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36)
2023(4343)
2022(3708)
2021(3706)
2020(3328)
2019(7426)
2018(7763)
2017(16009)
2016(8824)
2015(10488)
2014(10793)
2013(10867)
2012(10395)
2011(9470)
2010(9561)
2009(9469)
2008(9391)
2007(8875)
2006(8178)
2005(7569)
作者
(27844)
(23299)
(22795)
(22023)
(14381)
(11110)
(10618)
(8898)
(8679)
(8323)
(7794)
(7688)
(7443)
(7364)
(7198)
(7037)
(6979)
(6845)
(6824)
(6685)
(5999)
(5653)
(5611)
(5306)
(5283)
(5276)
(5129)
(5127)
(4819)
(4702)
学科
(36979)
经济(36926)
管理(23731)
(22268)
方法(17691)
数学(15986)
数学方法(15784)
(15149)
企业(15149)
中国(13608)
(12816)
(9879)
(9490)
(8608)
贸易(8601)
(8392)
(7885)
银行(7863)
农业(7792)
(7598)
(7541)
业经(6500)
(6249)
金融(6248)
(6043)
地方(5650)
(5623)
(5528)
收入(5463)
(5213)
机构
大学(138389)
学院(137745)
(57736)
经济(56438)
管理(49265)
研究(47946)
理学(41539)
理学院(41092)
管理学(40192)
管理学院(39961)
中国(39308)
(30442)
(29675)
科学(29135)
(25727)
(25654)
财经(23152)
研究所(22877)
中心(21676)
(21062)
(20787)
农业(20382)
业大(20297)
北京(19978)
(17964)
经济学(17935)
师范(17763)
(17004)
(16946)
财经大学(16940)
基金
项目(80365)
科学(61304)
研究(57627)
基金(57615)
(50696)
国家(50261)
科学基金(41010)
社会(35916)
社会科(33882)
社会科学(33876)
(30166)
基金项目(29843)
自然(26193)
教育(26099)
(25906)
自然科(25509)
自然科学(25500)
资助(25298)
自然科学基金(24978)
编号(24016)
成果(20219)
(18382)
重点(17757)
(17020)
课题(16447)
科研(15542)
教育部(15260)
(15010)
国家社会(14749)
(14714)
期刊
(70962)
经济(70962)
研究(44845)
中国(26754)
(24037)
学报(22295)
(20413)
科学(20051)
管理(18474)
大学(16812)
农业(16433)
学学(15836)
(15148)
金融(15148)
教育(12649)
业经(12486)
经济研究(11993)
财经(11407)
技术(10691)
问题(10005)
(9784)
统计(8745)
商业(8529)
(8481)
(8076)
理论(8023)
实践(7228)
(7228)
技术经济(7130)
(6990)
共检索到216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国祥  
随着我国城镇居民粮食消费模式的转变 ,研究我国粮食供求平衡将无法回避居民在外用餐中消费的粮食数量。本文通过对城镇居民粮食消费模式的假设 ,利用 1 992~ 2 0 0 3年有关时间序列统计资料 ,估计了我国城镇居民在外用餐中直接消费的粮食数量 ,同时还根据估计的粮食消费数量 ,又进一步地评估它在城乡居民口粮消费及其粮食供求关系判断中的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恒运  张兆瑞  
饮食业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居民在外饮食支出的增长 ,现行城镇居民在外饮食支出估计远远滞后于餐饮业大发展 ,经过城镇居民在外饮食水平的估计 ,得出结论 :城镇居民在外饮食水平为 5 0 0元左右 ,在外饮食弹性能达到 1% ,城镇居民收入增加的 5 %将用于在外饮食消费支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靖  
实际情况表明,城镇居民人口数量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和粮食消费结构升级,使得粮食消费需求刚性增长,对我国粮食进口依存度升高产生重大影响。粮食进口依存度升高对我国粮食安全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效应,又有负面效应。根据我国国情要处理好城镇居民粮食消费需求与粮食进口依存度的关系,必须在坚持粮食以自给为主的基本国策基础上,把粮食进口依存度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香玉  
在南京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行为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对在外就餐与食品消费结构的关系,以及在外就餐行为进行经济学分析。研究发现,在外就餐的形式决定在外就餐与在家就餐的结构差异,在外就餐的原因也影响着在外就餐的形式选择,工作餐、家庭聚餐和社交聚餐三种目的的就餐分别受到时间的约束、收入的约束和社会因素的制约。总体来看,在外就餐与在家就餐消费结构的差异,将导致统计数据中粮食消费的高估、肉类和蔬菜消费数据的低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岷江  
文章建立了1994~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外出用餐支出、及其占食品总支出的比例与可支配收入、城市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的协整模型,研究发现:人均年外出用餐实际支出与当期实际可支配收入正相关,与当期城市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负相关;人均年外出用餐实际支出占食品总支出的比例与上期实际可支配收入正相关,与当期城市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负相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国务院研究室粮食问题研究组  
近几年,粮食“卖难”的呼声一直未断,至今依然存在。但从粮食生产方面看,人均生产的粮食并没有提高,在1984年达到人均产粮393公斤之后,生产出现了波动,到1990年才恢复到这个水平。1991年因受灾减产,人均产粮降至378公斤,与1983上的水平相同。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卖粮难”而且持续几年时间,这表明我国粮食的需求发生变化。究竟应对我国粮食形势作何种估计?以下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认识。 通过对我国粮食生产、消费、库存等有关资料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点基本估计:(1)我国粮食总量不足的状况目前已经基本改变;(2)出现了低收入水平上的粮食相对过剩现象;(3)我国粮食安全水平有了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鲁万波,李竹渝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陆伟国  
