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0)
- 2023(11193)
- 2022(9439)
- 2021(8588)
- 2020(7023)
- 2019(16230)
- 2018(16328)
- 2017(32190)
- 2016(17309)
- 2015(19388)
- 2014(19494)
- 2013(19581)
- 2012(18679)
- 2011(17177)
- 2010(17627)
- 2009(16822)
- 2008(16563)
- 2007(15071)
- 2006(13875)
- 2005(13141)
- 学科
- 济(74983)
- 经济(74873)
- 管理(51615)
- 业(49017)
- 企(36368)
- 企业(36368)
- 中国(27427)
- 方法(23979)
- 农(22750)
- 制(21898)
- 数学(20633)
- 地方(20625)
- 数学方法(20457)
- 财(20177)
- 业经(18333)
- 银(16413)
- 银行(16396)
- 行(15939)
- 融(14932)
- 金融(14930)
- 贸(14805)
- 贸易(14788)
- 农业(14712)
- 易(14344)
- 体(13750)
- 学(12900)
- 发(12538)
- 环境(12221)
- 度(11406)
- 技术(11381)
- 机构
- 大学(250548)
- 学院(250222)
- 济(108138)
- 经济(105620)
- 管理(93095)
- 研究(89710)
- 理学(77490)
- 理学院(76599)
- 管理学(75602)
- 管理学院(75114)
- 中国(71514)
- 财(56160)
- 京(54854)
- 科学(50389)
- 所(45393)
- 财经(41907)
- 中心(40607)
- 江(40437)
- 研究所(39921)
- 农(38241)
- 经(37687)
- 北京(35909)
- 范(34096)
- 师范(33805)
- 经济学(33385)
- 州(32588)
- 院(32312)
- 业大(31810)
- 财经大学(30687)
- 经济学院(29875)
- 基金
- 项目(152203)
- 科学(119712)
- 研究(117898)
- 基金(108343)
- 家(92568)
- 国家(91706)
- 科学基金(77854)
- 社会(76078)
- 社会科(72064)
- 社会科学(72046)
- 省(59493)
- 基金项目(56495)
- 教育(52898)
- 划(49712)
- 编号(49440)
- 自然(45554)
- 自然科(44383)
- 自然科学(44374)
- 资助(43708)
- 自然科学基金(43570)
- 成果(42969)
- 发(38337)
- 课题(34936)
- 重点(34382)
- 部(34220)
- 制(33570)
- 发展(31539)
- 创(31522)
- 国家社会(31407)
- 展(31016)
- 期刊
- 济(134221)
- 经济(134221)
- 研究(85266)
- 中国(59608)
- 财(42612)
- 管理(37038)
- 农(36976)
- 学报(33426)
- 科学(32279)
- 融(31264)
- 金融(31264)
- 教育(30069)
- 大学(26505)
- 农业(24571)
- 学学(24328)
- 业经(22997)
- 技术(21530)
- 经济研究(21485)
- 财经(21437)
- 经(18480)
- 问题(18293)
- 图书(17094)
- 贸(14971)
- 理论(13045)
- 国际(12861)
- 书馆(12787)
- 图书馆(12787)
- 商业(12625)
- 坛(12138)
- 论坛(12138)
共检索到413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光 李宏
我国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的演变,与公共财政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密切相关的。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与导向,本文将建国以来划分为三个时期,对不同时期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特征与效果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一、均衡发展时期(1949—1978)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特征第一,国家财政统揽所需经费。这一时期,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比建国以前有了质的飞跃和提升。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意义)明确地对教育和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进行了政府责任的认定。如教育方面,提出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加强中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媛
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非均衡状态造成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这已成为制约城乡统筹发展的瓶颈。本文以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变迁为纵向线索,以政府在制度安排中的行为为横向截面,运用制度变迁相关理论和分析范式,通过建立制度变迁中政府行为的研究框架,分析了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动机、作用、行为缺陷和失灵原因,并选取重庆市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期望以此框架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提供理论借鉴,促进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向均衡状态转化。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岳军
中国大历史中的"治水"实践证明,公共产品政府供给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大国治水涵盖的不仅是历史的事件描述,更主要的是包含了由治水引致的"大工程、大历史、大一统"现象,形成了以治水为特征的"大国模式"。政府"治水"或由政府提供公共水利工程,这样一种制度选择无疑是为了满足公共安全的要求,选择的约束条件是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显然,如果没有适当的制度安排,可能造成社会福利的大大降低,也可能造成社会危机——社会将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治水的收益体现为国家安全。今天,"治水"在"治国"中的地位仍然十分突出和非常显著,治水的"大国模式"在经济社会生态的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公共产品 政府供给 大历史 治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建军
农村公共产品的普遍短缺已严重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文章首先回顾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过程,从总量和结构两个维度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实困境;其次,从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层面探究了目前产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原因;最后,文章提出从短期完善与修正现有供给制度、中期理顺供给制度的传输途径与供应形式、长期集中根除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壁垒的动态对策。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制度 路径依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晓斌 夏厚俊 胡振虎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是个连续过程,变迁中引发的问题及其他相关制度安排的路径选择,源于依赖于发展战略的制度环境。本文认为,市场经济下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必须从制度环境的变迁入手,对政治制度环境和法律制度环境实行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强制性变迁。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制度环境 制度变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军 蒋琳琦
