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19)
- 2023(4190)
- 2022(3712)
- 2021(3758)
- 2020(3446)
- 2019(8163)
- 2018(8743)
- 2017(18536)
- 2016(9981)
- 2015(11854)
- 2014(12097)
- 2013(11792)
- 2012(10456)
- 2011(9554)
- 2010(10074)
- 2009(9567)
- 2008(9141)
- 2007(8355)
- 2006(7593)
- 2005(6932)
- 学科
- 济(43896)
- 经济(43861)
- 管理(25261)
- 业(24983)
- 方法(24174)
- 数学(22806)
- 数学方法(22316)
- 企(18550)
- 企业(18550)
- 中国(16103)
- 农(12118)
- 财(9140)
- 制(8921)
- 贸(8661)
- 贸易(8654)
- 易(8487)
- 银(7821)
- 银行(7817)
- 行(7519)
- 农业(7470)
- 业经(7359)
- 地方(6559)
- 理论(6358)
- 发(6308)
- 融(6308)
- 金融(6307)
- 学(6193)
- 策(5537)
- 环境(5458)
- 体(5400)
- 机构
- 学院(145588)
- 大学(144497)
- 济(62337)
- 经济(61008)
- 管理(57404)
- 理学(49298)
- 理学院(48830)
- 管理学(47682)
- 管理学院(47429)
- 研究(44877)
- 中国(36122)
- 京(30918)
- 财(30066)
- 科学(25980)
- 财经(23874)
- 所(22470)
- 经(21506)
- 江(21108)
- 中心(20468)
- 北京(20260)
- 研究所(19984)
- 经济学(19556)
- 农(19125)
- 业大(18776)
- 范(18242)
- 师范(18104)
- 经济学院(17764)
- 财经大学(17641)
- 州(17167)
- 院(16181)
- 基金
- 项目(89262)
- 科学(69993)
- 研究(66595)
- 基金(64309)
- 家(54873)
- 国家(54477)
- 科学基金(46618)
- 社会(41603)
- 社会科(39492)
- 社会科学(39484)
- 省(34728)
- 基金项目(33141)
- 教育(32043)
- 自然(29692)
- 划(29278)
- 自然科(28986)
- 自然科学(28980)
- 资助(28763)
- 编号(28492)
- 自然科学基金(28418)
- 成果(23198)
- 部(20390)
- 重点(19813)
- 课题(19689)
- 发(18943)
- 创(17953)
- 教育部(17661)
- 人文(17292)
- 科研(16984)
- 大学(16954)
共检索到214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吴伟
非正规就业在应对我国日趋严重的就业问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成为就业弱势群体的主要就业渠道,非正规就业人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社会群体。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过程中,中国不但存在从"无业"到非正规就业的过程,还存在从正规就业到非正规就业的过程,使城镇就业的变化表现出单位就业人数减少而非单位就业人数增加的特点,即就业的非正规化趋势。
关键词:
城镇非正规就业 简单估算法 综合估算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曲燕
非正规就业已成为当前城镇就业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对非正规就业概念模型界定的基础上,采用网站数据搜集和二阶聚类分析的方法,估算重庆11年非正规就业规模,探讨其特征及历史发展规律发现,重庆非正规就业规模呈现出"先降后升"的总体趋势。重庆非正规就业中存在隐性的正规就业者和灵活型的非正规就业者。根据对其历史发展规律的判断,包含大量新型就业形态的灵活型非正规就业者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增多,而隐性的正规就业者将会趋于减少。
关键词:
重庆 非正规就业 规模估算 聚类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彦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非正规就业的广泛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其规模有多大,有关量化信息的极度缺乏,已经对相应管理制度的建立构成了障碍。为此,文章通过深度开发上海市现有统计数据,给出了2000~2007年该市非正规就业规模的两个估计量;同时就如何从估算走向官方统计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非正规就业 规模估算 官方统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彬云
文章运用有调整的综合法,既考虑了城镇单位和私营个体经济之外的其他经济就业的非正规性,又考虑了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中的非正规就业,估计江西省城镇服务业中的非正规就业规模及其在服务行业的分布。估计结果显示,江西省城镇非正规就业呈上升趋势,这部分非正规服务就业人口主要分布在配送服务业和个人服务业当中。
关键词:
非正规就业 服务业 有调整的综合法 江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靳淑平 王济民
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从事农业产业活动所获取的正规借贷严重匮乏,非正规借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大样本调查数据,运用主体需求法,分析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农户、农村中小企业及组织)从事农业产业活动获取非正规借贷情况,探讨农业产业单位借贷资金的贡献度。结果表明,农业产业非正规借贷融资总量以及占其正规贷款规模比值逐年上升,2012年融资总量已达2万亿元以上,约为其正规贷款的71%,发展速度超过10%;农户非正规借贷量虽占绝大比重,但农业企业非正规贷款比重不断上升;农业产业单位借贷资金对农业产业发展的贡献度在逐年下滑,要想维持农业的稳定增长,农业信贷资金必须有一个更加快速的增加。为进一...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郭沛
农村非正规金融是指农村中非法定的金融组织所提供的间接融资以及农户之间或农户与农村企业主之间的直接融资 ,其存在表明已构建的农村正规金融无法满足现实与潜在的需求。作为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 ,农村非正规金融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安排存在缺陷 ,主要诱因是高收益导向的供给和巨大的融资需求。
关键词:
农村非正规金融 规模估算 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常进雄 王丹枫
