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1)
- 2023(11772)
- 2022(10106)
- 2021(9478)
- 2020(8406)
- 2019(19471)
- 2018(19601)
- 2017(39334)
- 2016(20815)
- 2015(23834)
- 2014(24014)
- 2013(23760)
- 2012(21683)
- 2011(19356)
- 2010(19223)
- 2009(17989)
- 2008(17668)
- 2007(15722)
- 2006(13437)
- 2005(11987)
- 学科
- 济(87287)
- 经济(87186)
- 管理(59809)
- 业(58953)
- 企(46241)
- 企业(46241)
- 方法(44557)
- 数学(40243)
- 数学方法(39790)
- 财(25992)
- 农(25765)
- 中国(24233)
- 制(17871)
- 贸(17476)
- 贸易(17466)
- 业经(17406)
- 易(17013)
- 农业(16826)
- 地方(15636)
- 学(15195)
- 银(14649)
- 务(14625)
- 银行(14623)
- 财务(14581)
- 财务管理(14545)
- 行(13917)
- 企业财务(13759)
- 融(12923)
- 金融(12920)
- 和(12618)
- 机构
- 学院(301085)
- 大学(300728)
- 济(128582)
- 经济(126059)
- 管理(120180)
- 理学(104457)
- 理学院(103422)
- 管理学(101757)
- 管理学院(101194)
- 研究(93934)
- 中国(72630)
- 京(61375)
- 财(60663)
- 科学(55508)
- 财经(48889)
- 农(46723)
- 所(45992)
- 中心(45293)
- 经(44356)
- 江(43455)
- 业大(43005)
- 研究所(41626)
- 经济学(40460)
- 北京(38177)
- 范(37584)
- 师范(37224)
- 经济学院(36896)
- 农业(36795)
- 财经大学(36348)
- 州(34521)
- 基金
- 项目(200636)
- 科学(158887)
- 基金(147774)
- 研究(146708)
- 家(127472)
- 国家(126423)
- 科学基金(109460)
- 社会(94760)
- 社会科(89869)
- 社会科学(89843)
- 基金项目(78525)
- 省(77802)
- 自然(70557)
- 自然科(68944)
- 自然科学(68922)
- 教育(68221)
- 自然科学基金(67682)
- 划(65401)
- 资助(60855)
- 编号(60074)
- 成果(47831)
- 部(45767)
- 重点(44643)
- 发(42631)
- 创(41582)
- 课题(40008)
- 教育部(39762)
- 国家社会(39382)
- 科研(39158)
- 人文(39019)
共检索到427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隋艳颖 夏晓平
对不同收入层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与可支配收入进行分析,利用协整分析及误差修正模型测度消费性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偏离长期均衡时不同收入层的调整力度,总结出不同收入层的调整特点及原因,为当前我国刺激消费的政策提供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贵祥 陈小龙 冯怡琳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的深入研究,总结了城镇居民的消费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进而提出了刺激消费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住户 消费需求 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辉尚 许世卫 孔繁涛
本文运用修正的AIDS模型,对2001-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组的食物消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粮食、油脂类、蛋类、菜类是城镇居民的重要必需生活品,其需求量对价格反应不敏感,刚性消费特征明显;奶类仍是低收入户的奢侈品,不同收入组间肉禽类消费支出弹性没有差异;肉禽类、酒类和奶类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相对比较敏感;粮食、肉禽类等价格变动对其他食物需求量影响较大,但其影响程度随收入增加而呈减小趋势。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肉禽类、酒和饮料、干鲜瓜果价格变动对其他食物需求量有较大影响,而粮食、肉禽类、菜类等的需求量受其他食物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城镇居民 食物消费 收入分层 AIDS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桂芝
利用1994~2007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七等级数据,采用统计与计量研究方法,通过税前和税后的基尼系数、收入均等指数、阿鲁哇利亚指数以及收入不良指数等多种收入差距衡量指标的计算与比较,分别从税收对居民收入总体差距状况的调节效果,税收对各阶层收入状况的调节效果以及税收对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程度的调节与减缓成效等方面,揭示和论证我国现行税制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调节效应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税收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调节效应十分弱化,甚至存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的逆向调节。对此,结合我国扩内需、保民生、促和谐等发展目标,提出对策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
税收制度 收入差距 调节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吴蓓蓓 陈永福 于法稳
基于2007~2009年广东省城镇居民家庭7类食品的消费数据,本文运用QUAIDS模型对不同收入家庭食品消费结构及其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首先,按照全部样本估算的城镇居民家庭乳品、油脂类和肉类等动物性食品的支出弹性大于1,与中等和高收入家庭相比,低收入家庭这三类食品的消费支出弹性也相对敏感;其次,在不同收入分层中,低收入家庭油脂类食品的消费价格弹性相对敏感;再次,当收入和价格同比例变化时,城镇居民家庭更愿意增加对肉类、蛋类和乳品的消费。因此,稳定食品价格、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等措施,是确保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需求、营养摄入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瑶
