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25)
2023(7958)
2022(6880)
2021(6495)
2020(5979)
2019(13789)
2018(14001)
2017(28836)
2016(15358)
2015(17820)
2014(17666)
2013(17259)
2012(15794)
2011(14165)
2010(14708)
2009(13551)
2008(13211)
2007(11776)
2006(10413)
2005(9312)
作者
(42407)
(35155)
(34895)
(33548)
(22518)
(16663)
(16130)
(13677)
(13384)
(12650)
(11948)
(11772)
(11174)
(11019)
(10874)
(10662)
(10370)
(10293)
(10208)
(10197)
(8856)
(8659)
(8509)
(8045)
(8026)
(7938)
(7894)
(7652)
(7131)
(6854)
学科
(70076)
经济(70003)
管理(42991)
(42608)
方法(39461)
数学(36917)
数学方法(36373)
(32854)
企业(32854)
中国(20432)
(18181)
(17742)
(13497)
(13238)
贸易(13227)
(12903)
业经(12657)
农业(11783)
地方(11533)
(11420)
银行(11413)
(10908)
(10335)
金融(10334)
(9885)
财务(9853)
财务管理(9826)
理论(9366)
技术(9347)
企业财务(9339)
机构
大学(220690)
学院(220062)
(96361)
经济(94505)
管理(89026)
理学(77312)
理学院(76577)
管理学(75091)
管理学院(74695)
研究(67427)
中国(53740)
(46361)
(46050)
科学(37915)
财经(37152)
(33821)
(32577)
中心(31966)
(31599)
经济学(30951)
(30249)
北京(29348)
业大(29282)
研究所(29098)
经济学院(28240)
财经大学(27677)
(26595)
师范(26360)
(25329)
(24076)
基金
项目(143361)
科学(114110)
研究(106220)
基金(105881)
(90707)
国家(90000)
科学基金(78339)
社会(68851)
社会科(65574)
社会科学(65561)
基金项目(55076)
(54827)
教育(50576)
自然(49696)
自然科(48629)
自然科学(48620)
自然科学基金(47733)
(46171)
资助(45888)
编号(44036)
成果(35681)
(33142)
重点(31755)
(30116)
(29588)
课题(29391)
教育部(29253)
国家社会(28837)
人文(28537)
大学(27655)
期刊
(99879)
经济(99879)
研究(65169)
中国(39453)
(33657)
管理(32440)
学报(28215)
科学(27157)
(26497)
大学(22795)
(22629)
金融(22629)
教育(22304)
学学(21258)
技术(20438)
财经(18715)
农业(17637)
经济研究(17588)
业经(16714)
(15933)
统计(15014)
问题(14210)
(13113)
决策(12089)
(11854)
技术经济(11829)
理论(11791)
商业(11650)
实践(10561)
(10561)
共检索到320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忠  侯振刚  
本文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用Grossman模型来分析我国城镇居民的健康需求。利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2000)数据,我们有以下主要发现:(1)与收入的不平等形成对比,城镇居民健康状况的分布比较均衡;(2)女性的教育程度对健康有正的影响,而男性的教育程度对健康的影响不显著;(3)年龄对男性健康的影响比女性大;(4)收入或工资水平对健康的影响不显著。总体而言女性比男性更符合Grossman模型的预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乾  方守林  
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的数据分析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对老年人的自评健康和精神健康有显著影响,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不显著。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老年人比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老年人有更高的自评健康和更低的抑郁倾向。养老保险制度通过医疗服务、社会交往和市场劳动影响老年人健康。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老年人比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老年人使用更多的医疗服务项目、有更高的社会交往次数和更少的劳动参与时间进而有更好的自评健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小万  刘丽杭  
从经济学的角度,在阐述健康需求模型(Becker模型与Grossman模型)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健康需求的基本理论,以及健康需求与医疗服务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围绕影响居民健康与医疗服务需求的有关因素进行了系统而具体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卫生改革与政策制定在理论上的突破寻求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官海静  刘国恩  熊先军  
目的:分析中国城镇居民的健康水平、公平和健康绩效的现况和趋势。方法:标准化集中指数、扩展集中指数和健康绩效指数。结果:2007-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的慢性病和自评健康状况逐年好转,伤残状况变化不明显;不同收入的城镇居民之间存在健康不公平,慢性病和伤残倾向于穷人,自评健康倾向于富人,但是自评健康的不公平程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综合健康水平和公平来看,自评健康和慢性病的健康绩效有所改善,伤残状况持续严重。结论:新医改并没有明显改善中国城镇居民的健康公平和健康绩效,在新医改的目标设置中,促进健康公平应占有更加重要的位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任国强  黄云  周云波  
学者们普遍认为绝对收入或收入贫困对健康有直接影响,但与较高收入个体相比产生的个体收入剥夺对健康的间接影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本文选取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作为健康指标,采用最新三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整理而成的面板数据,运用Ordered Logit随机效应模型和Logit模型分析了Kakwani指数测度的个体收入剥夺对城镇居民健康的影响,模型中还包括个体社会经济地位和生活习惯两方面的控制变量。研究发现:个体收入剥夺会导致较差的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其他控制变量对城镇居民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支持相对剥夺假说、收入贫困假说,"弱支持"绝对收入假说。本文在学术方面丰富了基于中国数据分析相对剥夺对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同时在实践方面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改善城镇居民健康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任国强  黄云  周云波  
学者们普遍认为绝对收入或收入贫困对健康有直接影响,但与较高收入个体相比产生的个体收入剥夺对健康的间接影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本文选取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作为健康指标,采用最新三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整理而成的面板数据,运用Ordered Logit随机效应模型和Logit模型分析了Kakwani指数测度的个体收入剥夺对城镇居民健康的影响,模型中还包括个体社会经济地位和生活习惯两方面的控制变量。研究发现:个体收入剥夺会导致较差的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其他控制变量对城镇居民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程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利利  刘宏  
