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72)
2023(10200)
2022(9217)
2021(8969)
2020(7598)
2019(17913)
2018(18080)
2017(35940)
2016(19565)
2015(22278)
2014(22621)
2013(22672)
2012(20850)
2011(18833)
2010(19020)
2009(17633)
2008(17581)
2007(15557)
2006(13873)
2005(12553)
作者
(57682)
(47114)
(46884)
(44752)
(30125)
(22546)
(21603)
(18548)
(17863)
(16992)
(16193)
(15684)
(14897)
(14858)
(14550)
(14281)
(14079)
(14066)
(13522)
(13404)
(11746)
(11706)
(11372)
(10724)
(10717)
(10596)
(10558)
(10472)
(9486)
(9217)
学科
(75855)
经济(75753)
管理(57245)
(54577)
(44250)
企业(44250)
方法(35943)
数学(31181)
数学方法(30795)
中国(22142)
(21895)
(20877)
(16562)
业经(16534)
(16221)
(15352)
贸易(15345)
(14942)
地方(14445)
农业(14383)
(14018)
银行(13983)
(13264)
(13122)
财务(13050)
财务管理(13019)
理论(12657)
(12654)
企业财务(12302)
(12182)
机构
大学(284040)
学院(281823)
管理(114126)
(110499)
经济(107829)
理学(97686)
理学院(96642)
管理学(95073)
管理学院(94569)
研究(91527)
中国(71750)
(61465)
科学(56365)
(54331)
(46492)
财经(42909)
(42447)
中心(42056)
研究所(41606)
(41253)
业大(40435)
北京(39934)
(38696)
(37490)
师范(37215)
(34200)
农业(33024)
(32963)
经济学(32019)
财经大学(31820)
基金
项目(183954)
科学(143256)
研究(137699)
基金(131814)
(113349)
国家(112377)
科学基金(95861)
社会(83897)
社会科(79329)
社会科学(79306)
(71279)
基金项目(70684)
教育(63069)
自然(62271)
自然科(60716)
自然科学(60703)
(60134)
自然科学基金(59580)
编号(58387)
资助(55055)
成果(48592)
(40917)
重点(40327)
课题(39475)
(38619)
(37627)
项目编号(36198)
教育部(35094)
科研(35038)
创新(35020)
期刊
(124342)
经济(124342)
研究(88602)
中国(50810)
管理(41704)
学报(41571)
(40237)
(38890)
科学(38419)
教育(32474)
大学(31506)
(29465)
金融(29465)
学学(29294)
农业(26896)
技术(23835)
业经(20946)
财经(20469)
经济研究(18984)
问题(17239)
(17221)
图书(16628)
理论(16495)
实践(15237)
(15237)
技术经济(13744)
(13657)
科技(13177)
现代(13152)
商业(12709)
共检索到421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洋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被流动性不足所替代,美国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政策组合,即以降息和提供紧急流动性援助方式为代表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减税为代表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及纵容美元贬值的汇率政策,以对中国经济政策的调整空间形成制约。我国中央银行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要求用外汇缴存新增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压力,相关的外汇存款准备金制度设计还有待改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容玲  
文章首先梳理了我国现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基本框架,并分析了存款准备金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最后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智  秦艳梅  
近年来,由于外汇占款大量增加,经济和货币信贷增长较快,中央银行连续调高了存款准备金率。但从存款准备金工具运用的国际经验看,由于该工具存在诸多固有缺陷,目前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从国内货币政策实践看,存款准备金率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过高的存款准备水平无法解决中国经济中的突出矛盾和结构性问题,政府应更有针对性的采用其他政策工具调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鸿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提出采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来辅助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督促金融机构从提高资本水平和改善资产质量两方面防范系统性风险,尽早达到宏观审慎要求。本课题通过对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概念与政策意义,在央行信贷调控中的作用,在我国实行的历史与发展、分类等方面厘清思路,重点从经济理论上分析其经济原理,运用计量经济学、博弈论等方法证明其将来的改进方向,并提出了改进将要面对的问题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千宏武  任晓娥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静文  李睿杰  
文章梳理了近期央行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指出此举主要是为调整非理性汇率预期、缓解美元流动性淤积和提升货币政策独立性。文章指出此举信号意义突出,且效果明显,人民币对美元弹性明显增强。后续在美元走势、经常项目差额和资本流入因素共同作用下,预计人民币将维持区间震荡走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盛松成  张璇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防范流动性风险和宏观间接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货币市场基金实施准备金管理应以其存入银行的存款为对象拙文《余额宝与存款准备金管理》(盛松成、张璇:《余额宝与存款准备金管理》,《金融时报》,2014.3.19,02版)提出,余额宝等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银行存款应受存款准备金管理,以缩小监管套利的空间,让金融市场的竞争环境更加公平合理,让货币政策的传导更加顺畅有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智峰  曹新华  
存款准备金管理是基层央行履行贯彻执行货币政策职能方面的重要工作,同时加强存款准备金的管理,对保障金融机构支付能力、防范金融风险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存款准备金日常管理和考核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区域金融稳定和金融生态安全,对此,笔者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措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秉新  
我国的金融体制实行了改革,由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同时成立了各专业银行。这是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充分发挥银行在四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通过中央银行来协调各专业银行的信贷活动,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促进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有利于开创社会主义金融工作的新局面。本文仅就如何确定“存款准备金”的比例问题谈几点看法。一、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必要性中国人民银行需要通过制定金融工作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昌利  王艳萍  
本文对1994年以来的基础货币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层次的流动性进行探讨;并认为这一层次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已基本得到控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夏淑萍  
本文主要从基层央行会计核算等角度,对当前基层央行存款准备金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基层央行存款准备金管理的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海浩  
存款准备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张海浩"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从目前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存款准备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已较明显,削弱了存款准备金应有的功能。问题之一:凝固不变。在西方,根据经济金融情况,存款准备金率是经常变动的,而我国自...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吉洁  王屹  
本文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了存款准备金率和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在5%的显著水平上,股价是准备金率的格兰杰原因;准备金率不是股价的格兰杰原因;股票价格滞后二期对准备金率的影响较大,且为正向影响。由此建议:深化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之间的传导机制,要确保政策行之有效;政府在制定政策标准时,要做仔细推敲、科学论证;科学划分资本市场,加快构建多元化资本市场;建议投资者不要盲目跟风迈入,对投资股市做一个合理的规划。
[期刊] 征信  [作者] 翟雪  耿中元  李薇  
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代表,以不良贷款率衡量银行风险,利用2003年至2012年的季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检验我国货币政策对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三类银行的风险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一年期贷款利率对三类银行的风险均具有正向影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与法定准备金率对三类银行的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鉴于此,商业银行自身、货币当局和监管当局应该采取措施,降低银行风险,保持金融体系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