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11)
2023(5651)
2022(4575)
2021(4381)
2020(3667)
2019(8074)
2018(8109)
2017(16605)
2016(8890)
2015(10121)
2014(10107)
2013(10230)
2012(9645)
2011(8688)
2010(8995)
2009(8855)
2008(8823)
2007(8062)
2006(7431)
2005(6856)
作者
(24921)
(20798)
(20494)
(19785)
(13018)
(9659)
(9524)
(7999)
(7781)
(7442)
(6964)
(6804)
(6448)
(6426)
(6395)
(6236)
(6046)
(5950)
(5929)
(5892)
(5167)
(5066)
(4909)
(4758)
(4680)
(4574)
(4571)
(4506)
(4000)
(3927)
学科
(35713)
经济(35662)
(27541)
管理(23924)
(18161)
企业(18161)
中国(16798)
方法(15885)
数学(14490)
数学方法(14394)
(13466)
(11775)
(11354)
保险(11263)
(11037)
银行(11035)
(10802)
(10547)
农业(8691)
(8614)
金融(8613)
(8162)
贸易(8153)
(8036)
业经(7748)
(6720)
制度(6712)
(6370)
(6150)
财务(6140)
机构
学院(131613)
大学(131371)
(58616)
经济(57362)
管理(50580)
研究(42370)
理学(41957)
理学院(41573)
管理学(41048)
管理学院(40790)
中国(38645)
(33303)
(27579)
财经(25399)
(22944)
科学(21853)
(20657)
中心(19719)
(19435)
财经大学(18909)
经济学(18659)
北京(18389)
研究所(18030)
经济学院(16950)
(16797)
(15893)
(15654)
师范(15542)
(15244)
业大(15166)
基金
项目(76184)
研究(60327)
科学(59962)
基金(54925)
(46048)
国家(45589)
社会(39298)
科学基金(38706)
社会科(37098)
社会科学(37089)
(28495)
基金项目(28171)
教育(27580)
编号(25755)
(24383)
资助(23259)
自然(22185)
成果(22114)
自然科(21613)
自然科学(21605)
自然科学基金(21207)
(18021)
课题(17840)
重点(16813)
(16745)
(16647)
国家社会(16015)
教育部(15942)
(15842)
项目编号(15663)
期刊
(67805)
经济(67805)
研究(47260)
中国(26008)
(24273)
(21949)
金融(21949)
管理(18287)
(16526)
科学(15054)
学报(14855)
教育(13016)
财经(12614)
大学(12305)
业经(11591)
学学(11577)
经济研究(11127)
技术(10810)
(10698)
农业(10607)
问题(9650)
(8806)
理论(8373)
实践(7540)
(7540)
国际(7205)
商业(6853)
技术经济(6613)
统计(6554)
现代(6464)
共检索到209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连芬  刘德伟  
全国统筹是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最高层次。基本养老保险从省级统筹过渡到全国统筹,是解决省级统筹中诸多弊端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完善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在分析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指出相比省级统筹,全国统筹更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增强抗风险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指出了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路径选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向达  刘儒婷  胡鹏  吕珊珊  
2010年10月,全国人民翘首期盼的《社会保险法》终获通过。该法案中明确规定了在全国要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全国统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被赋予了法律效力。目前,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参差不齐给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全面实施带来诸多问题,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势在必行。但实现全国统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结合当前中国实际情况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通过三个步骤最终实现全国统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可行性方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杨良初  赵大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表明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不仅必要而且具有紧迫性。但是目前基本养老保险统筹与央地支出责任划分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建议按照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改革前与改革后待遇水平相衔接的原则,构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秉文  
长期以来,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为县市级,未能实现省级和全国统筹。文章分析了统筹层次较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着重考察历次实施省级统筹的标准、方案和全国统筹的实施路径。文章认为,直到2019年才具备实现省级统筹客观条件,实施的是统收统支意义上的省级统筹;全国统筹方案的本质是全国统筹调剂制度,相当于延续和更新了2018年实施的中央调剂制度,是全国统筹的初级阶段。这样的制度安排符合实际情况,但实现统收统支意义上的全国统筹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文章分析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地方财政对养老保险投入的“长效”机制与“长期”机制的关系、地方财政负担与深挖养老保险制度潜力的关系、部分积累制与现收现付制的关系,以及统筹层次低产生的影响与历史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边恕  李东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一项系统工程,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需要把握全国统筹的内在要求,同时选择阻力较小的统筹方案。在统筹方案选择上,应考虑渐进式方案带来的政策固化风险与调整成本,以统筹实施时点划分不同的保险待遇计发办法,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路径。在分析地方政府利益博弈、合理制度参数与给付标准设定等统筹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从多途径分担历史债务、建设垂直化管理的社保经办机构、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等方面入手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寇明风  
目前,由于日益严峻的基础养老金财务隐患和支付压力,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面临着严重的冲击。作为养老保险改革顶层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提上了议事日程,成为各界讨论的热点。从理论上讲,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中央政府才能在全国各地养老金之间实现调剂余缺,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穆怀中  张文晓  沈毅  
