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05)
- 2023(2795)
- 2022(2479)
- 2021(2381)
- 2020(2292)
- 2019(5150)
- 2018(5366)
- 2017(11834)
- 2016(6284)
- 2015(7480)
- 2014(7641)
- 2013(7730)
- 2012(6985)
- 2011(6354)
- 2010(6542)
- 2009(6367)
- 2008(6251)
- 2007(5755)
- 2006(5350)
- 2005(4921)
- 学科
- 济(27682)
- 经济(27643)
- 业(19623)
- 管理(19424)
- 企(14686)
- 企业(14686)
- 方法(13186)
- 数学(12247)
- 数学方法(12217)
- 中国(11009)
- 财(9276)
- 农(8752)
- 制(8617)
- 银(6217)
- 银行(6215)
- 行(5953)
- 贸(5545)
- 贸易(5540)
- 易(5455)
- 农业(5330)
- 业经(5096)
- 体(4987)
- 发(4984)
- 策(4791)
- 制度(4706)
- 度(4706)
- 融(4467)
- 金融(4466)
- 收入(4450)
- 税(4421)
- 机构
- 大学(95651)
- 学院(95260)
- 济(43896)
- 经济(42951)
- 管理(38687)
- 理学(33173)
- 理学院(32846)
- 管理学(32545)
- 管理学院(32363)
- 研究(29079)
- 中国(24439)
- 财(23722)
- 京(20076)
- 财经(18306)
- 经(16489)
- 科学(14936)
- 所(14210)
- 经济学(13803)
- 江(13754)
- 财经大学(13435)
- 中心(13276)
- 北京(13166)
- 经济学院(12600)
- 研究所(12358)
- 范(11686)
- 师范(11626)
- 农(11414)
- 州(11081)
- 商学(10853)
- 商学院(10775)
- 基金
- 项目(54560)
- 科学(43348)
- 研究(42305)
- 基金(40354)
- 家(33511)
- 国家(33216)
- 科学基金(28639)
- 社会(28560)
- 社会科(27058)
- 社会科学(27054)
- 基金项目(21678)
- 省(20576)
- 教育(19451)
- 编号(17874)
- 划(16946)
- 资助(16758)
- 自然(16646)
- 自然科(16229)
- 自然科学(16223)
- 自然科学基金(15934)
- 成果(14902)
- 部(13360)
- 课题(11865)
- 教育部(11828)
- 人文(11755)
- 发(11659)
- 国家社会(11659)
- 重点(11618)
- 社科(11090)
- 性(11076)
共检索到145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官海静 刘国恩 熊先军
目的:分析中国城镇居民的健康水平、公平和健康绩效的现况和趋势。方法:标准化集中指数、扩展集中指数和健康绩效指数。结果:2007-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的慢性病和自评健康状况逐年好转,伤残状况变化不明显;不同收入的城镇居民之间存在健康不公平,慢性病和伤残倾向于穷人,自评健康倾向于富人,但是自评健康的不公平程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综合健康水平和公平来看,自评健康和慢性病的健康绩效有所改善,伤残状况持续严重。结论:新医改并没有明显改善中国城镇居民的健康公平和健康绩效,在新医改的目标设置中,促进健康公平应占有更加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
健康公平 健康绩效 集中指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利利 刘宏
近年来,房价波动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健康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受到房价怎样的影响,事关我国的经济长期发展和社会福利水平改善。文章利用2010-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察房价对城镇居民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房价上升对居民心理健康存在不利影响,对生理健康存在长期有利和短期不利的混合影响。房价对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财富效应、房奴效应和地区经济发展效应三个方面。具体地,房价对生理健康的有利影响主要发生在有二套及以上房产、有一套但人均住房面积较大、房产价值较高、家里无适龄未婚男性、高收入地区或一线城市居民;对无房产、有一套但人均住房面积较小、房产价值较低、低收入地区或二三线城市居民,房价对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较强。最后,文章分析了房价对健康的影响途径,发现房价上升会显著改善居民的卫生医疗利用条件,增加锻炼身体概率,减少抽烟喝酒行为。
关键词:
房价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作用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郝枫 张圆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准确测度各省区人均健康资本并识别其空间关联,对把握我国健康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联合国创建的健康资本账户核算方法,利用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S)及官方劳动力人口统计数据,兼顾个体偏好微观视角与空间关联宏观角度,集中考察近年来我国各省区城镇居民健康资本分布特征及其经济效应。研究发现:人均健康资本存量存在东高西低的省际差异,其增长速度缓慢且逐步降低;随着收入水平与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资本的替代效应占据主导作用,且劳动者健康风险偏好与工资的关系随年龄变化,青年时期愿为获取高收入承担高健康风险,中老年时期则更注重控制与降低健康风险;健康资本在邻近地区存在较强的空间效应,其促进本地区收入增加,但对相邻地区收入有抑制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志超 魏昭 王引
通常,所用社区食品价格做营养摄入工具变量存在弱工具变量(weak IV)问题,这将引起估计结果的偏误,而住房改革是估计短期营养摄入与工资关系比较理想的工具变量。本文用不同工具变量对热量与工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估计发现,热量摄入和工资之间呈现显著的正向关系。采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发现,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增加都对工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证实了以营养为基础的效率工资模型在短期和长期的有效性,同时也证实了健康人力资本的积累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积极增加对营养和健康的投资,是进一步增加我国国民财富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营养 健康 收入 弱工具变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兴强 史卫
利用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经济状况与心态调查"数据,本文首次实证研究健康状况主观感受蕴含的健康风险信息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同时探讨医疗保险的健康风险缓解和消费促进效应。发现的主要结论如下:户主自身的健康状况感受通常对家庭甚至低收入家庭的消费都没有显著负影响,但老年户主的健康状况感受却是家庭重要的健康风险来源;健康风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主要源于除户主外的健康感受差的成员和老年成员,健康风险大的家庭人均总消费、食品和非食品消费均更低,家庭会通过调整非食品消费来稳定食品消费以应对消费的健康风险效应;医疗保险有助于缓解家庭的健康风险,促进家庭消费,特别是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罗楚亮
文章在CHIP2002城镇住户调查的基础上,讨论了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健康和医疗支出行为的经济原因以及医疗费用及医疗补贴向高收入者集中的问题。健康状况是影响医疗支出行为的重要因素,收入对医疗费用有显著作用,收入差距程度、医疗费用高低也构成医疗支出行为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健康 医疗支出 经验分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熊彦
