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15)
2023(8323)
2022(7192)
2021(6708)
2020(5491)
2019(12727)
2018(12836)
2017(25102)
2016(13719)
2015(15987)
2014(16347)
2013(16404)
2012(16237)
2011(15020)
2010(15699)
2009(14994)
2008(15218)
2007(14098)
2006(13160)
2005(12632)
作者
(42315)
(35163)
(34919)
(33149)
(22380)
(16737)
(16062)
(13579)
(13206)
(12853)
(11920)
(11621)
(11314)
(11305)
(10892)
(10773)
(10400)
(10252)
(10234)
(10129)
(9192)
(8690)
(8635)
(8140)
(7972)
(7903)
(7855)
(7838)
(7247)
(6979)
学科
(66146)
经济(66068)
管理(36052)
(34795)
(25373)
企业(25373)
中国(23848)
(22122)
贸易(22105)
方法(21455)
(21402)
(20160)
地方(19812)
数学(17791)
数学方法(17505)
(14975)
业经(14803)
(14162)
(14069)
银行(14054)
(13655)
(12916)
金融(12916)
农业(12828)
(11687)
(11440)
地方经济(10743)
环境(9668)
(9472)
(9222)
机构
学院(211036)
大学(209690)
(91884)
经济(89784)
研究(78129)
管理(72679)
中国(63190)
理学(59246)
理学院(58493)
管理学(57479)
管理学院(57083)
(46960)
(45467)
科学(44946)
(41455)
研究所(36219)
中心(34949)
(34827)
(33952)
财经(33927)
北京(31532)
(30348)
(30318)
师范(30096)
(28684)
经济学(28115)
(27539)
业大(26621)
农业(26154)
经济学院(25293)
基金
项目(117003)
研究(91000)
科学(89719)
基金(80503)
(68473)
国家(67804)
社会(56008)
科学基金(55760)
社会科(53010)
社会科学(52998)
(46178)
教育(41257)
基金项目(41198)
编号(38947)
(38443)
成果(34704)
资助(34670)
自然(32200)
(31466)
自然科(31352)
自然科学(31344)
自然科学基金(30725)
课题(28252)
重点(26495)
(26108)
发展(26067)
(25640)
(23917)
(23393)
(23280)
期刊
(118694)
经济(118694)
研究(74792)
中国(49048)
(34124)
(33045)
管理(29943)
学报(29124)
教育(28125)
(28009)
金融(28009)
科学(26725)
农业(23387)
大学(22583)
学学(20732)
业经(20643)
经济研究(19116)
技术(18619)
(18578)
问题(17490)
财经(17100)
国际(16871)
(14853)
世界(11948)
图书(11660)
(11505)
商业(11440)
理论(11196)
技术经济(10678)
(10204)
共检索到361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庭录  张万科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内蒙古等11个省区。土地面积683.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2%;人口3.13亿,占全国的28.52%。建国4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对外贸易都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西部地区较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有关资料表明,西部地区的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15%,出口总额和利用外资总额却占不到全国的10%。西部地区贫困而又富饶,它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因此,适时研究制定西部外贸发展战略,并以外贸为突破口,加快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对于改善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轲  
1.保持我国出口总量的适度增长。考虑到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形势和我国的资源情况、产业基础以及偿还外债本息的需要,我国外贸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应以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2~3个百分点即每年平均递增7~9%为宜。按照这个增长速度,到1995年,我国的出口总额将达到1100亿美元左右,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7~20%。 2.努力提高出口贸易的宏观经济效益。当前,我国的出口贸易中存在着不重视效益的问题,多头对外,出口自相竞争以及各路出口“水货”冲击的情况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单位和部门为了出口换汇而不惜亏本经营,不能摆正和理顺出口发展速度与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吴频  陈凯杰  
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中国的外贸不仅关系国内经济社会全局,更关系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今年以来,我国外贸总体上保持平稳增长,前三季度进出口贸易额2.8万亿美元,其中出口1.5万亿美元、进口1.3万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2%、7.4%和4.8%,虽低于年初预计的目标,却远高于同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莉  
关于"贫困化增长"和"转移支付"的已有研究大都基于国家层面,忽略了行业差异。本文在对中国总体的外贸增长"转移支付"效应进行估算的结果上,考察行业差异。计算结果显示,2000-2011年中国外贸增长导致了福利的对外"转移支付",但是,随着贸易条件的改善,2012年之后中国获得了国外福利的"转移支付"。分行业类别的计算结果显示,2012-2015年资源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现了大量的对外"转移支付"现象,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尚未出现向外"转移支付"的福利效应。最后,在探讨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闫国庆  陈丽静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已具有了相当规模,对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如今世界经济陷入低迷状态,我国还要履行入世承诺。在这种"内外双紧"的环境下,我国对外贸易保持适度的发展规模,同时改善外贸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子先  
一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很大冲击,各方面风险和挑战不断加大,特别是对外贸易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贸易下降逐步成为外部危机向我国传递的主渠道。在此形势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忠文  
1993年我国外贸发展,特别是进口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出口增长缓慢、进口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国内经济高速增长,投资规模巨大,需求日趋旺盛,部分产品特别是初级产品因国内价格上涨,货源紧张因而出口减少。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发展迅速,紧缺的原材料、能源和急需的机械设备、通讯设备进口增长很大。同时,我国吸引外资急剧增加,外商投资设备进口成倍增长,这也是造成进口激增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在加快外贸发展方面除了努力扩大出口外,还应寻求一种新思路,即通过大力发展海外投资来带动我国外贸发展,海外投资是带动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发动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建颖  
2012年,在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减速、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6.2%,优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确保了全球出口第一和进口第二的国际地位。尽管进出口增速较上年回落16.3个百分点,但我国对外贸易在提升质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中国外贸发展与改革的若干问题1994年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外贸发展与改革联合征文研讨会,研究和探讨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对外经贸发展与改革的一些问题。大会介绍了国际形势和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世界政治经济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及区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骏平  
本文认为,世界进入9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和资本国际化趋势的增强,客观上要求各国生产企业采取国际化经营战略。原有的单个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生产经营方式已难以适应日益加剧的国际市场竞争,代之以集团化经济的方式才能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在分析了国内与国际两种市场压力以后,作者提出了我国外贸企业集团化经营的组织模式及其基本构想,并为实施集团化经营提供了可供选择和参考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石士钧  
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以传统贸易战略类型来确立我国的对外贸易战略已无法适应我国当今外贸发展的实际需要,调整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已迫在眉睫。近年来,有关学者已在这方面提出了理论主张和实际对策,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应着力于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的梳理,并提出了应涵盖的 5个方面。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毕吉耀  李大伟  杨长湧  
"十三五"时期,我国外贸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外贸新常态的特征将更加明显。应紧紧围绕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这一目标,以大进大出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为主线,把握好家电贸易、服务贸易、投资贸易和进口贸易等四个主要抓手,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在外贸稳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一、"十三五"时期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健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了"7"区间,累计升值幅度超过了19%。汇率因素已经成为今后影响我国外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汇率变动与进出口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结合汇改以来我国外贸形势,指出当前人民币加快升值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为今后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挑战提供了有益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晓红  
一是外需市场不振。IMF预计,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3.5%,增速比2014年提高0.1个百分点;主要发达经济体美国、欧元区、日本将分别增长3.1%、1.5%、1.0%;主要新兴经济体印度、俄罗斯、巴西将分别增长7.5%、-3.8%、-1.0%。WTO预计,2015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4%。二是高端产业出口面临发达国家的竞争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