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74)
- 2023(4953)
- 2022(4283)
- 2021(4050)
- 2020(3652)
- 2019(8427)
- 2018(8667)
- 2017(17126)
- 2016(9530)
- 2015(11055)
- 2014(10883)
- 2013(11282)
- 2012(10983)
- 2011(10093)
- 2010(10182)
- 2009(9854)
- 2008(9836)
- 2007(9034)
- 2006(8253)
- 2005(7670)
- 学科
- 济(38693)
- 经济(38635)
- 管理(23743)
- 业(23156)
- 方法(18179)
- 企(17820)
- 企业(17820)
- 数学(16136)
- 数学方法(15983)
- 中国(13126)
- 学(11300)
- 农(10958)
- 财(10086)
- 制(9924)
- 贸(9077)
- 贸易(9068)
- 易(8873)
- 银(8059)
- 银行(8020)
- 行(7786)
- 业经(7415)
- 税(6867)
- 融(6641)
- 金融(6641)
- 农业(6623)
- 税收(6430)
- 收(6373)
- 和(6286)
- 体(6143)
- 环境(5827)
- 机构
- 大学(148539)
- 学院(145838)
- 济(59304)
- 经济(58005)
- 研究(57346)
- 管理(50447)
- 中国(45418)
- 理学(42410)
- 理学院(41804)
- 管理学(40983)
- 管理学院(40725)
- 科学(37693)
- 京(34056)
- 所(31990)
- 农(30329)
- 财(30218)
- 研究所(29077)
- 中心(24974)
- 农业(24310)
- 业大(23788)
- 财经(23303)
- 江(22866)
- 北京(22423)
- 经(21111)
- 院(21045)
- 范(19068)
- 师范(18769)
- 经济学(18356)
- 州(17798)
- 省(17688)
- 基金
- 项目(91612)
- 科学(70163)
- 基金(66342)
- 研究(61480)
- 家(61210)
- 国家(60766)
- 科学基金(48628)
- 社会(37076)
- 社会科(34990)
- 社会科学(34980)
- 基金项目(34763)
- 省(34087)
- 自然(33748)
- 自然科(32847)
- 自然科学(32832)
- 自然科学基金(32237)
- 划(31113)
- 资助(28554)
- 教育(27564)
- 编号(24289)
- 重点(21969)
- 部(20671)
- 成果(20351)
- 发(20169)
- 计划(19226)
- 科研(18351)
- 创(17917)
- 课题(17664)
- 科技(17022)
- 创新(16931)
共检索到229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柏林
解放后,我国复种指数以中亚热带增幅最大,亚热带和热带是我国复种指数差异最大的地区,若能缩小这一差异,就是发挥复种潜力,进一步提高我国复种指数。
关键词:
复种指数 变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永敢 李玉义 逄焕成 任天志 王龙昌
耕地复种指数是耕地利用集约程度的一个量化指标。基于1978~2007年统计资料,对西南地区耕地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和耕地复种指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最大复种指数与热量、水资源之间的定量化关系模型计算分析了该地区的复种指数理论潜力和可挖掘潜力。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西南地区耕地面积不断下降,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总体上呈上升态势,耕地复种指数也在缓慢上升。与此同时,西南地区粮食播种面积总体上在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也不断减少。在现有基础上西南地区复种指数可挖掘潜力为36.1%,其中最大的是云南,其次是广西、四川、重庆和贵州,分别为45.2%、44.0%、4...
关键词:
耕地 复种指数 潜力 西南地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总瑛
油气资源量是一个动态的量值,世界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总体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逐渐增多的趋势,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条件的改善,扩大了油气资源的领域,世界油气储量和产量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1991年-2008年期间,世界石油和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增长了39.80%和39.56%,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增长了24.27%和53.16%。随着勘探、开发、储运和加工配套技术的进步,天然气将继续得到快速发展,21世纪初是天然气发展的黄金时期,预计在2025年前后世界能源消费将由石油时代进入天然气时代。预计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世界油气剩余可采储量仍将保持上升态势,21世纪世界油气资源总体上是充足的,不会...
