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08)
2023(11088)
2022(9895)
2021(9605)
2020(8206)
2019(19126)
2018(19285)
2017(38115)
2016(20861)
2015(23871)
2014(24285)
2013(24214)
2012(22242)
2011(19690)
2010(19980)
2009(18422)
2008(18251)
2007(15942)
2006(14245)
2005(12777)
作者
(60116)
(49293)
(49113)
(46905)
(31335)
(23559)
(22385)
(19337)
(18636)
(17903)
(16781)
(16412)
(15635)
(15477)
(15101)
(15100)
(14757)
(14707)
(14081)
(13899)
(12225)
(12199)
(11798)
(11245)
(11119)
(11110)
(10991)
(10963)
(9984)
(9743)
学科
(80988)
经济(80879)
管理(63602)
(59196)
(48302)
企业(48302)
方法(37780)
(33970)
数学(32986)
数学方法(32606)
中国(25852)
(23885)
(19021)
地方(17629)
业经(17402)
(16785)
财务(16720)
(16686)
财务管理(16664)
企业财务(15802)
农业(15322)
(15009)
贸易(15002)
(14593)
(14388)
银行(14352)
财政(13879)
(13553)
理论(13251)
(12901)
机构
大学(297495)
学院(296322)
管理(118675)
(117688)
经济(114933)
理学(102008)
理学院(100928)
管理学(99340)
管理学院(98814)
研究(96227)
中国(73875)
(64288)
(63896)
科学(59092)
(48938)
财经(47575)
(43846)
研究所(43571)
(43395)
中心(43248)
(42904)
业大(41802)
北京(41286)
(38816)
师范(38544)
(35412)
财经大学(35022)
经济学(34885)
(34725)
农业(33978)
基金
项目(193542)
科学(150917)
研究(144728)
基金(139002)
(119343)
国家(118321)
科学基金(101267)
社会(89528)
社会科(84707)
社会科学(84681)
(75112)
基金项目(74611)
教育(65956)
自然(65110)
自然科(63500)
自然科学(63486)
(62940)
自然科学基金(62300)
编号(61002)
资助(57898)
成果(50602)
(43052)
重点(42411)
课题(41268)
(40689)
(39522)
项目编号(37804)
教育部(37005)
科研(36819)
创新(36805)
期刊
(133755)
经济(133755)
研究(94556)
中国(54601)
(51600)
学报(43300)
管理(42936)
(40268)
科学(40016)
大学(32914)
教育(32066)
学学(30781)
农业(27742)
(27020)
金融(27020)
技术(24400)
财经(23135)
业经(22207)
经济研究(21124)
(19554)
问题(18627)
理论(16491)
图书(16182)
实践(15095)
(15095)
技术经济(14388)
现代(13819)
(13690)
商业(13589)
科技(13256)
共检索到443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朱金霞  吕康银  
财产对于居民财富及财富差距扩大的影响不像资本那样直接转换为对生产力的投资,而是作为个体禀赋在劳动力市场中实现转化,通过改变劳动者个体禀赋而带来收入差异,进而扩大劳动者的收入差距。某种意义上讲,收入差距中排第一位的是财产差距,其次才是劳动者的能力素质带来的收入差距。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进行测算,研究我国城镇居民财产分布、财产差距及财产差距变动趋势,分析居民财产分化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财产多样化程度较低,过于集中在净房产上,净房产对家庭净财产差距扩大的影响程度较大,房价成为推动居民财产差距扩大的罪魁祸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吕康银  宋德丽  朱金霞  
我国城镇居民贫富差距的扩大已经超过收入差距分化的速度,成为社会分配不公的一个重要问题。利用2010年和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财产增长迅速,且家庭财产结构以净房产为主;通过东、中、西部地区家庭净财产的比较发现,居民财产区域差距明显,即相对于东部地区家庭而言,中、西部地区家庭更加贫困;从家庭财产结构视角,西部和中部地区家庭财产结构更加不合理;通过对数据的动态比较,中、西部地区家庭净财产增速大于东部地区,财产总量相对差距没有恶化,但是绝对差距依然过大,影响我国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邓阳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快速提升,在收入分配改革与实践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此过程中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对于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不同地区间收入差距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也日趋显著。因而本文聚焦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问题,通过构建划分收入群体的城镇居民跨期收入理论模型,讨论收入差距对二者的影响。同时运用2000-2016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递进回归的动态面板模型,分区域对财产性收入及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财产性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呈现区域异质性特征、消费水平对财产性收入具有替代效应、转移投入能够促进可支配收入水平提升的基本结论,并据此提出了促进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有效提升的相关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双华  
本文利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首先测算了城镇不同收入阶层财产性收入分布变化及基尼系数变化的情况,不同收入阶层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重变化的情况。其次,测算了城镇不同收入阶层2010年财产性收入的税收负担情况。两方面的测算结果显示,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高收入阶层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大;财产性收入的税收负担只有微弱的累进性,财产性收入的税收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太小。研究认为,有针对性的调整部分财产性收入的税收政策,对调整收入分配差距的目标有帮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建东  晋盛武  侯文轩  陈焱  
基于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本文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变化趋势、结构及地域分布。研究表明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城镇居民收入新的增长点,财产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高度正相关,所以增加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前提是增加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统计数据还表明不同收入阶层以及不同地区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镇居民收入的不平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实  魏众  B.古斯塔夫森  
