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51)
2023(4823)
2022(4314)
2021(4009)
2020(3725)
2019(8496)
2018(8703)
2017(17876)
2016(9788)
2015(10888)
2014(10963)
2013(11288)
2012(10865)
2011(9839)
2010(10247)
2009(10187)
2008(10118)
2007(9291)
2006(8692)
2005(8289)
作者
(28666)
(23696)
(23477)
(22976)
(15023)
(11301)
(10916)
(9069)
(8795)
(8542)
(7970)
(7869)
(7669)
(7544)
(7532)
(7233)
(7039)
(7007)
(6856)
(6769)
(6225)
(5919)
(5658)
(5456)
(5429)
(5354)
(5333)
(5186)
(4739)
(4598)
学科
(44417)
经济(44372)
管理(28209)
(27827)
(22468)
企业(22468)
方法(20362)
数学(18489)
数学方法(18358)
中国(14390)
(14278)
(12251)
(11200)
(9876)
银行(9862)
(9472)
(8796)
金融(8794)
(8742)
财务(8723)
财务管理(8706)
(8587)
贸易(8577)
企业财务(8404)
(8388)
业经(7984)
(7891)
(7851)
地方(7418)
农业(6792)
机构
大学(149722)
学院(146219)
(66749)
经济(65356)
管理(55800)
研究(49412)
理学(46818)
理学院(46336)
管理学(45684)
管理学院(45412)
中国(41163)
(35389)
(31773)
财经(27377)
科学(26668)
(24796)
(24680)
(22978)
中心(22789)
研究所(21780)
经济学(21429)
北京(20983)
财经大学(20403)
(19631)
经济学院(19507)
(18526)
(18383)
师范(18341)
(17622)
业大(17558)
基金
项目(84783)
科学(66969)
基金(63097)
研究(63074)
(53772)
国家(53362)
科学基金(45452)
社会(41211)
社会科(39249)
社会科学(39239)
基金项目(32901)
(31025)
教育(29472)
自然(28253)
自然科(27586)
自然科学(27575)
资助(27358)
自然科学基金(27069)
(26653)
编号(25454)
成果(22353)
(20356)
重点(18783)
教育部(17845)
(17750)
课题(17514)
人文(17181)
国家社会(17123)
(16871)
(16561)
期刊
(76508)
经济(76508)
研究(51458)
中国(26666)
(26628)
管理(22085)
(21196)
金融(21196)
学报(19663)
科学(18181)
(17478)
大学(15630)
学学(14418)
财经(14313)
教育(14073)
经济研究(12963)
(12354)
技术(11926)
业经(11413)
问题(11316)
农业(11206)
(10655)
国际(9728)
理论(8487)
技术经济(8034)
图书(7710)
统计(7690)
实践(7560)
(7560)
商业(7545)
共检索到235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建勋  赵正一  李永乐  
2006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一直蝉联世界首位,巨额外汇储备在保证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和稳定本币汇率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也同样面临着收益率缩水和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本文基于历史演化过程的动态比较方法,运用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工具,对1997—2012年间我国外汇储备间接投资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外汇储备投资主要集中于政府中长期债权和货币市场工具,债权投资的比重大于股权投资的比重,外汇储备投资优先保证其安全性和流动性,而将盈利性置于次要位置,外汇间接投资结构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永辉  尚星佩  
随着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扩大,储备资产的结构以及风险管理日渐重要。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美元、欧元、日元、英镑、澳元、加元以及石油和黄金等八个代表性的储备资产的日收益率数据,通过使用两次绝对偏差模型(MAD模型)计算资产的最优配置,使用VA R-GARCH模型进行配置资产的风险管理,可进一步优化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结构,满足外汇储备管理的安全性原则。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宗良  李建军  邵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银海  
从货币供求对国际储备需求影响的机理入手,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理论来分析货币市场非均衡下中国外汇储备的动态优化与调整。通过建立我国外汇储备、货币需求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调整方程,估计外汇储备和货币持有量向均衡水平调整的速度,分析外汇储备需求与货币供求等相关经济变量的长短期作用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银海  姜澍  封北麟  
文章从货币供求对国际储备需求影响的机理入手,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理论来分析货币市场非均衡下中国外汇储备的动态优化与调整。通过建立我国外汇储备、货币需求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调整方程,估计外汇储备和货币持有量向均衡水平调整的速度,分析了外汇储备需求与货币供求等相关经济变量的长短期作用关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管涛  
