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01)
2023(15365)
2022(13165)
2021(12174)
2020(10711)
2019(24398)
2018(24314)
2017(47087)
2016(25646)
2015(28741)
2014(28616)
2013(28371)
2012(26219)
2011(23437)
2010(23314)
2009(21680)
2008(21238)
2007(19010)
2006(16545)
2005(14595)
作者
(75506)
(63139)
(63061)
(60039)
(39874)
(30639)
(28821)
(24803)
(23817)
(22479)
(21315)
(21129)
(20071)
(19683)
(19612)
(19582)
(19411)
(18702)
(18184)
(18153)
(15716)
(15346)
(15290)
(14418)
(14391)
(14016)
(13956)
(13869)
(12806)
(12592)
学科
(104444)
经济(104258)
管理(71446)
(69260)
(54123)
企业(54123)
方法(50256)
数学(45143)
数学方法(44643)
(31049)
中国(29126)
(29095)
(23862)
贸易(23854)
(23268)
业经(22063)
地方(21626)
(20612)
(20400)
农业(20164)
(16744)
财务(16672)
财务管理(16625)
(16558)
银行(16499)
(15740)
企业财务(15700)
环境(15570)
(15442)
金融(15439)
机构
大学(366198)
学院(365574)
(151222)
经济(148170)
管理(142225)
理学(123280)
理学院(121909)
研究(120933)
管理学(119761)
管理学院(119096)
中国(91527)
(76183)
科学(75892)
(70799)
(67683)
(61436)
业大(58615)
中心(57581)
财经(56670)
研究所(55962)
(54670)
农业(53610)
(51471)
北京(47079)
经济学(46845)
(46182)
师范(45597)
(43232)
(43177)
经济学院(42698)
基金
项目(249677)
科学(195633)
基金(182370)
研究(175590)
(160935)
国家(159595)
科学基金(136104)
社会(112919)
社会科(106986)
社会科学(106953)
(98820)
基金项目(97230)
自然(90089)
自然科(88025)
自然科学(87992)
自然科学基金(86411)
(83145)
教育(80322)
资助(74590)
编号(70073)
重点(56281)
成果(55581)
(55123)
(53421)
(51550)
科研(49014)
创新(48334)
课题(47570)
计划(47376)
国家社会(46883)
期刊
(161108)
经济(161108)
研究(101446)
中国(66460)
学报(62288)
(60837)
科学(54818)
(54006)
管理(49185)
大学(46079)
学学(43820)
农业(40818)
(32992)
金融(32992)
教育(30176)
技术(30125)
业经(27620)
财经(27410)
经济研究(26332)
(23437)
问题(22695)
(21279)
统计(19281)
(19154)
理论(18013)
(17973)
技术经济(17889)
商业(17609)
(17314)
科技(16603)
共检索到530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长庚  张松彪  
一、引言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逐步实现由主要依靠出口、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消费、出口和投资协调拉动的内需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是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扩大内需的关键是要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提振居民的消费信心和降低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了决定消费变化的重要因素。要降低居民对未来的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郝东阳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建立模型,比较分析了商品房价格对城镇居民非住房消费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随房价从低到高,消费弹性呈倒U型,政府应根据房价和经济发展程度制定房地产市场发展目标和调控政策;低房价地区应将发展商业经济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放在首位,谨防房价下跌对区域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中等房价地区需放缓房价上涨速度,延长高弹性持续时间;高房价地区必须严格控制房价增长,谨防其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抑制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金波  
在Ramsey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社会保障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首先,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最优消费增长率与城镇居民稳态消费水平具有正向效应,增加社会保障支出能够显著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和稳态消费水平。其次,分位数回归显示,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显著,政府每增加1万元社会保障支出所引起的城镇居民消费增加最低幅度为1.772单位,相应的最高幅度为2.491单位。再次,稳健性检验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影响效果优于中西部,但是,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金波  
在Ramsey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社会保障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首先,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最优消费增长率与城镇居民稳态消费水平具有正向效应,增加社会保障支出能够显著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和稳态消费水平。其次,分位数回归显示,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显著,政府每增加1万元社会保障支出所引起的城镇居民消费增加最低幅度为1.772单位,相应的最高幅度为2.491单位。再次,稳健性检验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影响效果优于中西部,但是,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依然明显。最后,结合研究结论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晓嘉  
分别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对我国财政社保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构建了状态空间模型,选取1978-2011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财政社保支出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总体影响,并选取1987-2011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社保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区域效应。研究表明,样本区间内,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总体上看,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起到了挤入作用,但对消费的拉动效应则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华颖  张硕  
