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67)
- 2023(9148)
- 2022(7909)
- 2021(7270)
- 2020(6411)
- 2019(14945)
- 2018(14857)
- 2017(29625)
- 2016(15851)
- 2015(18423)
- 2014(18622)
- 2013(18706)
- 2012(17753)
- 2011(16260)
- 2010(16443)
- 2009(15576)
- 2008(15747)
- 2007(14418)
- 2006(12676)
- 2005(11580)
- 学科
- 济(72308)
- 经济(72241)
- 业(46209)
- 管理(45766)
- 方法(36154)
- 企(35568)
- 企业(35568)
- 数学(32073)
- 数学方法(31872)
- 贸(26318)
- 贸易(26309)
- 易(25652)
- 农(20276)
- 中国(20100)
- 财(19044)
- 技术(15218)
- 出(14691)
- 制(14084)
- 业经(13625)
- 学(13075)
- 农业(13029)
- 地方(12856)
- 银(12062)
- 银行(12032)
- 行(11551)
- 融(11038)
- 金融(11036)
- 口(10443)
- 出口(10418)
- 出口贸易(10418)
- 机构
- 大学(246648)
- 学院(245200)
- 济(111509)
- 经济(109425)
- 管理(93004)
- 研究(82914)
- 理学(79846)
- 理学院(79016)
- 管理学(77911)
- 管理学院(77460)
- 中国(63070)
- 京(51607)
- 财(50868)
- 科学(48685)
- 所(42795)
- 农(41387)
- 财经(40837)
- 研究所(38557)
- 中心(37833)
- 经(37019)
- 江(36531)
- 经济学(36028)
- 业大(35618)
- 经济学院(33221)
- 农业(33038)
- 北京(32752)
- 范(30451)
- 师范(30160)
- 财经大学(30144)
- 院(29369)
- 基金
- 项目(155693)
- 科学(121478)
- 研究(114078)
- 基金(113267)
- 家(98383)
- 国家(97644)
- 科学基金(82146)
- 社会(73368)
- 社会科(69829)
- 社会科学(69808)
- 基金项目(59778)
- 省(59676)
- 教育(52322)
- 自然(51218)
- 划(50427)
- 自然科(50006)
- 自然科学(49991)
- 自然科学基金(49092)
- 资助(47112)
- 编号(46318)
- 成果(37509)
- 部(36316)
- 重点(35136)
- 发(34118)
- 创(32647)
- 课题(31253)
- 教育部(31114)
- 国家社会(31063)
- 创新(30751)
- 科研(30195)
- 期刊
- 济(117547)
- 经济(117547)
- 研究(73598)
- 中国(42731)
- 财(38053)
- 学报(37061)
- 农(36921)
- 科学(33629)
- 管理(31899)
- 大学(27709)
- 学学(26101)
- 农业(25299)
- 融(23049)
- 金融(23049)
- 技术(22455)
- 教育(21411)
- 贸(20962)
- 经济研究(20646)
- 财经(20263)
- 业经(19007)
- 问题(17842)
- 国际(17498)
- 经(17497)
- 技术经济(14630)
- 业(13920)
- 商业(13116)
- 理论(12666)
- 统计(12619)
- 世界(11952)
- 实践(11308)
共检索到364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先海 张云帆
技术溢出是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重要路径,溢出的渠道包括国际贸易、FDI、R&D合作、国外R&D投资等。我们运用经拓展后的Coe&Helpman的贸易溢出计量模型,试图将我国从商品贸易以及FDI中所获得的技术溢出纳入同一模型中加以综合分析,并对贸易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国别差异分析,以判断不同类型国家对我国吸收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FDI R&D 技术溢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先海 张云帆
技术溢出是发展中国家分享世界技术进步成果的重要路径,溢出的渠道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FDI)等。本文运用经拓展后的Coe&Helpman的贸易溢出计量模型,将我国从商品贸易以及FDI中所获得的技术溢出纳入同一模型中加以综合分析。经测度表明,我国外贸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都较显著,且相互间存在着共生互补关系,但相对说来,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略大于外贸的溢出效应;同时,国内R&D的资本存量对外贸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有重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FDI R&D 技术溢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喜平 王琼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溢出效应进行回归分析,尤其探讨了外贸开放度在其中的影响。实证结果证明了FDI正向溢出效应的存在,并且总体上看外贸开放度对这种溢出效应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外贸开放度对我国东、中、西各地区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
关键词:
FDI 溢出效应 外贸开放度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顾国达 郭爱美
基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技术扩散视角,在考虑技术进步收敛效应的前提下,文章运用1979-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经验研究了对外贸易对我国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差异。分区域的实证结果表明:贸易开放的技术溢出和技术收敛"双效应"在我国同时存在;东中部地区已跨越技术吸收能力门槛,而西部地区总体上尚不具备吸收技术外溢的能力;东部地区的贸易开放不再具有增长效应,而中部地区的贸易开放在提升地区经济效率方面仍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因此,文章认为各地区应当依据贸易的效率提升门槛采用有差别的贸易发展战略并根据各自技术吸收能力制定相应的技术进步战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符淼 易行健
文章分析了出口贸易、内外资部门的独立研发、外资技术溢出对工业部门创新产出的影响以及它们的行业差异。分析后发现在技术创新领域,外资负面的挤出效应超出其本身知识产出的正面作用;内资是否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行业所处市场是否充分竞争和是否重视研发的投入;外资技术溢出效应显著的部门是适宜"看中学"的行业和因为技术差距较大而未与外资直接竞争的企业;出口贸易和干中学拉动创新的关键在于出口的或劳动中所使用的产品是否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文章给出了不同行业的技术创新特点并提出有行业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FDI 国际贸易 技术溢出 行业差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铁立
