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95)
2023(9975)
2022(8167)
2021(7601)
2020(6440)
2019(14476)
2018(14195)
2017(28678)
2016(15388)
2015(17037)
2014(16992)
2013(16939)
2012(15688)
2011(13924)
2010(14409)
2009(14102)
2008(14342)
2007(13049)
2006(12043)
2005(11268)
作者
(43008)
(35557)
(35459)
(33679)
(22849)
(16571)
(16088)
(13517)
(13284)
(13060)
(12002)
(11667)
(11662)
(11280)
(11049)
(10796)
(10461)
(10379)
(10310)
(10187)
(8823)
(8735)
(8624)
(8127)
(8039)
(8020)
(7900)
(7844)
(6982)
(6873)
学科
(80746)
(73215)
企业(73215)
(69576)
经济(69482)
管理(63828)
方法(28731)
业经(27139)
(26669)
(26620)
数学(21087)
数学方法(20903)
(19619)
财务(19602)
财务管理(19584)
农业(19007)
中国(18832)
企业财务(18527)
(18076)
(17615)
技术(16490)
(13882)
贸易(13874)
(13777)
(13594)
(13360)
(12891)
理论(12498)
(12140)
银行(12136)
机构
学院(230430)
大学(222510)
(103842)
经济(101878)
管理(95926)
理学(81244)
理学院(80533)
管理学(79748)
管理学院(79307)
研究(70295)
中国(60084)
(53086)
(46116)
财经(40880)
科学(37083)
(36927)
(36111)
(34379)
(33826)
中心(32605)
经济学(30878)
研究所(30078)
财经大学(29790)
北京(29580)
(28632)
业大(28162)
经济学院(27999)
商学(27706)
商学院(27473)
农业(26279)
基金
项目(136769)
科学(110487)
研究(107396)
基金(100391)
(83833)
国家(82958)
科学基金(73664)
社会(69960)
社会科(66444)
社会科学(66429)
(53593)
基金项目(52155)
教育(48374)
自然(45037)
编号(44688)
自然科(44012)
自然科学(44002)
(43526)
自然科学基金(43308)
资助(41096)
成果(36408)
(32819)
(31512)
(31305)
(30230)
课题(30113)
重点(29701)
(29404)
(28694)
创新(28478)
期刊
(124622)
经济(124622)
研究(72479)
(43539)
中国(42864)
管理(41472)
(33146)
(27836)
金融(27836)
科学(26340)
业经(23515)
学报(23317)
农业(22683)
技术(21996)
财经(20807)
教育(20705)
大学(19682)
经济研究(19629)
学学(18725)
(17978)
问题(16366)
技术经济(14260)
(14219)
(13309)
现代(12871)
商业(12743)
国际(11982)
财会(11885)
经济管理(11521)
世界(11485)
共检索到358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邓洲  
当前,我国"僵尸企业"主要出现在传统重化工业和部分新兴产业,究其原因客观上是受全球经济形势走低和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影响,但从主观上看是由我国不完善的市场体制和政府过度干预行为造成的。"僵尸企业"危害巨大,轻则将使产能过剩问题不断恶化,浪费社会资源,导致市场不公;重则将会在债务、生产、就业等方面产生连锁反应,引发系统性风险。处置"僵尸企业"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上一阶段化解产能过剩工作的延续和升级。立足我国特殊情况,应加强调研摸底工作,全面评估和科学界定"僵尸企业";发挥市场机制清退"僵尸企业"的积极作用;严格执行企业退市法律法规;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同时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处置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诸葛玉华  李文明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一些无法适应新常态的企业逐渐成为僵尸企业。这些僵而不死的企业吞噬着财政、金融等资源,使得资源错配加剧,给经济运行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当前涉贷僵尸企业呈现"三个90%"的特征:90%为小微企业、90%已停产、微型僵尸企业贷款不良率达90%,贷款主要投向制造和批发零售两大行业。表面上看,这些信贷资金进入了实体经济,实际上却是沉淀在僵尸企业这滩死水中,而一些正常运行的小微企业却难以得到金融支持,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效果。但是,清理处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帆  朱鹤  
坚持市场化原则是处置僵尸企业的基本导向。效率低下是僵尸企业的典型特征,处置僵尸企业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提高经济效率当前,政府部门将处置过剩产能视做去除产能过剩的"牛鼻子"。仅凭逻辑推导,僵尸企业能够导致并恶化产能过剩,甚至两者还会形成恶性循环。然而,国际经验表明,产能过剩与僵尸企业并没有经常同时出现。发达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亮  唐任伍  成蕾  
我国"僵尸企业"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政府长期实行选择性产业政策造成市场扭曲、资本市场发育滞后、地方政府过度干预和商业银行的持续信贷。处置"僵尸企业"是当前破除无效供给、化解过剩产能的重要手段。应对"僵尸企业"进行全面评估,对不同类型"僵尸企业"精准处置,加强法律机制建设提高处置效率,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快淘汰"僵尸企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春阳  
僵尸企业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障碍之一,处置僵尸企业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文章明晰僵尸企业的识别标准,总结日本、美国、欧盟等经验,从混合所有制改革、破产清算、债务分担、行动思路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我国当前处置僵尸企业提供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季凯文  周吉  
