张 经济增长 协整 格兰杰因果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欣然 雷良海
文章以我国1980~201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科技支出数据为基础,证实财政科技支出是经济增长的原因,通过建立包含科技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得出我国政府财政科技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关键词:
财政科技支出 经济增长 贡献度
[期刊] 改革
[作者]
庄佳强
从总体和行业两个层面分析各需求成分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增长更多地表现为内需拉动型,除投资外,消费需求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显著,而出口在1990~1999年以后的贡献上升;从行业层面上看,同样支持内需拉动的观点,同时不同行业的主导内需因素存在差异,与居民消费直接相关的行业更多地表现为消费拉动,而中间产品行业中投资对产出的贡献更大。
关键词:
内需拉动 出口拉动 经济增长 投资 消费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彭莉 黄国华
为准确衡量外贸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根据进口商品结构与国民经济核算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进口分解法,避免了传统计算方法对进口的极端处理,并论述其客观合理性,合理地计算了2000年来外贸对经济的贡献率及拉动度。
关键词:
外贸 经济增长 进口分解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年均96%的长足进展,与此同时,对外贸易则以年均16%左右的速度逐年提高。对外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一定贡献。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实际作用以及各种影响因素,从对策的角度提出提高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度的政策选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喜仓 李晓倩
构建涵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其进行测算;以CobbDouglas为核心,基于2006—2015年的统计数据估算出知识产权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研究发现,江苏知识产权运用转化能力稍微欠缺,十年间其对GDP的平均贡献度达到34.52%,其中"十一五"期间贡献度为34.11%,"十二五"期间达到35.47%,并预测出"十三五"期间达到57.92%。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知识产权 贡献度 熵值模型 生产函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成 袁静文 黄顺绪
银行信贷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通过对东、中、西部三个地区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协整分析,发现我国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从东向西依次递减。对此,建议采取维持信贷规模、采取差异性的货币政策和发展中西部地区其他融资渠道等策略。
关键词:
地区差异 银行信贷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廖进球 胡小强
近年来,江西11市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都得到较快增长,政府希望借此机遇大力发展各市经济,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使用"十一五"期间11市的GDP、人均GDP、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经济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以及各市GDP所占省内份额等指标来研究市域经济贡献度,通过实证分析将11市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区域。最后,规范地分析了各市域贡献度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优化11市经济的建议。
关键词:
市域经济 增长差异 贡献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亮
随着信息科技在经济金融领域的普及和发展,银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尤其在以银行业为主体的县域金融对地区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稳步加大。通过对县域银行业直接产值、促进要素投入、促进生产率提高等因素可以测算县域银行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度。这对金融和经济稳定发展的内生性因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贡献度 经济金融化 M2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涛
目前在考察外贸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时,通常采用结构相对数方法计算外贸对GDP的拉动度,其公式为:外贸对GDP的拉动度=(净出口增量÷GDP增量)×GDP相对增幅 这一公式包括了两部分评定指标: 外贸对GDP的贡献度=净出口增量÷GDP增量×100% 外贸对GDP的拉动度=外贸对GDP的贡献度×GDP相对增幅 按此方法计算一国的外贸对国发经济的贡献是比较恰当的,然而对于考察省市一级经济中的外贸贡献就不尽合理,对于区属经济则存在较大偏差。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统计口径难以统一。对于国家经济,由于有海关统计资料可查且以关境为界可以比较简单而准确地确定商品来源,因而是可行的。对于区域经济则存在多...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敏
当前,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加速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存在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在新常态下,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的上涨势头仍在延续,然压力渐大,且随着需求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内需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进出口结构也将发生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进出口贸易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重要动力,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成为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左冰
文章以经济增长理论的进展为基础,使用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历史面板数据,结合旅游业的经济特性,分析影响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诸要素及其贡献度。结果表明,中国旅游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要素投入特别是资本投入而不是通过追求技术进步来获得的,属于典型的要素驱动型增长。价格水平、环境质量和技术进步对于旅游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作用下,各地的旅游发展绩效与其制度质量无关;可进入性与旅游发展的关系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加以分析。此外,旅游发展可能会降低目的地人力资本以及教育投资需求,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也会对制造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旅游发展是把双刃剑。如果处理不好旅游发展与其它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炎涛 李伟
一、测算方法与步骤本文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希克斯中性技术假设条件下,运用广义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计算资本和劳动对产出的弹性,然后采用索洛增长速度方程计算出年平均技术进步增长率,继而测算出湖北省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弹性系数α和β的确定——广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靖
本文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方法,深入地区层面,从社会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三个角度出发,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中的金融中介贡献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三个主要结论:金融中介发展与社会储蓄的持续攀升关系不大;金融中介的发展对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投资效率不高;金融中介市场的开放,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