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51)
- 2023(10128)
- 2022(8503)
- 2021(8202)
- 2020(6884)
- 2019(16173)
- 2018(16081)
- 2017(29356)
- 2016(16945)
- 2015(19690)
- 2014(19984)
- 2013(19674)
- 2012(18608)
- 2011(17478)
- 2010(17760)
- 2009(16317)
- 2008(16225)
- 2007(14552)
- 2006(13137)
- 2005(12359)
- 学科
- 济(66018)
- 经济(65961)
- 管理(39305)
- 业(35170)
- 中国(29819)
- 方法(29528)
- 数学(26421)
- 企(26419)
- 企业(26419)
- 数学方法(26157)
- 教育(20669)
- 农(17252)
- 制(16613)
- 贸(16613)
- 贸易(16597)
- 易(16332)
- 财(15842)
- 银(14940)
- 银行(14928)
- 行(14512)
- 学(14194)
- 融(12990)
- 金融(12989)
- 业经(12353)
- 理论(11965)
- 发(10922)
- 体(10739)
- 农业(10721)
- 和(10057)
- 环境(9806)
- 机构
- 大学(250223)
- 学院(240876)
- 济(104855)
- 经济(102690)
- 研究(94924)
- 管理(83800)
- 中国(70918)
- 理学(70538)
- 理学院(69624)
- 管理学(68508)
- 管理学院(68040)
- 京(56889)
- 科学(52562)
- 财(50153)
- 所(48584)
- 研究所(43801)
- 中心(40876)
- 范(40393)
- 师范(40148)
- 财经(39361)
- 北京(38533)
- 经(35986)
- 江(35808)
- 农(35074)
- 教育(34481)
- 院(33893)
- 经济学(33855)
- 师范大学(33283)
- 经济学院(30558)
- 业大(29890)
- 基金
- 项目(147396)
- 科学(116192)
- 研究(115707)
- 基金(104780)
- 家(90796)
- 国家(89987)
- 科学基金(74279)
- 社会(72175)
- 社会科(68274)
- 社会科学(68258)
- 教育(59748)
- 省(54090)
- 基金项目(53291)
- 划(49196)
- 编号(48037)
- 资助(44512)
- 自然(43888)
- 成果(43531)
- 自然科(42809)
- 自然科学(42795)
- 自然科学基金(42045)
- 部(36829)
- 课题(36583)
- 重点(34859)
- 发(33270)
- 教育部(31952)
- 性(30638)
- 中国(30272)
- 国家社会(29799)
- 创(29740)
共检索到390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茜 辛涛 刘雨甲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举办的"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学术年会是该领域成果集中展示的平台。2016年12月17—18日,第二届学术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受到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上千人通过多种方式参会,同时,国际顶尖学者也积极参与,凸显这一领域的国内外影响力。本文依托该年会报告,讨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领域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水平。一、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蓬勃开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檀慧玲
在教育评价改革当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深化改革,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需要实现五个方面的转变。监测目标从基于课程标准的测评转向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测评;监测内容从侧重抽测样本群体的学业表现向关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其中软性指标的监测转变;监测重心从单一结果监测向多元全过程监测转变;监测方式方法从传统教育测评向基于信息与智能技术的测评转变;监测主体从注重学校监测向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监测转变。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 测评 转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凌艳 张平平 李勉
教育质量的学校影响因素是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开展的"学校与教职人员调查"(SchoolS and Staffing Survey,SaSS)为我国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文介绍和分析了SaSS的目的、测试内容、测试组织、研究发现和对美国教育政策的影响,并提出了对我国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借鉴:将学校和教师调查纳入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满足国家和地方需求;将学校与教师调查的监测数据与其他教育信息系统数据有效链接,服务决策;发布中小学师资质量状况的监测报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凌艳 郭思文
学生发展环境影响因素作为教育质量监测中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着质量监测的政策咨询和绩效问责作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更需要立足国情。构建纵横交错的"学生"、"教师"、"学校"和"区域"四水平,以及"标准与评价"、"条件与资源"、"过程与实践"和"结果与状况"四层面的环境因素测评框架,基本可以涵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整体环境系统,藉此所构建的测评框架可以较好地平衡环境因素监测内容的稳定性和针对性。在监测体系的创建中,规范测评工具的研发流程和技术标准,严谨使用相关数据结果,对科学监测学生发展环境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 学生发展 环境因素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勉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的建立以及各层面教育质量监测的开展,如何有效应用监测结果提升教育质量成为下一步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在监测结果应用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监测数据结果,探索监测数据服务于教育管理决策、教育教学改进以及社会舆论宣传的有效途径;构建多方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明确监测结果的应用以教育行政部门为牵引、以中小学校为基点、以专业机构为支撑、以督导部门为监督保障;要建立基于改进成效的监督与问责制度,包括监测结果公布和社会监督制度、限期整改与跟踪评估制度、问责制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凌艳 蔡静 郑巧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对于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美国唯一的全国性、持续性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估项目"国家教育进步评估"的缘起和发展;对评估项目的三种类型、评估结果报告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美国的经验启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不同评价目的应通过多种评价项目实现;相关基础研究应成为监测制度发展的重要保障;由评估向问责的功能转变应循序渐进;应高度重视监测结果的应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晓蕾
