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36)
2023(4892)
2022(4211)
2021(3938)
2020(3176)
2019(7318)
2018(7198)
2017(15522)
2016(8047)
2015(8980)
2014(8819)
2013(9088)
2012(8746)
2011(7839)
2010(7998)
2009(7683)
2008(7440)
2007(6699)
2006(6206)
2005(5649)
作者
(23133)
(19613)
(19255)
(18752)
(12048)
(9230)
(8745)
(7406)
(7245)
(6747)
(6649)
(6257)
(6247)
(6206)
(6157)
(5903)
(5645)
(5565)
(5518)
(5442)
(4903)
(4684)
(4579)
(4506)
(4370)
(4292)
(4213)
(4143)
(3884)
(3706)
学科
(40466)
经济(40414)
管理(20034)
(19662)
方法(18474)
数学(17431)
数学方法(17362)
中国(13575)
(12499)
企业(12499)
(10956)
(9771)
(8523)
贸易(8516)
(8449)
地方(8380)
(8293)
(7672)
银行(7662)
(7425)
(7417)
税收(7107)
(7062)
农业(6917)
(6697)
金融(6696)
业经(6434)
(6302)
环境(5977)
地方经济(5447)
机构
大学(123899)
学院(122480)
(59381)
经济(58309)
管理(45298)
研究(42442)
理学(38938)
理学院(38443)
管理学(37988)
管理学院(37757)
中国(33336)
(30243)
(25835)
财经(24038)
科学(23213)
(21875)
(20920)
经济学(20466)
经济学院(18935)
中心(18673)
研究所(18627)
财经大学(17959)
(17233)
北京(16614)
(16173)
(15827)
师范(15730)
(15344)
业大(14777)
(13600)
基金
项目(76291)
科学(61230)
基金(58079)
研究(55839)
(50226)
国家(49865)
科学基金(42603)
社会(39089)
社会科(37260)
社会科学(37254)
基金项目(31072)
(27581)
自然(25706)
自然科(25108)
自然科学(25102)
教育(24967)
自然科学基金(24642)
(23702)
资助(23421)
编号(21435)
(18219)
成果(17391)
国家社会(17290)
重点(17096)
(16971)
教育部(15948)
人文(15542)
(15102)
课题(14605)
社科(14495)
期刊
(64612)
经济(64612)
研究(42869)
(21089)
中国(19515)
管理(16319)
科学(15546)
学报(15480)
(14103)
金融(14103)
(13998)
经济研究(12230)
财经(12184)
大学(12091)
学学(11519)
(10519)
问题(9971)
业经(9918)
农业(9521)
(8793)
技术(8511)
教育(7817)
国际(6973)
商业(6961)
统计(6924)
理论(6807)
技术经济(6480)
现代(6153)
实践(5899)
(5899)
共检索到183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苏宗敏  王中昭  
对我国基本养老金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概括和探索性空间分析;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别在三种空间权重下对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和大小进行空间效应分解。研究发现,基本养老金的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东北与中南部地区的水平长期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间养老保障水平的现实差距,且存在长期固化趋势。基本养老金增长的空间溢出作用客观存在,且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人口因素的作用则十分有限。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偏低,难以进行跨区域横向调剂,导致地区差距明显,且严重阻碍了实现与劳动力自由流动相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苏宗敏  王中昭  
对我国基本养老金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概括和探索性空间分析;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别在三种空间权重下对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和大小进行空间效应分解。研究发现,基本养老金的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东北与中南部地区的水平长期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间养老保障水平的现实差距,且存在长期固化趋势。基本养老金增长的空间溢出作用客观存在,且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人口因素的作用则十分有限。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偏低,难以进行跨区域横向调剂,导致地区差距明显,且严重阻碍了实现与劳动力自由流动相匹配的基本养老保险支付。因此,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化地区分割为全国统筹是我国深化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宗敏  
文章基于2005-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基本养老金增长的空间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基本养老金增长存在显著的区域性空间集聚效应,集聚强度呈现波浪形递增态势;地区经济实力差异是造成省际基本养老金差距的主要原因;省际基本养老金增长存在着显著的区域性空间依赖特征,空间溢出效应明显。为了逐渐缩小地区间基本养老金差距,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水平,给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防止省际基本养老金水平差距加大的重要途径是合理引导省际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其次,完善省际间基本养老保险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利用财政手段降低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阳义南  申曙光  
在通货膨胀和工资增长的背景下,调整基本养老金关系到我国2.6亿参保职工退休后的实际生活水平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长期收支平衡。针对当前我国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的三个主要缺陷:启动机制、调整比例、调整基数,借鉴国际经验,并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构建了一个包含消费物价指数、实际工资增长率的双重参照系数及其临界值的启动机制;提出一个与消费物价指数、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双挂钩的调整比例公式,并利用2000年~2011年广东省21个地市基本养老金的实际调整数据,拟合得到两个指标的具体权重;最后还提出同时使用各地平均基本养老金、退休人员本人基本养老金来共同作为调整基数,从而构成了我国基本养老金调整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俞慧君  
