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16)
- 2023(10846)
- 2022(8899)
- 2021(8150)
- 2020(6931)
- 2019(15874)
- 2018(15839)
- 2017(31102)
- 2016(16455)
- 2015(18830)
- 2014(18652)
- 2013(18764)
- 2012(17517)
- 2011(15631)
- 2010(16148)
- 2009(15316)
- 2008(15612)
- 2007(14559)
- 2006(13254)
- 2005(12068)
- 学科
- 济(79930)
- 业(79927)
- 经济(79850)
- 企(73425)
- 企业(73425)
- 管理(64544)
- 方法(31712)
- 业经(28479)
- 农(27244)
- 财(26526)
- 贸(26346)
- 贸易(26331)
- 易(25659)
- 数学(23091)
- 数学方法(22979)
- 中国(21159)
- 农业(18788)
- 务(18763)
- 财务(18735)
- 财务管理(18715)
- 制(18181)
- 技术(18031)
- 企业财务(17575)
- 策(15864)
- 地方(15638)
- 划(14642)
- 和(14535)
- 出(14438)
- 体(14144)
- 理论(13339)
- 机构
- 学院(246369)
- 大学(238612)
- 济(112930)
- 经济(110824)
- 管理(99758)
- 理学(83932)
- 理学院(83210)
- 管理学(82440)
- 管理学院(81986)
- 研究(77211)
- 中国(63559)
- 财(54224)
- 京(49814)
- 财经(42062)
- 科学(40572)
- 江(39077)
- 经(37865)
- 所(37369)
- 农(36738)
- 中心(34759)
- 经济学(33521)
- 研究所(32701)
- 北京(31643)
- 州(31211)
- 业大(30750)
- 经济学院(30587)
- 财经大学(30506)
- 商学(29179)
- 商学院(28948)
- 院(28331)
- 基金
- 项目(147144)
- 科学(117048)
- 研究(115363)
- 基金(106215)
- 家(89169)
- 国家(88296)
- 科学基金(77221)
- 社会(74741)
- 社会科(70966)
- 社会科学(70950)
- 省(58215)
- 基金项目(55991)
- 教育(51728)
- 编号(48176)
- 划(46769)
- 自然(46502)
- 自然科(45331)
- 自然科学(45317)
- 自然科学基金(44571)
- 资助(43086)
- 成果(38431)
- 业(34432)
- 创(33899)
- 部(33529)
- 发(33347)
- 课题(32882)
- 重点(32295)
- 创新(30787)
- 制(30587)
- 国家社会(30480)
- 期刊
- 济(135080)
- 经济(135080)
- 研究(77139)
- 中国(48880)
- 财(44129)
- 管理(43336)
- 农(35731)
- 科学(27832)
- 融(26219)
- 金融(26219)
- 学报(25974)
- 业经(25113)
- 农业(24662)
- 技术(24134)
- 教育(23368)
- 大学(21539)
- 贸(21441)
- 经济研究(21142)
- 财经(21129)
- 学学(20141)
- 问题(19461)
- 国际(18957)
- 经(18346)
- 业(15351)
- 技术经济(14978)
- 世界(14147)
- 商业(14001)
- 现代(13751)
- 经济管理(12038)
- 财会(11647)
共检索到391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洪联英 张云
文章通过总体评估和案例分析,认为当前存在微观企业问题凸显,产业定位不明确,以及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区位选择扎堆等现象,严重影响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走出去"步伐。合作区建设的政府主导模式需要进行战略性调整。激发企业"走出去"的主导性和主动性、合理调整产业定位、构建园区综合评价体系和强化政府主体的导向、服务及保障功能,是合作区建设应该着力调整的方向。
关键词:
境外经贸合作区 企业“走出去” 发展战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春顶
2006年下半年,商务部决定筹资200亿元在多个国家建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作为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共分两批批准了19家境外经贸合作区,而近期来自商务部的消息称,第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方志斌 薛伟 刘海洋
中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以下简称“境外经贸合作区”)已成为对外投资合作的新模式和海外投资的重要落脚点。但中国“走出去”企业在境外经贸合作区面临税收营商环境方面以及双边税收协定方面的税收风险。“走出去”企业如何应对境外经贸合作区的税收风险,需由中国税务部门和“走出去”企业共同努力。税务部门应强化“走出去”企业的涉外税收服务、健全双边税收协定体系、深化同东道国政府的税收合作;“走出去”企业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前作好税务规划、搭建涉税事务沟通平台、建立税收风险防范机制,多方努力共同促进“走出去”企业在境外投资行稳致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丹 陈友庚
我国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对于推动国内企业对外投资有着重要的意义,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其发展,而对外援助(ODA)在此过程中未能得到重视。事实上,对外援助作为一种有效的政策工具,已经对对外投资和贸易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应从加强对境外经贸合作区东道国的宏观政策援助、实施本地化战略、使用援外优惠贷款支持合作区建设三个方面实施改革。
关键词:
境外经贸合作区 对外援助 对外投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冯兴艳
为加强中非务实合作,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将在非洲国家建设三至五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目前,部分合作区已初具规模,并开始产生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后危机时代,中非投资合作面临新机遇、新挑战,我们需要从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中非投资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实现中国与非洲各国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关键词:
境外经贸合作区 非洲 投资合作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勇
