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38)
- 2023(8300)
- 2022(6416)
- 2021(6152)
- 2020(4889)
- 2019(11049)
- 2018(11586)
- 2017(20955)
- 2016(12889)
- 2015(15111)
- 2014(15826)
- 2013(14564)
- 2012(13507)
- 2011(12362)
- 2010(12953)
- 2009(11738)
- 2008(11814)
- 2007(10977)
- 2006(10191)
- 2005(9738)
- 学科
- 济(41106)
- 经济(41053)
- 管理(28298)
- 业(25844)
- 中国(22907)
- 教育(21058)
- 企(19112)
- 企业(19112)
- 农(14705)
- 方法(13991)
- 理论(11798)
- 数学(11759)
- 数学方法(11569)
- 财(11427)
- 制(11270)
- 业经(10891)
- 学(10802)
- 教学(10557)
- 发(9540)
- 银(9255)
- 银行(9242)
- 农业(9185)
- 行(8858)
- 贸(8339)
- 贸易(8331)
- 发展(8248)
- 易(8139)
- 展(8124)
- 地方(7966)
- 体(7623)
- 机构
- 大学(179398)
- 学院(177133)
- 济(62792)
- 研究(62757)
- 经济(60964)
- 管理(55195)
- 理学(45180)
- 理学院(44537)
- 中国(44070)
- 管理学(43588)
- 管理学院(43225)
- 京(40838)
- 科学(35955)
- 范(35024)
- 师范(34803)
- 财(34210)
- 教育(33262)
- 所(32125)
- 江(30418)
- 研究所(28419)
- 师范大学(28139)
- 北京(27515)
- 中心(27227)
- 财经(25979)
- 州(24538)
- 技术(24330)
- 农(24027)
- 经(23305)
- 职业(22683)
- 院(22421)
- 基金
- 项目(98835)
- 研究(84328)
- 科学(76443)
- 基金(64149)
- 家(53851)
- 国家(53205)
- 社会(48353)
- 教育(47213)
- 社会科(45269)
- 社会科学(45255)
- 科学基金(43460)
- 省(40517)
- 编号(40149)
- 成果(37050)
- 划(35222)
- 基金项目(32280)
- 课题(31228)
- 年(26838)
- 资助(26021)
- 重点(23804)
- 自然(23790)
- 项目编号(23725)
- 性(23288)
- 发(23189)
- 部(23160)
- 自然科(23114)
- 自然科学(23105)
- 自然科学基金(22661)
- 规划(22414)
- 教育部(20428)
- 期刊
- 济(78674)
- 经济(78674)
- 研究(68724)
- 教育(59262)
- 中国(47123)
- 财(26485)
- 学报(23653)
- 农(23014)
- 管理(21245)
- 科学(20480)
- 技术(20428)
- 大学(19319)
- 融(18146)
- 金融(18146)
- 学学(15892)
- 职业(15865)
- 农业(15376)
- 业经(13884)
- 财经(13098)
- 经济研究(12400)
- 图书(12006)
- 经(11408)
- 问题(11341)
- 技术教育(10565)
- 职业技术(10565)
- 职业技术教育(10565)
- 坛(10559)
- 论坛(10559)
- 贸(9515)
- 发(9105)
共检索到294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刚平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多样化探索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演进。早期对基础教育课程单一化局面的初步反思,由于缺乏充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而带有很大的盲目性。1980年代中期开始的"教育权力下放",成为课程多样化的审慎变革过程。1990年代提出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表明基础教育课程多样化发展进入理论建构和政策启动阶段。课程多样化探索如何突破"非此即彼"的历史局限,努力构建开放、民主、科学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仍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必须认真探讨的重大课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段兆兵 李定仁
基础教育课程目标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预期学习结果。建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应遵循基础性、全面性、结构性、可操作性、时代性原则,实现普通学习目标与专业学习目标、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统一性目标与个性化目标、稳定性目标与动态性目标、科学性目标与人文性目标的结合。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目标 多样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安安
"教育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它必然对中国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新的要求:课程目标要体现全球精神;突出外语课程的核心地位;课程内容要融入"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结构要保证均衡发展培养具有"国际素质"的新型人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伟
美国综合课程经历了一个从对立钟摆到趋向融合的波澜起伏的发展过程而我国综合课程却走着一条从师法美国突然中断到勃然兴起 通过两国综合课程历史进程实验模式发展趋势的比较
关键词:
基础教育 综合课程 历史进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潘新民 石雷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中存在着"突变论"倾向,即认为当前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是落后的、传统的、急需改变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使命就是要通过"突变"方式促进"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或是转向"后现代教育"。然而,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是深化、调整和完善现代教育体系,而非通过"突变"另创一套新体系,"渐进论"应是改革的方法论选择。
关键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突变论 渐进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许明 胡晓莺
本文对近年来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课程标准进行了评述。从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教育观念的变化与更新、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三个方面考察了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原因和背景 ;从课程标准涉及的学科范围、作用、全国标准与地方标准、标准的类型和层次 ,以及注重评价等方面总结了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就课程标准本身以及在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美国 教育改革 基础教育 课程标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中国大陆正在开展的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种从"控权"到"赋权",从"大一统"到"多元化"的新型"课程文化"的创造。本文首先对课程改革所面临的几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作了简要评析,包括重点学校政策、教材编审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化以及研究性学习等。而后从观念与制度层面论述了课程改革所应采取的行动策略:返璞归真,诚信为本;和而不同,专业对话;网络组织,文化再造。
关键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问题与行动 行动策略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郑庆全
针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几个问题的认识,结合对20世纪国外新教学论处理类似问题的思路考察,总结出20世纪国外新教学论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如下启示:如何对我国教育传统进行继承与批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理论和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中原有的理论如何匹配和衔接;如何衡量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条件性因素;如何调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隔离;如何更好地应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文芳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蓉
2021年7月24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参加课外补习问题再次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如何落实"双减"政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亟须相关理论研究予以支持。遗憾的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有关课外补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还很薄弱,我国亟须针对课外补习问题的系统性理论与实证研究。薛海平教授的新作《我国基础教育课外补习研究》凝聚了作者近五年在课外补习研究领域的学术探索,系统地展示了国内关于课外补习研究的最新成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华 程晋宽
基础教育循证学校改革,是教育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数字时代学校教育改革重视以科学证据改进学校效能和教育投资有效性的重要表征,已成为美国基础教育学校改革的主流路径。美国基础教育循证学校改革业已形成"基于证据+循证干预+循证决策+最佳结果"理论模型,其经验与教训对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均衡发展具有镜鉴价值。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似可以循证决策作为现代化学校改革的指导原则,提高学校教育有效性应鼓励教育循证研究的开展并建立科学证据网站和数据平台,循证学校改革成功实施需要政策支持、竞争性拨款激励和问责制推动。
关键词:
美国 基础教育 循证学校改革 循证决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