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46)
2023(6280)
2022(5383)
2021(5207)
2020(4229)
2019(9447)
2018(9531)
2017(19033)
2016(10562)
2015(12192)
2014(12249)
2013(12375)
2012(11836)
2011(10748)
2010(11198)
2009(10710)
2008(10863)
2007(10137)
2006(9414)
2005(8828)
作者
(32639)
(27165)
(26805)
(25846)
(17192)
(12767)
(12227)
(10166)
(10162)
(9789)
(9304)
(9107)
(8766)
(8764)
(8474)
(8315)
(7900)
(7868)
(7801)
(7724)
(7038)
(6714)
(6708)
(6203)
(6153)
(6140)
(6121)
(6047)
(5501)
(5446)
学科
(43439)
经济(43372)
管理(28018)
(26631)
(19093)
企业(19093)
方法(17956)
数学(15890)
中国(15812)
数学方法(15615)
(15345)
(12027)
(11723)
(9842)
银行(9821)
农业(9602)
(9582)
业经(9567)
(9526)
贸易(9520)
(9433)
(9302)
(8102)
金融(8100)
(7335)
(7211)
地方(7162)
税收(6821)
(6764)
(6603)
机构
大学(164015)
学院(162794)
(66776)
经济(65212)
研究(59232)
管理(56593)
中国(47137)
理学(47131)
理学院(46536)
管理学(45515)
管理学院(45213)
(36064)
(35896)
科学(35133)
(31675)
研究所(28078)
财经(27658)
(26503)
中心(26316)
(26009)
(24835)
北京(23955)
(23192)
师范(22987)
业大(21594)
(21135)
经济学(21129)
(20845)
农业(20587)
财经大学(20296)
基金
项目(95972)
科学(74324)
研究(73073)
基金(68113)
(59200)
国家(58674)
科学基金(47902)
社会(45378)
社会科(42699)
社会科学(42686)
(36588)
基金项目(34623)
教育(33757)
(31909)
编号(30535)
资助(29049)
自然(28957)
自然科(28186)
自然科学(28174)
自然科学基金(27612)
成果(27499)
课题(22314)
重点(22182)
(22018)
(21595)
(19524)
(19094)
教育部(18672)
国家社会(18401)
项目编号(18149)
期刊
(82130)
经济(82130)
研究(55903)
中国(32533)
(26048)
(25594)
学报(24700)
科学(23075)
管理(21049)
(20154)
金融(20154)
教育(19943)
大学(18804)
学学(17461)
农业(17051)
业经(13860)
财经(13853)
经济研究(13099)
技术(12947)
(11911)
问题(11829)
(10523)
理论(9059)
国际(8869)
统计(8837)
实践(8054)
(8054)
技术经济(7899)
(7650)
图书(7571)
共检索到260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社环  
根据国际公认的合适的70%养老金总替代率,在我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框架下,企业年金或者其他形式补充养老保险的替代率的合适水平应在35%左右。由此推断,我国企业年金的总缴费率应设定在15%左右;政府关于企业年金或者其他私人形式的补充养老保险总缴费的税惠额度应该设定在缴费工资的15%左右,或者企业缴费的税惠额度应设定在工资总额的7.5%左右,而非4%。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延  吴晔鲜  
近年来,我国养老金替代率逐年走低,如何在不增加国家和企业负担的情况下,破解养老金替代率提高之困局?鉴于影响养老金替代率的因素众多,本文在深入分析各影响因素后,通过构建数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缴费年限、延迟退休和提高记账利率均为不增加国家和企业负担情况下提高养老金替代率的可行之策,尤其是在记账利率大于等于5%时,其养老金替代率的提高程度最为明显;反之,增加缴费年限和延迟退休对替代率的影响程度较大。本文最后根据实证结果给出了提高养老金替代率的优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延  吴晔鲜  
近年来,我国养老金替代率逐年走低,如何在不增加国家和企业负担的情况下,破解养老金替代率提高之困局?鉴于影响养老金替代率的因素众多,本文在深入分析各影响因素后,通过构建数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缴费年限、延迟退休和提高记账利率均为不增加国家和企业负担情况下提高养老金替代率的可行之策,尤其是在记账利率大于等于5%时,其养老金替代率的提高程度最为明显;反之,增加缴费年限和延迟退休对替代率的影响程度较大。本文最后根据实证结果给出了提高养老金替代率的优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阳义南  
通过对我国的实证数据分析得知,1996-1999年间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的全国平均替代率稳定在75%左右,2000年以后逐年下降,到2010年下降为45.1%。通过设定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工资增长率等不同假设,预测得出1998年以后参保"新人"的基本养老金预期替代率为43.4%~52.36%。为避免替代率过低和下降过快,本文提出为保障退休职工的基本养老金水平,应制定科学制度化的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设置最低养老金保底线等措施;对"新人",应采取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进行市场化投资等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贾洪波,温源  
