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085)
2022(1907)
2021(1883)
2020(1842)
2019(4128)
2018(4479)
2017(9965)
2016(5354)
2015(6247)
2014(6236)
2013(6602)
2012(6508)
2011(5904)
2010(6072)
2009(6027)
2008(6118)
2007(5632)
2006(5242)
2005(4948)
2004(4274)
作者
(15861)
(13061)
(12902)
(12535)
(8199)
(6137)
(6086)
(4959)
(4834)
(4711)
(4275)
(4248)
(4116)
(4090)
(4061)
(4035)
(3793)
(3778)
(3749)
(3731)
(3432)
(3162)
(3139)
(3006)
(2989)
(2983)
(2866)
(2850)
(2574)
(2519)
学科
(22516)
经济(22476)
管理(15910)
(15565)
(11854)
企业(11854)
方法(11204)
数学(10256)
数学方法(10221)
中国(8771)
(8605)
(7192)
(6659)
(6348)
银行(6346)
(6049)
(5649)
贸易(5645)
(5565)
(5212)
财务(5206)
财务管理(5189)
企业财务(4973)
(4895)
金融(4895)
(4288)
(4269)
税收(4054)
(4025)
业经(3941)
机构
大学(84744)
学院(83822)
(38389)
经济(37586)
管理(31567)
研究(27095)
理学(26199)
理学院(25953)
管理学(25697)
管理学院(25537)
中国(24452)
(22556)
(18224)
财经(17108)
(15436)
(14108)
科学(13968)
财经大学(12730)
北京(12478)
经济学(12287)
研究所(12121)
(12074)
中心(12050)
经济学院(11277)
(10657)
(9964)
(9605)
师范(9545)
(9378)
(9337)
基金
项目(43933)
研究(34306)
科学(33804)
基金(31877)
(26679)
国家(26465)
科学基金(21805)
社会(21727)
社会科(20609)
社会科学(20599)
基金项目(16715)
(15630)
教育(15480)
编号(14893)
资助(13978)
(13583)
成果(13177)
自然(12747)
自然科(12342)
自然科学(12337)
自然科学基金(12123)
(10968)
课题(9692)
(9554)
教育部(9523)
重点(9518)
(9353)
人文(9235)
项目编号(9161)
社科(9098)
期刊
(45119)
经济(45119)
研究(29997)
(16738)
中国(14369)
(13473)
金融(13473)
管理(12027)
(9822)
学报(9529)
科学(8973)
财经(8937)
经济研究(7711)
大学(7578)
(7551)
业经(7442)
学学(7039)
问题(6970)
(6755)
农业(6638)
教育(6483)
技术(6401)
理论(5981)
国际(5685)
实践(5386)
(5386)
商业(5014)
技术经济(4713)
现代(4183)
统计(4162)
共检索到134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我国外债效益在下降。据有关资料分析,1991年,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外债项目效益不好,有的甚至没有效益。我国引进的113条彩电生产线,目前没有一条满负荷运转,年产量仅为装配能力的44.8%。另外,外债的“自我偿还率”低,目前在全国已签约的项目中,能够出口创汇的仅占20%,绝大部分不能创汇。据测算,目前企业的综合偿债能力下降30%左右,有不少企业和项目不能按时偿还外汇贷款,出现大量逾期拖欠现象。对此必须高度正视,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将会陷入债务困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叶英男  孙克俭  黄强  刘志平  
进入90年代,我国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和偿债高峰,既要应付居高不下的偿债压力,又要满足逐年扩大的外债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外债的效益管理尤为重要,而这又正是我国外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为了从根本上管好、用好外债,保证外债"借、用、赚、还"的良性循环,我们必须从提高外债的经济效益入手,建立外债经济效益监测制度,及时、准确地反映外债的经济效益,分析掌握其变动原因,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一、建立外债经济效益监测制度的必要性 (一)经济效益原则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提高经济效益是实现生产目的的手段。 (二)举借外债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它的目的决定了必须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宏安  
自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举借外债发展很快,从1985年开始,外债规模曾经连续四年以年均递增36%的速度迅速增长。但是,从外债结构看,目前我国外债余额中近70%是商业贷款,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商业贷款容易筹措,限制少,但风险大,相对成本高。因此,如何提高外债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增强外债的再生能力,已成为一个亟待解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一、举借外债的变化情况我国在70年代后期开始借外债,到现在已经有20年左右的时间。这一阶段,我国举借外债的变化情况主要表现为下述四个方面:(一)外债规模进一步扩大,但增长速度大幅度回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借用外债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1984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阎衍  
