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21)
- 2023(6569)
- 2022(5681)
- 2021(5352)
- 2020(4676)
- 2019(10870)
- 2018(11231)
- 2017(21752)
- 2016(11944)
- 2015(13866)
- 2014(14286)
- 2013(14283)
- 2012(13477)
- 2011(12188)
- 2010(12526)
- 2009(11787)
- 2008(11657)
- 2007(10599)
- 2006(9576)
- 2005(8645)
- 学科
- 济(43438)
- 经济(43383)
- 管理(32465)
- 业(32012)
- 企(20573)
- 企业(20573)
- 方法(18852)
- 数学(16905)
- 数学方法(16694)
- 中国(16426)
- 农(14972)
- 制(14399)
- 财(13336)
- 银(10377)
- 银行(10346)
- 学(10095)
- 行(9966)
- 贸(9739)
- 贸易(9733)
- 农业(9601)
- 易(9517)
- 体(9181)
- 业经(8709)
- 度(8512)
- 制度(8503)
- 地方(8260)
- 服务(8237)
- 融(7987)
- 金融(7979)
- 工作(7780)
- 机构
- 大学(174677)
- 学院(173024)
- 济(68380)
- 经济(66525)
- 管理(64857)
- 研究(60846)
- 理学(54170)
- 理学院(53569)
- 管理学(52726)
- 管理学院(52400)
- 中国(47923)
- 京(38436)
- 科学(36643)
- 财(36635)
- 所(31828)
- 农(30004)
- 研究所(28360)
- 中心(27747)
- 江(27544)
- 财经(27399)
- 业大(25031)
- 北京(25001)
- 经(24625)
- 农业(23531)
- 范(23197)
- 师范(22928)
- 院(22313)
- 州(22122)
- 经济学(20320)
- 财经大学(19941)
- 基金
- 项目(108299)
- 科学(82703)
- 研究(81691)
- 基金(74798)
- 家(65619)
- 国家(65035)
- 科学基金(53352)
- 社会(49785)
- 社会科(46995)
- 社会科学(46980)
- 省(42826)
- 基金项目(38909)
- 教育(37230)
- 划(36184)
- 编号(35475)
- 自然(32393)
- 自然科(31544)
- 自然科学(31528)
- 资助(31273)
- 成果(31224)
- 自然科学基金(30909)
- 课题(24834)
- 重点(24346)
- 部(24049)
- 发(23675)
- 项目编号(21962)
- 创(21392)
- 性(20416)
- 科研(20245)
- 国家社会(20226)
共检索到275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曾红颖
标准是均等化的核心参数,标准的主体是单位公民。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维度,各地客观上存在着收入能力差异和支出成本差异,以均等化标准为基础的转移支付能确保各地有财力提供大体相同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本文在因素法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基于全国平均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出与收入标准体系和转移支付测算模型。将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划分为9类24项,按照政策中性原则,选择影响各地每项服务数量和服务提供成本的政府不可控制的因素,包括人口结构、人口密度、少数民族、城镇化率、劳动力价格、行政管理、气温取暖、海拔高度和交流成本等17项,定量分析了诸多因素对当地支出成本和收入能力的影响。根据全国平均标准和各地收入能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吉富星 鲍曙光
基于县级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在考虑内生性基础上,统分结合地研究了中国式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体系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扩大了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而转移支付则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但均等化效果不彰、政策引导效果较差。较为突出的是,不同地区、不同转移支付类型、不同公共服务项目的均等化调节效果存在较大的结构性差异,地方政府支出偏好同时存在博弈与合作。这就需要进行系统的制度改革,重塑激励结构、行为模式,尤其重视教育、医疗等投入,全面提升人力资本。因而,当前应进一步完善激励相容的政府治理模式,构建效率与公平兼具的转移支付体系,并强化省级政府主体责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楼继伟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大关,发展步入一个关键的时期。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既是"黄金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是走向富强文明或贫困动荡的分水岭。这就要求我们在把握机遇加快发展的同时,重视各种容易诱发社会矛盾冲突的不和谐因素,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公共服务均等化本身就是缓解因发展不平衡所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于凌云
完善转移支付机制、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缩小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建立分形层叠模型来模拟和解释转移支付机制的创新,并运用2007年~2009年的有关数据,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系数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分形层叠模型方法能够有效顾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这种不同空间的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均等化问题,系数调整方案也呈现出良好的逻辑关系,能较好地体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效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钟晓敏 赵海利
一、问题的提出义务教育作为重要的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实现其均等化早在联合国《人权宣言》第26条就明确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而教育经济学的研究结果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倪红日 张亮