为进一步探究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能否影响居民消费,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市区的五年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考虑存在某些不随时间改变且难以观测的变量所产生的内生性问题,文章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以消除其对于回归结果的影响。消费性支出具体分为七类,分别进行回归。结果表明:社会保障水平对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有显著正向作用,社会保障水平每提高1个单位,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就增加3.38%;对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无显著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班梓瑜   任羽卓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年数据,探究住房财富对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住房财富效应是正向的,居民拥有的住房数量越多、总市值越大,住房财富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越明显。进一步的,本文分析了住房财富促进消费的作用机制,发现放宽信贷约束和减少预防性储蓄是住房财富促进消费的具体机制;此外,住房财富对不同类别消费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费受影响较小,文娱医疗等其他消费受影响较大;同时,住房财富效应在不同等级城市中存在异质性,城市等级更高的城市住房财富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本文实证验证了住房的财富效应,并解释了住房财富效应的影响机制,对如何拉动居民消费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金波  
文章在Barro、Devarajan生产性政府模型基础上,将社会保障这一变量引入模型,通过跨期最优和一般均衡理论将家庭部门、生产部门、政府部门三部门有机结合,研究了社会保障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模型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影响城镇居民最优消费增长率与稳态消费水平的偏效应为正,增加社会保障支出能够显著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和稳态消费水平。其次,在模型基础上同时控制了居民货币工资、财产收入、以及价格总水平因素下,运用1998-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考察了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金波  
文章在Barro、Devarajan生产性政府模型基础上,将社会保障这一变量引入模型,通过跨期最优和一般均衡理论将家庭部门、生产部门、政府部门三部门有机结合,研究了社会保障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模型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影响城镇居民最优消费增长率与稳态消费水平的偏效应为正,增加社会保障支出能够显著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和稳态消费水平。其次,在模型基础上同时控制了居民货币工资、财产收入、以及价格总水平因素下,运用1998-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考察了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十分显著,政府每增加1万元的社会保障支出所引起的城镇居民消费增加幅度在1.469—4.357单位内变动。最后,通过稳健性检验,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地区差异,影响效果在东中西三大区域呈阶梯型递减态势。但是,社会保障支出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效果依然明显,二者仍然正相关。最后,给出了文章的结论和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红伟  吉媛  
本文采用中国1999-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我国城镇居民医疗消费对其整体消费的影响。估计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医疗消费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会使城镇居民消费在GDP中的贡献率下降0.679个百分点。此外,政府财政资金对医疗卫生的投入的占比增加1个单位会对城镇居民消费在GDP中的贡献率产生刺激作用,使其提高1.296个百分点。最后本文从加大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和加强对医疗消费的调研和研究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青枝  李军  张逸超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会对居民消费水平和层次提升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立足于山西省具体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分析社会养老保险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联系的实证研究显示: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对公众开支具有明显的正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消费增长;基于此,应进一步调整养老金支出水平和结构,提升山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层次,促进山西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青枝  李军  张逸超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会对居民消费水平和层次提升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立足于山西省具体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分析社会养老保险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联系的实证研究显示: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对公众开支具有明显的正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消费增长;基于此,应进一步调整养老金支出水平和结构,提升山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层次,促进山西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水根  雷楚晶  
本文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医疗保健支出与居民消费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与消费支出存在正向相关性,医疗保健消费对居民消费支出起促进作用;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对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存在显现空间结构性差异,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与居民自发性医疗保健支出呈同方向变化;居民医疗消费支出呈现"渐趋稳定,总量增长"的态势,同时呈现对国家医疗政策变动和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敏感性强的特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玉成  赵庆光  张群  
四大消费理论在我国适用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生命周期假说更适合作为研究当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理论参考,以此理论为基础,加入心理和预期变量,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进行进一步实证比较。并利用加入心理预期变量后的消费函数对当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动情况进行解释。在今后消费政策制定中,应注意关注城镇居民的心理和预期因素,引导消费合理增长和经济持续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封福育  
基于CGSS 2010年的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应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社会保障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同等消费水平下,参加社会保障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要高于未参加社会保障者;不同收入组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大致呈"几"字形,即高收入组居民和低收入组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而中等收入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此外,参加社会保障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随着年龄增加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而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呈现上升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