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52)
- 2023(15589)
- 2022(13647)
- 2021(12842)
- 2020(10956)
- 2019(25562)
- 2018(25375)
- 2017(50040)
- 2016(26649)
- 2015(30252)
- 2014(30302)
- 2013(29744)
- 2012(27197)
- 2011(24298)
- 2010(24556)
- 2009(22640)
- 2008(22074)
- 2007(19185)
- 2006(16779)
- 2005(14530)
- 学科
- 济(109796)
- 经济(109674)
- 管理(79473)
- 业(76375)
- 企(63355)
- 企业(63355)
- 方法(56916)
- 数学(50794)
- 数学方法(50013)
- 财(29356)
- 中国(28525)
- 农(28233)
- 业经(22839)
- 学(20656)
- 贸(20311)
- 贸易(20302)
- 制(19903)
- 易(19722)
- 务(19324)
- 地方(19310)
- 财务(19237)
- 财务管理(19195)
- 农业(18732)
- 理论(18329)
- 企业财务(18248)
- 技术(17009)
- 银(16797)
- 银行(16760)
- 和(16332)
- 融(16248)
- 机构
- 大学(385418)
- 学院(383394)
- 管理(156039)
- 济(154511)
- 经济(151261)
- 理学(136322)
- 理学院(134932)
- 管理学(132356)
- 管理学院(131656)
- 研究(118723)
- 中国(89356)
- 京(80577)
- 财(72677)
- 科学(71586)
- 财经(59385)
- 所(57388)
- 业大(55247)
- 农(54900)
- 中心(54594)
- 经(54049)
- 江(53334)
- 研究所(52120)
- 北京(50907)
- 范(48770)
- 师范(48313)
- 经济学(46886)
- 财经大学(44520)
- 州(43759)
- 院(43678)
- 农业(43049)
- 基金
- 项目(261768)
- 科学(206594)
- 研究(191736)
- 基金(191204)
- 家(165075)
- 国家(163751)
- 科学基金(142405)
- 社会(120528)
- 社会科(114361)
- 社会科学(114330)
- 基金项目(101011)
- 省(100947)
- 自然(93588)
- 自然科(91473)
- 自然科学(91451)
- 教育(90087)
- 自然科学基金(89800)
- 划(85179)
- 资助(80847)
- 编号(78964)
- 成果(62908)
- 部(58659)
- 重点(57783)
- 创(54194)
- 发(54167)
- 课题(53314)
- 教育部(51013)
- 创新(50486)
- 科研(50346)
- 大学(49952)
- 期刊
- 济(160292)
- 经济(160292)
- 研究(110443)
- 中国(63756)
- 管理(57313)
- 学报(56119)
- 财(54731)
- 科学(51813)
- 农(48139)
- 大学(43910)
- 学学(41307)
- 教育(41064)
- 技术(35903)
- 农业(33622)
- 融(32241)
- 金融(32241)
- 财经(28678)
- 业经(26603)
- 经济研究(26396)
- 经(24323)
- 问题(21369)
- 统计(19975)
- 技术经济(19187)
- 理论(19082)
- 图书(18900)
- 策(18283)
- 商业(17792)
- 科技(17444)
- 实践(17387)
- 践(17387)
共检索到541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杜威望 肖曙光
利用行为金融、投资潮涌和物理共振的相关理论,本文对基金投资潮涌导致我国个股股价暴涨暴跌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引入基金经理整体的价值认同感和个股股价客观波动变量,理论分析发现当两者的趋同值超过某一值时,将发生共振效应,对个股股价产生巨大的正(负)向冲击。利用模糊断点回归设计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基金投资潮涌中,当基金经理整体的价值认同感和个股股价的客观波动的趋同值超过0.90或-0.89时会发生共振效应,导致个股股价上涨48.4970%或下跌55.7674%。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程欣炜 龚璐 岳中刚
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新增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为探索家庭赡养行为的税收经济调节机制,本文以江苏11535户城镇家庭受赡关系为样本,采用基于被赡养人年龄阈值的模糊断点回归设计,考察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对医疗、非医疗和总赡养支出的处理效应,并针对主赡养人身份、赡养人性别和被赡养人性别进行异质性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具有税收激励和孝亲示范效应,对非医疗赡养支出的处理效应明显高于医疗赡养支出且存在过度反应,改变核函数和带宽计算函数的结论仍稳健。主赡养人身份和赡养人性别对赡养行为结构存在差异化影响;填报扣除提前兑付女性被赡养人的赡养支持预期。当前赡养扣除标准可从被赡养人数量和年龄阈值、赡养行为细分、扣除分摊限额等方面进行优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杜威望
本文从管理层工资率变动和有限关注转移两方面分析了基金投资潮涌现象对企业投资水平的影响效应和路径。理论分析表明,(1)基金投资潮涌现象会对企业的投资水平产生影响,但影响的效应和路径还需通过实证验证。基于PSM-DID的实证研究发现,(2)无论是正向还是负向的基金投资潮涌现象均会抑制企业的投资水平。影响路径实证检验发现,(3)正向和负向的基金投资潮涌现象分别通过管理层工资率上升和管理层有限关注转移抑制企业投资水平。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杨 于芝麦 杜剑
本文以2011~2016年上证50指数和上证180指数的成分股企业为样本,借助两阶段工具变量模型,运用模糊断点回归设计(Fuzzy RDD),采用上证50指数和上证180指数阈值周围指数成员的外生变化,借以分析上证50指数与上证180指数成分股企业的内部控制与企业有效税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企业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有效税率。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证180指数和上证50指数成分股企业之间的有效税率和内部控制质量存在断点,且二者之间在内部控制质量上的断点更加明显,表明上证180指数和上证50指数成分股企业的公司有效税率差别不大,但内控质量却差异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剑 刘窈 杨杨
