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51)
- 2023(12599)
- 2022(10931)
- 2021(9912)
- 2020(8463)
- 2019(19654)
- 2018(19701)
- 2017(38881)
- 2016(20924)
- 2015(24104)
- 2014(24491)
- 2013(24859)
- 2012(23968)
- 2011(22117)
- 2010(22828)
- 2009(21654)
- 2008(21501)
- 2007(19516)
- 2006(17741)
- 2005(16558)
- 学科
- 济(110715)
- 经济(110612)
- 管理(56795)
- 业(55489)
- 企(40858)
- 企业(40858)
- 方法(40192)
- 数学(35350)
- 数学方法(35115)
- 中国(31916)
- 地方(28277)
- 农(28030)
- 财(22599)
- 业经(21961)
- 学(20924)
- 制(20832)
- 贸(19271)
- 贸易(19256)
- 农业(18635)
- 易(18564)
- 银(17942)
- 银行(17909)
- 行(17343)
- 融(17068)
- 金融(17066)
- 地方经济(16646)
- 环境(14754)
- 发(14739)
- 和(14640)
- 体(13340)
- 机构
- 大学(319843)
- 学院(318146)
- 济(142808)
- 经济(139670)
- 管理(117698)
- 研究(116108)
- 理学(98862)
- 理学院(97643)
- 管理学(96215)
- 管理学院(95592)
- 中国(89811)
- 京(69265)
- 科学(68240)
- 财(66626)
- 所(60772)
- 研究所(54288)
- 农(53103)
- 中心(51843)
- 财经(51388)
- 江(50295)
- 经(46246)
- 北京(45202)
- 经济学(44706)
- 业大(43567)
- 范(43418)
- 师范(43049)
- 农业(41329)
- 院(40680)
- 州(40424)
- 经济学院(40014)
- 基金
- 项目(193382)
- 科学(150501)
- 研究(144643)
- 基金(137502)
- 家(118682)
- 国家(117636)
- 科学基金(98661)
- 社会(92330)
- 社会科(87380)
- 社会科学(87354)
- 省(75407)
- 基金项目(72257)
- 教育(65040)
- 划(63340)
- 编号(60136)
- 自然(59879)
- 自然科(58369)
- 自然科学(58350)
- 自然科学基金(57305)
- 资助(56872)
- 成果(51237)
- 发(47542)
- 重点(43774)
- 部(43253)
- 课题(41621)
- 创(39182)
- 发展(38870)
- 展(38269)
- 国家社会(37740)
- 教育部(36988)
- 期刊
- 济(173204)
- 经济(173204)
- 研究(103846)
- 中国(68143)
- 财(50217)
- 农(49445)
- 学报(46572)
- 管理(43732)
- 科学(43193)
- 融(35036)
- 金融(35036)
- 大学(34847)
- 教育(33167)
- 农业(33044)
- 学学(32349)
- 经济研究(28498)
- 技术(27789)
- 业经(27339)
- 财经(26432)
- 问题(23187)
- 经(22905)
- 图书(20127)
- 贸(19207)
- 技术经济(17799)
- 业(17155)
- 国际(16641)
- 商业(16576)
- 理论(16369)
- 统计(15955)
- 世界(15778)
共检索到509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方茜
转变基层管理者对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与发展地方经济相冲的认识,对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基本公共服务作用两者的路径亦不同。2000-2010年,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增长高相关,与经济发展从低相关向高相关过渡。2005年,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有了明显改善。2005-2010年,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地方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方向逐步一致,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与发展地方经济并非势不两立,拥有共赢的空间。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相关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方茜
本文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点,运用静态结构分析技术ISM构建了"基本公共服务作用区域经济发展解释结构模型",系统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作用于区域经济的直接或间接路径,提出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建议:一是,提升发展的质量,既要关心经济发展还要关心人的发展;二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与区域发展关系紧密;三是,从时间上看,基本公共服务作用区域经济的过程是非线性的,受时间滞延的影响;四是,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策略(区域协调发展、主体功能区、经济一体化、三农等)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五是,推动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需考虑区域经济的空间定位(区位优势、产业结构、主体功能区分类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光 李宏
我国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的演变,与公共财政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密切相关的。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与导向,本文将建国以来划分为三个时期,对不同时期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特征与效果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一、均衡发展时期(1949—1978)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特征第一,国家财政统揽所需经费。这一时期,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比建国以前有了质的飞跃和提升。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意义)明确地对教育和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进行了政府责任的认定。如教育方面,提出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加强中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熊小林 李拓
本文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城乡收入收敛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衡量指标,同时在考虑地区异质性特征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和财政分权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基于2005—2015年河南省108个县的面板数据,使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及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从整体看,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与财政分权有助于县域经济发展;从按财政属性进行县域分类的视角看,上述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不具有特殊财政属性的普通县层面;从按经济水平分类视角看,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作用于经济基础好的中心县与经济落后的农区县;从按地理位置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财政分权 县域经济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熊兴 余兴厚 王宇昕
