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3)
2023(9096)
2022(7928)
2021(7437)
2020(6359)
2019(14219)
2018(14353)
2017(27915)
2016(15485)
2015(17572)
2014(17903)
2013(17877)
2012(16603)
2011(15025)
2010(15647)
2009(15024)
2008(15062)
2007(14010)
2006(12855)
2005(12153)
作者
(45389)
(37597)
(37539)
(36076)
(23581)
(17809)
(17116)
(14431)
(14039)
(13771)
(12702)
(12403)
(12128)
(12039)
(11838)
(11759)
(11174)
(10936)
(10901)
(10871)
(9664)
(9291)
(9061)
(8516)
(8513)
(8493)
(8492)
(8471)
(7677)
(7313)
学科
(59001)
经济(58905)
管理(51341)
(44793)
(37049)
企业(37049)
方法(23448)
(21731)
中国(20343)
(20246)
数学(20183)
数学方法(19858)
(18289)
(16928)
贸易(16919)
(16659)
业经(14092)
(13791)
银行(13770)
(13164)
(12793)
(12788)
(11551)
(11515)
金融(11512)
财务(11497)
财务管理(11461)
(11086)
农业(10812)
企业财务(10686)
机构
学院(226969)
大学(226965)
(95685)
经济(93452)
管理(84107)
研究(76514)
理学(69938)
理学院(69241)
管理学(68130)
管理学院(67736)
中国(62168)
(52725)
(48843)
科学(43058)
财经(39471)
(38895)
(36484)
中心(35393)
(35382)
(33950)
研究所(33933)
北京(31766)
经济学(30028)
业大(29616)
(29214)
财经大学(28853)
(28420)
师范(28162)
(27394)
经济学院(27004)
基金
项目(136381)
科学(106716)
研究(103891)
基金(97821)
(83985)
国家(83296)
科学基金(70543)
社会(65870)
社会科(62483)
社会科学(62464)
(52921)
基金项目(50483)
教育(48466)
(44619)
编号(43138)
自然(42977)
自然科(41880)
自然科学(41865)
自然科学基金(41096)
资助(40806)
成果(37897)
(31271)
(30992)
课题(30865)
重点(30784)
(29186)
(28184)
(27459)
国家社会(27167)
教育部(27103)
期刊
(115060)
经济(115060)
研究(75526)
中国(50431)
(42439)
管理(34448)
(32637)
学报(31588)
科学(28499)
(27368)
金融(27368)
教育(27077)
大学(24942)
学学(23127)
农业(21350)
技术(21120)
财经(20237)
业经(18567)
经济研究(18072)
(17405)
问题(16292)
(15502)
国际(13163)
理论(12409)
实践(11005)
(11005)
技术经济(10981)
图书(10892)
现代(10530)
(10327)
共检索到368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雪原   许景权   高国力  
当前,我国基础设施呈现越来越强的融合和关联复杂化趋势。基础设施的系统集成化虽然大幅提升了运行效率、取得了巨大综合效益,但也给基础设施扩展升级和安全防范带来不小挑战。目前,我国基础设施系统集成存在信息化程度不高制约系统集成优化,布局不合理导致连接节点存在间断,基础设施间连接界面柔性不足和应急状态相互支持不够,共建共享不足导致空间资源浪费和相互干扰,基础设施新技术演变不同步形成相互制约,管理体制独立性强、缺乏统筹制约各类设施间相互协作,不同基础设施之间标准不衔接、协议不互认、协调技术落后等问题。应面向正常、应急、升级三种状态,规划、建设、管理三个环节,区域、城市、乡村三类尺度完善基础设施系统集成优化思路。通过大力提升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打通断点,促进基础设施跨领域融合发展,提高基础设施跨领域、跨行业的韧性水平,推动基础设施枢纽、通道和站点共建共享,强化政府和企业管理的跨领域统筹与合作,以支撑我国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重大战略任务的实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玉芳  
农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以及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是我国当前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率的提高,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文章认为,我国应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在工业上发展与调整互相促进,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军  
马克思把基础设施看作是为整个社会生产、消费提供的“共同生产条件”和“共同流通条件”。西方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则将其称为“社会管理资本”。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共设施,如电力、电信、自来水、卫生设施与排污、固体废弃物的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朱学东  李旭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杰  闫春英  
政府引导基金作为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政府引导基金数量和规模的快速增长,影响其运营效率的一系列问题逐渐凸显,如政策性目标与商业性目标协调难题、资管新规下募资困难增大、快速增长后的资金闲置和退出压力、绩效评价与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专业管理人才缺口等。有必要结合政府引导基金的典型特征和投资领域,通过构建相应协调机制,创新让利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完善风险监测和退出机制,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等方式,提升政府引导基金运营效率,进而促进其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金辉  程治中  
由于我国在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十分单一 ,导致投资严重不足 ,阻碍了我国基础建设的顺利发展 ,使基础设施供给不足长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本文从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发展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基金问题 :( 1)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的构成和形式 ;( 2 )我国组建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的可行性分析 ;( 3 )关于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的赎回、购买和质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薛澜,张强,朱卫东  
