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9)
- 2023(13150)
- 2022(11662)
- 2021(11199)
- 2020(9800)
- 2019(22715)
- 2018(22746)
- 2017(43281)
- 2016(24015)
- 2015(27703)
- 2014(28349)
- 2013(27592)
- 2012(25810)
- 2011(23583)
- 2010(24122)
- 2009(22832)
- 2008(22738)
- 2007(20825)
- 2006(18758)
- 2005(17310)
- 学科
- 济(93490)
- 经济(93296)
- 管理(60783)
- 业(58590)
- 企(46846)
- 企业(46846)
- 方法(39769)
- 数学(33108)
- 数学方法(32748)
- 中国(31315)
- 农(29547)
- 财(26170)
- 制(25378)
- 学(22904)
- 业经(20763)
- 地方(18722)
- 银(18496)
- 银行(18441)
- 农业(18409)
- 贸(18020)
- 贸易(18009)
- 行(17740)
- 易(17497)
- 体(17327)
- 融(17184)
- 金融(17176)
- 理论(16686)
- 和(16352)
- 税(13413)
- 务(13240)
- 机构
- 大学(344496)
- 学院(341004)
- 济(137849)
- 经济(134587)
- 研究(127142)
- 管理(122534)
- 理学(103000)
- 理学院(101638)
- 管理学(99647)
- 管理学院(99006)
- 中国(98735)
- 科学(77968)
- 京(76679)
- 财(70143)
- 所(67104)
- 农(63341)
- 研究所(60431)
- 中心(58076)
- 江(54955)
- 财经(53055)
- 业大(51308)
- 北京(49843)
- 农业(49544)
- 范(48382)
- 师范(47876)
- 经(47859)
- 院(45467)
- 州(43014)
- 经济学(41967)
- 省(38977)
- 基金
- 项目(215450)
- 科学(166820)
- 研究(157995)
- 基金(153352)
- 家(135800)
- 国家(134315)
- 科学基金(111180)
- 社会(97991)
- 社会科(91643)
- 社会科学(91613)
- 省(83302)
- 基金项目(80723)
- 教育(73710)
- 划(71812)
- 自然(70766)
- 自然科(68960)
- 自然科学(68937)
- 自然科学基金(67720)
- 编号(65902)
- 资助(63320)
- 成果(56877)
- 重点(49929)
- 部(48347)
- 课题(46899)
- 发(46384)
- 创(43342)
- 科研(41397)
- 性(41025)
- 教育部(40628)
- 创新(40571)
- 期刊
- 济(163676)
- 经济(163676)
- 研究(110576)
- 中国(79399)
- 学报(58403)
- 农(57912)
- 财(55159)
- 科学(52191)
- 管理(45319)
- 教育(45288)
- 大学(43638)
- 学学(40441)
- 农业(38118)
- 融(36258)
- 金融(36258)
- 技术(29209)
- 财经(26827)
- 经济研究(26290)
- 业经(25781)
- 经(23176)
- 问题(21897)
- 业(20490)
- 贸(18909)
- 图书(18226)
- 版(17489)
- 国际(16811)
- 理论(16752)
- 统计(16137)
- 世界(15792)
- 技术经济(15749)
共检索到547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力 罗桂芬
1994年,中央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改革措施,这使得我国的体制转轨特征更加明显,同时也标志着改革已进入以全面制度创新为主的转型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心理环境发生了哪些明显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对下一部将推进的改革以及社会稳定将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都是改革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我们据以分析、判断改革社会形势的重要信息和依据。1994年底,国家体改委社会调查系统在往年连续调查观测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次全国规模的问卷入户调查。
[期刊] 预测
[作者]
当前我国城镇居民社会心理变化特征与改革形势分析──国家体改委社会调查系统1995年上半年度分析报告国家体改委社会调查系统1994年,中央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改革措施,这使得我国改革的体制转轨特征更加明显,同时也标志着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1、狠抓《条例》的贯彻实施,全面落实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要抓紧制定《条例》的具体实施办法和配套规章,争取今年初全部或大部分出台。2、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搞好企业组织和经营形式的改革,加快新型企业制度的建设与企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进一步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在理顺产权关系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企业股份制试点,股份制试点的重点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有组织、有领导地推进法人持股的股份有限公司的组建,各地和各部门可在国家下达的规模内,各选择一两家经过批准的企业,进行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和异地上市交易的试点;进一步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步伐,鼓励企业间自主的经济联合,完善发展企业集团,推进各种形式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俊群