去产能,处置好"僵尸企业"是关键一环。受内外需求持续乏力、成本上升与价格下跌双重挤压、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的产业格局影响,从多产品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困难,一些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总的来看,江西"僵尸企业"主要分布在钢铁、煤炭、石化、有色、建材等传统行业,基数小但规模较大,部分企业出现大幅亏损。对此,应坚持以"去产能"为目标导向,加快建立"僵尸企业"数据库,分类分批推进处置"僵尸企业",妥善解决"僵尸企业"职工安置,有效盘活"僵尸企业"存量资产,促进"僵尸企业"平稳有序退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季凯文  周吉  
去产能,处置好"僵尸企业"是关键一环。受内外需求持续乏力、成本上升与价格下跌双重挤压、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的产业格局影响,从多产品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困难,一些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总的来看,江西"僵尸企业"主要分布在钢铁、煤炭、石化、有色、建材等传统行业,基数小但规模较大,部分企业出现大幅亏损。对此,应坚持以"去产能"为目标导向,加快建立"僵尸企业"数据库,分类分批推进处置"僵尸企业",妥善解决"僵尸企业"职工安置,有效盘活"僵尸企业"存量资产,促进"僵尸企业"平稳有序退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江波  赵亚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处理产能过剩问题,而有效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就要有效地识别和处置僵尸企业。为了更好地识别和处置僵尸企业,首先要了解僵尸企业所面临的困境特征。由此可见,对僵尸企业的困境特征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主要研究上市公司中僵尸企业的困境特征,利用统计学中非参数检验方法,通过对僵尸企业与一般财务困境、财务破产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实证得出僵尸企业所具有的困境特征,为上市公司有效识别和处置僵尸企业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海洋  马江  
我国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支持作用。然而,资金短缺已成为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如何有效地融通资金,国家如何创造条件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勇  
现代社会,知识产权要素业已成为企业市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加强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越来越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存在管理制度缺失、意识淡薄、人才匮乏等不足。文章指出,知识产权管理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富积累。因此,企业应强化知识产权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华巍  万兴亚  姜力丹  
我国小微企业具有数量多且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发展布局不均衡、集群效应显著、生命周期较短等特征,其发展受制于资金严重不足、管理水平偏低、科技水平普遍不高、人力资源匮乏、相关支持政策尚不完善等困境。应为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加强小微企业相关支持政策的宣传力度,完善小微企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政策落实与执法监督,多途径解决小微企业资金难题,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科技扶持力度,做实小微企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同时,小微企业应充分发挥灵活优势,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转型升级;提升管理者素质,改善企业管理制度和模式;坚持"留住原有、择优引进"的原则,建立小微企业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增强开发市场、拓展融资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聂辉华  江艇  张雨潇  方明月  
2005年~2013年,我国工业部门僵尸企业比例约为7.5%。僵尸企业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不当关系,地方政府之间和国企之间的恶性竞争,大规模刺激的后遗症,外部需求冲击,银行的信贷歧视。对此,应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尤其是慎用产业政策;完善对国企的考核指标,全面理解"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加强对银行体系的监管;多渠道化解过剩产能,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和改制分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网;加快国企改革步伐,进一步对国企进行分类改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袁碧华  
我国政府主导型的风险投资企业法律形态单一,风险资金来源有限,致使我国风险投资规模较小,很难真正达到推动高技术产业化的目的,风险投资的金融法规制缺失也制约着风险投资业的发展。风险投资企业法律形态选择应多元化并扬长避短,根据风险投资的特点完善现有企业形态尤其是有限合伙立法,同时补充对风险投资企业的金融法规范,并尽快进行风险投资基金的立法,使风险投资基金运作阳光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鹏  马鸿鑫  王秀娟  
近年来,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初级阶段,通航企业普遍面临严峻的融资困境。以产业链为视角,本文对通用航空企业融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通航产业链具有资金缺口分布不均、供需相对错位、融资方式过于单一和融资链条不顺畅等特征,存在社会资本参与度低、政策支持力度不足、融资效率水平低和融资服务专业化水平弱等困境。并提出通过培养通航文化、完善财税政策、提升融资效率、建立通航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等途径促进我国通航产业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