本文对港澳台和其他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不同地区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两类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存在不同:港澳台投资对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在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地区作用更大,但这种正向的溢出效应正在减弱,对整体技术进步的作用并不明显;其他国家、地区外资技术溢出主要表现在对整体技术进步的正向影响上。
关键词:
港澳台投资 外商投资 技术外溢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高清霞
从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外国直接投资对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很多国家都把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但是,外国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有很强的争论。本文将结合我国外国直接投资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喻美辞 喻春娇
进口贸易是技术的一种主要溢出渠道。本文运用Lichtenberg&Potterie(1996)方法构建国外R&D资本存量,并将人力资本要素考虑在内建立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的计量模型,选取中国和G-7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中国国内R&D资本存量和通过进口贸易获得的国外R&D技术溢出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外R&D资本存量都能显著地提升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的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内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对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在此实证研究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邵留国 张仕璟 王国顺
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呈现不同结果,有正面溢出效应,有负面溢出效应,还有的不存在显著溢出效应,学者们针对这些不同结果给出了不同解释。本文主要研究了外贸政策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机制,首先总结了FDI技术溢出渠道及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因素,接下来界定外贸政策范围,最后研究了外贸政策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机制:外贸政策的不同会导致外商不同的投资动机,进而影响FDI的流向,使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市场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从而对FDI技术溢出渠道产生影响,最终影响到FDI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广众 任佳慧
利用我国2001年与2002年制造业19个行业的截面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考察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似不相关估计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外商投资是促进技术进步,具有“鲁棒性”的影响因素,同时,对于国内企业或西部地区而言,外商投资具有显著的地区正效应与显著的行业负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田素华
2006年12月2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与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与开放战略再探索”理论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市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80余位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如何提升中国开放战略、优化开放政策等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为反映本次研讨会的精彩内容,本刊特将与会专家的发言要点整理并予以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忠平 弓韬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在研究FDI对东道国外溢效应时,偏重于进行外溢效应的具体来源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试图解释大量实证研究结果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并为东道国更好地发挥FDI外溢作用提供借鉴意义。文章首先对FDI的技术溢出进行了描述,然后就FDI外溢效应影响因素作了分析,最后论述了对东道国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FDI 溢出效应 水平溢出 垂直溢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海云 史本山
文章采用地区层面数据,对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FDI的进入东道国并非主动产生技术溢出效应,而需要与一定的东道国因素相结合的结论。
关键词:
FDI 技术溢出 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胡卉君 沈潇茹
汽车业是我国利用外资较多的一个产业。长期以来,我国汽车企业是否获得FDI技术溢出倍受各方关注。本文利用1998-200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FDI对我国内资汽车业的技术外溢效应不显著;在汽车业的各个子行业中,只有汽车配件行业存在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本文从技术差距、吸收能力、开放程度、上下游关联效应等方面详细剖析了汽车配件行业技术溢出较多的原因,并由此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更好地利用外资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溢出 汽车业 汽车配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本芝 赵世伟
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充分利用外部技术资源。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对我国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作了概述,研究了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的途径及技术溢出效应的制约因素,深入分析了跨国公司在我国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的原因,在研究与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的对策。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技术溢出 研发 创新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