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90)
- 2023(5847)
- 2022(5058)
- 2021(4944)
- 2020(4200)
- 2019(9748)
- 2018(9885)
- 2017(20229)
- 2016(11195)
- 2015(12867)
- 2014(13071)
- 2013(13219)
- 2012(12410)
- 2011(11338)
- 2010(11815)
- 2009(11480)
- 2008(11745)
- 2007(10922)
- 2006(10155)
- 2005(9572)
- 学科
- 管理(42903)
- 济(41718)
- 经济(41676)
- 业(36262)
- 企(30868)
- 企业(30868)
- 方法(18477)
- 财(16525)
- 数学(16017)
- 数学方法(15847)
- 中国(14405)
- 制(12984)
- 农(12729)
- 策(11769)
- 银(11123)
- 银行(11121)
- 贸(10810)
- 贸易(10802)
- 易(10636)
- 行(10557)
- 务(10173)
- 财务(10140)
- 财务管理(10113)
- 企业财务(9519)
- 业经(9467)
- 融(8319)
- 金融(8319)
- 税(8297)
- 税收(7962)
- 收(7868)
- 机构
- 学院(161073)
- 大学(160156)
- 济(70912)
- 经济(69123)
- 管理(65638)
- 理学(52846)
- 理学院(52331)
- 研究(51989)
- 管理学(51824)
- 管理学院(51458)
- 中国(47271)
- 财(40733)
- 京(34430)
- 财经(29607)
- 科学(26756)
- 经(26646)
- 江(26423)
- 所(26144)
- 中心(24815)
- 北京(22940)
- 研究所(22538)
- 财经大学(21737)
- 州(21451)
- 经济学(21148)
- 农(19625)
- 范(19592)
- 师范(19485)
- 经济学院(19015)
- 院(18361)
- 银(18027)
- 基金
- 项目(86483)
- 研究(69289)
- 科学(67608)
- 基金(61505)
- 家(50707)
- 国家(50235)
- 科学基金(43040)
- 社会(42561)
- 社会科(40388)
- 社会科学(40379)
- 省(32444)
- 教育(32387)
- 基金项目(31056)
- 编号(30152)
- 划(27545)
- 资助(27371)
- 成果(26850)
- 自然(25703)
- 自然科(25024)
- 自然科学(25018)
- 自然科学基金(24579)
- 课题(21103)
- 部(20542)
- 性(18924)
- 重点(18742)
- 项目编号(18610)
- 发(18365)
- 教育部(18029)
- 人文(17683)
- 年(17481)
共检索到272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包祖明
基础货币管理是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货币政策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引进金融规划思想、增强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及货币政策工具的针对性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规范的基础货币规划,基础货币的管理还很不系统,因此,有必要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基础货币规划框架,加强基础货币管理,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基础货币 规划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健
转轨时期我国基础货币管理与货币控制的关系许健货币控制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两级实现的。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资产运用部分,也可以说它是货币当局的净负债。一般而言,它是由流通中货币所有商业银行和其它存款银行的法定储备、超额储备组成。从理论模型看:M...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若雪 全骐
通过梳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我国的基础货币投放,我们发现基础货币投放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M2)在大部分时间是不一致的。利用2000年至2013年的月度数据以及结构性VAR模型进行的实证检验证明,我国的基础货币投放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M2)是负相关的。这说明央行难以有效调控基础货币的投放,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其他政策工具。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基础货币投放是适应于外汇流动情况和外汇占款变化的被动调整,也与我国当前货币政策以数量调控和直接调控为主有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元梁
一、我国基础货币供应体制的现状我国中央银行是通过三个渠道供应基础货币的:一是广义的中央银行贷款,包括人民银行提供资金委托金融企业发放的各种专业贷款、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贷款和对其他金融机构贷款,一般年度占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供应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二是金银外汇占款;三是财政透支与借款。在上述三个渠道中,金银外汇占款属于财政性需求,财政透支与借款是中央银行直接用于弥补中央财政收支缺口的支出。因此,金银外汇占款、财政透支与借款都是硬需求,中央银行实际上没有调控余地,而且波动性大。再从中央银行贷款来看,专项贷款是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周世成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实践,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不足,指出由于中央银行资产结构的不合理,债券市场尤其是国债市场发展滞后,以及商业银行改革难以到位等原因,导致中央银行在控制基础货币方面出现了力不从心的感觉。文章最后就如何增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控制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中央银行 基础货币:调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凯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往依靠外汇占款供给基础货币的方式变得不可持续,近期央行开始依靠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供基础货币。由于我国金融系统现状的制约,目前央行的基础货币供应方式在某些方面不利于提高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未来我国应改进现行基础货币供应方式、建立稳定的基础货币供应机制以降低金融风险。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基础货币供应 金融稳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杜荣耀 胡海鸥
