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47)
- 2023(6647)
- 2022(5911)
- 2021(5568)
- 2020(5075)
- 2019(11932)
- 2018(12098)
- 2017(24463)
- 2016(13495)
- 2015(15808)
- 2014(16288)
- 2013(16481)
- 2012(15803)
- 2011(14349)
- 2010(14768)
- 2009(14056)
- 2008(14345)
- 2007(13195)
- 2006(11667)
- 2005(10662)
- 学科
- 济(57673)
- 经济(57530)
- 管理(35629)
- 业(34826)
- 方法(28411)
- 企(25987)
- 企业(25987)
- 数学(25682)
- 数学方法(25469)
- 中国(17865)
- 农(17512)
- 财(15688)
- 制(13069)
- 贸(12443)
- 贸易(12436)
- 易(12128)
- 学(11242)
- 银(10619)
- 银行(10594)
- 农业(10568)
- 业经(10546)
- 行(10115)
- 地方(10057)
- 融(9172)
- 金融(9170)
- 务(8772)
- 和(8749)
- 财务(8718)
- 财务管理(8686)
- 企业财务(8140)
- 机构
- 大学(206807)
- 学院(205110)
- 济(85783)
- 经济(83790)
- 管理(75848)
- 研究(68656)
- 理学(64319)
- 理学院(63583)
- 管理学(62465)
- 管理学院(62083)
- 中国(53560)
- 京(44124)
- 财(42828)
- 科学(40997)
- 所(35726)
- 农(35160)
- 财经(33292)
- 研究所(32011)
- 中心(31935)
- 江(31139)
- 业大(30223)
- 经(29945)
- 北京(28631)
- 农业(27975)
- 范(27056)
- 经济学(26875)
- 师范(26774)
- 州(24901)
- 经济学院(24543)
- 财经大学(24423)
- 基金
- 项目(124342)
- 科学(95419)
- 研究(92267)
- 基金(87742)
- 家(75648)
- 国家(74981)
- 科学基金(62276)
- 社会(56619)
- 社会科(53337)
- 社会科学(53319)
- 省(48562)
- 基金项目(46401)
- 教育(43333)
- 划(41125)
- 编号(39258)
- 自然(38871)
- 自然科(37866)
- 自然科学(37848)
- 自然科学基金(37143)
- 资助(37126)
- 成果(33482)
- 部(28616)
- 重点(28077)
- 发(27066)
- 课题(27041)
- 创(24803)
- 教育部(24260)
- 科研(24028)
- 大学(23747)
- 性(23671)
共检索到310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齐海鹏 杨少庆 尹科辉
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高基金互济能力与抗御风险能力,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及促进劳动力合理转移,有利于维护社会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早在2011年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就明确要求在"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但由于改革牵涉面广,必需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在实施层面也面临较多困难和阻力。本文在对我国基础养老金统筹层次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考量从省级统筹到全国统筹面临的各种阻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方案选择和保障措施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黎民,马立军
双基数征缴的目的在于通过调整企业间的养老负担,保证统筹养老金的征缴率和征缴量。当前的统筹养老金可以分解为基础养老金和转轨成本两部分。在双基数征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以职工工资总额的7%-8%征缴基础养老金, 以企业税前利润的1%征缴转轨成本部分。以利润为基数征缴的部分是政府向企业的强制性借款,政府在日后应有计划地逐步偿还。
关键词:
统筹养老金 征缴 双基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伟 王会敏 郑新
2005年我国启动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但实践中并没有真正实现规范调整。文章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为前提,综合考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计划覆盖人口的复杂性以及不同年龄阶段消费需求的差异性,运用回归估计方法确定养老金调整指数,由此设计三层次养老金调整方案,并基于2016年物价和实际工资增长情况,以河北省为例测算三层次方案下养老金合理调整幅度,由此得出河北省2016年实际调整幅度过大,给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带来压力的结论。
关键词:
城镇职工 养老保险 调整方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庞凤喜 贺鹏皓 张念明
基础养老金作为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社会保障待遇,其基本要求是对所有公民提供无歧视、无障碍、无断裂的基本福利供给,以保障每位公民在年老时获得基本均等化的养老待遇给付。但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基础养老金的统筹层次长期偏低且不统一,由此诱致一系列消极效应。其中,基础养老金中央财政责任及其承受能力的不明晰,是制约制度顶层设计方案确立及实施可操作性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我国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所引致的财政负担的测算评估,结果表明,中央财政有能力也应当承担起"兜底"责任,尽快实施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并可通过统一征收主体、理顺分配方式、统一并适当降低缴款负担,以确保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贾洪波 方倩
提升基础养老金统筹层次是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养老金由省级统筹过渡到全国统筹存在着明显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会缩小不同收入群体间基本养老金待遇的差距,是坚持基本养老保险公平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基础养老金由省级统筹过渡到全国统筹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与全国统筹后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密切相关,现阶段可以采取渐进式的过渡路径。
关键词:
基础养老金 统筹层次 收入再分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林宝
