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88)
- 2023(14684)
- 2022(12941)
- 2021(12254)
- 2020(10393)
- 2019(24141)
- 2018(23941)
- 2017(47650)
- 2016(25285)
- 2015(28740)
- 2014(28808)
- 2013(28299)
- 2012(26131)
- 2011(23456)
- 2010(23199)
- 2009(21267)
- 2008(20761)
- 2007(17961)
- 2006(15772)
- 2005(13785)
- 学科
- 济(98450)
- 经济(98338)
- 管理(71373)
- 业(68012)
- 企(56018)
- 企业(56018)
- 方法(50042)
- 数学(44297)
- 数学方法(43723)
- 中国(26789)
- 农(25927)
- 财(25798)
- 银(23790)
- 银行(23643)
- 制(23504)
- 行(22243)
- 业经(21092)
- 学(20438)
- 贸(19792)
- 贸易(19780)
- 易(19303)
- 融(18449)
- 金融(18447)
- 地方(17758)
- 农业(17055)
- 理论(16502)
- 务(16403)
- 财务(16334)
- 财务管理(16299)
- 和(15523)
- 机构
- 大学(361305)
- 学院(358387)
- 济(144855)
- 管理(144422)
- 经济(141761)
- 理学(125345)
- 理学院(124008)
- 管理学(121823)
- 管理学院(121174)
- 研究(115644)
- 中国(93048)
- 京(76169)
- 科学(70447)
- 财(68151)
- 所(56901)
- 财经(55616)
- 农(54893)
- 中心(53822)
- 业大(52408)
- 研究所(52025)
- 经(50644)
- 江(49954)
- 北京(48057)
- 范(45865)
- 师范(45418)
- 经济学(44457)
- 农业(43380)
- 院(42010)
- 财经大学(41943)
- 州(41615)
- 基金
- 项目(246316)
- 科学(193629)
- 研究(179957)
- 基金(179795)
- 家(156023)
- 国家(154790)
- 科学基金(133434)
- 社会(112695)
- 社会科(106822)
- 社会科学(106795)
- 基金项目(95639)
- 省(94475)
- 自然(87675)
- 自然科(85630)
- 自然科学(85609)
- 自然科学基金(84034)
- 教育(82896)
- 划(80191)
- 资助(75086)
- 编号(73915)
- 成果(58906)
- 部(55159)
- 重点(54826)
- 发(51601)
- 创(50853)
- 课题(49561)
- 科研(47570)
- 教育部(47526)
- 创新(47472)
- 大学(46384)
- 期刊
- 济(149508)
- 经济(149508)
- 研究(107490)
- 中国(59641)
- 学报(54412)
- 管理(51240)
- 科学(50408)
- 财(50112)
- 农(48340)
- 融(44271)
- 金融(44271)
- 大学(41724)
- 学学(39432)
- 教育(35676)
- 农业(32490)
- 技术(30490)
- 财经(26807)
- 业经(24769)
- 经济研究(24595)
- 经(22772)
- 问题(20106)
- 理论(19226)
- 实践(17684)
- 践(17684)
- 图书(17207)
- 技术经济(16835)
- 科技(16376)
- 商业(16369)
- 贸(16104)
- 现代(15890)
共检索到515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守东 谷家奎
汇率改革后人民币不再"盯住"美元,实行有管理的浮动,使得直接或间接充当"外汇保险公司"角色的金融当局货币错配风险暴露。本文构建时变参数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异方差模型考察汇率变化的不确定性,并根据冲击来源将其分解,实证结果表明,汇改后汇率变化不确定性显著增加,源于外来冲击的不确定性占绝对比重。进一步对我国境内三类银行(人民银行、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货币错配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汇率变化不确定性对银行货币错配的冲击作用具有非对称性,在低区制状态不确定性对银行货币错配影响更为显著,并且不同冲击来源的不确定性对不同类银行货币错配的作用机制差别较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范小云 张潇 王博
货币政策公告是投资者判断货币政策走向的重要依据。文章基于2012年5月至2020年7月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数据,实证分析了外汇市场在货币政策公告发布前后几日的较短窗口区间内的市场反应。实证结果表明,M2公告和MPR报告发布前几天,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益率显著上升,在岸外汇市场存在关于M2公告和MPR报告的"预公告溢价效应",离岸外汇市场只存在关于MPR报告的"预公告溢价效应","预公告溢价"是对投资者额外承担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的溢价补偿;MPR报告发布后投资者调整人民币资产头寸,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出现"公告后溢价效应";进一步考察"811汇改"的影响,发现只有在"811汇改"后,当市场力量的作用凸显时,在岸人民币汇率关于M2公告的"预公告溢价"显著为正。文章认为中国应该提高货币政策公告的规律性并推进系统性和前瞻性的制度设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丁剑平 刘璐
基于2012年4月30日至2018年12月17日的银行间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本文首次使用波动率回归拟合的方法,从政策利率的角度改进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并进一步研究了在不同程度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宏观经济新闻的反应。收集和构建10项宏观经济新闻后,本文发现当市场参与者普遍不能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政策变化的情形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在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宏观经济新闻的反应显著减弱。当货币政策存在较高不确定性时,市场对未来政策判断的分歧加剧,进而人民币汇率对宏观经济新闻的反应不足。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增加央行的汇率沟通,可以发挥其对宏观经济新闻的补充作用,同时增强市场对宏观经济基本面信息的反应。本文不仅丰富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经济后果以及宏观经济新闻的人民币汇率效应相关理论研究,而且为未来货币政策制定、调整和实施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为货币当局进行有效外汇市场干预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宋雪涛
本文在回顾201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基础上,指出2017年人民币汇率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并认为引发贬值和资本外流的因素来自经济基本面和资产泡沫,脱离基本面讨论汇率没有意义。人民币汇率的两次闯关2015年8月以来,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两次闯关。第一次闯关来自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汇率定价机制的改革,新的汇率定价机制强调人民币汇率参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刚 卢凯隆 王少林
本文通过TVP-VAR模型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和外汇市场不确定性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期间,境外主体增加了人民币股票资产,债券资产规模则先增后减。美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不仅加剧了外汇市场的不确定性,还影响了境外主体持有人民币资产的决策。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应扩大金融市场开放,提供多样的人民币资产,并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同时加强对美国货币政策的监测与应对,以稳定外汇市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薛龙 刘家诺
本文基于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并结合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并进一步研究这种影响效应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显著抑制企业的创新产出,并且这一现象在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中更为显著。其内在作用机制是,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会通过加重企业金融错配程度来抑制企业的创新产出。因此,中央银行应合理调整货币政策,降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和精准性,进而缓解企业金融错配,促进企业创新。