基于营改增背景,以A股上市公司2009—2019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考虑到营改增分行业、分地区实施的特点,运用模糊断点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营改增全面实施后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效应。研究发现:营改增显著提升了企业竞争力。进一步研究发现,营改增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效应在非国有企业、法制环境优的地区以及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更为显著;不同行业受营改增政策影响存在差异,营改增显著提升了创新型行业和制造业的竞争力,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税制、产业政策并优化法制环境。文章基于企业竞争力这一视角考察营改增的政策效果,丰富了营改增对微观层面政策效果的研究,为未来税制改革和政策调整等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关键词:
营改增 企业竞争力 模糊断点回归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珮 李硕 马原驰 朱珮尧
本文基于营改增背景,以沪深两市A股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根据2009~2017年相关财务和技术创新数据,运用模糊断点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营改增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营改增对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营改增对非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力度更大;营改增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更为显著。本文最后提出进一步释放营改增改革红利及企业如何利用税改契机加快技术创新的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周辰珣 孙英隽
潮涌现象是当前经济学界研究的热门领域,也被认为是引发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首先对该理论现有研究成果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中政府投资占较大比例的特殊事实,文章对原理论中关于投资主体的假设进行了重新界定;在此基础之上,运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两种模式下企业投资决策的预期均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对我国2010年至2012年宏观经济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表明我国行业投资在政府的过度干预下,潮涌现象的表现形式更为激烈,最终形成的产能过剩后果要比市场主导模式下更严重。据此,文章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研究从新的视角出发,丰富和补充了潮涌现象研究领域的成...
关键词:
潮涌现象 政府主导 产能过剩 实证研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师博 张瀚禹
"营改增"的政策目标不仅在于减轻企业税负,而且在于瞄准经济转型升级,助力创新驱动。本文选择基于模糊断点回归的自然实验方法,采集1988—2015年147家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分析"营改增"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机制和效应。研究发现,相较于倍差法,模糊断点回归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逐步试点政策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差异化影响。"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使得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出现明显断点,并且在提升创新数量的同时,更有利于企业创新质量的提高。民营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竞争性行业企业的创新行为对"营改增"反应更为敏锐。
关键词:
“营改增” 创新质量 自然实验 政策识别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赫 贾男
在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过渡的过程中,提高脱贫群众健康状况、预防脱贫群众因病返贫是最基础的工作。为了检验现行稳定脱贫政策能否产生健康效应,起到预防因病返贫的目的,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2019年的数据,借助2014年全国范围内建档立卡行动这一准自然实验,通过模糊断点回归方法估计了稳定脱贫政策的健康效应。结果显示:稳定脱贫政策具有显著健康效应,这一效应对边缘易致贫户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群众更加明显,但对户主为女性的脱贫群众并不显著。机制研究表明,稳定脱贫政策主要是通过提高脱贫群众所在地区医疗资源供给质量、提升脱贫群众医疗资源需求的渠道产生了健康效应。以上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优化稳定脱贫政策、提升脱贫群众健康状况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稳定脱贫政策 健康效应 断点回归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初帅