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区域集中度高、产业层次较低、市场主体参与度高以及优惠政策丰厚,由此使得合作区的产业升级前景广阔,多方合作力度较大。然而合作区也存在区位选择不合理,风险不可控;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方式粗放;融资困难及人才匮乏等问题。因此,需要完善合作区内产业链布局,强化融资和人才支持,建立风险预防及评估体系,推进合作区本土化经营,如此才能确保合作区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吕秉梅
近年来,中国商务部通过招标方式,支持中方企业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其产业结构以低价值的中低端产业为主,且行业发展比较分散,同时存在着国与国之间合作机制不够健全、主导产业定位不明确、缺乏清晰有效的盈利模式和专业人才支撑体系等发展困境。据此,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制度保障、积极吸纳外方力量参与经贸区合作建设、积极推动经贸合作区转型升级、积极提升经贸合作区服务支撑水平等对策建议,以推动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百红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是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以及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来看,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稳步推进,但是由于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基于此背景,文章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其问题和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实践性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广荣
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是指在国家统筹指导下,国内企业在境外建设的或参与建设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产业链较为完整、辐射和带动能力强、影响大的加工区、工业园区、科技产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钢
1999年2月,我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关于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的意见》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鼓励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指导性文件。该文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程大为 樊倩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民营企业在沿线市场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建设稳步推进,投资总体健康有序,投资区域和领域丰富多元,发展前景广阔。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合作与摩擦、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深度调整时代,为主动应对贸易和投资壁垒、增强对产业链的自主控制能力、及早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民营企业需要对园区进行进一步扩容、整合与升级,加快解决融资障碍、规划模糊、政策适配性不足、人力资源短缺等阻碍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痛点。因此,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需要多途径破解融资难题、多方合作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多管齐下助力企业树立绿色发展意识及制定长远发展规划。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范平平 陈明
在新形势下发展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对于"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从成立背景、交通因素、经营情况、招商模式、盈利模式、区内产业、当地贡献分析了合作区发展基本情况,从国家层面、企业层面和入区企业三方面分析了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存在的问题。要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境外经贸合作区,政府要加强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顶层设计,帮助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运营企业要加强与政府沟通,争取更多优惠,为入区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加大对合作区的宣传推广力度;入区企业要积极在合作区内实现集聚发展,重视社会责任,利用媒体讲好"中国故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广荣
当前,中国企业在包括周边国家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发建设各类园区(包括开发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工业新城等),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予以支持(称之为境外经贸合作区)。经过多年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开发区"走出去"的过程及国家扶持政策加以总结并给出新的建议。一、发展阶段(一)企业自发行动时期(2005年之前)海尔和福建的华侨实业都是开发区的标志性先行者。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穆丹萍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建筑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建筑业与国际接轨、加强国际合作是大势所趋。中国建筑企业树立"走出去"的国际化理念、拥有国际化的管理水平、进行国际化的人力资源开发尤为重要。企业要提升国际竞争力,必须构建和实施跨国经营人才开发战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理论与政策跟踪"课题组 彭继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