关键词: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 金融错配 企业创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爱俭 刘浩杰 王璟怡
本文采用UCSV-RV模型测度人民币汇率预期不确定性。时变脉冲响应结果表明:外部地缘政治风险对汇率预期不确定性的影响具有逐渐衰减的特征,内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汇率预期不确定性的影响具有逐渐增强的特征,外部地缘政治风险对内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呈现正向冲击。时变溢出结果表明:相较于外部地缘政治风险,汇率预期不确定性的变化更多源自于内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溢出,同时外部地缘政治风险是内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溢出的净接收者。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孟楠 闫帅
本文研究了人民币汇率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动态溢出关系,检验结果显示,1997年1月至2014年9月,中国、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四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溢出效应,且体现为人民币汇率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净溢出;人民币汇率与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之间的溢出效应占人民币汇率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总溢出效应的一半以上;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中,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净溢出国。人民币收益率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动态溢出结果显示,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收益率与经济政策不确定之间的相互溢出效应均较汇率制度改革前有所提高,而在外部经济出现不利因...
关键词:
经济政策 不确定性 人民币汇率 溢出效应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强 陶士贵
本文采用滚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TVP-SV-VAR模型研究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美元流动性对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外部冲击对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动态时变特征。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段,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稳定产生短期负向影响,美元流动性对人民币汇率稳定的中长期影响更显著。不断深化的市场汇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外部冲击对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影响方向。因此,政府部门要关注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同时继续完善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吸收外部冲击的功能,维持外汇市场的金融稳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毛日昇 郑建明
本文综合运用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理论和汇率风险规避理论,建立一个理论分析框架考察人民币实际汇率不确定性对东道国市场导向型和出口导向型外商直接投资(FDI)择机进入东道国市场的影响作用。利用中国产业层面1999:1~2008:4相关季度数据对理论结论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和经验研究结论表明: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人民币实际汇率不确定性的增加同时会对出口导向型FDI和东道国市场导向型FDI择机进入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作用。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升值会促进东道国市场导向型FDI择机进入,但对于出口导向型FDI择机进入的影响,理论和经验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人民币汇率预期升值对东道国市场导向型FDI择机进入影响不明确,...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汇率 不确定性 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国富 皇甫星 杜子平
文章利用人民币对欧元、美元、日元、卢布、英镑、加元、林吉特、澳元的汇率数据,构建了描述人民币汇率相依结构的R藤模型。结果表明,人民币对欧元的汇率是中心汇率,也就是说一篮子货币汇率的决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民币对欧元的汇率。另外,人民币对美元、日元、英镑及卢布汇率也是我国篮子货币汇率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计算了R藤中各成双copula的参数置信区间,并利用滚动窗口技术考察了参数估计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R藤中成双copula参数极大似然估计值的不确定性随着R藤中树的棵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样本观测值数量的增加而减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德才 贾青 李梓玮
本文基于月频金融数据,构建了我国金融状况指数(FCI)以表征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同时基于日频上综、深综和恒生中国三个股价指数,使用BDFM模型构建我国综合股价指数(CSI)代表股市,接着使用混频抽样GARCH(GARCH-MIDAS)模型实证分析我国股市波动的长短期成分及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GARCH-MIDAS模型较好地测度了我国股市波动的长短期成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水平值对我国股市波动没有显著影响,但其波动率则为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德才 贾青 李梓玮
本文基于月频金融数据,构建了我国金融状况指数(FCI)以表征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同时基于日频上综、深综和恒生中国三个股价指数,使用BDFM模型构建我国综合股价指数(CSI)代表股市,接着使用混频抽样GARCH(GARCH-MIDAS)模型实证分析我国股市波动的长短期成分及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GARCH-MIDAS模型较好地测度了我国股市波动的长短期成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水平值对我国股市波动没有显著影响,但其波动率则为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邝雄 胡南贤 徐艳
基于对网络新闻报道文本分析测度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并运用2008~2017年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实证考察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信贷供给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增加时,商业银行会降低信贷供给,同时通过调整信贷结构来降低信贷风险,偏向于发放风险较低的短期贷款和担保贷款。货币当局应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主动防范和化解政策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以期更好地促进金融良性循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光宇
立足于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背景以及银行业务经营的实际情况,从银行经营“三性”原则的流动性原则视角出发,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银行流动性错配的过程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高会增加银行流动性错配,且边际影响随流动性错配变化呈现左偏变动,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银行风险承担影响机制对银行流动性错配产生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银行流动性的合理调整和管控,保持银行业稳健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