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42)
2023(15100)
2022(13196)
2021(12301)
2020(10379)
2019(24128)
2018(23855)
2017(47482)
2016(25195)
2015(28475)
2014(28386)
2013(28025)
2012(25502)
2011(23059)
2010(22883)
2009(20957)
2008(20488)
2007(17920)
2006(15611)
2005(13503)
作者
(71633)
(59469)
(59158)
(56195)
(37836)
(28438)
(26909)
(23319)
(22533)
(21039)
(20256)
(19753)
(18595)
(18514)
(18453)
(17949)
(17658)
(17642)
(17090)
(17005)
(14470)
(14451)
(14306)
(13571)
(13404)
(13225)
(12984)
(12943)
(11993)
(11578)
学科
(105056)
经济(104942)
管理(75271)
(71878)
(58933)
企业(58933)
方法(53630)
数学(47845)
数学方法(47281)
(27672)
中国(27614)
(27454)
业经(22128)
(20603)
贸易(20591)
(19997)
(19722)
(19694)
地方(18487)
农业(17978)
(17600)
财务(17529)
财务管理(17490)
(17070)
银行(17037)
(16655)
金融(16653)
企业财务(16604)
技术(16250)
(16229)
机构
大学(365976)
学院(363403)
(151228)
管理(149643)
经济(148163)
理学(130410)
理学院(129121)
管理学(126984)
管理学院(126329)
研究(113999)
中国(86819)
(76016)
(70844)
科学(67554)
财经(58159)
(54869)
(53022)
中心(52694)
(52436)
业大(51917)
(50081)
研究所(49700)
北京(47759)
经济学(46787)
(45391)
师范(45003)
财经大学(43746)
经济学院(42674)
(41631)
农业(41105)
基金
项目(249732)
科学(197786)
基金(183946)
研究(183311)
(158636)
国家(157379)
科学基金(137019)
社会(117159)
社会科(111246)
社会科学(111218)
基金项目(97664)
(95644)
自然(89142)
自然科(87105)
自然科学(87084)
自然科学基金(85521)
教育(84658)
(80516)
资助(76698)
编号(74737)
成果(59299)
(56399)
重点(54918)
(52046)
(51750)
课题(49910)
教育部(49161)
国家社会(48449)
创新(48294)
人文(48130)
期刊
(156151)
经济(156151)
研究(106533)
中国(59039)
管理(53903)
学报(52781)
(52573)
科学(49272)
(46116)
大学(41118)
学学(38836)
教育(34843)
(33588)
金融(33588)
农业(32163)
技术(31497)
财经(28571)
业经(26116)
经济研究(25701)
(24264)
问题(21288)
理论(19151)
技术经济(17933)
(17587)
商业(17497)
统计(17469)
实践(17399)
(17399)
图书(17287)
科技(16200)
共检索到514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金雪军  徐少君  
本文构建了改进的MA交易规则,运用13600种策略对我国外汇市场上的动量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存在着显著的动量超额收益,证明“有效市场”理论在中国外汇市场上并不成立。同时,这种超额收益也受到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显著影响,机制改革后随着汇率弹性的增加和市场供求关系的逐渐体现,动量效应有所减弱,市场逐渐向“理性”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栗书茵  
在有效市场理论的基础上,从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现状出发,以2005年7月21日我国实行汇率改革为界,分前后两阶段,运用随机游走模型、ADF检验、PP检验及汇率收益率自相关检验,对中国外汇市场中美元、港元、欧元及日元对人民币汇率市场进行了有效性检验。美元、日元及港元对人民币汇率汇改前不满足弱式有效性,汇改后满足弱式有效性;欧元汇改前后均满足弱式有效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吴志国  王相宁  
本文以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瑞士、英国和美国为例,考察了短期至中期采用股票市场常用的动量策略可否同样在外汇市场获利。结果表明,动量效应在各国表现出了高度的相似性:从第2周起开始显著,在4周达到峰值,从13周起逐渐减弱,直到26周,显著性突然下降甚至出现反转效应,52周时反转效应相对显著,少数持有期也开始出现动量效应。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可以解释上述现象,显示了外汇市场效率的无效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孟楠  刘林  
1994年以来,人民币经历了四次升值或贬值阶段。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了积极的干预,同时对外汇干预进行了冲销。本文首先利用事前和事后外汇市场压力指数构建外汇市场干预有效性指数模型,然后利用LS、E-G协整、ECM和State-Space模型估计模型中的结构参数,测算出外汇市场干预的有效性指数。研究表明,我国外汇市场干预是有效的,在一些时期内存在干预超调现象,并且货币当局的冲销也是部分有效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栗书茵  
本文通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对我国的外汇市场结构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在对我国外汇市场集中度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我国外汇市场结构呈现出"买方较高垄断,卖方较高寡占"的总体特征。这样的市场结构决定了人民币汇率在较长时期内缺乏弹性,造成资源的非效率配置,应通过增加多层次的市场主体、培育外汇经纪人以及降低外汇市场进入壁垒来改善外汇市场结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娟  田丰  陈创练  陈国进  
本文基于1996~2010年月度数据,采用马尔可夫三区制转换模型对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进行了区制识别,并考察了货币扩张、通货膨胀、外汇储备、经济增长及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5个变量在不同区制及区制转换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情况。实证结果表明,MSIH(3)-VAR(1)模型能较好识别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区制,人民币外汇市场经历了适度升值压力区制、贬值压力区制及较强升值压力区制三个阶段;其中,外汇储备是外汇市场压力区制转变的关键因素,较强升值压力区制向其他两种区制转换过程中会伴随着汇率的升值和外汇储备的减少。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荣  贺晓波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考察了日本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效果,以得出外汇干预是否对日元汇率产生影响及该影响能否持久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2003年1月1日——2004年3月31日,日本央行干预对日元汇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很短暂;即使长期内连续干预也无法阻止日元升值;日本央行干预没能削减日本国内的通货紧缩的压力。因此,汇率变动的最终决定性因素不是外汇干预,而是货币所在国国内经济、对外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国际资本等变量的变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茜  
