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60)
2023(13284)
2022(11471)
2021(10927)
2020(9024)
2019(21056)
2018(21379)
2017(41413)
2016(22445)
2015(25641)
2014(25941)
2013(25882)
2012(23779)
2011(21649)
2010(21812)
2009(20167)
2008(19640)
2007(17626)
2006(15897)
2005(13986)
作者
(66007)
(55041)
(54595)
(51896)
(34330)
(26367)
(24660)
(21640)
(20737)
(19623)
(18635)
(18354)
(17250)
(17229)
(16707)
(16611)
(16394)
(16011)
(15788)
(15387)
(13702)
(13664)
(13294)
(12589)
(12450)
(12388)
(12336)
(12097)
(11190)
(10980)
学科
(94755)
经济(94656)
(65085)
管理(58226)
(51402)
(42441)
企业(42441)
方法(38951)
数学(34159)
农业(33983)
数学方法(33805)
中国(27912)
业经(24851)
地方(22791)
(20480)
(18979)
(18369)
(16582)
贸易(16571)
(16118)
(15867)
(14613)
银行(14579)
环境(14264)
(13987)
技术(13770)
(13616)
理论(13224)
(13100)
(13000)
机构
学院(324975)
大学(323259)
(130138)
管理(129712)
经济(127213)
理学(112152)
理学院(110930)
管理学(109184)
研究(108955)
管理学院(108608)
中国(82947)
(69519)
(69087)
科学(67296)
(58193)
(54648)
业大(54152)
农业(52750)
中心(50538)
研究所(49454)
(48275)
财经(46112)
北京(43942)
(43835)
师范(43503)
(41873)
(39260)
(38713)
经济学(37102)
经济管理(35929)
基金
项目(218712)
科学(170605)
研究(164486)
基金(156270)
(135435)
国家(134194)
科学基金(114198)
社会(102112)
社会科(96198)
社会科学(96169)
(86171)
基金项目(84350)
教育(73837)
自然(72582)
(71531)
自然科(70762)
自然科学(70747)
编号(70366)
自然科学基金(69455)
资助(63008)
成果(57163)
(48502)
重点(48219)
(48126)
课题(47200)
(44771)
创新(41687)
科研(41156)
国家社会(41044)
教育部(40937)
期刊
(151168)
经济(151168)
研究(96743)
(71362)
中国(64456)
学报(51432)
农业(48456)
科学(48061)
管理(43660)
(39875)
大学(39735)
学学(37302)
教育(36835)
(31138)
金融(31138)
业经(30259)
技术(28021)
(22056)
问题(21836)
财经(21351)
经济研究(21043)
图书(18487)
(18049)
(17005)
理论(16674)
技术经济(15920)
科技(15889)
农业经济(15697)
农村(15466)
(15466)
共检索到483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洪亘伟  刘志强  
以我国城镇密集地区农村发展特点为基础,将城市发展、自然环境保护、历史传统文化传承及产业发展作为该地区农村分类的主要依据,分别就其对农村发展的影响进行评定,同时结合现有农村分类研究内容及特点,形成体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农村建设分类标准,提出保护型、发展型、综合型、外迁型及整治型农村建设类型及建设内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学云  史贤华  
农村城市化与城市郊区化是农村与城市的边界由明确到模糊的过程。利用新农村建设平台和契机,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方面要素向城市流动,城市人口加速增长,城市日益向郊区扩张,另一方面,城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和消费心理影响着农村,最终实现城乡融合。通过城市郊区化——建设"农村特色的新城镇"和农村城镇化——建设"城镇特色的新农村",逐步实现城乡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一体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迟宝旭  
本文从重点发展小城镇的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必要性与可行性、对策思路等多个层次进行了详实的分析,结论是新农村建设应该重点发展小城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课题组  鲜力群  徐英花  
一、小城镇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面对不断出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和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的局面,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选择。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小城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晓芬  
在全球面临气候和能源危机大环境下,我国作为一个农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在全球低碳环保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我国推进新农村建设应以低碳理念视角,从政府引领低碳入手,强化农村居民低碳环保意识、农村低碳能源建设与利用到加快农村产业化步伐等方面,走出一条适合新农村建设的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化道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海峰  
工业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城镇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托。要用工业化城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必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个方面,无论哪一个方面的工作,都直接与我国的空间结构调整或者说与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城镇化战略选择密切相关。城镇化目前已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全面进步的重要力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霞  
本文通过对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差异分析,指出我国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即要通过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水平,另外要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引导农民进行合理科学的消费,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投资建设的重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继宁  
农村是与城镇相对照的概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城镇不断发展壮大,农村不断缩小,特别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和在农村居住的人口日益减少,最终实现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这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展表现出来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其特定的内涵,新农村建设分为小康建设阶段和现代化建设阶段。新农村建设要达到的两个目标是城镇化和新农村。鉴于新农村建设有城镇化和新农村两种不同的结果,故我们应根据各地不同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并针对不同的新农村建设结果采取不同的措施和建设内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史小宁  樊卫宾  
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两个重要方面,这些都与解决"三农"问题有关。长期以来,推进城镇化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发展机制得不到确立,呈现出诸多此消彼长的不协调态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造成城镇化发展滞后的同时,又将体制性原因和现实的种种矛盾叠加在一起,导致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相悖而行。理顺这些关系对于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易国锋  
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应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决不能把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割裂开来,但这种良性互动的结合需要一定的纽带为中介:统筹城乡政策是二者互动的制度纽带;优先发展小城镇是二者互动的空间纽带;促进农村产业化是二者互动产业纽带;外出农民工是二者互动的人才纽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敏   季晓垭   邹伟   王林艳   赵依然   朱慧  
随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地区景观格局不断变化,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南京市溧水区为研究区,利用景观格局指数、InVEST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等,分析2000、2010和2018年其土地利用中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甄别景观格局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关系。结论如下:(1)18年间溧水区各地类的聚集度均较高,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破碎化程度变化较大,其他地类破碎化程度变化较小;整体景观破碎化程度较低且变化不大,不同土地类型之间斑块离散程度和景观空间连接程度呈反向变化。(2)18年间溧水区水土保持情况较好,但碳固存、产水量和生境质量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从空间分布看其高值区减少,低值区增加。(3)影响溧水区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景观格局因子为平均分维数和聚集度指数,4个景观格局指数中任意两个指数的交互作用与3种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性均高于单指数作用的相关性,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是景观格局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徐梅  
我国不同类型地区新农村建设与地方公共投资表现出多种特点,可以总结出多种典型模式。发达地区是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农村地方公共投资空间布局与城市地方公共投资空间布局配套与对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地方公共投资空间布局体系。欠发达地区是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尽快摆脱不发达状态。特殊类型地区是我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特殊资源、发挥特色优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荣增  王淑华  
城镇密集区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地域空间组织形式。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密集区均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在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当今,其又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节点区域。城镇密集区的等级高低直接影响着其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地位,而决定城镇密集区等级的要素很多,但最关键的综合性要素是城镇密集区中心城市的等级和县域经济的实力。探讨了中心城市的等级和县域经济实力对城镇密集区的影响,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城镇密集区等级的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蓝海涛  
本文介绍了代表性较强的江西赣州、浙江绍兴和山东青州的新农村建设经验,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的启示主要有各地只能因地制宜地选择新农村建设道路;抓紧制定并始终如一地分阶段、重点实施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建立健全政府公共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的分工合作机制;建立奖勤罚懒的地区和村庄分类激励机制;新农村建设要逐步从行政推动型向法制推进型过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