近年来,房价波动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健康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受到房价怎样的影响,事关我国的经济长期发展和社会福利水平改善。文章利用2010-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察房价对城镇居民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房价上升对居民心理健康存在不利影响,对生理健康存在长期有利和短期不利的混合影响。房价对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财富效应、房奴效应和地区经济发展效应三个方面。具体地,房价对生理健康的有利影响主要发生在有二套及以上房产、有一套但人均住房面积较大、房产价值较高、家里无适龄未婚男性、高收入地区或一线城市居民;对无房产、有一套但人均住房面积较小、房产价值较低、低收入地区或二三线城市居民,房价对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较强。最后,文章分析了房价对健康的影响途径,发现房价上升会显著改善居民的卫生医疗利用条件,增加锻炼身体概率,减少抽烟喝酒行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郝枫  张圆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准确测度各省区人均健康资本并识别其空间关联,对把握我国健康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联合国创建的健康资本账户核算方法,利用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S)及官方劳动力人口统计数据,兼顾个体偏好微观视角与空间关联宏观角度,集中考察近年来我国各省区城镇居民健康资本分布特征及其经济效应。研究发现:人均健康资本存量存在东高西低的省际差异,其增长速度缓慢且逐步降低;随着收入水平与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资本的替代效应占据主导作用,且劳动者健康风险偏好与工资的关系随年龄变化,青年时期愿为获取高收入承担高健康风险,中老年时期则更注重控制与降低健康风险;健康资本在邻近地区存在较强的空间效应,其促进本地区收入增加,但对相邻地区收入有抑制效应。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康锋莉  邓可斌  
中国式分权对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正面作用已得到学界的一致肯定,但分权是否能提升居民的生活健康水平仍未有定论。本文基于微观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采用生活质量指标QWB表征居民健康水平,实证检验了分权与居民生活健康状况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分权与居民生活健康的关系呈现倒U型特征。分权的增长会先使生活健康水平提升,在分权程度到了一定水平之后,又会带来生活健康水平的下降。这说明,分权改革达到一定阶段后,会对生活健康产生负面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首次证实了分权改革可能对居民健康存在负面影响,而分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康锋莉  邓可斌  
中国式分权对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正面作用已得到学界的一致肯定,但分权是否能提升居民的生活健康水平仍未有定论。本文基于微观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采用生活质量指标QWB表征居民健康水平,实证检验了分权与居民生活健康状况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分权与居民生活健康的关系呈现倒U型特征。分权的增长会先使生活健康水平提升,在分权程度到了一定水平之后,又会带来生活健康水平的下降。这说明,分权改革达到一定阶段后,会对生活健康产生负面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首次证实了分权改革可能对居民健康存在负面影响,而分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是减少这一负面影响的必由之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欧阳文静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既离不开健康,也离不开住房,因为健康与住房是人们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源泉。文章通过使用2010-2014年"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数据,利用不同地级市土地供给的外生冲击作为房价的工具变量,研究了房价对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影响、异质性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平均而言,房价对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房价上升显著地降低了有住房困难的年轻人的身心健康,而公费医疗降低了房价上升对住房困难居民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房价通过提高有住房困难样本中居民的晚睡概率和降低工作满意度而对居民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上述发现意味着,政府可以通过合理地增加城市土地供给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进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甘健胜  
采用Moran指标分析截面数据空间自相关性.针对具有空间自相关截面数据缺失插值问题,分别建立一阶空间自回归插值模型与克立格方法插值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截面数据的组合插值模型,并用信息熵法确定组合插值模型的加权系数.用2003年福建部分市县城镇化水平的截面数据建立插值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插值模型的效果优于单项插值模型的效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宗庆庆  张熠  陈玉宇  
本文分析了中国老年人身体健康对照料需求和照料模式选择的作用。实证上,通过大样本慢阻肺随机干预实验,采用双重差分估计的结果表明:(1)在慢阻肺干预实验后,实验组老年人身体健康显著改善。照料需求大幅度减少,健康改善带来老年照料利用概率减少了35.5%;(2)实验组照料需求的减少主要发生在社会照料需求方面,健康改善带来社会照料利用概率减少了67.8%,而家庭照料基本保持不变;(3)异质性检验表明,潜在家庭照料资源越少的家庭,社会照料需求的下降越明显。从理论的角度,上述实证结果支持家庭在老年人照料模式选择中存在"啄序偏好":家庭首先动用所有内部照料资源,然后再使用社会照料,从而导致社会照料对健康的敏感度更高。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事前的预防性健康干预政策能够显著减轻家庭在照料特别是社会照料方面的负担。对于内部非正式照料资源较少的家庭,预防性健康干预政策的减负效果尤为显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倪秀艳  赵建梅  
本文研究教育影响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的作用机制。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本文综合利用分位数回归、反事实分析和Machado and Mata(2005)的分解方法,将两个不同时期教育对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分解为三个部分:教育对农村居民健康的边际影响的作用,教育自身分布的作用以及其他变量的影响。其中教育对健康的边际影响的变化将加剧健康不平等,而教育分布的改变即农村居民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将有助于降低健康不平等程度。因此,加大农村教育的公共投资在提高农民素质的同时,将有助于改善农村健康不平等状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麻桂新  
本文基于CGSS(2010、2012、2013、2015)混合截面数据,探讨健康对农民工职业地位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农民工的空闲时间社交次数显著降低了健康与职业地位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采用倾向值得分匹配克服选择性偏差后,这种影响依然存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