最优养老金替代率的确定是养老保险领域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经济和实践问题。文章分析了基本养老金合意替代率、潜在替代率和实际替代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的优化条件,分析了基本养老金实际替代率、合意替代率和潜在替代率的对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秋香  张彦周  
依据我国现行养老金计发办法,在1978年到2010年郑州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数据的基础上,拟合逻辑斯蒂(Logistic)阻滞增长工资模型,预测未来工资,从而建立了养老金平均替代率模型,并就不同缴费年限、退休年龄对未来替代率进行了计算、分析与评价。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未来养老金替代率减少趋势令人担忧,预计到2045年前后将稳定,最后给出了防止替代率过度降低政策意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晓军  米海杰  
养老金替代率是养老金与工资的比例,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养老金待遇水平的指标,常用于对制度待遇充足性的评估和国际比较研究。在我国,相关文献和实践中常用平均替代率衡量替代率的平均水平,基本观点是:我国养老金替代率持续降低,已低于国际警戒水平和制度设定的目标替代水平,从而建议持续提高养老金待遇。本文对养老金替代率的内涵、口径和计算方法做了系统梳理和对比分析,通过随机模拟,给出了在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下,不同类型人群替代率的分布以及替代率高于临界值的概率,澄清了当前对平均替代率存在的误解,运用因素分解法探讨了平均替代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平均替代率在度量替代率平均水平时存在的偏差,指出中位替代率是更合适的替代率平均水平度量指标。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彬  
本文通过对我国养老金替代率的现状论述,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探究何种因素影响养老金替代率,并进一步提出我国应增强养老基金的运作及监测预警机制和基金回报率,构建多种方式的养老保险体系,推迟退休年龄、增加缴费年限,进一步放宽计划生育、适度提高生育率等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邱东  李东阳  张向达  
一、养老金替代率水平研究(1)养老金替代率的内含养老金替代率是指退休者领取的养老金占其退休前工资收入的百分比。养老金替代率的高低反映了养老保险金同劳动者退休前收入的某种关联,反映了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但在客观上却体现了退休职工与在职职工的收入关系,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现同  郝勇  王珊珊  
文章根据新制度的养老金计发办法,在对影响养老金替代率的各种参数进行实际测算的基础上,结合养老保险精算假设,计算出在各种参数值时的养老金替代率。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提供一定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晓军  王燕  康博威  
文章采用统计模拟和精算方法,依据统计系统公布的数据,测算了不同就业类型人群、不同收入水平人群、不同性别人群、不同缴费年限人群以及不同寿命人群在现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安排下的待遇差距,并得出了相关的结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再贵  
本文在一般均衡框架内、用OLG模型分析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考察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社会统筹养老金替代率和人口增长率对资本劳动比、社会统筹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工作期消费、退休期消费和效用的影响,求解最优的社会统筹养老金替代率。该最优替代率取决于人口增长率、个人折现率、社会折现率和资本的收入份额。模拟显示: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降低社会统筹养老金替代率和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利多于弊;最优的社会统筹养老金替代率应随人口增长率下降而适当调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新敬  宋世斌  
通过数理分析和精算理论研究各个支柱的养老金替代率。基础养老金替代率会随着收入升高而降低;个人账户的养老金替代率随缴费年限的增加而升高;运用企业年金去弥补个人养老金缺口是比较合适和有效的手段。因此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制定不同的年金方案,以补充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不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万丁  
养老金替代率精算模型的构建应该以技术性的统计口径和理念性的制度模式为基础,文章基于静态TRR概念构建了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精算模型,实证分析表明缴费基数和年限、投资收益率是影响TRR的关键变量,如果针对这些变量的工作得不到完善,制度的未来给付将遭遇挑战。同时为正确评估制度现有的保障水平,文章认为不应迷信于政策和国外的"应然",应认真对待的是国内权利义务不对等而导致财务难以持续的"实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