生育观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心理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对生育行为的反应态势,它包括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和过程,对生育行为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过去,研究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潼
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及时分析改革形势王潼(国家体改委体改所100035)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阶段自1992年春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起,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它在许多方面,与1979年至1984年9月的第一阶段改革和1989年10月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彤 陆永春 陈彤
事实表明:改革促进了柳州市经济的发展。那么,改革同时给该市企事业单位(包括市委、市府机关)职工、干部带来了哪些心理的、观念的变化?作为改革的直接参予者,他们又是怎样认识、评价这场改革的?他们的心理结构如何?心理趋向如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占录
当前,居民住房为社会的一大热点。住房制度改革眼下似乎进入僵持阶段,面临两个转变时期的民众非常关注这一变革的推动,但众说纷纭,见仁见智。本文作者从社会整体的深层意识着手,为我们有层次、有深度地剖析了购房族心理的千姿百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春兰,曾国平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国家体改委提出国有小型企业改革意见国家体改委最近提出的《关于积极推进国有小型企业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推进国有小型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着眼于从总体上搞活国有经济,搞活国有小型企业,放活国有小型企业。《意见》的主要内容有:(一)围绕现代企业制度的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捷子
国家体改委副主任贺光辉最近指出,10年改革的实践证明,由于我们在研究和推进改革时,对国情、国力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在思想和行动上都有些急于求成,因而出现了一些失误。国家体改委的意见是:今后两年内,改革将体现出适当集中、控制、收权的原则。具体表现在:指令性计划比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彦
伴随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发表,改革在中国又掀起新一轮高潮。面对此况,人们有必要对以往改革的成就与经验进行理性反思,对现实改革的举措与谋略进行客观分析,对涉及改革的矛盾与问题进行基本判断。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人们改革行为更加理性,更符合客观实际。为此,本刊记者张彦访问了国家体改委秘书长王仕元同志,请他就以上问题给予分析和介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美国恒康公司和国家体改委举办研讨会本刊讯(记者李莉)美国最大的寿险公司之一恒康相互人寿保险公司(JohnHancockMutualLifeInsuranceCo.)与国家体改委近日在中国大饭店举行中国养老体制改革国际研讨会,50多名专家学者及我国政府...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抗私 丁述磊 刘翠花
使用CGSS(2013)数据,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定量检验非正规就业对居民社会公平认知的影响,然后从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角度考察非正规就业影响居民社会公平认知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非正规就业是影响居民社会公平认知的重要因素,如果居民从事非正规就业,那么他们对社会总体公平程度的评价会显著偏低。非正规就业对男性居民社会公平认知造成的损失大于女性居民,对城镇居民社会公平认知造成的损失大于农村居民。非正规就业通过降低居民权利公平认知、机会公平认知以及规则公平认知,进一步降低了居民对社会总体公平程度的认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抗私 丁述磊 刘翠花
使用CGSS(2013)数据,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定量检验非正规就业对居民社会公平认知的影响,然后从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角度考察非正规就业影响居民社会公平认知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非正规就业是影响居民社会公平认知的重要因素,如果居民从事非正规就业,那么他们对社会总体公平程度的评价会显著偏低。非正规就业对男性居民社会公平认知造成的损失大于女性居民,对城镇居民社会公平认知造成的损失大于农村居民。非正规就业通过降低居民权利公平认知、机会公平认知以及规则公平认知,进一步降低了居民对社会总体公平程度的认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北京市城镇居民社会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美国专家谈现代企业制度——国家体改委考察团赴美考察报告
城镇化水平影响收入不平等的机制分析——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
居民收入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
北京市城镇居民社会经济生活满意状况的实证分析
县级综合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基础工程——国家体改委农村司司长李修义访谈录
绿色发展与居民幸福感——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非正规就业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来自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经验分析
西部农村居民政治参与及社会治理分析——基于陕西省岐山县G村的社会调查
收入差距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