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举措,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建立良性的激励性制度。但是从制度背景和绩效分析来看,我国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并不能提供有效的激励,亟待修正。本文就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便国家在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更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激励。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1、教育体制调整没有完全到位。据对450位校长的访问,只有58.1%的校长认为调整完全到了位,其中,小学校长认为调整完全到位的为58.4%,初中为56.8%。在调整未到位的学校中,教师工资由乡里发的占14.2%;教师编制由乡里管的占12.3%;工资标准全县统一的占54.8%,未完全统一的占45.2%。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顺喜  姜长云  
鉴于小城镇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小城镇功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对于更好地贯彻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路、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小城镇迅速发展的同时,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明显加快,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就总体而言,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仍然存在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基础设施不完善等严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城镇功能的有效发挥。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制不健全,导致其投资主体单一、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秀云  王力  叶其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工业、农业、城市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随着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领域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基础设施投资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加剧、社会资本和民间机构参与度下降、基础设施投资领域金融创新严重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波动风险应对机制不完善等。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领域的体制机制桎梏。为此,应进一步深化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超前规划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顶层设计,优化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渠道和运营模式,积极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金融创新,为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创造优良环境,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风险应对机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兆凌  
基于中国城市层面数据和世界银行调查数据,考察地方官员的基础设施供给行为。研究发现:地方官员中存在“生产型政府官员→基础设施数量→基础设施质量”的传导路径,同时生产型政府官员的角色越强,越有利于提升辖区基础设施数量,但是对基础设施质量的直接影响不确定,而且官员的能力特征对基础设施供给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官员的学历提高有助于提升道路的数量和质量,但是对电力和通信质量具有负向影响;交流官员对基础设施质量具有正向影响,但是“空降型”官员整体上对基础设施数量和质量无提升作用,而在家乡任职的官员则更倾向于推行基础设施数量供给政策。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裘华鸣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债券的发行来解决我国目前债券资金不足的问题, 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但目前还存在着基础设施债券的发行主体问题、担保 问题、利率问题、流动性问题和利息征税问题等。要解决以上问题可采取的主要措 施有: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债券的重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让发行企业充 分认识到债券筹资的优越性;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改变目前债券利率的确定方 法,以国债市场利率作为基准利率;并开展债券创新业务,活跃债券市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振军  李晔  
近年来,我国电信等一些基础设施行业的国有经济垄断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指责。但我们认为,有效规制的不足、抵御国外资本威胁的需要和亟待解决的行业重组等因素使目前保持国有经济在我国电信等一些基础设施行业的控制成为合理的或必然的选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邹昱昙  
为了克服政府投资存在的固有缺陷和缓解财政压力,我国政府除传统地增加对公用事业的资金投入外,开始寻求投融资机制的改革,引进民间资本参与公共项目的建设。本文以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模式为例,分析了其在我国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后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以期使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实践中得到更好应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玉龙  李忠富  
建立了DEA和神经网络集成的基础设施投资有效性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应用DEA方法,对我国1993-2007年逐期的基础设施投资效率进行评价,得到了用于基础设施投资有效性预测的基本数据。根据对评价结果的投资有效和无效划分建立预测样本,选择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分别对基础设施的规模有效性和技术有效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基础设施的投资有效性预测具有可行性,而且通过与RBF神经网络、logistic回归和C-支持向量分类机等方法对比,MLP-NN方法的回应率和反查都具有优势,表明应用DEA-MLP-NN进行有效性预测更为有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