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57)
2023(3692)
2022(3257)
2021(3173)
2020(2797)
2019(6237)
2018(6367)
2017(13324)
2016(6968)
2015(7670)
2014(7627)
2013(7768)
2012(7545)
2011(6844)
2010(7045)
2009(7144)
2008(7074)
2007(6425)
2006(6020)
2005(5554)
作者
(19669)
(16332)
(16139)
(15560)
(10239)
(7645)
(7520)
(6016)
(5911)
(5799)
(5293)
(5250)
(5168)
(5130)
(5000)
(4754)
(4753)
(4738)
(4671)
(4642)
(4039)
(3959)
(3782)
(3731)
(3688)
(3628)
(3613)
(3609)
(3161)
(3082)
学科
(31310)
经济(31285)
(19841)
管理(19677)
(14878)
企业(14878)
方法(14000)
数学(12812)
数学方法(12754)
中国(10781)
(10052)
(8881)
(7981)
(7268)
贸易(7264)
(7133)
(6860)
银行(6858)
(6638)
(6334)
财务(6330)
财务管理(6317)
(6088)
金融(6088)
企业财务(6085)
业经(5648)
农业(5501)
(4988)
(4728)
税收(4470)
机构
大学(107685)
学院(106907)
(49056)
经济(48106)
管理(40395)
研究(35127)
理学(34279)
理学院(33954)
管理学(33569)
管理学院(33376)
中国(28968)
(26285)
(22731)
财经(20609)
(18582)
科学(17651)
(17526)
经济学(15400)
研究所(15287)
财经大学(15280)
北京(15255)
中心(15215)
(14700)
经济学院(14102)
(13159)
师范(13092)
(12565)
(12272)
(12193)
商学(12168)
基金
项目(59860)
科学(47137)
研究(47030)
基金(43885)
(36753)
国家(36422)
科学基金(30858)
社会(30165)
社会科(28642)
社会科学(28633)
基金项目(23193)
教育(21773)
(21315)
编号(20297)
(18430)
自然(18395)
资助(18250)
自然科(17905)
自然科学(17900)
自然科学基金(17584)
成果(17142)
(14611)
课题(13222)
重点(13028)
教育部(12944)
(12861)
(12667)
项目编号(12664)
人文(12639)
国家社会(12276)
期刊
(57526)
经济(57526)
研究(36828)
(18862)
中国(16315)
管理(15816)
(13873)
金融(13873)
科学(11603)
学报(11505)
(11351)
财经(10312)
经济研究(10035)
大学(9501)
教育(9360)
业经(9295)
(9063)
(8856)
学学(8810)
国际(8607)
问题(8496)
农业(7990)
技术(7983)
理论(6415)
商业(6177)
实践(5725)
(5725)
技术经济(5543)
现代(5488)
世界(5052)
共检索到165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桑百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在观念、政策、制度、环境、条件、优势、产业、区域等方面都发生着变迁,梳理这些变迁有助于正确认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并理解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观念方面,对外商直接投资的认识已经从早期的怀疑和争论转变为将其视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同其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功能;在政策方面,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已从以所得税为核心的优惠政策转向以法律和制度保障外商直接投资的权益,以产业导向政策引导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向,推动内外资企业享有同等的国民待遇;在制度方面,外商直接投资的行政审批制度已经废止,取而代之的是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的市场准入制度,负面清单逐步简化,外商直接投资准入范围不断扩大;在环境方面,相当长的时间内国际环境对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非常有利,许多国家鼓励本国资本流向中国,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美国及其盟友对华政策发生了明显改变,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加剧,经济全球化面临着空前挑战,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国际环境变得愈发复杂;在条件方面,外商直接投资面对着我国国民经济由高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工业化由加速扩张转向结构调整,产能过剩取代市场短缺,要素成本优势弱化、市场优势加速形成;在优势方面,效率寻求型外商直接投资的优势下降,市场寻求型外商直接投资的优势上升,资源寻求型外商直接投资的优势发生结构性变化,战略资产寻求型外商直接投资的优势逐步提高;在产业方面,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下降,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超过制造业,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在区域方面,在东部地区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仍占主要地位的同时,中西部地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逐步扩大,各种类型的特殊经济区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中发挥排头兵的作用。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国内经济循环和国际经济循环的重要衔接点,有望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获得更多商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独特功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炜  
笔者采取空间计量方法,并结合各地区的制度指标,印证了FDI促进制度变迁具有空间溢出性的特点。研究表明,FDI对我国制度变迁具有促进作用,FDI对制度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对制度变迁的贡献率逐年递增且呈发散趋势,空间制度溢出效应在各省域间呈现区域性的特点。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华迎  
一、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欧美债务危机雪上加霜自2011年11月以来,中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FDI)连续6个月出现负增长,引起各方关注。据国家商务部提供的数据,去年11月和12月,流入中国的FDI同比分别减少9.8%和12.7%;2012年以来FDI的下滑趋势有所缓和,但仍处于下跌状态。2012年4月,中国吸收FDI的金额为84.01亿美元,同比下降0.74%。1-4月,流入中国的FDI为378.81亿美元,同比下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郝睿  
90年代以来,我国吸引了大量外商直接投资,截至1998年9月底,累计达到2532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外资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牵动力之一。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吸...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绍媛  
70年代末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 ,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开始启动 ,但当时的条件决定了对外借款成为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迸发了惊人能量 ,外商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成为最重要的形式 ;但随着国内经济形势和国际环境的变化 ,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大幅度降低。如何提高外资利用效率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亮  