本文提出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可操作范围和财政预算支出项目;在分析三种均等化标准优劣的基础上,提出均等化标准应该是逐步达到各个地区人均财政支出差距量控制在不高于或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10%的范围之内。本文建议对于不同的财政支出项目可以实行不同的差距控制量标准,不采取"一刀切"的标准。根据我国目前的财政体制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状况,完全实现均等化目标需要一个较长的渐进性历史过程。为此,可以从一些局部的与民生直接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开始,分为两大层次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项目进行优先排序,逐步以"蚕食性"的方式完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新发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是实现均等化的基本途径。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必须坚持城乡一体化原则、平等与均衡相统一原则、机会均等优先原则、防止平均化陷阱原则和防止福利化陷阱原则;必须从多维度视角出发,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种类上的民生性、数量上的最低性、阶段上的动态性、形式上的多样性以及构成上的多元性。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标准设计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强 刘静
以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为样本,选定5种公共服务支出,选取4类10项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地基本公共服务成本差异系数,动态测算各地区所需的转移支付数额。通过测算发现,我国东部地区公共服务需求主要由经济水平主导,西部地区主要由跨区服务主导,中部地区主要由人口科教卫生主导,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财力和成本差异。实证结果显示,5个发达省份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远超均等化需求,1个发达省份支出低于均等化需求;西部多数省份和个别中部省份长期低于均等化需求。建议通过立法确定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及其在政府支出中所占比重;全面衡量地方财政收入能力、努力程度;建立财税地理信息系统动态反映差异变动,及时调整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体富 任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建国 廖藏宜
基于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和各地区自有财力苦乐不均的现实背景,本文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视角,在合理提出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测度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东中西部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有显著影响,扩大了东部地区内部的供给差异,但缩小了中西部地区内部的差异水平;税收返还和专项转移支付加剧了地区间的这种非均等化状态;财力性转移支付缩小了地区间的供给差异。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侠 刘小川
作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转移支付制度理应在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研究发现,由于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管理弱化等原因,随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规模逐步扩大,其政策效果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为完善转移支付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须从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推进转移支付法制体系建设、规范转移支付绩效评价制度以及提高转移支付制度透明度四个方面对转移支付制度建设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设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磊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是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为目标而采用的一种财政平衡制度。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各地区间的公共服务水平十分不平衡,而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形式较多,对各种转移支付形式在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的作用应做具体分析。通过建立一个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简单模型,并将这一模型应用于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的青海省和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实践,作者发现:税收返还拉大了地方公共服务不均等的程度;一般转移支付对缩小地方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作用非常弱,甚至在一些省份起着拉大公共服务差距的作用;专项拨款基本上起到了缩小地方公共服务供给差距的作用。
关键词:
转移支付制度 公共服务 均等化 分税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江洪波
地区间政府公共服务的差距,表现在东西部之间、省际之间以及省内不同地区之间。而城乡之间政府公共服务的差距,尤其是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低下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教育、公共卫生、科技、环保、基础设施等方面。我国现行财政体制的不尽合理是公共服务水平差异巨大的原因之一,即政府间尤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颂东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是实现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制度保障,而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根据国际上通行的转移支付方式和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运行效果,当前,我们应弱化、取消非规范性、非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形式,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建立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相结合的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殷有超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家税收收入稳定增长,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壮大,为我国社会进步和更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打下有力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含义和重大意义,其次指出了我国当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供给不均 法制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