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27)
2023(17626)
2022(15233)
2021(14392)
2020(12052)
2019(28093)
2018(28133)
2017(54693)
2016(29914)
2015(34213)
2014(34677)
2013(34502)
2012(32364)
2011(29588)
2010(30129)
2009(27898)
2008(27982)
2007(25339)
2006(22551)
2005(20411)
作者
(90084)
(74785)
(74690)
(70873)
(47544)
(35827)
(34138)
(29370)
(28279)
(26975)
(25328)
(25234)
(23878)
(23796)
(23186)
(23101)
(22698)
(22183)
(21466)
(21407)
(18745)
(18675)
(18295)
(16904)
(16897)
(16874)
(16749)
(16714)
(15269)
(14946)
学科
(127883)
经济(127755)
管理(85520)
(83849)
(67684)
企业(67684)
方法(55076)
数学(47388)
数学方法(46884)
中国(37164)
(36572)
(30952)
地方(30064)
业经(28631)
(26811)
(25001)
农业(24400)
(24244)
贸易(24227)
(23467)
(21728)
银行(21670)
(20765)
理论(20304)
(20122)
金融(20118)
(20108)
环境(19201)
技术(19053)
(18804)
机构
大学(440610)
学院(439898)
(176235)
经济(172151)
管理(169740)
研究(151214)
理学(145035)
理学院(143356)
管理学(140994)
管理学院(140187)
中国(113936)
(95416)
科学(93883)
(82763)
(78155)
(74472)
研究所(70603)
中心(68153)
(67326)
业大(65417)
财经(65198)
北京(61320)
(60117)
师范(59572)
(58846)
农业(58251)
(54628)
(54336)
经济学(51973)
财经大学(47972)
基金
项目(285062)
科学(221703)
研究(210695)
基金(202513)
(175768)
国家(174202)
科学基金(147594)
社会(129465)
社会科(122476)
社会科学(122441)
(112627)
基金项目(107524)
教育(97403)
自然(94971)
(94779)
自然科(92620)
自然科学(92595)
自然科学基金(90905)
编号(88671)
资助(84002)
成果(73783)
重点(64063)
(63921)
(62774)
课题(61725)
(58448)
创新(54452)
科研(53992)
项目编号(53863)
教育部(53345)
期刊
(203270)
经济(203270)
研究(133859)
中国(87044)
学报(69103)
(68777)
科学(63377)
管理(62608)
(62558)
教育(53250)
大学(51526)
学学(48109)
农业(46918)
(41821)
金融(41821)
技术(39149)
业经(34688)
财经(31666)
经济研究(31493)
问题(27312)
(26995)
图书(24431)
(24178)
技术经济(22394)
理论(21877)
(21395)
商业(20972)
科技(20344)
现代(20277)
(20269)
共检索到665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海晨  陈云伟  
对于作为所有技术问题总机关的基础研究,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较少从宏观政策方面系统、全面地论述,特别是针对实际行动层面的系统讨论。鉴于此,梳理我国中央和地方出台相关政策,总结得出世界科技强国发展基础研究的六方面共性特征,比较发现我国当前基础研究发展存在组织攻关模式单一、好奇心驱动的研究项目布局不足、非共识和颠覆性项目组织管理匮乏、人才发展环境受限、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与开放合作交流受阻等六大问题,基于此提出强化建制化攻关组织模式、设置自由探索式研究项目、制订新管理机制、营造稳定人才成长氛围、探索适合的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开放合作机制等加强我国基础研究的六点对策建议,为促进我国全面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传杰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关系国家科技发展的战略问题。本文拟结合我国基础研究的现状,就政策、经费、体制、人才、领域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政策:保证基础研究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政策稳定,统一战略思想是保证政策稳定的前提。基础研究要持续发展,必须有稳定的政策环境。因为,一方面,基础研究本身是一个长期积累过程,任何中断势必造成前功尽弃,只有坚韧不拔地追求,才有望得到基础研究的甘果。另一方面,当代基础研究常依赖于有活力的研究群体。这种群体的活力和工作效率,又来自于群体内部的合理“生态结构”。显然,这种良性结构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以时间为代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叶玉江  
总结了“十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状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简述了“十一五”期间基础研究的总体部署和发展的重点以及基础研究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思博  王得坤  
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延续与进步的必然逻辑,当前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生态环境超载、资源枯竭、人力资本流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等诸多挑战。因此,探究适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意义重大。文章首先,总结、镜鉴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历程,理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与逻辑。其次,分别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生态环境资源、人力资本积累三个层面阐述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面临的问题与障碍。最终提出"一转变、二推进、三完善"的战略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思博  王得坤  
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延续与进步的必然逻辑,当前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生态环境超载、资源枯竭、人力资本流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等诸多挑战。因此,探究适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意义重大。文章首先,总结、镜鉴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历程,理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与逻辑。其次,分别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生态环境资源、人力资本积累三个层面阐述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面临的问题与障碍。最终提出"一转变、二推进、三完善"的战略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曾国屏,陈冬生,江嵩,刘容光,李正风,李光哲,袁萍,高润生  