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人力资本回报率的差异是了解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CHNS数据,对我国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之间的工资差异进行了细致的考察。1997年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工资要略高于正规就业人员,而此后,则正规就业人员的工资高于非正规就业人员,差距在逐渐扩大。研究发现,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在教育回报率和经验回报率的差距在逐渐扩大,人力资本配置向正规就业倾斜是造成两者工资差异逐渐扩大的主要原因。考虑到非正规就业在我国城镇就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研究结果也揭示了当前收入分配的新特点、新趋势。
关键词:
正规就业 非正规就业 工资差异 收入分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骆祚炎
本文通过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分析认为,城镇2000—2004年的贫困人口分别为:2295万人、2883万人、3766万人、3912万人、4071万人,城镇贫困人口有增加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城镇人口的基数上升、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和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赶不上基本消费需求额的增长等原因造成的。除最低收入组构成贫困人口的主体外,低收入组居民有“渗透”进入贫困人口的趋势。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是解决城镇相对贫困的有效措施。同时要注意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城镇贫困问题。
关键词:
城镇贫困 线性支出系统 贫困人口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蔼婷 李金昌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个体企业、家庭作坊为主要经营形式的非正规部门生产,已从特殊的经济现象发展成为具有普遍特征的经济形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掌握非正规部门的生产规模是政府制定正确引导政策的基本依据。然而,何谓非正规部门?其生产规模究竟有多大?国内学术界尚缺乏系统研究,特别是对非正规部门生产规模估算方法的探讨很少,且基本止步于介绍国外方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薛进军 高文书
文章利用全国普查性数据描述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的规模和特征,并分析其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2005年,非正规就业已占中国城镇就业的58.85%,正规与非正规就业者之间的小时收入差距达到1.65倍,其中约有1/4是由劳动力市场歧视造成的。与此同时,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很高,对总体收入不平等的贡献达到51.09%,而正规和非正规就业的组间收入差距,对总体收入不平等的贡献达到13.68%。文章的主要观点是:非正规就业已成为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来源,因此,实现非正规就业的正规化,是缩小中国收入差距的有效政策之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鞍钢 杨韵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传哲 于艺皓
新型城镇化可分为农民的市民化、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均等化、非农产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四个方面。由此,城镇化金融需求也可分为农民的市民化、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均等化、非农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四个方面,以江苏苏北为例,利用永续盘存法、带滞后期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等方法对四个方面的金融需求分别进行估计,然后用灰色预测和其他线性回归方程进行预测,将农村劳动力流动因素作为承载力因素纳入预测中。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金融需求 预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高书生
近年来,随着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尤其是城市贫困人群的数量增加,收入再分配问题被广泛关注,加强收入再分配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收入再分配的范围和规模有多大?收入再分配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柳
“非正规部门”一词源于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原意是指规模很小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的单位。1996年,中国引入这一概念,是指相对于传统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主要指个体经济和小型私营企业。事实上,近年来非正规就业已成为我国促进就业的重要渠道。有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95%以上的新增就业机会是由非公经济提供的,就业人数占75%左右。可见,非正规就业已具有新的内涵。随着我国劳动用工制度的日益灵活,劳动力市场配置特征将更加显著,有关“非正规就业”的概念应赋予新的时代特征。政府、社会和工会应对这一就业形式给予更多的扶持。提升非正规就业和非正规部门的社会地位,对于进一步拓宽就业门路,推进劳动就业制度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丽萍
1978~1989年我国非正规就业基数小、增速快、对城镇新增就业贡献率低;1990~2000年非正规就业对城镇新增就业的贡献率年均114.86%;2000~2012年非正规就业成为城镇新增就业的主渠道。通过建模发现:非正规就业比重随着人均GDP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化,用趋势方程预测未来非正规就业的比重将大幅下降,政府可从劳动力需求、供给、市场监管和劳动保障配套政策改进4个方面适当引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