本文以外汇市场压力为切入点,考察资本账户开放对外汇市场风险的影响,并就汇率市场化改革与资本账户开放在影响外汇市场压力方面的交互作用进行探讨。通过构建跨国资产配置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当前经济平稳发展时期,资本账户开放会通过引发资金净流入增大人民币升值压力,而汇率市场化改革则会削弱资本账户开放的这种影响,甚至可能造成贬值压力。本文结论表明,现阶段推进资本账户有序开放不会引发与货币危机相关的贬值风险,外汇市场主要面临货币升值风险,但汇率市场化改革却可能加剧货币贬值风险,二者相互配合才能有效释放外汇市场风险。因此,汇率市场化改革应与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互相协调并择机推进,确保开放型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陆前进  温彬  
本文根据货币供给的分解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定义了外汇市场压力指标,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构建理论模型来分析外汇市场压力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GMM模型和VAR模型实证研究了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国通货膨胀的变动,GMM实证结果显示国内信贷、外汇市场压力和美国价格水平等对通货膨胀影响为正,实际汇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为负,外汇市场压力和银行信贷增长率是影响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从VAR模型的结果来看,外汇市场压力对通货膨胀变动有显著影响;从脉冲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看,银行信贷冲击上升最终将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外汇市场压力冲击的上升将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外汇市场压力是国内通货膨胀变动的一个重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利琴  彭红枫  李艳丽  
由于汇率制度改革以及外部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中国外汇市场压力(EMP)表现出明显的结构突变现象,本文运用变系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来刻画该背景下EMP与货币政策的非线性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国内货币供给对EMP影响并不显著,而国内经济增长、中美利差、通货膨胀对EMP存在明显影响,且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表现不同。因此,调整经济增长结构和减少外部性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外部市场非均衡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问题。此外,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非常显著,而EMP和信贷数量变动对通货膨胀的短期影响较大,因此政策当局应协调运用信贷政策和汇率政策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蕾  
新的外汇管理制度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经贸乃至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在运行中亦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外汇市场存在的问题,并就改善我国的外汇市场提出6项建议,即变强制结汇制为自愿结汇制;改革现有的二级外汇市场;将三资企业的外汇供求纳入全国统一的外汇市场中;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作用;增加外汇市场的交易种类,拓宽交易渠道;建立健全外汇交易和交易市场管理的法律体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效民  
一、关于外汇调剂市场的产生和完善(一) 历史的回顾从1980年10月开始开办国内外汇调剂业务算起,至今我国外汇调剂市场已存在11年了。这11年中,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外汇调剂市场合乎逻辑地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第一,从市场形式看,经历了从中国银行调剂到专门市场调剂的过程。1980~1985年,经国家批准,由中国银行在若干大城市设立外汇交易服务所或者外汇信托部办理外汇调剂业务。1985年特别是1985年以后,各省、自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石建勋  金政  
本文构建了中国产品、货币和外汇市场CGE模型,基于GMM和工具变量法测度了2006年12月到2014年6月的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指数和央行干预指数,研究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后的压力变化及央行的汇率政策。研究结果表明:从2006年年底开始,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而央行的汇率政策存在单边干预的特点:当人民币处于较大升值压力时,央行更多采取逆向干预,在外汇市场上卖出人民币购入外汇;而当人民币处于贬值压力时,央行更倾向于正向干预或者不直接干预。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从稳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及积极推行银行间外汇市场建设两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立甫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多指标多原因(MIMIC)模型,测算了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EMP)指数。在构建MIMIC模型时,以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作为不可观测变量,选取代表宏观经济、金融体系、国外冲击三方面的10个指标作为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的外生原因变量,选取汇率变化率和外汇储备变化率作为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的结果变量。从实证结果来看,基于MIMIC模型的结构方程测算的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指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我国外汇市场压力的变化;汇率预期、中美利差、贸易顺差/工业增加值和通货膨胀率是影响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莹  
本文运用马尔可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刻划了不同区制下的中国外汇市场压力与国内货币政策之间的非线性动态影响关系。实证结果表明,MSIH(3)-VAR(2)模型能够识别我国外汇市场压力变化与国内货币政策变动的三种不同区制状态,并且在不同区制下各经济变量的互动影响关系不尽相同。针对当前经济形势,我们建议货币当局适度放松货币政策,在控制基础货币投放和国内货币供给的基础上,采用定向降准和下调利率方式,来促进国内物价平稳增长和减缓人民币贬值压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