结合国际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通过剖析我国养老金运行困境产生的原因,本文提出提高养老基金统筹层次,建立国家基本养老金理事会,以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为投资战略理论基础,随机规划方法为实践分析工具的中国基本养老金保值增值模式,是现阶段既能真正解决养老金运行困境,又能保障现行制度效率和持续性的对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小春  陈鸿雁  
提高基本养老金的支付能力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问题。该文从合理解决历史债务、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加强征缴管理、改革支付制度等九大方面对此问题展开全面具体探讨,最后指出应从多方面努力来提高基本养老金支付能力,避免支付危机。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社环  
本文就我国现行"统帐结合"基本养老保险模式下个人帐户养老金替代率测算过程中所基于的精算假设之不合适性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推断出这些假设严重高估了投资收益率、低估了退休后的平均余命,从而使个人帐户替代率严重高估,使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严重高估。为此作者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苏宗敏  
该文借鉴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收敛性理论,利用2000-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人均基本养老金的地区差距及其空间动态演化趋势进行研究。实证研究发现:中国人均基本养老金增长存在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含空间效应的β收敛趋势,意味着占国家总人口比重超过10%的老年人口收入均等化程度有所提高,全国老年群体内部的地区贫富差距正在逐渐缩小。这有助于在国民收入再分配领域减缓贫富悬殊,减少社会矛盾。但是,目前收敛速度较为缓慢,趋于均衡的局面较为脆弱。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地方分割的状态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性改变,省际基本养老金的差距还将长期存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再贵  
本文在一般均衡框架内、用OLG模型分析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考察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社会统筹养老金替代率和人口增长率对资本劳动比、社会统筹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工作期消费、退休期消费和效用的影响,求解最优的社会统筹养老金替代率。该最优替代率取决于人口增长率、个人折现率、社会折现率和资本的收入份额。模拟显示: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降低社会统筹养老金替代率和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利多于弊;最优的社会统筹养老金替代率应随人口增长率下降而适当调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社环  
根据国际公认的合适的70%养老金总替代率,在我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框架下,企业年金或者其他形式补充养老保险的替代率的合适水平应在35%左右。由此推断,我国企业年金的总缴费率应设定在15%左右;政府关于企业年金或者其他私人形式的补充养老保险总缴费的税惠额度应该设定在缴费工资的15%左右,或者企业缴费的税惠额度应设定在工资总额的7.5%左右,而非4%。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卢自华  
工资收入与养老金是"源""流"关系,"源"孕育着"流","流"取之于"源"。本文在对近年来我国城镇职工工资增长和养老金增长替代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养老金实际替代率低于名义替代率且呈快速下降趋势的事实,从而指出了该趋势对收入分配格局和养老保险的价值目标及制度安排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子兰  李欣玲  
本文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对养老金计划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部分相关文献进行评述。首先介绍了分析养老保险的OLG模型框架,然后从人力资本的私人投资、私人和政府共同投资以及人力资本的特殊性三个方面,对养老金计划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进行了介绍,最后还介绍了对三者关系进行经验检验的文献。由于理论研究对养老保险是否影响经济增长、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并没有定论,经验检验的结果也大相径庭,因此,我们认为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时应该考虑多方面的现实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景峰  田存志  
养老金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社会保障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我国的宏观经济时间序列,用多种最新计量分析方法,考察了养老金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养老金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但还不是十分显著;养老金投资对产出的贡献要远小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翠迎  郭光芝  
依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规定的各项标准,构建现行政策下新农保养老金目标替代率的模型,分析影响替代率的不同因素、评估替代率总体水平,并提出养老金替代率的合意区间,基于此寻求各地方基础养老金和缴费档次及补贴标准的调整方案。研究发现,各地缴费档次及补贴标准的提高速度应与当地农民上一年人均收入的增长率保持相当,而基础养老金的提高则应略高于收入的增长,各地方应有所差异。为平衡不同年龄参保者的养老金替代率,在制度推进期间东部九省市还需增加非满期缴费者的补缴年限,这也可减少因参保先后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松彪  刘长庚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依旧停留在省级统筹阶段,区域分割导致的基本养老金差距问题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文章基于2005—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系统定量分析了中国基本养老金区域差距的变化特征,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基本养老金的绝对差距一直在扩大,但相对差距从2016年才开始呈扩大趋势。(2)四大板块中,西部和东部的基本养老金差距要高于中部和东北部;南北区域中,南部和北部之间的平均基本养老金差距较小,但南部地区的基本养老金相对差距要明显高于北部地区。(3)位于高值区域和中高值区域的省份主要包括西部地区的西藏和青海,以及一些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位于低值区域的省份则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中南地区和西南地区。(4)泰尔指数分解结果显示,来自组内的贡献要远远大于来自组间的贡献,组内的基本养老金差距是造成全国基本养老金差距的主要原因。(5)空间因素、滞后因素、经济因素、制度因素和人口因素均对中国基本养老金差距产生了显著影响。各省之间的基本养老金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效应、棘轮效应和盯住工资增长行为,且制度赡养率和老年人口抚养比较高的省份基本养老金偏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