本文基于CHIP2013微观调查数据集,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选取合理的度量指标,建立多分类有序Logistic统计模型,定量研究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对城镇居民个人健康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家庭收入增加,认为亲朋可信的家庭和自感幸福的家庭等因素对个人自评健康有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间接验证已有文献中关于我国存在"亲富人"的健康不平等。本文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重视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在个人健康方面的影响和作用;需要重视低收入家庭和低收入阶层的健康状况的改善;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增强人际信任建设,有助于人民健康水平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忠 侯振刚
本文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用Grossman模型来分析我国城镇居民的健康需求。利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2000)数据,我们有以下主要发现:(1)与收入的不平等形成对比,城镇居民健康状况的分布比较均衡;(2)女性的教育程度对健康有正的影响,而男性的教育程度对健康的影响不显著;(3)年龄对男性健康的影响比女性大;(4)收入或工资水平对健康的影响不显著。总体而言女性比男性更符合Grossman模型的预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任国强 黄云 周云波
学者们普遍认为绝对收入或收入贫困对健康有直接影响,但与较高收入个体相比产生的个体收入剥夺对健康的间接影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本文选取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作为健康指标,采用最新三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整理而成的面板数据,运用Ordered Logit随机效应模型和Logit模型分析了Kakwani指数测度的个体收入剥夺对城镇居民健康的影响,模型中还包括个体社会经济地位和生活习惯两方面的控制变量。研究发现:个体收入剥夺会导致较差的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其他控制变量对城镇居民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支持相对剥夺假说、收入贫困假说,"弱支持"绝对收入假说。本文在学术方面丰富了基于中国数据分析相对剥夺对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同时在实践方面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改善城镇居民健康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任国强 黄云 周云波
学者们普遍认为绝对收入或收入贫困对健康有直接影响,但与较高收入个体相比产生的个体收入剥夺对健康的间接影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本文选取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作为健康指标,采用最新三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整理而成的面板数据,运用Ordered Logit随机效应模型和Logit模型分析了Kakwani指数测度的个体收入剥夺对城镇居民健康的影响,模型中还包括个体社会经济地位和生活习惯两方面的控制变量。研究发现:个体收入剥夺会导致较差的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其他控制变量对城镇居民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程度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吴晓瑜 李力行
健康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是推进"人的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城镇化提高了人们的收入,使更多的人可以获得充足的营养和先进的医疗设施,对健康有正面作用。另一方面,城镇化带来医疗资源的拥挤、医疗价格的上升及环境污染,则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和多个有代表性的微观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居民所在地的城镇化水平越高,城镇户籍居民、农村居民以及省内农民工的综合健康水平都越低。本文进而从收入、医疗卫生和环境污染这几个角度进一步分析了可能的影响机制。城镇化对健康的负面效果在整体上超过了因收入增加、营养改善、医疗设施增加等带来的正面影响,这是值得注意的发现...
关键词:
城镇化 居民健康 医疗资源 空气污染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明梅 杨朦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环境污染等危害居民健康的负面问题。利用2005-201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城镇化与居民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城镇化率每上升10%.人均预期寿命增加0.37%.新生儿死亡率下降2.48%。城镇化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还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城镇化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居民健康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西部地区。城镇化主要通过提高居民健康意识、促进医疗资源的增加、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投入等途径增加人均预期寿命.改善居民健康水平。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政府可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丁宏 成前 倪润哲
结合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年调查数据,探讨了城镇化的不平等效应对农业转移人口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看,城镇化的不平等效应损害了农业转移人口健康状况。进一步使用社会阶层衡量城镇化的不平等效应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仍然显著。具体来看,作为结果的收入不平等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健康影响最显著,同时,机会不平等和能力不平等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健康影响同样重要。此外,对比第二产业从业和居住条件较好的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的不平等效应对第三产业从业和居住条件较差的农业转移人口健康影响更显著。最后,户籍制度,尤其是其背后隐藏的巨大社会福利差异,加剧了城镇化的不平等效应对农业转移人口健康水平的不利影响,而市民化水平的提高可以减弱这一不利影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饶克勤,姚岚,秦立轩
随着社会的发展,卫生改革的深入,人们对健康公平的问题越来越关注。WHO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其实质就是对健康公平的追求。世界各国纷纷响应,并付诸实施,政府和社会付出努力,以减少健康不公平程度。但社会的发展,多因素的作用,致使这种健康不公平的差异越来越大。针对这一问题,WHO及世界各国进行研究来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减少这种差异的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红燕
本文采用历史的、比较的分析方法,运用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等分析工具,分别从筹资公平、服务提供公平和健康公平三个方面对我国城乡居民健康公平问题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开展显著降低了城乡卫生服务筹资的基尼系数等一系列结果。根据研究结果,对城乡健康公平性与二元社会结构,与政府干预、市场调节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并对提高城乡健康公平性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