本文分析了我国基础研究人才队伍的现状与问题,探讨了基础研究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相关措施。本文认为,我国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应突出重点、控制规模、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提高整体实力。要完善吸引和稳定优秀科学人才并使之脱颖而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造就若干学术造诣精深、在世界上有较大或一定影响的科学家;形成一支适应 21世纪科学发展趋势与特点、以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主的、结构合理的基础研究队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潘光友  
基础研究可以归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是“全面型”,就是对所有的基础研究领域者予以支持,以求获得科学技术的全面优势。这类国家主要是美国和苏联,英国、法国也曾一度实行过这种战略,但终因力不从心而时续时断。二是“半面型”或称高技术型,就是对所有的(或近乎所有的)有关高技术开发的基础研究都予以支持,以保持本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而在一般的纯粹基础研究方面就不一定是那么重视,资助可能比较少。日本、西欧等许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唐小为  王唯真  
STEM整合这一教育改革思路被介绍到我国后引发了争论。研究表明,科—数整合教育无需"引进",科—技整合教育有将科学教育带上培养"能工巧匠"歧途的风险,科—工整合才是最符合我国基础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的STEM整合类型。对1993年以来国外文献中30个科—工整合教育案例所做编码分析显示,其整合思路可归为应用延伸、工程框架、设计即探究三种。我国已有科—工整合尝试多借鉴工程框架思路,与国外同类案例相比,能达成"熟悉工程设计思路"的目标,但冷落了建构解释的探究目标。因此,我国基础科学教育借鉴科—工整合的重点应放在如下工作上:以已有科学课程为载体,开发整合与不同学科内容相关的工程设计任务;帮助教师把握整合教...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谷瑞升  于振良  杜生明  
对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林学项目进行归纳和分析,阐述我国林学基础研究的人力设施资源、研究布局以及当前的研究现状和特点。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的新时期战略定位,结合国际研究前沿和我国林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明确今后基金资助和管理的重点,提出未来我国林学基础研究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建永  
分析了我国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的理论与现实基础,提出了科学准确定位、提高人才质量和办学效益、完善民办机制与规范管理等具体路径,以促进我国独立学院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兆友  姜艳华  
基于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的实践,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政策企业家推动我国基础研究政策变迁的策略和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政策企业家通过创新政策观念、界定和建构政策问题、推动政策议程建立、评估政策执行过程和效果等途径,积极促进基础研究政策变迁。政策企业家在推进基础研究政策变迁时主要采取借助个人的优势资源、率先进行政策试点、向权力部门提交议案、直接致信政府决策层以及借助公众舆论压力等多种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妍  
工业绿色低碳节能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建立更加发达的现代工业体系的重要方面。我国工业绿色低碳节能发展的主要方向与重点任务,包括: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节能环保相关服务业发展以及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建议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的监督和监察,加快建立完善节能环保标准体系和构建工业绿色低碳发展长效机制等措施,保障重点任务的完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贤淑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得到了大力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民营企业内外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民营企业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就民营企业的现状、地位作用和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探求未来民营企业的发展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夏东民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日益重视,提出要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为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应当依据我国职业教育的现实基础,顺应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构建系统、科学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示范化、联盟化、社会化、特色化和立体化进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振兴  杨起全  程家瑜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例一直处于5%左右,但基础研究经费总量排在世界前列;中国政府在本国基础科学研究投入中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基础研究总投入的80%以上。但是,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主体单一,投入来源结构不合理,企业和高校投入少。结合对2020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测算,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其R&D的比例应达到25%以上,应把地方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纳入国家各项创新评价体系,实行特别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把大学自筹基础研究投入作为创新型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