一、导言 农村农作制度由集体化向家庭承包经营的转变,为农产品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激励机制,刺激了粮食生产的巨大增长,与此同时,农作制度这一巨变显然又打破了原先制度结构的均衡状态。在长期的集体化农作制度下,农村政治、经济和有关社区生活的各项制度都获得了与之相适应的形式。这些制度都已基本定型,与农作制度一起互相制约互相补充,形成了稳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文辉
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直沿袭着与乡绅治理制度相适应的供给制度,乡绅对乡村社会公共秩序维护和公共设施建设等公共产品的低水平供给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民公社时期,中国政府组织和动员农民用劳动力最大限度替代资金的方式,实现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提高。改革后,农村大多数公共产品仍沿袭制度外供给体制,主要由收入远低于市民的农民筹资来提供。所以,农民负担问题实质上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会青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保障公民的各项权益,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城镇化”,而非“土地的城镇化”,所以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才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问题,保障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享有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就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本文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为着力点,系统分析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演进动因与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如何优化制度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基本公共服务 制度困局 优化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卢洪友 张军
一、中国的公共品供给制度变迁:成效与问题 一套新的制度取代旧的制度,可界定为制度变迁。由此可将新中国公共品供给制度变迁的时限大体界定在1978年。在此之前的公共品供给制度是典型的政府选择;在此之后,中国开
[期刊] 改革
[作者]
封进
一般而言,城乡收入出现差距是工业化进程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通常,非农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农业部门,农业劳动力逐步向工资较高的非农部门转移,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但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大幅减少,农业的规模经营和机械化程度提高,现代农业的工资水平开始上升,城乡收入差距会逐步缩小。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也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定洋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变迁的实质是国家发展战略转变,国家治理转型、经济体制变革决定了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安排变革,变迁的逻辑是供给主体呈现多元项辨证发展,筹资制度体现传统国家与现代国家的重要区别,决策制度要求由集权的"自上而下"向民主的"自下而上"决策转变,生产管理制度反映由"自我生产管理"向"公共生产管理"发展。
关键词:
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变迁 实质与逻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曲延春
农村公共产品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其在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低效率,形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困境。而要破解这种困境,就需要进行制度创新,重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制度变迁 困境 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维林
基于演化博弈视角将地方公共服务供给这一复杂的制度体系进行解析并分析其演化的路径与趋势,提出供给制度的剖析应立足于提供者、生产者、使用者的三方制衡关系,将其解构为四个基本制度元以辨识其内在结构与核心机理。考察不同阶段重点建构与完善的制度元,认为制度演化更替存在有序性,提出地方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长期演化序列,以及"三方制衡、多元治理"的制度结构未来演化趋势。
关键词:
地方公共服务 制度元 演化序列 演化博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云鹏
党的十六大明确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主要履行四种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公共服务供给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的基本素质、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影响着一国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对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公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舒银燕 范亚舟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制度不健全,规范程度低;评价主体单一,公众参与度和评价的透明度不高;行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多侧重于近期绩效考核和资金监管,对中长期绩效和公共服务供给的可持续性重视不够。以相关性、效率、效果和可持续性为准则开发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以基本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创新动态监测机制,规范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强化评价结果的使用和扩散,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开展。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