The essay works out a long and medium-range forecast model of China's grain consumption. The model shows that China's grain consumption wil reach ,5244 hundred million kilograms up to year 2000. The gap betwee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s about 144-244 hundred million kilograms and the deficiency rate is 2.8-4.7%.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grain consumption will show a strong tendency of increase and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grain will maintain a status of fragile equilibrium in a long period of Yime. So the grain consumption should be put under sensible control.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立双  祝丹  周宇驰  
根据经济指数理论和消费者偏好差异,构造基于GFT直接效用函数的可变偏好生活成本指数,并编制和比较1996—2011年中国城镇地区七大收入阶层的分层CPI,结果表明:2007年前各分层CPI间的差异相对较小,而在2007年以后差异明显扩大;低收入居民的分层CPI高于高收入居民的分层CPI;城镇居民CPI总指数近似反映了"中等偏上收入"阶层生活成本变化情况,而其他阶层居民则易对CPI总指数"感觉失真",2007年以来城镇地区CPI总指数的代表性逐渐降低。因此,针对不同收入阶层编制分层CPI,既能更好地反映各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同海梅  陆迁  
粮食价格是百价之基,其波动对居民的经济福利会产生影响。运用中国1995~2010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采用AIDS需求系统模型估计城镇居民粮食消费的收入弹性和自价格弹性,借鉴Minot&Goletti福利效应模型,测度了粮食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组的福利效应,粮食价格下跌10%,城镇居民低、中、高收入组的福利平均变动分别为0.52%、0.32%和0.19%。而粮食价格上涨10%,城镇居民低、中、高收入组的福利平均变动分别为-0.14%、-0.74%和-0.4%。基本结论是:粮价上涨,城镇居民福利损失,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奉军  
住房消费是居民消费支出和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经验表明,住房消费中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构成了住房消费的主体。我国传统的核算方法由于低估了城镇居民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客观上低估了我国城乡居民的住房消费。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CFPS)提供的2010年的数据,采用等价租金法估计了包含自有住房在内的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支出。结果发现,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支出在重估后会有显著提高,但重估后的住房消费并没有显著提高消费占GDP的比重,中国消费率低下的问题不能归结为住房消费的系统性低估。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冬  王新  
本文使用省(市)数据研究收入不确定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一)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城镇居民消费增速只有确定性环境下消费增长的30.5%;(二)我国城镇居民尽管普遍存在着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但是各地区储蓄动机不平衡,其中西部最强,中部次之,东部最弱,且中部和东部差异较小,西部与中部和东部差异最大;(三)样本期间全国及分地区城镇居民相对谨慎系数呈下降-平稳-上升的走势。城镇居民消费增长慢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以及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区域和时序差异提示我们: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也是影响各地区收入结构和储蓄动机的因素。本文的创新在于提出:全国性和区域性经济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娜  吴福象  
文章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和持久收入假说,选取了2002—2016年31个省份数据,构建省级动态面板模型,运用两步System-GMM方法实证研究了全国及不同区域房价波动对城镇居民总消费、住房消费和非住房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国层面城镇居民消费具有较强粘性,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主要表现为挤出效应,财富效应源于对未来房价理性预期;对于总消费,东部房价波动存在持续挤出效应,中、西部当期房价波动存在财富效应;对于住房消费,东部主要表现为预期驱动,中部住房消费受房价波动影响弱于东部,西部住房消费仍属收入和财富现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志军  
基于各省城镇居民收入分组数据,通过拟合收入分布方法估计了2008-2012年间各省城镇基尼系数及总体城镇基尼系数。结果发现,城镇总体基尼系数呈现下降趋势,由2008年的0.3415下降到2012年的0.3154;其中,青海和重庆分别是5年间城镇基尼系数最大和最小的地区。按照基尼系数的完全分解框架,对城镇收入差距进行了按东、中、西地区分组的群体分解,结果表明,城镇收入差距绝大部分来自组内差距;东部地区的阶层效应最为明显,即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更加趋向于形成一个阶层;进一步按收入分组的群体分解结果也同样表明,城镇收入差距绝大部分来自组内差距,高收入组群体更加趋向于形成一个阶层。而且,我国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务院研究室粮食问题课题组  
近几年,粮食“卖难”的呼声一直未断,至今依然存在。但从粮食生产方面看,人均生产的粮食并没有提高,在1984年达到人均产粮393公斤之后,生产出现了波动,到1990年才恢复到这个水平。1991年因受灾减产,人均产粮降至378公斤,与1983年的水平相同。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卖粮难”,而且持续几年时间,这表明我国粮食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究竟应对我国粮食形势作何种估计? 通过对我国粮食生产、消费、库存等有关资料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点基本估计:(1)我国粮食总量不足的状况目前已经基本改变;(2)出现了低收入水平上的粮食相对过剩现象;(3)我国粮食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