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48)
- 2023(7026)
- 2022(6279)
- 2021(5822)
- 2020(5325)
- 2019(12585)
- 2018(12716)
- 2017(25924)
- 2016(14183)
- 2015(16511)
- 2014(16854)
- 2013(16912)
- 2012(15935)
- 2011(14557)
- 2010(14896)
- 2009(14166)
- 2008(14358)
- 2007(13279)
- 2006(11750)
- 2005(10670)
- 学科
- 济(65749)
- 经济(65670)
- 管理(37761)
- 业(37130)
- 方法(29769)
- 企(27562)
- 企业(27562)
- 数学(27001)
- 数学方法(26822)
- 中国(19579)
- 农(18799)
- 财(15941)
- 制(13139)
- 贸(12983)
- 贸易(12976)
- 易(12645)
- 地方(11889)
- 农业(11875)
- 学(11517)
- 业经(11207)
- 银(11181)
- 银行(11157)
- 行(10692)
- 融(10053)
- 金融(10051)
- 和(8976)
- 发(8474)
- 务(8430)
- 财务(8413)
- 财务管理(8381)
- 机构
- 大学(214846)
- 学院(212479)
- 济(92420)
- 经济(90485)
- 管理(80108)
- 研究(72931)
- 理学(67979)
- 理学院(67204)
- 管理学(66186)
- 管理学院(65779)
- 中国(56299)
- 京(45726)
- 财(44935)
- 科学(43283)
- 所(37937)
- 农(36923)
- 财经(35486)
- 研究所(34126)
- 中心(33608)
- 江(32452)
- 经(32031)
- 业大(30984)
- 北京(29435)
- 经济学(29421)
- 农业(29274)
- 范(27773)
- 师范(27530)
- 经济学院(26898)
- 财经大学(26129)
- 州(25463)
- 基金
- 项目(131565)
- 科学(101935)
- 研究(96990)
- 基金(94631)
- 家(82600)
- 国家(81533)
- 科学基金(67720)
- 社会(61294)
- 社会科(58019)
- 社会科学(57998)
- 省(50792)
- 基金项目(50235)
- 教育(44282)
- 划(42949)
- 自然(42035)
- 自然科(40941)
- 自然科学(40924)
- 编号(40309)
- 自然科学基金(40190)
- 资助(39478)
- 成果(33968)
- 部(30257)
- 重点(29568)
- 发(28999)
- 课题(27494)
- 创(26448)
- 教育部(25705)
- 科研(25358)
- 国家社会(25165)
- 性(25065)
- 期刊
- 济(103934)
- 经济(103934)
- 研究(65671)
- 中国(38948)
- 财(33992)
- 农(33894)
- 学报(32255)
- 科学(29395)
- 管理(27170)
- 大学(24052)
- 学学(22623)
- 农业(22532)
- 融(21717)
- 金融(21717)
- 教育(19460)
- 财经(17667)
- 技术(17020)
- 业经(16972)
- 经济研究(16931)
- 问题(15251)
- 经(15175)
- 贸(12570)
- 业(11820)
- 理论(11790)
- 技术经济(11232)
- 统计(11169)
- 商业(11101)
- 实践(10618)
- 践(10618)
- 国际(10246)
共检索到320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万品良
本文基于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构建了一套反映我国城镇家庭住房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泰尔系数,得出两次普查住房水平的综合评价得分和区域差异分解情况。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家庭总体住房水平有所提升,区域差异分布不变;东部和东北地区总体住房水平有所提高,中部和西部地区总体住房水平有所降低;东部、中部和西部内部都存在与总体住房水平变化方向不一致的地区。基于住房水平动态变化特征,本文剖析了这种变化的原因,提出政府应该平衡好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供给与高、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的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超
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各种住房设施的普及率代表住房方便程度,对我国城镇居民住房的现状与差异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研究显示:相比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期,现阶段城镇居民的住房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各种住房设施的普及情况均较好。此外,通过对住房方便程度指数的分析,发现各地区住房方便程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一致性关系,住房方便程度省际差异较明显。
关键词:
住房设施 方便程度 指数分析 省际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虞晓芬 徐筱瑜