九十年代即将到来的外债偿还高峰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对此理论界展开了认真的讨论,但讨论的重点是如何科学地确定我国外债的适度规模,即外债总量问题,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我国的外债结构问题,也不容忽视。事实上,我国外债偿还高峰的形成,正是外债结构(尤其是外债期限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一,外债的来源结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建军  
由“广信事件”引发的对外举债“窗口”危机给中国的国际信用造成一定程度损害,也给金融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本文分析了中国外债及其管理现状, 提出组建适应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形势的外债监管机构“中国外债监管委员会”的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侯迎春  
外债是经济发展的"双刃剑",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过很关键的作用,但是目前短期外债高企,流入流出量暴涨暴跌,以及使用效益,都反映了外债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外债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国外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最终提出完善外债管理的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振富  
外债在弥补国家建设资金不足 ,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中国外债规模与日俱增 ,目前已成为世界债务大国。本文从外债规模、外债结构、外债清偿能力等方面对我国外债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 ,全面评估我国外债风险程度 ,并提出防范和化解外债风险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章辉  
外债的合理利用能有效地弥补国内资金不足的缺口,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但在外债的利用过程中,必须防范随时可能出现的外债风险,避免陷于债务危机。根据国际通行的外债监控系统,可以发现我国外债规模始终控制在国民经济可以承受的合理范围之内,但并不能就此认为我国外债毫无风险可言。恰恰相反,由于我国外债构成中国际商业贷款比重偏大、外债使用效益欠佳、外债管理约束软化等内在因素以及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变数的存在,我国外债仍然存在着潜在的风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郝承勇  郧慧梅  王俊清  
我国外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郝承勇,郧慧梅,王俊清一、我国外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缺乏一个权威的外债集中管理机构我国对外借款目前实行归口管理、分工负责。双边政府贷款的对外窗口是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世界银行贷款是财政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姚遂  方兴  
我国外债规模问题研究导师:姚遂教授研究生:方兴(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论文摘要论文共四章,近三万字。论文首先从外债规模理论入手,认为外债规模应是由外债必要规模、外债吸收规模、外债安全规模和外债适度规模组成的完整体系,并对四个组成部分分别进行研究论述。在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夏利  王建军  
一、我国外债的概况、特点和问题 (一)我国借用国外贷款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79—1984年。这一阶段我国借用国外贷款比较谨慎,五年累计使用100多亿美元,1984年底,全部外债余额为120亿美元,其中中长期外债余额62亿美元,占全部外债的50%多一点,短期债务比重相对较大。1984年末中长期外债余额中、官方贷款约占一半,外债负担较小,偿债率为7.3%,负债率为4%。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中华  
外债规模的持续扩大使得我国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债务国之一。目前我国外债管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比重较高、货币种类集中、隐性外债严重和部分外债使用效益低下等方面。主要应从健全管理体制、监控外债规模、合理安排债务结构、增强对外债投资项目的监管和完善外债立法等方面加强外债管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晋祥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外借款,在我国发展迅速。到1992年末,外债余额为525.5亿美元,预计到“八五”末将达800亿—1000亿美元。总结10年来我国对外借款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缝全和完善我国对外借款的政策和管理机制,有助于发挥对外借款的积极作用,抑制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和危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