本文利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基于高校扩招的准自然实验,采用断点回归的方法实证考察了流动人口教育获得对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1)扩招政策的实施从整体上增加了流动人口的教育获得,并显著促进了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2)异质性分析表明,扩招政策对城市户籍、省内跨市流动和流向超大、特大城市流动人口的教育获得与居留意愿影响程度更大。本文的发现对于如何有效实施提升流动人口居留意愿措施,扩招政策评价以及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周晓光 何倩 黄晓霞
随着模糊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其在证券市场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参数模糊化对投资组合优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模糊线性回归相结合的预测方法,构建了基于对称三角模糊数的投资组合模型。并将提出的模型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普通最小二乘结合的方法、单一模糊线性回归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模糊线性回归建立的投资组合模型最优,这对构建最优投资组合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贾男
随着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我国退休人口将会呈现增长趋势。本文研究退休作为一种个体工作状态的外生冲击,如何影响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采用模糊断点回归设计的非参数估计方法,本文发现退休不会造成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比例发生显著变化,但会引起风险资产种类构成的明显变动,现金、股票和基金在家庭金融资产中所占比重显著下降,银行存款、理财产品和借出款所占比重则显著上升。影响机制检验发现,退休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这种影响,可能是通过退休之后家庭的风险态度变化、金融知识变化和收入冲击造成的。本文研究表明,对退休人口进行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风险教育十分必要。
关键词:
退休 金融资产选择 模糊断点回归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坤鑫
以京Ⅴ标准的实施为例,基于断点回归设计的方法,检验了机动车排放标准的提升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研究发现,长期京Ⅴ标准的实施使北京市大气中的PM2.5浓度均值发生显著降低,但短期内成品油质量的提升没有带来PM2.5浓度的显著下降,京Ⅴ标准实施前后空气质量的改善得益于良好的气象条件和污染产业产值的下降。城市政府应在加严机动车排放标准的同时,着力于从污染源出发,改善公共交通体系,开发新能源汽车和替代燃料,有针对性地调控污染产业,实现雾霾污染的治理和空气质量的改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坤鑫
以京Ⅴ标准的实施为例,基于断点回归设计的方法,检验了机动车排放标准的提升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研究发现,长期京Ⅴ标准的实施使北京市大气中的PM2.5浓度均值发生显著降低,但短期内成品油质量的提升没有带来PM2.5浓度的显著下降,京Ⅴ标准实施前后空气质量的改善得益于良好的气象条件和污染产业产值的下降。城市政府应在加严机动车排放标准的同时,着力于从污染源出发,改善公共交通体系,开发新能源汽车和替代燃料,有针对性地调控污染产业,实现雾霾污染的治理和空气质量的改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瀚禹 吴振磊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是目前我国较为典型的政府干预企业创新行为的政策文件,政府筛选出特定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倾斜政策鼓励企业进行创新,然而简约的认定条件同样存在企业为获取“政策租”而诱发研发操纵和策略性创新行为导致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下降的可能。本文采集2008—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应用模糊断点回归策略,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政策效果展开评估。研究发现,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在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3%的阀值处存在明显断点。全样本层面的估计表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数量和质量,但进一步基于最优窗宽的检验却得到截然相反的结论。由于信息不对称,制度安排会诱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伪高新技术企业”旨在攫取政策租,会将研发支出占比策略性地保持在政策达标线上。研发操纵区间的“高新技术企业”会缩减专利总量和发明专利数量。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政策效果,并识别出完善制度设计的“靶向”区域,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以及后续旨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政策完善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转移支付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我国中西部县域数据的模糊断点回归分析
土地整治对农户耕地流转的影响研究——基于断点回归的实证分析
退休与幸福感:基于断点回归设计
公共托幼服务对女性就业的影响——基于断点回归的实证检验
财政转移支付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空间断点回归的实证研究
空气污染影响了地方重污染企业的盈余管理吗?——基于修正Jones模型和断点回归法的实证研究
基于断点回归的海南省限购政策评估研究
现金贷果如洪水猛兽?——来自断点回归设计的证据
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推动了产业升级——基于中国工业断点回归设计的经验证据
重点高中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基于F县普通高中的一个断点回归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