文章采用1999~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影响中部六省的城镇居民消费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中部六省,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上期消费状况对当期消费有显著影响,地区间经济政策和消费习惯等难以量化的因素也能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从解决居民收入问题入手是解决中部六省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中部六省 城镇居民消费 面板数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雷怀英 吕小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扩大 ,从而对居民的消费支出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借助于回归模型 ,利用山西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资料进行分析 ,发现收入差距的扩大 ,一方面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使消费结构趋于合理 ;另一方面又使居民的风险预期增大 ,整体消费倾向下降。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消费水平 消费倾向: 消费结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攀娜 徐博韬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的国民经济数据的收集,建立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对建立的计量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研究城镇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的分类特征分别进行分析引导,以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增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宏观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
城镇居民消费 可支配收入 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闵素玲 李婉丽 李海燕
调节收入分配结构,以促进城镇居民消费已成为目前各地方政府的重点工作,故而研究收入分配结构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我国在2006-2017年城镇家庭经济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分析模型就收入分配对城镇家庭居民消费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低收入、中等收入和中等偏上收入阶层城镇家庭收入分配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分别从2006年的0.337、0.872和1.172降低为2017年的0.275、0.803和1.109;高收入阶层和最高收入阶层家庭收入分配地位整体具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分别由2006年的1.368、2.102升高到2017年的1.503、2.891;通过收入再分配来限制高收入阶层家庭的收入,并提升低收入家庭收入水平,可以显著改善城镇家庭收入不均衡问题。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居民消费 静态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邦科 邓胜梁 陶建平
运用基于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的两种分解方法的省际面板模型检验持久收入假说的三个假设。结果发现,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不为零;就诸省份而言,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进一步探讨了持久收入假说不能完全解释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原因。"λ假说"检验表明,城镇居民消费对当期收入过度敏感,其呈现理性化趋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沈晓栋 赵卫亚
本文认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在不同时期存在显著的差异,而传统的计量经济模型是无法解释的。于是尝试将非参数估计理论引入到回归模型中来,通过建立非参数回归模型及普通的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并且分析了反映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的时间变边际消费倾向及弹性系数。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田青
为考察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本文选取最低、低、中等偏下、中等、中等偏上、高、最高共7个收入群体1985~2006年共计22年的收入、消费和物价指数数据,利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在相同的社会经济制度、经济运行环境及相同的时间段内,不同收入阶层消费与收入的关系。结果表明,消费与收入具有协整关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诗娥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后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不仅在消费水平上,而且在消费结构上都存在很大差距。进一步的分析探讨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落后等因素是出现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本文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城镇居民 消费 差距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行健 张波
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模型估计出我国城镇居民所有收入阶层边际消费倾向(MPC)的波动趋势。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所有收入阶层的MPC于1988年突然上升以后回落,而最低收入阶层从1990年开始其MPC持续上升,并于2004后开始下降;而其他6个收入阶层的MPC从1988开始持续快速下降,于1994年后下降趋势变缓,但2004年后也快速下降;不同收入阶层的MPC逐步呈现发散的趋势,同时,MPC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递减。本文从多个角度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解释,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卫亚 袁军江 陈新涛
笔者采用面板模型识别中的变系数变截距检验方法将全国31个省份划成5个区域,使得区域内的模型变为面板变截距模型,然后采用动态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区域异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面板模型识别中的变系数变截距检验方法在区域划分中具有一定的优势,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