采用综合指数法和系统聚类法,对我国城镇家庭住房质量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时间的纵向角度看,我国城镇家庭住房质量明显改善但住房消费两极分化显著;从省际差异对比看,中部地区住房自有率最高,东部、西部相对较低,住房功能环境呈现"东北、西北及华南高"的间隔分布特征;北京和东南沿海省份存在较严重的住房数量贫困现象;从省际住房改善幅度看,海南、江西等地的住房质量改善幅度最大;上海、广州等地的住房质量综合相对排名降幅明显。因此,应重点关注北京及东南沿海省市的住房空间拥挤问题以及西藏、内蒙古和云南、贵州等地的住房设施简陋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区域性的住房保障政策,进一步提升居民住房质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伏霖 高洁 戴溪 姚懿荧
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房价快速增长,住房财富成为家庭财富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是家庭储蓄的重要影响因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如何降低家庭储蓄,进而增进家庭消费,已成为学界和政府关注的重大课题。2006年起,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住房政策,面积小于或等于90平方米住房的首付比例及税负大幅下降,造成住房价值增长率在90平方米左右出现间断。本文利用住房政策冲击造成的不连续性设计断点回归,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探究了住房财富对城镇居民家庭储蓄的影响。研究发现,意外的住房财富增加显著提高了居民的家庭总储蓄,这一影响在中年群体、背负债务的群体以及工作不稳定的群体中更加显著。因此,政府在进行住房政策改革的时候要密切关注政策对不同群体产生的影响。本文的实证发现对于扩大国内需求,培育更多经济增长动力源,实现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住房财富 家庭储蓄 断点回归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培刚 胡峰
由于传统住房福利目标对象的模糊和宽泛,政策运行的复制和错位、设计标准的趋高和断裂,其结果异化了住房福利的本质内涵。针对传统体制的弊端,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福利政策的完善和发展:一是构思梯度住房福利政策,构建面向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梯度福利住房动态供应体系;二是加强政府作为公共住房供应主体的作用,维护广大居民的切身居住利益;三是多途径提供福利性质住房,探索合作住宅这一新型福利方式的住房供应体系;四是实施积极有效的住房补贴方式,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福利住房供应体系;五是完善相应的法律和法规,为住房福利政策的顺利构建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六是适应公共住房政策目标范围逐步缩小的趋势,最终锁...
关键词:
低收入家庭 住房福利 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银锋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我国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在居住方面的支付能力严重不足,仅靠其自身力量难以解决基本居住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城镇商品房价格上涨导致住房价格远远超出中低收入家庭的正常经济承受能力。因此,国家和各地方纷纷出台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但是我国保障住房制度存在诸多问题,进一步完善保障住房制度关系到民生大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奉军
住房消费是居民消费支出和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经验表明,住房消费中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构成了住房消费的主体。我国传统的核算方法由于低估了城镇居民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客观上低估了我国城乡居民的住房消费。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CFPS)提供的2010年的数据,采用等价租金法估计了包含自有住房在内的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支出。结果发现,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支出在重估后会有显著提高,但重估后的住房消费并没有显著提高消费占GDP的比重,中国消费率低下的问题不能归结为住房消费的系统性低估。
关键词:
住房消费 自有住房 虚拟租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易成栋
根据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中国城镇家庭住房来源与产权的省际差异。住房来源与产权选择省际差异不明显;基本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住房来源中商品房来源与产权选择中租赁商品房比重高。相关分析表明:地区市场化指数与市场型住房正相关,收入和产权关系不明显,国有经济比重与行政型住房正相关,城市化率与购商品房比正相关,价格和住房产权负相关。这说明了制度变迁和地区经济差异对住房选择的影响。
关键词:
住房来源 产权 省际差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春喜 杨振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在各地区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利用全国30个省市2003-2012年的季度数据,采用面板协整的估计方法,研究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资产财富效应的差异。研究发现,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资产均存在显著的财富效应,且东部地区的财富效应高于西部地区。
关键词:
住房资产 财富效应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曾胜 杨旸
“十四五”期间,厘清住房财富与家庭捐赠的关系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文章基于CFPS2018数据,实证检验住房财富对中国城镇家庭捐赠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住房财富增多会让有捐赠行为的城镇家庭更加慷慨。第二,住房财富的慷慨效应存在于一套房家庭和中低收入组家庭。第三,住房财富对城镇家庭的慷慨效应弱于家庭收入,但强于金融财富。结论表明,家庭收入是影响家庭捐赠的前提和基础,但住房财富会显著增强普通家庭的捐赠信心。文章建议,国家应继续秉持“住房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理念,抑制住房投机行为和不合理住房消费,保障普通家庭的居住权益,持续激活个人捐赠活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国强 樊星
中国土地资源稀缺而住房需求庞大,长期形成的农村家庭住房粗放建设惯性与当前城镇化的快速增长因素相互叠加,会造成资源与资金的浪费,不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须提倡面向集约型的农村家庭住房模式。为此,文章设计投资强度、用地强度及使用强度等3个集约性指标来分析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家庭住房的集约性特征,以期为有关工作提供参考。首先总结各指标的省际差异与空间格局特征,再聚类分析集约类型特征,接着考察背景因素人口城镇化率与影响因素农村收入水平、村庄用地宽松程度、地形平坦程度、农村人口净流出强度等对农村家庭住房集约性的影响,最后结合城镇化率水平差异探讨各省农村家庭住房集约化的态势。研究表明:2010年时,各...
关键词:
中国 城镇化 农村 家庭住房 集约性特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婷婷 黄容
论文将家庭住房选择决策归结为消费问题,从家庭跨期住房消费的效应最大化入手,通过构建贝尔曼方程分析外部融资与流动性约束对家庭住房消费的影响机制。论文的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外部融资在家庭跨期决策中发挥桥梁作用,如果没有外部融资,家庭的住房跨期选择决策就无法实现;在流动性约束下,家庭无法进行外部融资,仅能利用本期收入与家庭前期的财富积累进行消费,在财富与收入小于住房所需价款时,家庭仅能通过租房来满足住房消费需求,无法实现住房投资。
关键词:
流动性约束 住房消费 跨期消费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诚 翁希演 胡少东
本文从家庭微观层面,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在城镇化进程中户籍身份转换对家庭杠杆率的影响。基准估计结果表明,户籍身份转换推高家庭杠杆率。机制分析发现,户籍身份转换引致家庭产生新的住房需求,促使其为平滑消费而负债购房,导致家庭杠杆率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户籍身份转换提高家庭的消费水平,且提高家庭过度负债的概率。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对于受教育水平较低、中等收入家庭和养幼负担较重的家庭,户籍身份转换对家庭杠杆率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勇
本文根据拥有住房的套数,将城镇家庭划分为城镇无房家庭、城镇刚需家庭和城镇投资家庭。通过重新编制2012年地区投入产出表,构建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得到QUAIDS模型中的消费品价格数据,然后采用CFPS2014数据,在QUAIDS模型中加入反映家庭拥有住房套数的人口特征变量,研究住房套数对城镇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最后,本文还利用补偿变动方法研究住房套数对城镇家庭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了优化居民消费结构和提高居民福利,政府制定住房及消费政策时应该首先关注城镇无房家庭。
关键词:
拥有住房套数 城镇家庭 消费结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余新平 熊德平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2年的数据,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住房资产价值变化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总体上并不显著,即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在总体上并不存在。文章对实证结果进行简要解释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居民 住房资产 家庭消费 财富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