实际有效汇率是影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我国实际有效汇率与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1985年以来,我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综合贬值,促进了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有效地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应当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战略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杨兰   张磊  
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外商前来我国投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政府同时执行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政策,因而这些外商企业具有较强的外向性,其投资行为对我国的商品进出口产生了较大影响。我国吸引外资的政策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因此,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在80年代和90年代存在明显差异,从而对我国商品进出口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本文分析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阶段性变化及其对我国商品进出口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讨论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商品进出口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曦  
论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管理王曦(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国际贸易与金融系510275)我国自1983年开始大规模引进外商直接投资(FDI),从此,我国FDI总量便以每年478%的增长率高速增长。至1995年,FDI已占当年利用外资总额的70%以上,当年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枫  冯宗宪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卫迎春  
韩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经历了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本文系统介绍了韩国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变化及其成效,分析了韩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及其机构,总结了韩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原磊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主要经历了探索发展、加速发展、创新发展三个阶段。我国在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包括弥补了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缓解了就业压力、增加了财政收入、扩大了进出口贸易、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六个方面。我国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基本经验可以总结为"把握机遇、顺势而为;政策连续、稳步前进;以我为主、积极引导;量质并重、注重创新"32个字。我国在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经济安全问题、环境和能源问题、不平等竞争问题、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管理问题四个方面。我们可以主要从"维护政策的连续性、提倡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晶  杨蕙馨  
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但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上极为不平衡,投资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1991年至2005年间,外资由珠江三角洲向长江三角洲转移,呈现出明显的"北上"趋势,而外资"西进"的趋势并不明显,中央政府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重大举措,并没有促使外资明显向西部地区转移。我们对东、中、西部地区影响外资区位变迁的基础设施因素、劳动力因素、制度因素和集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给出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仲伟周  陈晨  
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经济贡献率作为中国服务业经济增长方式代理变量,在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的基础上,分析了2004—2015年中国服务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特征,并利用服务业14个子行业的面板数据,从全样本和要素禀赋两个维度对制度变迁、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的依赖性总体呈现强化趋势;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服务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但就细分行业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作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雁琴  赵斌  
文章基于2000-2017年中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在测度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创新对产业结构变迁的总体效应,并进一步分析经济危机前后的效应,在考虑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下进行分样本的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创新均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两者交乘项对产业结构合理化起到阻碍作用,但促进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相对于经济危机前,经济危机后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促进作用减弱,区域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拉动作用增强;就分样本的异质性分析而言,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创新对产业结构变迁存在区域差异。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桑百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胆吸收外资,拓展全球资源配置空间,形成了以利用外资扩大开放促进改革发展的独特道路,缔造出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奇迹。如今,中国利用外资的国内外条件均已发生重大变化,国民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美国发动的对华贸易战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未来,中国将从政策引资为主转向制度引资为主,致力于对标先进国际经贸规则,持续促进外商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优化外商投资企业营商环境,外商投资将在结构调整中提升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