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而制定合理的待遇确定方法则是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关键。在实现全国统筹的过程中,必须兼顾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由于各地区间缴费率存在一定差异,只有将缴费率纳入基础养老金待遇的计算才能真正实现公平。为此,在借鉴现有计算公式的思路和结构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个用实际缴费率与制度缴费率的比值进行加权的基础养老金待遇计算公式。模拟结果表明,缴费率加权的计算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缴费待遇不公平问题,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地区差异、实现收入再分配,又可以将制度参与者的缴费贡献与其基础养老金待遇密切挂钩,实现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兼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卞听韵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统账结合"模式。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仅指对纳入社会统筹账户的养老金进行统筹,强调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分账管理,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今后发展有重要意义。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应处理好与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关系,注意债务风险,并在巩固省级统筹基础上推进。
关键词:
基础养老金 统账结合 全国统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庞凤喜 贺鹏皓 张念明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现代社会惠及最大多数公民的最为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其实施的结果应该是:对一国范围内的所有公民提供无歧视、无障碍、无断裂的基本福利供给,以保障每一位公民在年老时有权获得基本均等化的养老待遇给付。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严重偏低,导致公民之间养老保险待遇、企业之间养老保险负担往往因地域、行业、企业性质等等的不同而存在极大差异,不仅有违公平,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邓悦 汪佳龙
(一)中央政府下放部分财权,建立两级管理体制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博弈源于责任界定的不明晰,尤其是将原属于地方政府管理的基础养老金收归中央统一调配后,地方政府仍需对本地区养老保险发展负责,甚至仍需承担部分基金收支缺口的财政责任,因而地方政府的抵触情绪会更加明显。对中央政府而言,需要解决的是基础养老金全国统收统支后如何确定地方政府承担的养老保险责任。对地方政府而言,需要摒弃地方利益保护主义观念,从大局出发,积极配合中央政府推进基础养老金全国
关键词:
中央政府 全国统筹 养老保险基金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丛春霞 于洁 曹光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基础养老金提高到全国统筹的层次,这为解决我国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的不可持续性问题指明了方向。本文梳理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的历史发展脉络,结合现实情况分析出基础养老保险金省级统筹的困境,包括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间转移接续存在问题、存在历史债务、保值增值能力有限、弥补个人账户责任的问题、管理体制碎片化等,最后提出了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
基础养老金 统筹层次 全国统筹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毓铭
《"十二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国家发改委将"研究制定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列为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然而,25年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并不顺利,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走向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路径还异常艰难。理顺体制,完善机制,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各项综合配套改革多管齐下是迈向成功的关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文广 李冰 卢舒 宋可
推动基本养老保险由省级统筹向全国统筹过渡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心,对于实现经济的公平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选取2006—2017年全国31个地区的面板数据,以基础养老金省级统筹过渡到全国统筹后,不同地区及不同收入群体间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为研究对象,从统支视域出发,采用渐进式计发办法预测2041年统筹层次提升后,各地区不同收入群体的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并结合泰尔指数和离散系数进行比较静态分析,结果发现:养老金统筹层次提升存在着显著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但各地区养老金待遇差距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并无必然联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斌 原浩爽
在老龄化危机持续加深背景下,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未来是否具有足够的债务偿付能力,关系社会稳定与发展大局。本文通过建立基础养老金长期收支模型分析了收支平衡状况,并从财政合理支付角度对其财务可持续性进行了动态评估。结果显示,政府每年约拿出财政收入的2.34%即能保持基础养老金支付需要,据此提出政府必须建立起稳定的养老金财政补贴机制等建议,以应对潜在的缺口危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障碍1995年国务院决定,推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行统账结合模式,并明确各地政府可以在中央政府提出的"小账户大统筹"和"大账户小统筹"两个方案中,自主选择或者重组制度安排。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全国各地形成了诸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边恕 李东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一项系统工程,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需要把握全国统筹的内在要求,同时选择阻力较小的统筹方案。在统筹方案选择上,应考虑渐进式方案带来的政策固化风险与调整成本,以统筹实施时点划分不同的保险待遇计发办法,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路径。在分析地方政府利益博弈、合理制度参数与给付标准设定等统筹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从多途径分担历史债务、建设垂直化管理的社保经办机构、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等方面入手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