关键词:
油气资源 储量 产量 天然气时代 潜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书民
文章测算了中国历年的实际复种指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计算了各地区的最大复种指数和复种发展潜力,并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了各地区的复种行为,提出了因地制宜地挖掘各地复种潜力的对策。
关键词:
复种 发展潜力 复种行为 省级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郝心怡 张江 白瑞 郭晶鹏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其耕地复种指数变化对我国粮食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利用HANTS算法构建2001—2018年研究区耕地复种指数数据库;通过MK检验方法、最小二乘法分析该区域复种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地理空间探测器对影响不同区域复种指数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序列上分析,该区域以一年两熟复种模式为主;整体复种指数呈现下降趋势,一年两熟模式的耕地面积显著下降。(2)从空间格局上分析,安徽、江苏、江西、湖北的中部等地区以一年两熟模式为主;湖北、湖南等地区一年两熟模式下降显著。(3)从复种指数时空转移分析,2001—2015年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湖南中部等地区种植模式主要从一年一熟转为一年两熟;2015—2018年安徽中部、上海北部、湖南中部等地区种植模式从一年两熟转为一年一熟。(4)粮食单产水平、地均化肥使用量是该区域复种指数变化的关键因子;人均耕地面积对江西省复种指数变化影响较大,而对其他地区复种影响较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莉 周宏飞 包安明
根据中亚5国100个气象站1901—2000年月平均温度和降水资料,运用Miami、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对中亚地区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了计算,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法、并结合ArcGIS和SPSS对其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中亚地区100 a降水气候生产潜力(Yr)和蒸散气候生产潜力(Ye)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温度气候生产潜力(Yt)趋势相反,Yr和Ye均发生了4次突变,Yt没有发生突变;②气候生产潜力区域差异明显,其中,Yt呈从西南向东北减少的趋势,Yr和Ye变化比较复杂,大致具有东部大于西部的规律;③增温增湿的气候变化趋势有利于中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文斯 吴文斌 余强毅 胡文君 谭杰扬 胡亚楠
利用1980~2010年中国分县农业统计数据和中国地面气候日值数据,分别估算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及21世纪初的中国县级实际复种指数(MCI)和潜力复种指数(PMCI),据此分析过去30年中国耕地复种可提升潜力(PIMCI)的空间格局变化,并进而探究复种可提升潜力对全国粮食增产潜力的贡献大小。结果表明:(1)在时间尺度上,中国耕地PIMCI从20世纪80年代的50.2%减少到90年代的48.7%,之后受PIMCI与MCI逆向变化的影响,到21世纪初耕地可提升复种指数扩大到59.6%。(2)从不同地理区域看,中国不同农业种植区耕地PIMCI变化具有明显的地理空间差异。黄淮海区和云贵区的PIM...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袁德法
单个作物产量的提高,在一定时期内,受品种、作物本身的生理机制和现有科学技术水平等条件的限制,只能达到一定的限度。因此,在自然和经济条件可能的情况下,运用间作、套作充分利用农田的空间,达到多种多收,就成了提高作物产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复种指数的影响要素 复种指数的提高,可以延长光合时间,发挥农业资源增产潜力,增加种植作物的种类,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葛亚宁 刘洛 徐新良 张学霞 袁兰兰 张晓峰
以2010年我国耕地空间分布遥感监测数据为基础,在1960—2010年的长时间序列气象数据、土壤数据等数据基础上,采用GAEZ(Global Agro-Ecological Zones)模型综合考虑光、温、水、CO2浓度、农业气候限制、土壤、地形等多方面因素,估算了中国玉米生产潜力,进而分析了近50 a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玉米生产潜力的时空格局特征。研究表明:12010年中国玉米生产潜力总量是8.34×108t,玉米生产潜力空间差异显著,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东北平原区的玉米生产潜力总量最高,达到1.97×108t,青藏高原区玉米生产潜力总量最小;2近50 a来中国玉米单产潜力和生产潜力总量...
关键词:
生产潜力 GAEZ模型 玉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美君 李飞 邵佳琪 杨海娟
玉米作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探究其生产潜力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时空变化特征对中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结合全球农业生态区模型、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和集对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玉米生产潜力的周期性波动特征及长期变化趋势,进而分析了其空间格局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960—2010年间,中国玉米生产潜力呈增加趋势,由1960年代的9.10亿t增至2000年代的9.45亿t左右。在年际尺度上,中国玉米生产潜力主要以准3 a和准5 a的周期进行波动;在年代际尺度上,存在准10 a和准20 a的波动周期。其中,准3 a的周期波动是中国玉米生产潜力长时间变化的最主要特征,这主要是受年降水量变化的影响。从空间格局来看,中国玉米生长适宜区主要集中在加格达奇—锡林浩特—临河—西宁—天水—中甸沿线以东;1960—2000年间,玉米生产潜力界线在中国东北部和临河—西宁沿线发生了较为明显的移动。华北平原、辽河平原、四川盆地等地区的玉米单产潜力变化趋势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关中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区的玉米单产潜力变化过程与上述地区恰好相反。在这2类地区,玉米单产潜力的变化均较显著,但变化方向在年代际尺度上具有交替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繁华 张湘莎
本文将中国对拉美出口置于经济全球化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之下,按照"总量-贸易方式-商品结构"的研究路径,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相关统计面板数据,就中国对拉美地区出口的特征和潜力,进行了一系列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尽管近年来中国对拉美出口增长迅速,但是与贸易引力模型推导出的模拟值相比,仍旧存在很大的增长潜力,特别是其中的墨西哥、委内瑞拉、哥伦比亚、阿根廷等国家,应该成为中国扩大拉美出口的重点。有关实证检验结果也显示,中国对拉美地区出口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但是在不同的贸易方式和不同的贸易商品下,上述因素的影响程度存有明显差异。另外,通过对比同期中国对其他贸...
关键词:
中国出口增长 拉美市场 潜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琳凤 李孟刚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存在的耕地资源减少和粮食安全目标的矛盾,以及粮食复种指数存在的上升潜力,阐明通过提高粮食复种指数实现粮食安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而分析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指数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实现我国复种指数提高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复种指数 粮食安全 有效途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丹 李迎春
【目的】科学评价气候变化对江西省水稻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对保障粮食稳产增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江西省85个气象站54年的气象数据、晚稻生育期资料,采用逐步订正法、线性趋势分析法、Manner-Kendall检验法等分析了江西省双季晚稻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现实生产力数据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江西省双季晚稻的增产潜力。【结果】1961-2014年双季晚稻光合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呈东部高、西部低,光温生产潜力呈东南部高、西北部低,气候生产潜力呈北部低、南部高特征。近
关键词:
晚稻 气候生产力 增产潜力 气候变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金元浦
总体上看,文化消费发展的方向是要实现两个转型升级。一是发挥新消费的引领作用,加快推动一二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我国经济整体提质增效。二是要实现文化产业自身的升级换代,从供给侧出发,推动我国文化消费的升级换代。
关键词:
文化消费 产业 升级换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