本文讨论了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的投放与回流机制,选取2005年3月到2008年12月的贷款投放量与贸易顺差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通过对外贸易影响基础货币发行,从而使我国基础货币发行具有内生性特点。
关键词:
基础货币 内生性 货款投放与回流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凯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往依靠外汇占款供给基础货币的方式变得不可持续,近期央行开始依靠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供基础货币。由于我国金融系统现状的制约,目前央行的基础货币供应方式在某些方面不利于提高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未来我国应改进现行基础货币供应方式、建立稳定的基础货币供应机制以降低金融风险。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基础货币供应 金融稳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亚平 李甜甜
在复杂经济形势下市场信心易波动,对稳定和引导公众预期的要求更高。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货币政策兼顾总量与结构调控、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经济运行复杂多变等多重因素增加了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难度。当前,我国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公众预期管理体系,需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逐步构建和完善货币政策预期管理体系。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预期管理 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亚平 李甜甜
在复杂经济形势下市场信心易波动,对稳定和引导公众预期的要求更高。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货币政策兼顾总量与结构调控、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经济运行复杂多变等多重因素增加了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难度。当前,我国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公众预期管理体系,需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逐步构建和完善货币政策预期管理体系。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预期管理 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陆昂
中国货币政策操作与基础货币管理陆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经济手段替代行政手段,间接调控替代直接计划,基础货币管理逐渐成为货币政策操作的核心。在这一进程中,现行货币政策操作也正面临着挑战。本文在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燕芬 顾严
本文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出发,采用协整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考察了1998年取消贷款规模限制以来基础货币的主要来源及其变动,并对比了它们在1998年前后的变化。我们认为,1998年以来,国外净资产、对银行机构债权、对政府债权、政府存款、人民银行债券这5个项目构成了基础货币的主要来源,但我国中央银行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和足够的调控能力,基础货币及其主要来源表现出较强的内生性,货币政策的传导在起点上就缺乏有效性。因此,必须加快相关改革,提高我国货币政策间接调控的效率。
关键词:
基础货币 调控能力 协整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靳云汇 卜永祥
本文通过相关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中国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呈现一定的内生性,当前应增加央行国债持有量,解决因外汇占款增加而带来的对冲操作工具不足问题。
关键词:
基础货币 货币供应量 相关系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茂生 柏冬秀
货币政策是国家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预期的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手段和措施。在现代西方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一直是公认的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经过长期的实践——认识——再实践,西方已经有一套较定型的理论,而且在宏观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由于重实物指标,轻价值形式的管理,虽然银行仍然有集聚资金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但作用很有限。银行隶属于财政,信贷仅是资金"计划"供给的补充,货币发行则仅仅由信贷差额事后决定。因此,在那种情况下,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甚至很难说有货币政策。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著作中也难觅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畅会珏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础直接决定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础主要由运行基础、市场组织结构基础、政策配套基础等方面构成。畅通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须采取有力措施改善传导基础。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金融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