用多项指标来衡量,我国外汇储备依然相当充裕,防范国际收支危机的能力较强。当前市场出现存在的各种担忧,多半是出于脱离基本面的非理性看空预期2016年第三季度,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连续三个月下跌,各月分别减少41亿、159亿和188亿美元,从而诱发了新一轮的市场紧张情绪。汇率波动属于价格出清,储备变化属于数量出清,因此,外汇储备降得越多、持续时间越久,市场信心就越容易受到影响,出现上述情形并不令人意外。然而,冷静地分析,又不能不说市场各方对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问题有些反应过度。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石凯  刘力臻  聂丽  
在主权债务危机期间,由于欧美发达经济体国家信用屡遭降级,币种结构调整已成为中国外汇储备风险管理的重要方式。运用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系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数据,分析中国外汇储备的可能币种结构,并通过均值———方差分析框架寻找到具有最小风险的币种构成,继而使用动态最优化方法构建币种结构调整的动态最优路径。实证结果表明,按计划将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转换为日元资产,将会有效降低风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施建淮  
中国超过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如何运用成为近来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同样成为关注焦点的是中国外汇储备惊人的增长幅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建会  
外汇储备必须在满足流动性和安全性前提下,拓展投资渠道,控制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近几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企,而外汇储备基金投资却只有3%的营运收益率。本文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基金投资增值的现状,从区分管理功能和投资功能,组建高效基金运营模式;设定投资基准和投资限额,控制和规避投资风险;优化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和资产结构,拓宽投资渠道;加快培养吸纳国际金融市场操作人才,完善有关法规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外汇储备基金投资增值的对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许承明  
本文根据我国 1 978年以来的年度数据 ,根据动态调整模型确定了我国外汇储备需求函数 ,并估计了我国外汇储备向均衡化进行动态调整的速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饶华春  
文章分析了能较好解释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主要影响变量;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调整模型确定我国的外汇储备需求方程,并依此来判断我国所持有的外汇储备是否充足,或是超量。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我国大部分年份的外汇储备供过于求,但外汇储备实际持有量与需求量之间的缺口有63%的部分在年度内得到了调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方元  师俊国  
基于中国1997年1月-2011年12月的外汇储备规模、汇率、GDP、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额的数据,利用SVAR模型分析外汇储备规模对汇率、GDP、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额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实证结果表明:外汇储备对汇率、GDP、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的响应总体来说均是正向的,即汇率的提高、GDP规模的扩大、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的增加都将会引起外汇储备的增加。其中,汇率对外汇储备规模具有长期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外汇储备的短期作用较为显著,GDP和出口也是影响中国外汇储备的重要因素;汇率对外汇储备的短期影响要小于外商直接投资,但是其长期影响要大于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对外汇储备增长的实际贡献已经超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碧琼  何燕  
文章构建IS-LM-BP模型并借助1994年1月~2008年6月(174个样本)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物价波动及其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外汇储备、进出口贸易和物价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短期和长期内货币供应量和外汇储备对物价波动均产生正向冲击;进出口贸易是物价波动的格兰杰原因,但外汇储备不是物价波动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证实进出口贸易和货币供应量短期内减缓物价波动,但是长期内对物价波动冲击效应显著,加剧物价波动。由此可见,在开放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物价波动的外部传导机制,内外经济问题都需要高度关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韩骏  韩继云  
一、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情况概述截至2006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9411.15亿美元,居世界第一储备大国之位,比位居世界第二的日本高出762.35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的大幅增加,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增强了我国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但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为了保持我国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