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新时代我国发展新变化的必然要求。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基于此,本文以三峡库区重庆段15个区县为例证,在测算各区县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基本公共服务与县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一方面,三峡库区重庆段区县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不断缩小,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另一方面,三峡库区基本公共服务与县域经济发展均在短期内存在路径依赖效应,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失配,其中县域经济发展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具有短期抑制作用,基本公共服务对经济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基本公共服务 县域经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玉春 唐娟莉
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公共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内在关系,认为农村教育、电力、道路、水利和通讯设施对农业生产、非农生产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具有显著影响,农村公共服务也发挥了显著作用。陕西省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应继续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资力度,合理选择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全省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宇慧
本文从经济的角度,运用协整理论,通过选取人口城市化水平与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表明生活水平的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和表明经济结构高级化程度的第三产业比重等指标进行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以揭示我国人口城市化经济学动力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城市化与人均GDP、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最终建立的误差修正模型说明我国城市化自我修正机制很强。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承师
一、引言 教育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对于一个城市,过大的教育投资比例,会加重城市财政负担,造成教育资源部分闲置和浪费;然而过小的教育投资比例,则会使教育投资相对不足,造成教育资源的相对紧张。什么是适当的教育投资?这个问题一直引起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讨论,但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时期教育投资与经济发展的一般关系的静态分析。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发展的同时教育自身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教育手段、教学内容等),不同国家的教育投资重点也会随经济发展水平而改变。如我国城市教育投资主要用于义务教育,而美英等其它经济发达国家则把教育投资放在高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淑芬 赵学珍
文章采用灰色斜率关联模型对我国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进行的实证验证表明: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强关联性;教育投资和教育产出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基础教育师生比和高等教育规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教育的不断发展对经济发展能力的影响是显著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谭冰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计算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发展有关指标的相关系数和灰色关联度,对两个系统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也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并应用多维灰色动态协调模型GM(1,N)来定量测度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性。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而物流业的发展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物流业 经济发展 相关性 灰色系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显洲
刘易斯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和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从理论上说明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但无法定量地分析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动态作用过程。本文以我国1978年以来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对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动态分析,证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相互作用都存在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并在此基础上,用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城市化效应"和城市化的"经济效应"。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发展 人口迁移 回归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贺耀敏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邓菊秋 王鑫
文本通过构建层次分析模型,对影响成都总部经济发展的地方公共服务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实证结果显示,按照各因素的层次分析权值,影响总部经济发展各要素的重要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政府政策、交通便捷性、信息通讯条件、宜居生活环境、科研能力、教育人力资源和医疗资源,研究还发现,宜居生活环境要素是成都市与一线城市总部经济竞争中的重要优势,而科研能力、教育人力资源要素的优势作用尚未完全体现。因此,成都市在发展总部经济进程中不仅要完善优惠政策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还需积极营造宜居城市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扩大宜居优势,同时应充分利用成都科教和人才优势,大量吸引研发总部来蓉发展。
关键词:
成都 总部经济 公共服务 层次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余向华 周景彤
发展中国家应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创新促进基于CDM的低碳项目的发展,形成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的良性互动与融合目前,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三个关于碳减排的国际机制,即联合履行机制(JI)、排放交易机制(ET)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丁谦 曾庆均 郭韬
区域经济不协调发展作为一种客观现实而存在,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主要源于各区域不同的自然、历史、社会、政治、文化和人们自身的思想意识形态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在中国,这种区域发展不协调的诱因包括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经济意识的差别、区域经济政策的倾斜、"行政区经济"的导向、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等。正是这些诱因导致的区域发展不协调,阻碍了宏观经济顺畅运行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现状 原因 危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