本文利用住户调查数据对 1 995年的中国城镇住户的财产分配状况进行了经验分析 ,包括对财产分配的差距进行了测量 ,影响财产分配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估计 ,并将中国城镇住户的财产分配进行了国际比较。与大部分市场经济国家相比 ,中国城镇居民之间财产分配的差距并不大。但是中国城镇居民的财产分配差距超过了收入分配差距 ,而且从长期趋势上可能会出现加速扩大的势头。中国城镇居民之间财产分配的不均等并非全是经济市场化过程的结果。一些不均等的原因来自于传统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分配模式。本文还发现 ,在户主一生中财产积累出现了两个高峰值。这是与正统的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的。本文还表明了财产分配和收入分配之间的较强相关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凤,易丹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晓蓉  杨博  
本文利用《中国城市(镇)生活与价格年鉴》提供的数据,分析了财产性收入在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总收入不平等中所处的地位和具有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财产性收入内部的不平等和各部分对总体不平等的贡献率,以及个人所得税在财产性收入调节中的作用。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并且对总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此外,财产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其内部不平等情况十分严重,目前个人所得税对财产性收入不平等的调节效果不明显,今后仍有很大的调控空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广东调查总队课题组  程学斌  陈铭津  
近几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但其占家庭总收入比重还是很低。为实现"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本文对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收入—财产(生活型和投资型)—财产性收入三者相联关系的观点,分析近几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财产和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和值得关注的问题,并发现财产性收入增长受家庭财产、居民个人因素、经济发展、制度安排和投资市场的影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加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敏  曹润林  
近期诸多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缩小了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但是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广义熵指数估计等方法发现,城乡间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却不断扩大。本文进一步通过对2005—2012年全国30个省份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证明城镇化进程确实加剧了城乡间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的不平等程度,因此应及时采取相关调控措施,避免因逐步加剧的城乡间居民财产性收入分配不均导致社会结构固化,影响社会和谐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阳  
我国居民财产分配差距呈现持续高位徘徊且有扩大趋势。家庭金融资产和住房分布不均是造成居民财产分配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十三五”以来,财税政策和慈善事业调节居民财产分配仍存在诸多问题。建议加快直接税改革,调整税制结构,健全财产交易税制度,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积极研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加快居民财产、收入登记共享机制等配套制度建设,更好发挥税收再分配调节功能;提高慈善捐赠税收政策的立法层级,完善慈善捐赠税收政策,允许个人捐赠在年度汇算时统一扣除,简化税收减免流程,完善慈善事业监督机制,健全慈善组织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良性竞争机制,进一步引导和规范慈善事业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彦斌  霍震  陈军  
本文在对中国城镇居民财产分布状况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可计算的含有个体风险、总体风险和灾难风险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利用数值校准方法对模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不含灾难风险的模型难以拟合中国城镇居民的财产分布状况;当引入全要素生产率(TFP)灾难风险之后,整个模型经济所产生的财产分布会更加地平均,但与此同时也降低了模型结果对资本产出弹性的敏感程度;而当引入资本灾难风险之后,穷人群体持有的财产份额会下降,富人群体持有的财产份额则会上升,从而很好地拟合了中国城镇居民的财产分布状况。分析结果表明,灾难风险的存在确实会对居民的行为模式进而对整个宏观经济状况产生显著的影响;将灾难风...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庆海  张锐  孟凡强  
以清华大学2012年"中国消费金融现状及投资者教育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基于工具变量的Probit模型,研究了金融知识与中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关系。研究表明,金融知识对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正向显著,即金融知识水平越高,家庭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可能性就越大。此外,家庭总人口数、房产价值和风险性金融资产等对拥有财产性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户主已婚、位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以及二线城市等具有负面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风险偏好和制定理财规划的城镇家庭中,金融知识的影响不显著,而在风险规避及未制定理财规划家庭中的影响均正向显著。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政府应建立健全金融教育和相关法律法规,增强金融教育的针对性和特色化,提高居民的金融知识,从而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获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喻石  刘娜  
当前国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从而缩小了我国城乡间居民存在的收入差距,随着城乡居民所拥有的财富逐步增加,提升了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财产性收入,城镇化已成为国内经济新的增长点。本文分析城镇化对我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影响等问题,同时建议采取有效的调控对策,以减少城乡居民财产出现的收入分配不均问题,进而全面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魏杰  王韧  
是否应当调整法人财产收益以缩小我国持续拉大的居民收入差距,这在理论界存在着一定争议。从法人财产的基本内涵入手,通过剖析法人财产制在收入分配过程中的实际作用,对优化我国收入分配体系,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提供了一个总体的思路。我们认为,法人财产源自于生产的社会化需求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运作规律,并具有相当的效率优势,与收入分配公平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冲突,因此,调整法人财产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不仅不具备理论合理性,也缺乏现实可行性。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正确路径是:完善法人财产制,强化再分配和三次分配,优化配套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