《国家课程》是英国全国性的基础教育质量标准,其涵盖5-16岁儿童四个关键阶段14门课程的标准及九个学业评价表现水平划分。为确保"标准"切实落实,推行配套的"国家测评",成立相应管理机构,制订出台相关问责章程,是支持这一系统工程顺利运行的必要措施。当前,英国基础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在制订与实施,设计与编制,管理与问责既显示出特色又反映出问题,为学者持续探讨提供空间。
关键词:
教育质量标准体系 国家课程 监控系统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近日,中国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与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先后邀请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William Schmidt教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蔡力教授和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张华华教授来北京师范大学担任主讲,举办2013年教育测量与评价高级讲习班。除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外,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教育评估院等全国各地的高校、教育科研机构以及教育考试评价机构的一百多名学员参加了讲习班。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涛 辛涛 董奇
法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注基础教育质量测评,并把学生学业成就作为其核心内容。经过近40年的不断发展完善,法国形成了独特且完备的基础教育质量测评体系,主要包括:教育系统监测——描绘国家教育系统发展状况;学生学业诊断——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优劣之处,并指导其改进;学校发展评估——帮助学校获得自我发展的全面信息,并促进其不断提升。而且,在测评的基本模式、结果使用等方面,法国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质量测评 法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小娅
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发展阶段转变。开展基础教育监测是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科学决策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宏观管理的重要措施。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监测,在法律保障、机制创新、制度完善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中国已经建立了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教育督导机构网络,形成了督政与督学相结合的显著特色。各地区根据自己的特点不断开拓创新,探索基础教育监测新模式,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监测与保障制度,推进教育公平,不断探索符合国际趋势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监测方法,提高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檀慧玲 李文燕 罗良
基础教育领域的精准扶贫是实现我国整体教育结果公平、消除人力资本短板的重要途径,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质量监测是当前世界各国为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改进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而采取的主要措施,它能够准确呈现贫困儿童青少年教育发展现状,找到导致贫困儿童青少年发展存在差距的关键因素,客观动态地追踪评价扶贫政策实施成效等。在我国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和发挥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及监测数据的作用,创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基础教育精准扶贫的数据互通、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制定基于质量监测
关键词:
质量监测 基础教育 精准扶贫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拴正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说明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基础教育是关键。解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蓬勃发展。办学条件、教学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教学内容也更加切合我国的国情,有利于人才的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蔡连玉 苏鑫
为了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南非于2010年颁布了《2014行动计划:面向2025学校教育》,确立基础教育至2025年前需达成的远景目标。为了实现这一远景目标,南非政府反思整合了21世纪以来改善基础教育品质的各种努力,制定并实施了以"提升教—学质量"、"跟踪评估学生发展"、"改善儿童早期教育"、"构建‘结果本位’规划问责系统"为四大支柱的措施框架。南非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路径在"结果本位"教育管理哲学、"系统—结构—外部"治理原则具有启发价值。
关键词:
南非 基础教育 质量提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文叶
为了确保学生获得世界级的教育,美国于2010年颁布了共同核心州立标准。专业的团队、有效的机制和严格的准则,确保了标准研制过程的有效性和标准的质量。从学科素养的提炼到与标准匹配的表现任务样例的提供,呈现了标准整体架构的层次性,同时也为标准-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实施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共同核心州立标准对我国研制基础教育质量标准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
共同核心标准 研制 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庞仙梅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决定了人才强国战略能否顺利实现,完善高校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已是大势所趋。在平衡计分卡视野下,应加强基础层面的投入与保障,加强对流程保障机制建设,完善第三方监测与评价体系保障制度建设,从而完善保障机制;利用大数据背景建设质量监测与评价的信息化系统,遵循及时原则、多样化原则以及真实有效原则,从而完善反馈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