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7)
2023(2172)
2022(1935)
2021(1846)
2020(1788)
2019(4050)
2018(4382)
2017(9834)
2016(5332)
2015(6333)
2014(6649)
2013(6791)
2012(6354)
2011(5789)
2010(5965)
2009(5833)
2008(5664)
2007(5333)
2006(5130)
2005(4702)
作者
(15705)
(12832)
(12696)
(12334)
(7928)
(6044)
(5905)
(4868)
(4775)
(4665)
(4299)
(4149)
(4095)
(4038)
(3991)
(3856)
(3808)
(3737)
(3699)
(3687)
(3345)
(3096)
(3051)
(2961)
(2954)
(2927)
(2879)
(2812)
(2646)
(2557)
学科
(23400)
经济(23286)
(12387)
管理(11978)
中国(11026)
方法(10236)
数学(9716)
数学方法(9681)
(9175)
(7048)
企业(7048)
(6977)
(6648)
(5711)
银行(5708)
(5553)
(5286)
贸易(5282)
农业(5262)
(5194)
(4819)
收入(4251)
(4211)
(4190)
金融(4189)
(4163)
制度(4159)
地方(4103)
税收(3998)
发展(3974)
机构
大学(83267)
学院(82902)
(37906)
经济(37023)
管理(30061)
研究(27594)
理学(25191)
理学院(24907)
管理学(24550)
管理学院(24402)
中国(22546)
(20758)
(17925)
财经(15964)
科学(14556)
(14338)
(14015)
经济学(12505)
(12283)
研究所(12203)
中心(12175)
北京(12001)
财经大学(11698)
(11518)
经济学院(11462)
(11104)
师范(11043)
(9987)
业大(9819)
(9540)
基金
项目(45304)
研究(35677)
科学(34871)
基金(32375)
(26924)
国家(26674)
社会(23520)
社会科(22113)
社会科学(22109)
科学基金(21937)
基金项目(17155)
(16878)
教育(16098)
编号(15572)
(14153)
资助(13743)
成果(13570)
自然(11832)
自然科(11464)
自然科学(11458)
自然科学基金(11219)
(10966)
课题(10636)
(10146)
重点(9687)
国家社会(9638)
社科(9505)
(9477)
教育部(9437)
人文(9270)
期刊
(46285)
经济(46285)
研究(29608)
中国(15570)
(13447)
(11575)
管理(10639)
(10615)
金融(10615)
学报(9470)
科学(9345)
业经(8413)
经济研究(8012)
财经(7939)
农业(7669)
大学(7609)
教育(7514)
问题(7477)
学学(7121)
(6804)
(6047)
技术(6011)
理论(5519)
商业(5494)
实践(4949)
(4949)
国际(4693)
统计(4546)
经济问题(4442)
现代(4346)
共检索到130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焕章  
文章运用"马丁法"宏观上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通过数学建模分析宏观上最低生活保障财政支出情况及中央财政资金在全国各个省市间的分配问题,微观上具体分析每个困难户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来确定给予的最低生活保证金,实施分类施保。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立雄  胡姝  
近年来,受物价波动和收入快速增长的影响,地方政府开始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价格和收入调整机制。从各地的做法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调整机制存在调整手段单一、调整标准不规范、调整参数设置不当等问题。建议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价格挂钩,保持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购买力不变;而且还应与收入挂钩,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随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为此,需要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划分为食物贫困线和非食物贫困线两部分,食物贫困线随价格调整,非食物线随平均收入水平调整。同时还应建立临时价格补贴制度。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立雄  
1993年中国开始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初步建立了比较规范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了城市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调生存,忽视发展;强调效率,忽视公平;强调义务,忽视权利。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是实施消除社会排斥的社会政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葵  
地域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费用标准,是指从当地的实际消费状况出发计算出的当地居民为维持生存所必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最低费用的标准。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受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内的物价水平和生活习惯的制约,只有结合当地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才能准确地计算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费用的标准。各地区的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资料,是当地居民生活状况的真实记录,比较准确且易搜集。将它作为计算地域型最低生活费用标准的依据,较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焦艳芳  
面对数字庞大的老年群体,养老财政收入越来越不堪重负,飞速增长的物价也使老年人的养老金日益捉襟见肘。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提出了在养老财政支出困顿格局下养老保障的出路。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慧勇  
对于大多数中低收入居民来说,住房货币化早已名存实亡。我国目前已经到了需要重新审视城镇居民住房保障体制和政策的时候。为正确处理政府、单位与个人三者关系,城镇居民住房保障体系需要由"政府主责型"向"单位主责型"转变。用人单位履行住房保障责任可以千方百计,两条腿走路。向低收入职工提供集体宿舍与廉租房,让高收入职工购买商品房,可使众多市民就近居住,有助于保持城市宜居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建东  廖常勇  邹高禄  
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城镇反贫困的最主要手段,文章基于民政部最新发布的数据,主要关注于城镇贫困线、贫困发生率、城镇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分配以及城镇贫困线与最低工资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基于城镇户籍人口,2002年起城镇贫困发生率超过5%,且低收入群体的相对收入呈下降趋势。此外,当前的最低工资标准与相关的城镇贫困线并不匹配。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旭穗  
我国各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电梯系数"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城市"低保"标准上升速度远远低于英国和美国的救助标准提升速度;中部和西部地区"低保"标准提升速度和幅度稍低于东部地区的提升速度和幅度;"低保"标准的提升速度远远低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提升速度。文章建议: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进行定期调整,提高速度逐步跟上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增长速度;参照国际救助标准的提高幅度,加大我国"低保"标准的提高速度与提高幅度;以相对贫困线来确定受助对象,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面。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曹艳春  
近年来,我国各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提升。本文利用我国36个城市1998—2005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影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变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及其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最低生活保障而非基本生活保障;“低保”标准并未有效地缩小贫富差距;“低保”标准对贫困者就业意愿具有较弱的负效应。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建议:对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动态提高标准、施行分层梯度式“低保”标准以及建立互动支持系统,促进“低保”受益者就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曹艳春  
随着经济的发展,如何保证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让低收入者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因此,低保标准也必须对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动态提高,每年根据上年平均工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增长率进行定期调整;施行分层梯度式“低保”标准;建立互动支持系统,推动“低保”家庭就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1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已经国务院第2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总理朱镕基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八日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持有非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晓嘉  
分别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对我国财政社保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构建了状态空间模型,选取1978-2011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财政社保支出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总体影响,并选取1987-2011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社保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区域效应。研究表明,样本区间内,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总体上看,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起到了挤入作用,但对消费的拉动效应则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欧阳斌  何娇  
本文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分析了不同的养老保障类型对城镇家庭消费量及其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没有社会养老保障的家庭相比,参保家庭的消费支出将增加19.2%,拥有退休工资的家庭将增加20.7%;从不同家庭类型来看,社会养老保障对低收入、老年组的消费促进作用显著;而在消费占比上,家庭用品的消费支出占比相比没有社会保障的家庭显著增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贾洪波  王清河  
住房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房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关系到城镇化的健康推进与和谐社会建设。通过构建模型对城镇居民的保障房实际需求总量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的保障房供应量能够满足城镇居民的实际需求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