随着城市化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现有养老保险制度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其关键在于加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对不同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进行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是财政支付的可行性。文章在省级统筹计发方案基础上,设计了养老保险分层平均全国统筹与分比例全国统筹两大类型及六种具体实施方案,提出全国统筹财政"双补贴"机制(收支缺口补贴与福利损失补贴),构建了养老保险财政支出适度水平模型,选择财政负担可行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方案。研究发现,分比例全国统筹类型(替代率10%中央统筹,替代率20%省级统筹)具有财政支付的长期可持续性。随着财政实力的提升和地区间收入差距的缩小,可以逐步提高中央统筹的比例,最终自动实...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彬斌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多年维持着统筹层次低、地域分割明显、区域互济功能欠缺的状态。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国家政策多次敦促要升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但执行进展缓慢,其中涉及到诸多瓶颈制约因素,以及统筹层次提高可能导致的潜在成本—大量提前退休现象的产生。可以说,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最大难处在于统一各方的认识,这涉及到打破中央与地方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现有的利益格局。因此,推动全国统筹不能采用一蹴而就的休克式疗法,而应当从总结现有的经验着手,权衡得失、扬长避短,在巩固省级统筹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实现全国统筹的路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彭浩然  呙玉红  周坚  
本文考察了我国九大行业有代表性的个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所获得的内含报酬率以及基础养老金的替代率,发现:无论是改革前还是改革后,低收入行业的内含报酬率和绝对替代率都要高于高收入行业;与改革前相比,改革后九大行业基础养老金的替代率,以及社会统筹部分的内含报酬率都有了显著提高;从九大行业的整体来看,改革后绝对替代率的离散系数小于改革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部分发挥了一定程度的收入调节作用,缩小了各行业之间的基础养老金差距。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董才生  常成  
从城乡、体制、区域三个视角构建多维二元结构分析框架,透视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发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自建立起就深受多维二元结构的影响,并逐渐形成多重二元分割的局面。而当前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改革在突破城乡与体制结构的束缚后,其困境集中体现为区域二元结构的限制。鉴于此,应从设计合理统一的制度参数、明确中央与地方责任划分、平衡区域间利益关系和理顺组织管理体制等方面推动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信  
农民工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群,大多数农民工由于自身条件的原因都没有养老保险,因此农民工的参保率非常的低。这样的现状极大的影响到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的实现。本文详细的分析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存在的问题,也分析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合理性,并提出了实现全国统筹的路径,希望能够推动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实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关博  王雯  
实现全国统筹是促进养老保险制度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有韧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基本制度承重、社会支持、技术保障和国际经验借鉴方面,中国已经充分具备推动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基础条件。但在提高统筹层次和央地责任再配置过程中,将带来地方责任主体约束效应弱化、参保约束松弛、地方待遇攀比等一系列风险,有可能严重影响制度稳健运行。建议在科学界定全国统筹内涵的前提下,采用"两步走方式"推进全国统筹。用5年左右的时间,以统一制度结构和基本规定为前提,以财务风险共担为目标,以基金统一管理为准绳,以全国范围内部分基金共济为基础,形成全国统筹制度框架。再用10年左右时间,深化制度整合,清晰主体权责,推动基金统收统支,全面完成全国统筹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障碍1995年国务院决定,推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行统账结合模式,并明确各地政府可以在中央政府提出的"小账户大统筹"和"大账户小统筹"两个方案中,自主选择或者重组制度安排。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全国各地形成了诸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许航敏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养老保障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养老保险统筹事关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内嵌着国家治理能力。在各地省级统筹改革探索基础上,我国自2022年1月起实行全国统筹,这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迈上了统一规范的新台阶。但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不是改革的终点,还存在不少矛盾,影响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认为养老保险统筹改革是事关国家治理能力的改革,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提升,既推动了制度的完善,提升了老年人的安全感幸福感,更推动了我国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未来应在准确理解养老保险统筹本质基础上,系统认识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问题,紧紧围绕养老保险的共济功能发挥和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水平保障这个核心目的,坚持问题导向,从加强宣传解读、深化理论研究、完善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构建利益均衡机制等方面推动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改革落地见效。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卢建平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起步较晚,保障措施尚未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正由低向高艰难推进。全国各地养老保险的覆盖率、缴费比例和缴费基数、计发办法和计发基数、待遇水平均存在一定差异,短期内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有重大的阻力与困难,可以尝试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权责,改革养老保险计发制度和养老保险基金预算,将养老保险机构改为垂直管理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